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桑葚

在我的老家人们把桑葚叫作桑子,桑树就叫作桑子树。村后有一条举水河,有一座新河堤拦住河水,隔一百多米靠近村庄有一座老河堤。新河堤两边种的是杨树、柳树,用来护堤;老河堤两边种的是桑子树,为大队林场养蚕提供桑叶。有一个老人,全大队的人都叫他张老头,每天在两个河堤上巡逻,他认为大人会惦记着新河堤上的杨树,小孩会惦记老河堤上的桑子。谁要一接近河堤,就会听到张老头中气十足,音色脆亮的喊声:“哪个?哪个?我看到你了!出来!出来!”即使只是去河边挑一担沙填在猪圈里,并没有别的企图,那声音还是会惊出人一身汗。

到底有没有大人惦记着新河堤上的杨树我不知道,小孩子惦记老河堤上的桑子倒也不假。经常在下午午睡后到上课前的活动时间里,有几个小孩手是青紫的,嘴巴也是青紫的,书包也染色了,有的还渗出紫红的汁液,让人垂涎欲滴。他们有时也大方地分一把桑子给我,讲他们如何在旧河堤两侧与张老头周旋,如何取得这丰硕成果的经历。逃午睡、偷桑子,是一件很刺激很令人神往的事情,我央求他们带上我,没有人肯干。他们说:张老头撵来了你跑不赢,赶回学校上课你也跑不赢,被捉住了或迟到了,都不是好玩的。再说,你又矮又不会爬树,能摘到什么呢?那时候,我比同班同学小三到两岁,上劳动课,背沙的书包常拎在老师手上还总是掉队,有一次,老俞老师索性把我夹在腋下从河里拎回学校。他们不肯带上我去摘桑子,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也许是痛快地让人抄袭了我的算术作业,也许是帮人组词或造句了,有一天终于有人肯带我去老河堤摘桑子。为了不拖后腿,我被严格要求空手相随不许背书包,反正不指望我能摘到桑子,他们摘的每人会分一些给我。

午饭后,我迅速来到学校,有几位同学已经伏在课桌上午睡,一会儿,老师也坐到讲台上,一边打盹一边监督大家午睡,学校还有戴着红袖标的值日生到各个班级查看午睡纪律。我伏在课桌上,侧着脸对着教室旁边的窗户,内心高度紧张,觉得老师和同学都能听到我的心跳声。这样想着,侧耳倾听讲台上老师的动静,居然听到老师打呼的声音,才稍稍安心一点点。

窗口露出半个脑袋,一双眼睛朝我眨一下那脑袋就不见了。我屏住呼吸,极力控制住双腿发抖,轻手轻脚地蹓出教室,蹓出校门,在约定的地方找到另外三名同学,四个人一起向老河堤奔去。

从学校到老河堤要穿过一大片小麦地,走过一座跨过一个堰沟的几米长的石桥,再穿过一片小菜园。堰沟边种有几棵桃树,毛桃像乒乓球一般大小。刚跨过石桥,就听见张老头那富有穿透力的声音在桑子树林中喊叫:哪个?哪个?我看到你了。出来!出来!同伴说:还有别人在摘桑子。我说:我怕。同伴显然都是老手,他们叫我别过去,在石桥上等着他们,他们摘到桑子穿过小菜园来到石桥处就安全了,张老头从不会追过菜园地。他们还让一个个子最大胆子也大且敏捷的男生去老河堤那边带着张老头转悠,另外两个人在这边摘。于是,大家迅速按计划进行活动,看着他们的背影,我觉得摘桑子简直就是打仗,他们就像战斗英雄一样。

