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来自于他人的潜意识
关于生死的探究
4
《西藏度亡经》与心理学
心理学当中的自我成长,借用拉康的理论。佛学领域借助《西藏度亡经》,藏传佛教的经典著作。
拉康的镜像理论:一个小孩在六个月左右就可以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影像,一般来说妈妈会给些示意,那个就是你。他就会有了个印象,自己就在镜子的影像中,就可以慢慢把感觉聚合在镜子中的影像,就形成了自我存在感。镜子当中的我本质是一个影像,真正的孩子在镜子之外,但是自我存在感的认知和感受却是从镜像中开始。一个人形成最初的自我存在感,源自于别人的反应,简称为他人的眼光。自我存在感来源于别人的反应,把别人各种各样的反应选择性地聚合起来,就形成了我是谁的界定由此拉康得出,自我来自于他人的潜意识。由此可见,自我是一个虚像,是一个虚假的想象。指出了自我的本质后,就描述自我如何发展。
拉康的三界学说,来说明自我如何形成。自我的存在状态分为:实在界、想象界、象征界。同时并存,每个人偏重不同。
实在界:产生各种各样感受的地方。但是这些感受没有被命名,通过他人的目光,才被引发和命名。处在融合状态,有饥饿和冷的感觉,但马上就会满足,没有产生他人和我在的感觉,要产生我在的感觉,必须意识到另外的人在。当有一刻不满足感出现时,就会意识到满足是由他人带给她的。这时候就有了母亲的存在,就进入了二元关系,进入了想象界。
想象界:所有的需要通过他人满足,需求就衍变成了请求。这个时候自我只是模模糊糊意识到有自己,没有明确的自我存在感,因为和母亲相依相存,要么一起在要么一起不在,谁离开了谁,谁都不在。所以小孩没有自己的名字,只是被指认为谁谁谁的小孩。母亲也一样,不是单独存在,被指认为谁谁谁的妈妈。
象征界:在这种存在状态当中,不是独立身份,还不能称为自我。独立的自我要进入三元关系,也就是象征界:由符号组成的世界,由社会规则确立,按照社会规则来运作的体系。
在二元中所有的满足感来源于母亲,就会感到不确定和自由,希望能够控制满足感,就从依赖母亲变成依赖规则,她和母亲都需要依赖的规则,在规则面前,就和母亲一样平等了。自我存在感的萌芽就出现了。现在还是有些不自由,要依赖规则,但比依赖母亲要来的自由。所以为了获得更大的自由度,是从想象界进入象征界的动力,不太好的地方是满足感的程度会降低,就变成了对欲望的追逐,追逐欲望有一个主体,这个主体就被确认为自我。获得满足的方式会更多,所以会更自由,但是强度不及想象界,所以很多人不愿意离开,这是一个分离的过程,进入象征界,自我也就出现了。
本质上我们就能看到,我们只是想要填补最原始食物带来的满足感,经过两次转折,就变成了对符号的追逐,比如包包、车子、名誉,但是它就不实在,不是我真正的需要,就决定了欲望并不能让我真正的满足,但我可以不断地追逐。所以不断地追逐欲望,但是永远无法获得满足,就变成了生活在象征界,自我存在的一种方式。自我之所以能存在,就是因为欲望无法满足。自我的本质就是不断地追逐欲望当中产生的存在感。如同西方西西佛斯的神话,人活着的状态就如同不断地推石头上山的过程。
自我存在象征界,但真正的自我又在规则之外,如同照镜子的现象。人对自己的认识要通过镜子,但实际的人在镜子外,所以人总是活在他处。
这当中冲突在于,要确定自我的存在感必须离开我们真实所在的地方。我们自我形成的地方在镜子里,但真实的自我在镜子外,人的存在就被撕裂了,当我认同了一个身份的时候.难以消除内在的空虚。停留在想象界,就没有规则,动不了,因为缺少社会身份,这就是西方文化的困境。
心理咨询主要帮助人完成分离,进入象征界,大部分心里问题就在于没法适应社会,帮他们获取身份就很重要,但是空乏感解决不了,就进入了宗教,将自我再往前进一步,就更自由,不受空乏感影响,这在东方的文化中是有的,走向一个无我的状态。
佛学中的成长,是趋向放弃自我的过程。在心理学中,无法把想象出来的自我存在感和真正的自我存在之处联合起来。宗教就是要打通,那么怎么打通?看破这个身份只是个想象,回归到那个更加真切的状态当中,找到一个存在的状态不会动不了,也不会觉得空虚,这是宗教的目标,显然和心理学不一样。
