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读第17讲:离娄(上)解读2

《孟子》研读第17讲:离娄(上)解读2

教学内容:离娄(上)解读9—16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是人类最安适的精神家园,义是人类最正确的光明大道;不宜舍近求远和舍易求难;“诚”是儒学的核心观念之一;谦恭是发自内心的对别人的尊敬等理论观点。

教学重点:仁是人类最安适的精神家园,义是人类最正确的光明大道;不宜舍近求远和舍易求难;“诚”是儒学的核心观念之一。

第九章

【原文】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注释】

①圹(kuànɡ):旷野。

②爵:同“雀”。鹯(zhān):亦称“晨风”,一种似鹞的猛禽。

③三年之艾:治病用的艾草,干的时间越长越好用。意味如果平时不准备,则难以立刻得到。

④畜:同“蓄”,储备。

⑤载:则。胥:相与。及:全、都。

【译文】

孟子说:“夏桀、殷纣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天下老百姓的支持;之所以失去了天下老百姓的支持,是因为失去了民心。取得天下是有方法的:得到天下老百姓的支持就取得了天下。得到天下老百姓的支持是有方法的:获得了民心,就得到了天下老百姓的支持。获得民心是有方法的: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并让他们积蓄起来,他们憎恶的,就不强加给他们,仅此而已。老百姓归附仁政,犹如水往低处流、野兽往旷野跑一样。所以,为深渊把鱼儿驱赶来的,是水獭;为丛林把鸟雀驱赶来的,是鹞鹰;为成汤、武王把老百姓驱赶来的,是夏桀和殷纣。现今天下若有喜好仁德的国君,那么诸侯们都会为他把老百姓赶来,即使不想称王天下也是做不到的。现今那些要称王天下的人,好比患了七年的病要寻求干了三年的艾草来医治一样,假如不去积蓄,是一辈子也找不到的。如果无意于仁政,就会一辈子忧患受辱,以至陷入死亡的境地。《诗经》说:'他们怎么能得到好结果呀,只能同归于尽罢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评析】

本章阐述了民心问题和仁政问题。民心问题反映的是民本主义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仁政得民心,不仁则失民心。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坏人在无意中帮助了好人,恶成了促进历史前进的动力。这里面所蕴含的,正是善与恶的历史辩证法。

  小而言之,就是地区与地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商家与商家之间,也同样存在着这种“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现象。比如说人才“跳槽”,往往是由于原单位的领导人失去了人才的信赖之心而发生,这等于是这个单位的领导人主动把自己的人才驱赶到另外的单位去。又比如说商家竞争,如果哪一个商家销售假冒伪劣品,抬高物价,服务态度又恶劣的话,等于是把顾客驱赶到别的商家去,无意之中帮了自己竞争对手的忙。

第十章

【原文】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注释】

①暴:残害,迫害。

②非:以为不是。

③旷:此作动词用,意为空出。

① 由:遵循,行走。

【译文】

孟子说:“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有所言谈;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有所作为。言谈破坏礼义叫做自己残害自己,自以为不能依据仁、遵循义来行事,叫做自己抛弃自己。仁是人们安适的精神住宅,义是人们行为最正确的道路。空着安适的住宅不去居住,舍弃正确的道路不去行走,可悲啊!”

【评析】

我们今天动辄就说寻找“精神家园”,而孟子早已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仁,人之安宅也。”仁,是人类最安适的精神住宅、精神家园。我们今天动辄就劝人走光明大道,而孟子早已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义,人之正路也。”义,是人类最正确的光明大道。孟子非常动感情地说:“旷安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仁义即仁爱与正义。仁爱,就是宽仁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正义即公正。仁义就是能以一颗宽仁公正之心对待他人,性情和蔼,通情达理。

  本章对自暴自弃的人进行了鞭挞,自暴自弃者是没有人生价值的。因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就是“仁义”正道,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才能较好地生存下去。

第十一章

【原文】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注释】

① 迩(ěr):近。

【译文】

孟子说:“道在近处,却到远处去寻求,事情本来容易,却往难处去下手。只要人人都亲近自己的父母,敬重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安定了。”

【评析】

“道在迩而求诸远”是舍近求远,“事在易而求诸难”是舍易求难。在孟子看来,无论是舍近求远还是舍易求难都没有必要。只要人人都从自己身边做起,从平易事努力,比如说亲爱自己的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也就会太平了。

  孟子这几句话说得平易朴实,但其中却蕴含着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凡事不要舍近求远,舍易求难。这起码是我们都会认同的生活哲理。人人从自己身边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社会就会和谐安宁。

