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啥好说的,申论真题材料解析,提分就这么简单

问题二:“给定资料2”中,M农场的案例为新时代青年创业提供了哪些启示?(2020年国考副省级)

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材料节选:

目前,M农场拥有60多位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7岁,他们是农场培养的一批知识型、技术型“新型农民”,是创业生力军。M农场也成为青年人发展新型农业、改变乡村的青春舞台。“70后怕种田,80后不愿种田,90后不提种田”是网友的调侃,也是部分事实。小李坦言,农业的形象一直是劳作辛苦而收入低,很难吸引年轻人,而一个没有年轻人加入的行业,是没有未来的。“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是M农场努力的目标之一。在M农场的示范和带动下,如今更多农民和返乡青年愿意扎根农村,做新型农民,发展新型农业。

材料分析:

首先我们记住一句话:申论材料的每个逻辑层次,几乎都是一个得分点。

这段话的逻辑比较隐晦,但是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最后一句话:“做新型农民,发展新型农业”,提示了本段话的逻辑,也就是分—总结构。

因此,这段话分为两个大层次,先分别介绍了“新型农民”、“新型农业”,然后得出结论:让农民和返乡青年愿意做新型农民,发展新型农业。其中农民和农业是小逻辑,属于并列关系。

那么这个结论究竟是怎么得出来的呢?这也就是材料的隐藏逻辑。

我们看材料,先介绍新型农民的特点:年龄轻、知识型、技术型。为什么这么优秀的年轻人,愿意扎根农村,发展农业?后面紧接着介绍了年轻人不愿意加入农业领域,但是因为:M农场的示范和带动,而M农场恰好是发展新型农业的,所以愿意加入新型农业。

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这段话的逻辑表示如下:

新型农民→M农场←新型农业。

显然,这三个关键词既提示了材料逻辑,也是材料关键,理所当然的成为关键词、得分点,接着就很简单了,围绕这三个词语,提取材料关键词,并整理出答案雏形:

培养新型农民,发展新型农业。培养年轻人成为知识型、技术型“新型农民”, 通过M农场的示范和带动,吸引农民和返乡青年加入新型农业。

但是题目并非是要求归纳概括M农场的成功经验,而是“M农场的案例为新时代青年创业提供了哪些启示”。显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转化:

一要转换论述角度,把论述主体从M农场转化为新时代青年创业。

二要把农民、农场、农业这些专属名词转换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表述,也就是把概念的外延转换为内涵,其中新型农民对应的是新型职业,M农场对应的是创业平台,新型农业对应的是新型行业或者产业。

因此答案可以是:

投身新型职业,发展新型产业。年轻人要加强知识和技术学习,改造传统产业,充分利用创业平台,发展新型产业。

近期文章链接:

2换汤不换药,2021年3月7如江苏省考面试真题分析

2021年3月6日上午江苏省考真题解析

不解决瓶颈制约问题,面试复习的所有苦工终将等于无用功

近期时政热点名词解析:三个“新发展”

稀缺资料,这么详细的申论解析你看过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