东方的佛学,是把自我存在感(想象)和本身就在的存在(实在)这两者统一起来的。西方谈自我都是建立在生死伦理之上,自我在这之中。佛学中的自我存在本身是无始无终的,没有开始与结束。在西方的理念中,人生下来走向死亡,有开始有结束,但是总体上就变得很突兀,一个人突然出现又不见了,怎么会有这样的状态?从根本上来说,是没法解释,所以就不够圆融,佛学就把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圆融起来。
《西藏度亡经》中提到,生命是个轮回,不断出现,要抓紧机会认识到真正的自己是谁,要认识到这部分不能靠理智上,而是要依靠实证。书中提到很多死亡后会碰到的事情。在佛学中轮回,并非我们带着原有的感觉进入到下一世,是上一辈子的复制。佛学讲究因缘聚合,现象并不是一个实体,而是很多的因素聚合在一起发生的现象。世界上的基本元素有四种: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四种基本元素的聚合分离构成了世界万物。当一个人面临死亡,就是四大的依次分解。分解中有一次一次的机会确认自己真正的存在。一切都在分解,在变化,真正不变的是觉察本身。
生命的本质就是觉察的本质,甚至是对觉察的觉察。这样的话觉察就不在任何被觉察的对象当中,你要去觉察这个东西,显然你就不是他,这样就跳出了所有的现象。当你能够不再认同所有觉察的东西。包括自己的所有感觉也是觉察的对象,都被看成是不是实际存在的。
当能够认识到心心念念的那个自己,原来就是觉察本身的时候,一定程度上就解脱了,就不用再轮回重新聚合。突然认知到我自己就是觉知本身,被觉知的现象没有变化,但是你不再认同了,你之前认为的自己只是自己想象出来的身份,你看到这一点这身份虚幻不实的时候,不会认为身份就是你,但是身份还是在那里,同样你觉知到的现象,同样存在,你不会把自己的存在感寄托在这之上,这种状态才叫摆脱轮回,不在五行中了,跳出三界外了,简单来说你开悟了,但这不能是脑子上的认知,因为思想也是被觉察的对象,所以要去实证,实证它的时候就超过了言语表述的范围,言语也是被觉察的对象。所以真正能到达的那个地方是在言语之外的,在佛学中,经常有句话:不可说不可说。但它是真正所在之处。佛学的终点在这个地方,跟身份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任何矛盾,你并不是说你就没有那个身份了,你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从修行的次第来说,心理学来说容易得多,心理学面临的困难是你如何建构出来一个想象的身份,并且让自己处在相对适应社会规则的状态当中,这个你是想象出来的身份,依托在镜子之外的实实在在的感觉发生的地方。简单来说,心理学上,有个感觉发生之处,和你认为你所在的地方,把发生的感觉放在想象出来的镜像中去,那个地方就是身份、自我所在,感觉所在地方没有自我,只有感觉,就没有办法面临它,只有放在符号下加以命名形成身份,在规则语言当中,这两部分合起来,才形成心理学中说说的存在。
佛学的存在更深,所有觉知到的对象都不是真正的所在之处,要超越这一切,所以不能用语言来叙述。就了解到,什么叫轮回,你只要还认同在你觉知的任何一个对象当中,你就会陷落在轮回当中,你所认识的现象只是各种元素相遇相生,不会停止,生生不息,如果你认同你觉知到的任何一个现象,认为那就是你的时候,这些现象是无休无止不断重复的,可能一会组成这样,一会组成那样,但不会停息,这就叫轮回,如果能从当中摆脱放弃这些认同,这些现象还在发生,但你已经不是那个你了,这才叫开悟。
在某种意义上,是心理学走到了终点后,完全适应规则没有问题,而且深深感觉适应规则后内在的空乏,想要进一步探索存在,才生出一个宗教修行的动机,然后才有可能去努力。大部分人都是逃避适应现实,然后骗自己这毫无意义,其实是觉得适应现实很困难,逃避到了所谓的宗教当中,这样的话,不是宗教修行,而且不可能成功。
《西藏度亡经》是对荣格影响很大的书,看完后才构建出原型理论。看这本书也能给心理学带来很大的启示,让你了解到从实在所在地方到表现的现象之间是什么关系,例如什么叫投射,最本质的投射是如何发生的。荣格所说的充分的自性化,是指向开悟状态的,但是差距还是很远的,因为他没有放下西方式的思辨,任何一个宗教都没办法用思辨所到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