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采访袁隆平院士,一个细节温暖了我一生

袁隆平
20年前,笔者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在湖南一家媒体当记者。当时单位领导安排笔者采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我觉得袁老是大人物,不会接受一个小记者的采访。于是我怀着忐忑的心理,拨通了袁老工作助理的电话。
对方态度很热情,说将我的采访意愿告知袁老。出乎我意料的是,两天后,袁老的工作助理回拨我电话,说袁老接受我的采访。
笔者赶到约定的酒店大堂时,袁老和他的夫人邓则女士都在场。本来我有些拘谨紧张,但见袁老和夫人朴实真诚,平易近人,没有丝毫架子,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了。
袁老面色黝黑,衣着普通,有几分清瘦。邓则女士端庄大方,浑身散发知识女性的气质。
袁隆平与邓则
面对我提出的问题,袁老回答得很认真,有时记不清楚了,他还让老伴帮着回忆。从夫妻俩对视的目光中,我看出了默契、真情和恩爱。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50多岁之前,袁老与家人基本是在分居中度过的,有十来个春节没有与妻子和儿子一起过。偶尔回一次家,儿子都不认识他了。
袁老的父亲去世时,他在海南搞杂交水稻试验,邓则没有将噩耗告知袁老,自己替丈夫料理公公的后事。
袁老与夫人育有3个儿子,那时邓则既要上班,还要抚养3个儿子,照顾身体不好的婆婆和母亲,承受巨大的精神和体力负荷。
袁隆平夫妇
有时儿子和老人病了,邓则有个头疼脑热,她也会流泪,也会有牢骚,但她很少冲丈夫发火。她知道,丈夫干的是大事,事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牺牲小家庭的幸福,能换来亿万个家庭的幸福。一个女人能有这种境界,实在可敬可赞!
袁老知道自己对家庭及妻儿亏欠太多,到了晚年后,他努力弥补。去外面参加活动时,只要条件允许,他会将邓则带在身边。
特殊年代里,袁老遭受过不公正的待遇。他和邓则女士在安江农校搞杂交水稻试验时,一些人多次毁坏他们的秧苗,袁老几次伤心痛哭。
袁隆平夫妇
十多年过去后,那些人找到袁老,痛哭流涕向袁老认错,请求原谅。袁老师说:“那些事都过去了,我早已忘了。现在只要大家能吃饱饭,我就是最幸福的!”
3个儿子在袁老夫妇的教育下,积极上进,乐观开朗,且事业有成。大儿子袁安定原在湖南一家种子公司工作,后下海创业,现在是农业领域中的知名企业家。
二儿子袁定江从事金融工作,小儿子袁定阳继承父亲的衣钵,是杂家水稻方面的专家。3个儿子和儿媳都非常孝顺,袁老的大家庭温馨和睦。
采访结束,我准备去收银台付茶钱。谁知邓则女士已先埋单了。我心里过意不去,她微笑着说:“你刚参加工作,收入低,我能体谅。我也有3个儿子,他们刚上班时都不易。”这番话,让笔者温暖感动。
袁隆平的三个儿子
成稿后,我将稿件呈交袁老审阅。袁老拿着笔看得很仔细,删减了一些段落,他说:“你写得不错,但不要过多赞誉,不要拔高。”袁老的高风亮节,更是让笔者肃然起敬。
此后,笔者再没有见过袁老和夫人,但这次采访和写稿,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20多年过去了,当时的点点滴滴还历历在目。
袁隆平
而今袁老的逝世,将邓则女士和家人推入悲痛的深渊。相信他们会坚强起来,化悲痛为力量,以认真工作和生活,来缅怀袁老的在天之灵!
笔者的心也很沉痛,祝袁老一路走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