第十二章

【原文】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注释】

①获于上:指获得上司的信任。

【译文】

孟子说:“处于下级的地位不能得到上级的信任,老百姓就无法治理好。得到上级的信任是有办法的,首先要取得朋友的信任,假如不能取信于朋友,就不能得到上级的信任。取信于朋友是有办法的,首先要得到父母的欢心,侍奉父母不能让他们高兴,就不能取信于朋友。让父母高兴是有办法的,首先要诚心诚意,如果反躬自问而心意不诚,就不能让双亲高兴。使自己诚心诚意是有办法的,首先要懂得什么是善,不明白善的道理,就不能使自己诚心诚意。因此,诚,是上天的准则;追求诚,是为人的准则。极端诚心而不能使别人动心的,是从来没有的。不诚心,则从未有过能感动人的。”

【评析】

本章除了最后两句外,几乎与《中庸》第二十章里面的一段文字完全相同。这说明《中庸》与“思孟学派”之间的密切关系。朱熹认为,子思受教于孔子的学生曾子,孟子又受教于子思门人,所以,是孟子“述《中庸》孔子之言”。

与《中庸》完全相同的内容还是强调“诚”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中庸》里有若干章都反复强调了这个问题,而《大学》所提出的人生进修阶梯,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级也是“诚意”的问题。由此可见,“诚”的确是儒学的核心观念之一。

由“明善”到“诚身”;由“诚身”到“悦亲”;由“悦亲”到“信于友”;由“信于友”到“获于上”,直到 “民可得而治矣”。实际上也就是《大学》所谓“修、齐、治、平”的序列,所以朱熹说这段文字“亦与《大学》相表里,学者宜潜心焉。”在儒家的学说里,真诚的确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一个人如果没有真诚,一切都无从谈起。

所以,孟子最后说,“至诚而不动者,来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第十三章

【原文】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矣。”

【注释】

① 辟:通“避”,躲避。

② 盍:何不。

③ 来:用作句末助词。

【译文】

孟子说:“伯夷为躲避殷纣,隐居在北海之滨,听说周文王兴起,便说:'何不去归依他啊!我听说西伯是善于养老的人。’姜太公为躲避殷纣,隐居在东海之滨,听说周文王兴起,便说:'何不去归依他啊!我听说西伯是善于养老的人。’他们两位是天下德高望重的老人,他们去归依文王,就好比天下的父亲都归依了文王。天下做父亲的归依了文王,他们的儿子还会跑到哪儿去呢?诸侯中如有施行文王之政的,七年之内,必定能统治整个天下。

【评析】

周文王爱民而供养老人的事迹,说明周朝之取代商朝而得到天下,并不是靠武力征服来的,而是周文王在前期所推行的爱民政策已经赢得了民心,所以周武王才一战而胜。

如果周文王不施行爱民政策,二老不归,天下父老皆不归,周武王又怎么能一战而胜呢?所以,孟子下结论说,只要实行周文王的爱民政策,七年之内,一个诸侯也就能取得天下了。老人们归服周文王,就等于是天下的人都归向周文王了。

第十四章

【原文】

孟子曰:“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况于为之强战!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

【注释】

①求:孔子的弟子冉求,字子有,他是孔门政事科的高才生。季氏:指当时执掌鲁国大权的季孙氏。宰:大夫的家臣。

②上刑:重刑。

③连诸侯:朱熹《集注》云:“连结诸侯,如苏秦、张仪之类。”

④辟草莱、任土地:朱熹《集注》云:“辟,开垦也。任土地,谓分土授民,使任耕稼之责,如李悝尽地力、商鞅开阡陌之类也。”辟草莱、任土地,是指开垦土地,分土授民。孟子认为这些主张虽然意在发展生产,但并不是为百姓着想,而是为统治者私利,所以反对。

【译文】

孟子说:“冉求做季氏的家臣,没有能改变季氏的德行,反而帮助他将赋税增加了一倍。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门徒,后生们大张旗鼓地去声讨他好了。’由此看来,不帮助国君施行仁政而使他聚敛财富,都是被孔子所唾弃的,何况为他们使用强力去争战呢?为争夺土地而作战,杀死的人充满原野;为争夺城池而作战,杀死的人充满城邑,这就是所谓的为争夺土地而吃人肉,其罪行连死都不足以宽恕。所以,好战的人应受最重的刑罚,策划合纵连横的人应受次一等的刑罚,开垦荒地、分土授田的人应受再次一等的刑罚。”

