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硕士生推免名额分配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的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一种现象,被广泛运用于经济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等研究领域。高等教育领域也存在这种两极分化现象,硕士生推荐免试的名额分配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下面笔者从硕士生推免名额存在马太效应的表现、优势与弊端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推免名额分配存在马太效应

这种马太效应不仅仅体现在数据上,也会引起其他方面的连锁反应。

1.招生数据的马太效应

我国长期实施的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制度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1985年至2015年,全国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的高校由169所增加到311所,其中占1/3的原“985”和原“211”院校的占据了全国3/4的推免份额,而占2/3的“双非”院校仅占全国1/4的推免份额。[1]推免生名额的分配,从数字上看是非均衡的,名校获得名额的概率远远大于普通高校。

2.生源质量的马太效应

从院校层面上看,研究生推免的名额分配在校际间存在较大差异,长期以来的累积优势往往使硕士生推免名额集中在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使院校间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即“强校”的推免生多且生源质量好,而“弱校”的推免生少且优秀生源不断流失。这样就会加剧“标签效应”,使高中生过于看重大学名气,使“名校竞争”失去理性。比如,以前高考填志愿时还普遍纠结“首选大学还是专业?”,当前在平行志愿下,基本都是“首选大学接受专业调剂”。这样,不同高校的生源质量,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都会受到推免名额的影响,加剧质量方面的马太效应,不断强化名校的垄断地位。

二、推免名额分配符合“基于历史进行判断”的逻辑

这种“历史逻辑”既体现在国家层面,也体现在高校和学生层面。

1.推免名额分配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历史延续

推免生名额集中在部分水平较高的大学是基于历史判断进行的选择。于国家而言,这种选择能更为高效地筛选出国家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将推免名额向高水平大学倾斜,是基于历史判断选择的“游戏规则”。在这一规则下,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作为全国高校的“领头羊”,在师资、生源、科研水平等各方面实力均强于其他普通高校,其培养的推免生往往有较高的素质。而经过既往考试层层考验的重点高校学生也往往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能更容易得到接收推免生高校的认可。

2.接收推免生是重点大学的历史遗产

对于重点建设高校而言,它们承担了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的研究型和创新型人才的任务,这些学校拥有较多的推免名额,而推免生也大多流向这些学校,这不仅有利于这些高水平大学的学科建设和院校发展,也使其成为国家优秀人才成长的“摇篮”。

3.名校推免生享受了高考成绩的历史贡献

从学生层面上看,学生有无成为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资格以及机会多寡往往是由其所在的高校决定的,而这种“出身”与他们的高考成绩和既往的教育经历又紧密相关。也就是说,学生推免资格的获得受到其过往教育的影响,高考成功的“优等生”到了名校有更大的可能性获得推免资格,而高考失利的学生之后获得硕士生推免的名额的机会就小多了。这就产生了学生发展层面的“马太效应”。

三、推免名额分配存在“忽视异质和未来可能性”的隐忧

1.“重点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

“基于历史进行判断”当然有合理之处。对于国家政策而言,始于上世纪50年的的重点大学建设,是新中国高等教育高水平发展的“制胜法宝”。对于重点大学而言,它们的历史进步有目共睹。尤其是对于推免生个体而言,高考成绩是自身实力的最好证明。而且,推免生并非仅仅靠高考成绩而制胜。他们是重点建设高校中的优秀学子,不仅通过高考的筛选来到了水平较强的高校,而且通过大学前三年的勤勉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学习能力和科研素养往往是有口皆碑的。他们获得保研资格后,往往受到同等水平或者更高水平大学的青睐,其后续表现也很少令人失望。

但是,按照辩证法来看,“基于历史的判断”不可能完美无缺,马太效应也不应该等于完美。考虑到制度的代价,我们也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认为,推免名额分配是以牺牲对部分院校和学生未来的判断为代价的。

2.非重点的高校和学科能够增强异质性和储备性

对部分非重点建设高校而言,其优势学科的教育质量可能并不逊色于某些重点高校的相应学科,却没有推免资格或只有少部分推免比例。而其优质生源大多流向名气较高的学校,其研究生招生的生源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对这些高校而言,生源质量下滑、学科建设受阻成为其发展面临的重大困境。在这些弱势的大学,以及弱势的学科,它们遭遇到“被顶层抽空”的资源挤占,其历史和现实处境都非常艰难。但是,“重点建设”在实行了近70年后,难免会带来办学的趋同,让大学发展和学科发展围绕核心指标开展“KPI”比拼,造成“千校一面”。在这种意义上,如果能淡化“历史逻辑”,考虑一下增强院校发展的“异质性”,也就是鼓励所有高校办出特色,也许更有意义。另外,“历史逻辑”很难覆盖“未来可能性”,当前是信息社会而不是农业或工业社会,也许某项新兴学科就萌芽于非重点高校,因为它的办学不受KPI束缚,会有更多的探索性和偶然性,也许就适应了多元而未知的未来,做出惊人的贡献。

3.非重点高校学生的“繁星”角色值得关注

对部分非重点高校的学生而言,经过高考来到所在大学进行学习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他们虽然在一些普通的高校,但其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可能并不亚于重点大学的推免生。但是在现行的推免生制度下他们所在的学校和专业却没有办法提供给他们推免的机会,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这一制度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普通高校的优秀学生流向心仪院校的机会就被“扼杀”了。同样,“不拘一格降人才”一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个梦想,希望增强评价尺度的多元性,为个性化人才提供一定的空间。尽管他们的KPI绩效不是最漂亮,但相对于清一色的“绩优生”,他们也代表了多元、异质,也不排除未来成功的可能性。阿里发布“小程序繁星计划”,华为宣告“没有人能够熄灭满天星光”,这些创新创业名企对于人才的甄别和培养,是值得国家和高校借鉴的,要为“异质”、“未来”和“可能性”留白。

总之,推荐免试研究生作为我国研究生招生的重要途径,其名额分配表现出的马太效应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笔者认为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应重视补足“短板”。在给重点高校留足合理的推免名额保底的前提下,适当提高非重点高校的推免生分配比例,给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比如增加部分“推免补偿名额”等,以帮助其招收优质生源,并使更多优秀学子有机会到心仪的院校继续深造。


[1]逄红梅,刘宝哲,黄宏军. 现行推免制度下“双非”院校招生困境与应对策略[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02):29-3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