我坐在石桥边的桃树下,不断地听到张老头刺耳的断喝声,心惊肉跳,大气不敢出。渐渐地,我听出他的声音总是从河堤的另一面传来,知道同伴的谋划得了逞。于是,我也忍不住穿过小菜园,一边压低嗓门喊着另外两个同伴的名字,一边向桑林走去。他们说的不错,桑树很高,我爬不上去,矮一点够得着的枝条上,找不到熟的桑子。我的两个同伴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他们把两个书包里的桑子合放在一个书包里,让我拿到桥边去等着他们,他们要去找另一位同伴,准备撤退。因为战果已经被我转移,即使他们被张老头抓住,训几句了事,不会没收摘到的桑子了。想不到我在活动中还起到这么重要的作用,背着一小书包桑子跑向石桥,觉得自己仿佛也成了一个战斗英雄。

小伙伴们都来到石桥上,那个负责吸引张老头的注意、掩护大家的同伴,居然还摘回了不少桑子,这让我特别钦佩。我们在桥上尽情地吃着桑子,手和嘴都染得乌紫乌紫的。吃完了桑子,我学他们在堰沟里洗嘴巴,抓一把水草在手上搓了再洗手。即使这样做了,嘴上、手上还是留有吃过桑子的痕迹。大家赶紧赶在午睡叫醒前,逃过值日生的眼睛、逃过老师的眼睛,溜回教室装模作样地伏在课桌上睡午觉。经历了如此惊心动魄的冒险,居然没有引起其他任何人的注意,这让我既感到庆幸又感到无趣。当午睡时间结束后,我看到同伴在和别的同学交流摘桑子的经验,却并不想凑上去说点什么,也再也没有和别人一起去摘桑子了。

想不到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我在离故乡千里之外的海南,还有摘桑子的机会。还一边吃着桑子,一边对老头讲起儿时惊天动地而又悄没声息地逃午睡、摘桑葚的经历,那是一名听话的孩子读小学时做过的最出格的一件事情。

(0)

相关推荐

  • 沿河堤走

    纷 繁 的 世 界 保 持 初 心 和 好 奇 记 录 和 思 考 ▎沿河堤走 当我沿着河堤行走,凉风拂面,雨脚微白,无拘无束的感觉油然而生.被前行脚步惊起的青的绿的灰的以及花的蝗虫.蚂蚱.蜻蜓和蝴蝶 ...

  • 既然时间留不住,那我祝你

    一/ 昨天去散步了,从小区南门走出,绕着河堤边一路直行,发现怎样也无法走到尽头. 这时,朋友说了一句:你看像不像我们的现状,明明不知道尽头在哪,却偏有一股一条道走到黑的架势. 我立马回应她说,这不是像 ...

  • 难忘的乡间岁月

    我无数次回顾往事,都会被那段在乡间生活过的岁月所感动着.丰富着.激励着-- 那个时候的孩子们几乎个个会爬树.翻墙.搬着梯子掏鸟窝.用面筋粘知了.下河游水.浑水摸鱼.我最擅长爬树,尤其是爬二娘家的那棵桑 ...

  • 竺元平 | 秋天里的追赶

    回忆我十一二岁的时候,老师不止一次地让我们写作文,他在黑板上写下"最有意义的事"定为作文题目.我怎么也想不出什么事是最有意义的事.每天放了学,先吃饭,再做作业,之后就是满大街地跑, ...

  • 活动记录|谁是最强“一米菜园”小小设计师?

    Hello,大家好,这里是绿屏自然 一米菜园参与式设计/西瓜制作 孩子和一米菜园就像胡萝卜和西红柿一样相得益彰. --梅尔·巴塞洛缪 "一米菜园"参与式设计工作坊,伴随着冬日的暖阳 ...

  • 陈扬桂:让座(闪小说)

    让座(闪小说) 陈扬桂 公交车刚停稳,车门还未完全打开,背着书包,挤在最前面的瘦老头,便钻进车厢,并把只顾低头耍弄玩具枪的孙子拉上了车. 车上挤满了人,坐在座位上的除了老人就是小孩,年轻力壮者都识趣地 ...

