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10)孔子墓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墓,位于山东济宁曲阜市城北、孔林中部偏南地段。
墓葬初为“墓而不坟”。秦汉时期,将其高筑,后经历代修葺营造,建筑孔林,其规模越来越大,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人工园林。
墓前石碑二通,前碑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为明正统八年(1443年)黄养正书。后碑篆书“宣圣墓”,为1244年孔子五十一代孙衍圣公孔元措立。
碑前有石供案、石鼎、石酒池、拜台等。稍西有子贡庐墓处石碑1通。墓南有享殿、甬道,殿前有石鼎、石仪。神道旁有宋真宗年间立“辇路”碑,明代立孔子神道碑等。
1961年,曲阜孔林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孔子墓、孔林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三孔旅游区被列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殁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排行老二,祖籍宋国栗邑,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作“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已有2500多年的积累,孔子虽为诸子之一,但“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整理“六经”,集其大成,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也。
宋朝大儒朱熹赞叹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被尊为儒家始祖,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学说对中国周边地区如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以及对欧洲,都有深远的影响。东亚形成了儒家文化圈。莱布尼茨、白晋等尊称孔子为“世界科学始祖”和哲学圣哲。
孔子学院,是我国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
孔子同时精通易经《十翼》,是中国古代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著名美学命题。
孙中山所著《三民主义》中讲:“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论语》,从古至今,一直是学习知识、学习做人的教本,传播世界,受到世人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