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唤柳 | 演好自己的角色--“中国的白求恩”铜像在黄梅揭幕

▲李正阳题

演好自己的角色

--“中国的白求恩”、著名作家刘任涛先生铜像在黄梅刘畈村安放揭幕
黄梅县史志研究中心 王唤柳
(本次活动现场视频,详见本平台今日推发的第三条消息。)
刘任涛外孙黄熙(雕刻家)现场讲话
4月3日上午10时,被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称为“中国的白求恩”,被文学史研究专家称为“民国时期黄梅三大作家”之一的刘任涛先生(1912-2009)铜像揭幕仪式,在黄梅小池镇刘畈村隆重举行。
刘任涛先生铜像安放在刘畈村回龙地路边、港边风水地。从广西、江西、武汉及本县专程赶来、本地乡亲共数百人参加揭幕仪式。这尊铜像,安放在1米多高的石基上,是刘任涛先生晚年穿风衣的坐像,先生风度翩翩,目光平视,伸出一根手指,远望,好似一支笔,又如一把手术刀,又似是指点家乡变化,刘任涛自己认为,他的武器,就是手术刀和笔。铜像由刘任涛女儿刘雪花一家出资20万元、刘任涛外孙、著名雕塑家黄熙设计完成。
铜像一侧是他的墓地,墓碑的一面刻着:演好自己的角色。
他一生扮演了许多角色。
他是一名党外“布尔什维克”,担任国民党军医而为新四军伤病员提供医药、策划国民党军舰“重庆号”起义者之一;是发现并指挥扑灭日寇散布在上饶、广丰鼠疫的指挥者;是为刘伯承元帅、胡风做眼科手术的著名眼科医生,为家乡黄梅一年时间培养40余名眼科医生并以每天门诊68人、手术8人的工作量,先后治疗4万余名眼病病人、手术2300人次;是电影《生命交响曲》(徐苏灵导演、乔奇张莺魏鹤龄主演)、《和平鸽》(陶金导演、周旋陶金顾而已主演)等6部影片和《生命是我们的》《当祖国需要的时候》等多部话剧的编剧、著名的电影编剧、作家;是一位“新人道主义者”。
刘任涛女儿刘血花现场讲话
他虽然仙逝了,他的后代又以他的铜像,让他再次扮演一位文化名人的角色,屹立在家乡的土地上。
刘任涛先生1912年出生于湖北黄梅县小池镇刘畈村(2009年逝世,终年98岁)。1924年毕业于孔垅第二高等小学,15岁报名参加北伐军,由于年龄小,只能做医务兵。大革命失败后,先后在武汉、上海等地半工半读,1931年在上海东南医学院专学眼科。1935年,毕业于南京军医学校,分配当军医。1936年,他拿到了“医师证书”,因不满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在泉州开设眼科诊所。
1937年“8.13”战争爆发,他立即关闭诊所,投入救死扶伤工作。抗战初期,从事军医专业,任少校军医。1937年冬,他结识了共产党人杜国庠、石凌鹤、何家槐、杨应彬、武石、邵荃麟、葛琴、舒文、黄粲、王朝闻,开始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进行革命工作。
1938年在南昌又结识了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黄道、新四军卫生部正副部长崔义田、宫乃泉,写了一篇欢迎白求恩的文章(笔名“柳陶”)当他提出加入共产党要求时,黄道指示:“先不要入党,留在党外工作更好。”
1939年冬,为了纪念白求恩大夫之死,他首次试写了独幕剧《血十字》,邵荃麟甚为赞赏,推荐给金华中心话剧团演出,受到好评。抗战胜利前夕,他创作了三幕话剧《生命是我们的》,主题是批判旧人道主义。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辞去公职,在上海开设眼科诊所。《生命是我们的》在上海出版和公演。未演到10场即结束。改编为连环画,销路不错。郭沫若认为主题、人物、故事都不错,可以改好,他还作了序文,希望再版。由于眼科业务繁忙,兼做地下策反工作,生死斗争,再无时间过问此事。上海解放前夕,他因军舰“重庆号起义”案件被捕入狱,内定死罪。未被执行的原因,内有专案参谋阎璞起义,暗中把与他有关材料全部投入抽水马桶销毁,外有蒋介石干儿子黄崇武援救。
上海解放后,组织派他任市立第二劳工医院副院长兼眼科主任。后调任华东行政委员会卫生部医院管理科长兼卫生宣传科长。他利用夜间休息时间创作了电影剧本《生命交响曲》,投寄给上海电影文学创作所,即被采用。由上海国泰电影公司拍摄,全国公映,受到华东行政委员会嘉奖。由此,产生了电影剧本创作的信心和兴趣。
