1965年9月,玉泉废品站人来人往,一批...
1965年9月,玉泉废品站人来人往,一批废铜铁即将拉往炼钢厂。突然一个叫佟太放的人拿起一只奇怪的铜疙瘩:“4道扉棱、天圆地方……你们哪里收来的?”
工作人员赶紧回:“上个月,贾村塬西街老陈家送来的。”
问话的老佟来自宝鸡博物馆,最近正外出巡查。他来废品站本打算随便看看,谁料刚看了一眼随意堆放的破铜烂铁,目光一下子就被这件黑乎乎的铜器吸引。
老佟把它捧在手里,小心拂去表面尘土,翻来覆去仔细观察。这件器物造型奇异,还浮雕着精美的蕉叶纹,肯定是件上古的青铜器!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和此前发现的青铜器都截然不同。
老陈家?他们是家传的还是挖出来的?
这段发现极具传奇色彩。2年前的1963年春天,陈家在屋后小山边取土,一家人挖着挖着,渐渐头顶形成一道3米多高的土崖。眼见有塌方危险,二儿子扛来木梯爬了上去,可正在此时,一大块黄土哗啦啦砸了下来!
大家四散躲避,回头却看见,地上粉碎的黄土里,赫然露出一件圆鼓鼓的黑色铜疙瘩,刻着神秘花纹,掂在手里沉甸甸。
陈家不懂文物,也不知这件铜疙瘩的来历,把玩一番后,把铜器放在顶楼盛粮食。
直到1965年8月,一家人穷困潦倒快吃不上饭,于是把它扔进了废旧铜铁,一起拉到废品收购站,卖了30元。
获知了这件器物的出土故事,老佟把它带回了宝鸡博物馆。灯光下大家看到,这件青铜器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器型为神秘的方体圆口,装饰了4道镂空的大扉楞。
纹饰繁复精美,以雷纹为底,高浮雕为饕餮纹,口沿下为蕉叶纹,颈部则点缀着蚕纹。
博物馆判断,这件青铜器属于西周时期的“尊”。尊盛行于商朝和西周初期,用于祭祀时盛酒,在商周青铜礼器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从器型上看,尊这种器具最大的特点是“鼓腰侈口”,所谓“侈口”,也就是容器的口沿开阔宽敞。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这件虎口脱险的西周青铜尊,就这样走出历史的地层。而当时谁也没料到,它即将重写中国历史。
@史徒行者阿伦说,收入宝鸡博物馆后,因为一直未找到铭文,这件器物一直被默默放置,等待后人的解读,直到十几年后的1979年,它终于遇上了伯乐。
这年中国向世界重新出发,筹备了一次赴欧洲的青铜器特展,由上海博物馆著名青铜专家马承源负责。马老肩负重任,对参展的青铜器格外仔细,亲自研究每件器物的铭文和历史。
这天他拿起一件从宝鸡博物馆征调的青铜尊,正沉醉于它奇特的器型,突然发现底部似有几道不均匀的痕迹。
马老赶紧派人清除铜锈,拿起放大镜端详:果不其然,原来就在青铜尊底部,刻有总计122字的12行铭文,虽有3字破损。但在存留的119字,有两行字格外引人注目:
“宅于成周”和“宅兹中或”。
“这件青铜尊上写了'中国’!”马老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
让我们破解这里的历史密码:
众所周知,如今“国”字繁体为國,但无论甲骨文还是西周初期,都没有出现这个字,当时常使用“或”和“域”指代国家,而这处“中或”,正是最早出现“中国”的记载!
这里的“中国”指的是什么?从字形来看,“中”象征着旗帜,而“或”则指都城,“中或(国)”即是中心首都的意思,延伸起来为国家的含义。
而放眼整篇铭文,实际上是一篇刻在青铜上的诏书。大致意思是,距今3千年前,西周第2位君主周成王在位期间,开始于洛阳一带营建成周,同时为武王灭商祭祀。
这天,一个名叫“何”的宗族小子,被周成王喊来训话。周成王语重心长地对何说:你爹追随周文王打江山,如今文王受命于天,这里以后就是天下中心,统治一方国土!
此外,成王还赏赐了何三十朋贝,这些举动让他感恩于心,于是铸造了这件青铜尊永作纪念。
也正因这些铭文的发现,这尊3千年的青铜尊被正式定名为“何尊”,并从此成为中华国宝,位列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当千帆过尽,在@史徒行者阿伦看来,何尊之所以珍贵,在于和流传至今的《尚书》、《诗经》等文献佐证,揭示了3大历史真相:
1. 西周初年并不太平,周公曾向东继续征伐,围剿商朝的残余势力;
2. 为了镇守东方,周成王时营建洛阳(成周),开启了一座繁华千年的古都;
3. 经历商代甲骨文的发展,至少到3千多年前的西周早期,文字上就第一次出现了“中国”这个词,并沿用至今,证明了中国文明的源远流长,起到了极大的补史作用!
而山岳古今,星月沉浮,和历史相比,何尊的发现同样是一部青铜铸就的传奇,它的传奇充满了偶然:
试想一下,假如没有老陈家的发现,没有老佟的巡视,没有马承源的研究……这件国宝都不可能一鸣天下,改写历史。
但冥冥中,一切似有必然——时光荏苒,中华文明的星火,虽历经波折但依然无恙,3千年前青铜上“中国”二字,至今仍照亮着无数中国人的心头。
我是@史徒行者阿伦,关注我,每件宝藏文物,背后皆有一段走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