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认他乡》乡愁只因在异乡

缘起

《错认他乡》是六根酒局的几位兄弟喝了八年酒聊出来的六本书之一,同属“醉醒客”系列,《错认他乡》是韩浩月老师所作。

韩浩月老师送我《错认他乡》的时候,恰要回乡祭父,将书带在身上,在奔赴家乡的火车上翻看了两篇,《从天而降的母亲》和《饥饿记忆》,泪光中又将书合上,实在是其中亲情撕裂感太虐,少年回忆记太苦。直至黄金周一家人出行,又一次在动车上开启阅读之旅,很奇怪,总觉得这是一本需要在路上阅读的书,不然为何总是在启程时,特意带在身上?

浩月老师于我,如师长如兄长,虽相识未久,却早已通过他的文字,受益颇多。《错认他乡》的书名很有意境,这种意境在我感知,就是无边无际的乡愁,就如书的封面右下角所写“故乡有时候像母亲推开而儿子一样,会逼着你远行,让你带着疼想她”,特别具象的一种感觉。

浩月老师与我的生活轨迹太多重合,我们都是生于山东,童年有着农村和城市的迁徙生活经历,都曾经是孤独而敏感的少年,又都在多年之后北漂到京,他约是两千年,我是九九年,在世纪之交,开画人生的另一种轨迹。但小他几岁的我,并未尝受比他更多的疾苦,那些寂寞,无助,饥饿,欺辱……但很多时候,又能从字里行间,找回自己曾经的影子,我的一些记忆,就如《头脑特工队》被抛弃山谷的灰色记忆球,一个又一个的被点亮。

在《屠夫与诗人》中,浩月老师讲述了他的写诗与杀猪并存的生涯,而我则是在初中毕业后便进了皮鞋厂,他能够在月夜嚼着偷来的黄瓜嚎啕大哭,我也会在看到工友35元工资单时飞速逃离,生活的量变与质变,还是需要在顿悟的一刻,由自己掌握,只是那些回不去的过往,一遍遍的讲述着无限的可能,才令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走到了今天的这一刻。人生的际遇总是太奇妙,谁也不知道,今天走到这里是好是坏,只是早就习惯了在抗争中随遇而安。

《错认他乡》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回忆繁华”,都是旧梦,旧梦之后,是最为逼真的现实生活,那里有对女儿的爱,对家庭的情,更多的是之于一个“老”男人的尘世反思,这里也有多篇精彩的书评影评,开卷有益,多读无妨。无论是红尘,还是木马,无论是诗酒,还是薄情,满眼都是众生。而本书的最后一章“不醉不归”,却又是“醉卧沙场我独醒”的境界,醉里挑灯看剑,才是更加真切,醉中错认他乡,却也是难得糊涂。

或许许多年过后,文学会有新的流派——漂文学,作者们作为北漂、广漂、深漂、沪漂的一员,用他们的记忆与成长,用他们的困惑与清醒,解构出关乎故乡和异乡的二次元跳跃。他们的作品,带着疑惑的自我认同,与强烈地域怀疑,在这座即使买了房子也要办暂住证的城市,飘荡着,漂荡着,到不了的是远方,回不去的是故乡,留下来的是异乡,漂泊着的是他乡,错认故乡,错认他乡,在煎熬中,等得一份平静,在麻醉中,迎来一份刺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