抗美援朝期间,他为上海医学院赶写四幕话剧《祖国在召唤》,此剧在医学院礼堂演出,上海戏剧研究室魏照风看了,认为此剧应扩大宣传,在全市公演。后改名为《当祖国需要的时候》,由建文话剧社在解放剧场公演一个月时间,日夜两场,场场爆满。上海医护人员看了演出,踊跃参加援朝医疗队,在全国起了带头作用。刘任涛被吸收为上海作协和剧协会员。《当祖国需要的时候》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全国各大城市纷纷上演。
1951年春,陶金和顾而已看了话剧后,大为赞赏,立即要他改编为电影剧本,他欣然同意,改编后,定名为《和平鸽》,香港大光明影业公司迁回后,所拍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和平鸽》。
为了解放台湾,三野解放军学习游泳,大批战士染上血吸虫 ,他到该病流行地区南汇任屯村视察疫情,见十室九空,情况异常严重!他赶写出《防治血吸虫病》科教剧本。但是全国无科教片厂,只好发表在《华东卫生杂志》上。四年后,上海科影厂成立,将它拍摄。
1952年,全国实行大学生统一分配,上海文化局长夏衍认为这是我国教育界的空前大事,要他将此题材写一电影剧本。他访问从治淮工地回沪的青年防疫医护人员,获取资料,写出《磨炼》。剧本送治淮委员会审阅,该会领导认为,反映治淮的第一部电影,主人公应是民工英雄,而不是青年医生,剧本被否决。
1953年春,夏衍将它调到电影剧本创作所工作。他写了《生命摇篮》,反映农村推行新法接生。此时夏衍调任文化部副部长。剧本修改后,夏衍看了二稿,比较满意。结果修改到八稿,还是被否决,理由:知识分子是改造对象,土产婆是劳动人民。他认为青年助产士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符合科学规律,坚决不改。过了一年,整风开始。谢晋和徐昌霖到该所检查工作,认为第三稿即可拍摄,这样处理不公。他将剧本改为中篇小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北影的董克娜石联星喜欢《生命摇篮》,要求拍摄;长影刘国权看了中篇小说,写成分镜头,准备拍摄,后来,北影、长影协商,将摄制权让给了长影。1958年大跃进,各厂都搞跃进片,《生命摇篮》寿终正寝。
1958年,他回到故乡黄梅做眼科医生,开展防盲治盲工作。他向县委建议,开办三期眼科训练班(每期三个月),县委王书记同意。他带领青年男女学员,开展下乡巡回防治工作,用实际结合理论的教学方法,培训他们诊疗常见的农村多发性眼病。《人民日报》报道了他的事迹。
1959年,他被调往武汉电影制片厂继续做编剧。在此三年,他与辛雷合作《天堑飞渡》,因中苏关系恶化,未拍。还写了《没有马的马戏团》(写杂技团)和《晚霞》。后武影与珠影合并,他带着《晚霞》初稿来到珠影,剧本没有通过,理由:主角不是工农兵。将它改写成20万字长篇小说。后来先后写了《车从深圳来》(反香风)《04号渔船》(反特)《光耀山村》(农村电影放映员)均告失败。《在海洋上》(水产科研),因主角不是渔民,被否认。“文革”中,被列为审查对象,为救护一青年被打断5根肋骨、3根腰椎横突,坐了97天牢。
1968年冬,到五七干校被监督劳动,他依靠信念生活,用刮须刀刀片为一位双目失明七旬贫农老婆婆,作眼科手术。有人劝告他风险太大,搞不好,失败了,就会落下“阶级报复”罪名,再进监狱。结果,患者重见光明。他遇见广州美院美学讲师迟轲,刘任涛讲到这件事时,引用马克思一句名言“拯救了自己的灵魂”。迟轲后来引用这句话作标题,写了一篇文章。干校所处英德横石塘农村盛传有个“臭老九”会治眼病,纷纷赶来找他,干校不胜其烦,只好让他到公社卫生所做眼科医生,做了200例手术,看了1000多人眼病。1972年,他年届六旬,并患冠心病要求退休,组织批准。1985年他的退休更正为离休,从1938年算起,按厅级待遇。
他与梅白由交往。梅白写了一首诗赠给他:
重逢任涛
一片丹心千丈发,碧桃红杏未忘怀。
劫波照影常微哂,沧海传声老更偕。
七十三年刀击剑,八千里路笔穿岩。
青梅情向春神语,前度刘郎今又来。
【作者简介】王唤柳,国家二级编剧,省作协会员,退休后在县志办编县志。
(0)

相关推荐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华北烈士陵园

    2018年10月27日,我拜谒了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整个园区,庄严肃穆,整洁宁静,面积磅礴,松柏环翠,规制安泰.简      介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国家AAAA级景区,占地面积21万平方 ...

