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柳》 知青拾零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3VzZXJpbWFnZTguMzYwZG9jLmNuLzIxLzAxMDkvMTUvNzA5MzY1NDVfMjAyMTAxMDkxNTIxMDIwNjU5ODU4OTc4LmpwZw==.jpg)
风中柳 · 知青拾零
作者 马希玲
赐号[3]知青,所住野村荒谷[4]。晓鸡鸣、躬耕自足。祈观天竹[5],劳思[6]松菊[7]。晚乡愁、袅飞寒屋[8]。
凄凉是处,惨淡石丘衔绿[9]。叹秋收、逢霜险熟[10]。风嘶山曲[11],喧窗敲筑[12]。望无涯、怅然孤宿。
2017年12月11日忆题与新疆大学北区西院
(步韵刘因)
【注释】
[1] 知青:1968年秋中央下令全部在校学生都上山下乡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统称知青。
[2] 拾零:拾零这里指某方面的零碎资料收集起来。
[3] 赐号:这里指国家中央机构命名的称呼。
[4] 野村荒谷:穷乡僻壤,荒村偏岭。
[5] 天竹:即天英。天空中显现的美丽色彩。
[6] 劳思:苦思苦想。
[7] 松菊:松与菊不畏霜寒,喻坚贞节操或具有坚贞节操的人。
[8] 寒屋:寒冷的房屋,亦指寒士居所。
[9] 石丘衔绿:山丘石缝中嵌点绿色。
[10] 险熟:勉强熟了。
[11] 风嘶山曲:风的嘶吼声沿着弯曲的山势回荡,时弱时强。
[12] 喧窗敲筑:风吹破碎的窗纸,声如击筑。
【浅析】 (由砅)
“知青拾零”是词人2017年12月11日忆题于新疆,又一首步韵刘因“风中柳”词。
知青,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 1968年代中央下令全部在校学生都上山下乡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些学生来到穷乡僻壤的农村,对未来一片迷茫。晨鸡鸣,劳人起,耕田种地求自足。仰头看着天空美丽的色彩暗暗祈祷,苦思苦想松竹无畏霜寒的精神,“苦劳松竹”词人喻坚贞节操的人。冬夜夜寒觉夜长,思亲念家几辗转,缕缕愁绪袅袅飞绕寒屋,难释怀。
秋尽冬初天转寒,草木凄凄,满目荒凉,山丘石缝间还有些许绿色,好似人心中留有一丝希望。感叹农民对秋收的渴望,早霜伤田,庄稼勉强成熟。风的嘶吼声沿着弯曲的山势回荡,时弱时强,风吹破碎的窗纸,呼呼作响,声如击筑。这样的暗无天际的夜,孤宿难眠,怅然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