  • 81期/往期回顾 童年印象*宜川 梁剑清读

    梁剑说:发了多篇朋友与家人的作品,一直害羞不敢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示人,所以老有朋友催问.今天拿出一篇旧作,算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将自己的美文拿出来,梁剑一定认真.用心读出来,分享给大家,让我 ...

  • 汝城||走,摘桑葚去了……

    ★★文|何优秀  图|朱琼晖★★ 桑舍幽幽掩碧丛, 清风小径露芳容. 参差红紫熟方好, 一缕清甜心底溶. 桑葚,就是桑树结的果穗.在那些年零食缺乏的日月,嫩时色青味酸的桑葚就这样成了我们儿时争抢的美味 ...

  • 这两天小编回老家摘桑葚,这也是80后的童年,有多少朋友没见过桑葚的?准备泡点酒,过几天见成品

    桑葚对于80后的应该不陌生,可能城市里的孩子没有怎么见过,但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那普遍都是见过,摘过和吃过的. 现在桑葚有很多种植出来的,市面上能买到的一般都是种植的,无论从甜度和口感来说,都和 ...

  • 【诗艺国际】陈伟锁 | 童年摘桑葚(外二首)

    ▼ 童年摘桑葚(外二首) 作者/陈伟锁 [作家/诗人风采] [作家/诗人简介] ★ 陈伟锁,六十五岁,一生从事文秘工作,一四年从司法局书记岗位退休,酷爱诗书偶也作画,作品多次在报刋发表,有三首诗获第七 ...

  • 【广东】陈梓铭《摘桑葚》指导老师:林燕玲

    摘桑葚 东华小学东城校区二年级 陈梓铭 一个晴朗的早晨,天空中的云朵披着深浅不一的红袍,美丽极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摘桑葚. 桑树离我们家不远,我牵着爸爸妈妈的手,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说着有趣的事,愉快 ...

  • 4省工友相聚,我们一起在威海这座美丽的海边城市爬山,摘桑葚,吃山西蒸米

    2019年的端午节,我们公司放假三天.离家近的公司员工都回家团结去了,公司就留下我们这些离家远想回家也回不去的员工了.这段时间,新公司刚开始独立试运行,在忙碌而疲劳中我很希望能借端午节休息几天,调整调 ...

  • 散文随笔:想起摘桑葚的三个女孩,她们的梦在黄土丘陵间盘旋过,是那么纯粹,就像粘着花香的澄澈露珠,随着骄阳的升起,映着彩色的霞霓。

    桑葚之恋 古夏贝贝 有位学友爱萍,家在本地有名的桑蚕之地,离我们的中学仅仅七八里远,步行去过两次,都是桑葚即将成熟的季节.一次礼拜天,在她家就近的河沿边,采摘了几颗所剩无几的青桑葚,她说,这边的桑葚长 ...

  • 六一节摘桑葚惊魂白虎涧,风云起阵雨浇斜阳伴雨丝

    出差没有回来,就见老夏与嗨探险白虎涧(昌平后花园景区)恶虎背的消息.那段看起来不足为奇的大斜坡,在其他驴友的照片中,其实是很惊险的,斜坡光滑陡峭,顶部并不太宽,呈圆弧形,西侧是直达山谷的绝壁,一旦滑落 ...

  • 春游摘桑葚怎样回本?做桑葚慕斯蛋糕!

    有一种只属于春天的水果即将上市,伴随而来的,是去郊外采摘它们的乐趣 春游摘桑葚咯! 桑葚挂果的时候,通常不会施农药,可以便摘边吃,也可以摘回家享用.不过在正式采摘前,最好给孩子们讲解下辨别桑葚的要点- ...

  • 鲁北往事:摘桑葚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154) 阅读本号文章,请关注:jdlc2016 看到那桑树上面,挂满了紫色的桑葚,我想起了童年摘桑葚的事. 桑树有个特点,从很小树干就会裂开.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去问父亲,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