  • 师级干部沙飞怒杀日本军医,被聂帅下令枪决!遗言:日本人都该杀

    1949年12月15日,解放军一名正师级干部,突然暴起枪杀一名给自己诊治的日籍军医. 然而不久后这名师级干部却被当作反面教材开除了军籍和党籍,聂荣臻下令:执行枪决! 临行前他也未曾悔过,留下遗言:日本 ...

  • 【七绝组诗】瞻仰铜像(新声韵)

    瞻仰韶山毛泽东铜像 顶天立地傲群山,铜像功成现壮观: 日月同辉花早放,斯言处处有人传. 瞻仰花明楼刘少奇铜像 疯狂岁月愧难言,  将帅蒙冤我举拳. 功过何须翻历史,  早有丰碑立眸前. 瞻仰淮安周恩来 ...

  • 黄梅名人刘任涛跌宕起伏的人生:刀与笔(三)

    ▲李正阳题 我到电影剧本创作所第一天,夏衍所长对我说:"医务生活是写不完的,你是医生,今后可以专写医务题材."他建议我快写一部反映农村推行新法接生的电影剧本.我生在农村,对此感受至 ...

  • 胡越:抹不去的记忆

    能看到我国著名眼科专家.当代剧作家刘任涛先生纯属一次偶然. 记得那是1958年10月间,一场潇潇秋雨之后给大地带来了洗涮一新.我与同学们正在操场上散步,突然一个热闹的场面映入了我的眼帘,县卫生局几个领 ...

  • 王唤柳│听爷爷说他爷爷知道的瘟疫

            记录八桂风土人情,展示九州美文佳作.呈现文字之美,弘扬汉语文化.不限地域,不限题材和体裁,长期面向全球征稿.微信公众号"钦州and黄梅",诚邀您赐稿!       ...

  • 王唤柳│听朋友说他听说的人瘟

            记录八桂风土人情,展示九州美文佳作.呈现文字之美,弘扬汉语文化.不限地域,不限题材和体裁,长期面向全球征稿.微信公众号"钦州and黄梅",诚邀您赐稿!       ...

  • 王唤柳 | 听梁文雄院长诵《再别康桥》

    ▲李正阳题 俗话说:"人生三大喜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 2021年5月29日,"黄梅文史哲"公众号采风组应邀赴易安科技公司采风.按照田新华总 ...

  • 王唤柳 | 黄梅籍外交官田锡进

    ▲李正阳题 田锡进,1938年农历二月初四出生于蔡山田宝二房一个农民家庭.其父亲田紫玉,是一位有文化.有一定见识的乡村能人.他的哥哥,白天出生,名日进:而他晚上出生,故为他取名夕进.后来他的旁系姑父胡 ...

  • 王唤柳 | 传奇谦益李明攀(一)--从自我救赎到结识有缘人

    ▲李正阳题 我们"黄梅文史哲"公众平台,2020年加入了一位新成员--朱文霞先生.作为文史哲微信群群主,我留意观察他.他为人低调,义务开自己的小车,默默地为大家服务.后来得知,他是 ...

  • 王唤柳│黄梅一中的沧桑巨变

    鄂东明珠更璀璨 --建国七十年黄梅一中的沧桑巨变 王唤柳 始建于1912年,有着"鄂东明珠"美誉的黄梅一中,自1949年建国以来的七十年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沧桑巨变令人感叹, ...

  • 王唤柳 李九华│良心道德创造人间奇迹

    良心道德创造人间奇迹 --石金球20年精心照顾病残妻子逐步康复的事迹 王唤柳  李九华 [导语]中国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五个字,讲的就是良心道德.芭茅村,明代出现了旷世大儒瞿九思.孝子瞿甲.瞿 ...

  • 王唤柳│诗思画意扑面来——赏读游义云先生《野蔓斋语》有感

    近日,赏读诗人.书画家游义云先生的散文集<野蔓斋语>,我深深地感到:诗思画意,扑面而来. 首先是是诗的语言和诗的情思. <砚边杂感>开头:"我曾把书法当作明亮我人生航 ...

  • 王唤柳|​在这片多情的土地上

    ▲李正阳题 这是一方热土,这里有几个多情的人. 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明知天气预报这天是中雨转大雨,我们一行12人还是如约来到这里. 到了鼓角水库,沿途只见:山青青,水悠悠,路弯弯.感觉仿佛车在画中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