【评析】

冉求为季氏聚敛财富、掠夺百姓,不能安抚民众、施行仁政,所以被孔子批评,并让弟子们鸣鼓而攻之。对好战的人为争夺土地、城池而征战杀人的行径则更为痛恨。

自夏启王天下以后,历朝历代的各国的统治者莫不想使自己的国家民富国强,然而他们的思想观念只有一个,即依靠自身强大的武力来使自己更加富裕,使自己的国家更加富裕,这就使人类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只有周文王是依靠爱民政策而赢得了民心,从而使周武王能轻易地取得天下。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既然以慈爱来对待人,那么,即使是善于作将帅的人也不轻易动武;因为战争的目的一是侵略,一是抵抗侵略。善于战斗的人不轻易发怒;这是因为人一发怒就容易冲动,就容易失去理智,而失去理智则就可能失去慈爱,也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孙子兵法·谋攻》中也表达出这种思想:“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也就是说,不进行战争而使天下归服,才是治理天下的最上等典范。

第十五章

【原文】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注释】

①存:观察。

②眸子:眼睛。

③瞭(liǎo):明亮。

④眊(mào):暗昧不明。

④ 廋(sōu):隐匿,躲藏。

【译文】

孟子说:“观察人,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地方了,眼睛不能掩盖他的丑恶。心胸端正,眼睛就明亮;心胸不正,眼睛就昏暗。听人说话,观察他的眼睛,他的善恶能藏匿到哪里去呢?”

【评析】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名言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从人物画的角度来说的。而早于他一千多年,孟子就已经从识人的角度把这个道理说得非常清楚了。

孟子认为,辨别、判断一个人要看一个人的眼睛、眼神,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中所思所想,都会在眼睛中表现出来。

“视其所以”,看他为什么做这件事的原因,“观其所由”,再观察他做这件事的动机、由来,基本上就可以知道一个人的“为人”了。而“察其所安”则最为重要。有些人安于享乐,有些人安于清贫,有些人安于平常,有些人安于奋进,有些人安于现实,而有些人就很难安于什么,干什么都不对劲,不知道自己的一生到底是什么。

安于奋进的人,安于追求“孝”、“礼”的人,才能做好一个为政者。“察言观色”最重要的是落实在“安”心上,也就是说,要从一个人的心态上、心理上进行考察。

第十六章

【原文】

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注释】

俭:这里用为自我约束,不放纵,俭朴之意。

恶:(wù)这里用为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么之意。

【译文】

孟子说:“谦恭的人不会欺侮他人,俭朴的人不会强夺他人。有些国君一味欺侮,强夺他人,还唯恐别人不顺从自己,怎么能做到谦恭、俭朴呢?谦恭、俭朴这两种美德难道能用声音和笑脸做到吗?”

【评析】

谦恭是发自内心的对别人的尊敬,其中又包括有人人平等的思想,不耻下问的谦虚和恭敬。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人人平等,假如首先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恃才傲物,自己优秀,有特权,也就不会对别人谦恭了。而真正能做到谦恭,思想观念中时时刻刻是人人平等,当然也就不会欺侮别人了。

因此,依靠着武力和权力而进行统治的统治者,就会时时刻刻害怕人民不顺从自己;如果是实行爱民政策的统治者,因为他思想观念中时时刻刻都是人人平等的,他待人也就是谦恭的;按照对等原则,人民也就会谦恭地对待他,顺从、服从他。

而社会行为规范光靠讲说是不行的,靠的是每个人的自觉自愿,自我约束。有许多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以及一些社会行为规范不是法律法规,别人管不着,国家法律也管不着,因此就要靠自我约束以及自省自悟,自觉遵守。

【学习札记】

天下有道得民心,仁义安适路光明。

舍近求远不宜取,悦亲思诚方可信。

文王作兴归善行,心胸端正乾坤定。

强霸好战难宽恕,谦恭俭朴获尊敬。

《孟子》研读第17讲学习小结

本讲对《孟子.离娄》上篇的第9—16章进行了解读。

第九章阐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第十章强调仁是人类最安适的精神家园,义是人类最正确的光明大道。第十一章强调不宜舍近求远和舍易求难。第十二章谈论“诚”是儒学的核心观念之一。第十三章谈论周文王爱民而供养老人的事迹,其爱民政策深得民心,所以才一战而胜。第十四章谈论冉求为季氏掠夺财富,所以孔子要弟子们鸣鼓而攻之。第十五章谈论辨别或判断一个人要看其眼睛、眼神,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第十六章论述谦恭是发自内心的对别人的尊敬。

(0)

相关推荐

  • 《孟子》卷7离娄章句上诗解4利民所利居仁礼义

    <孟子>卷7离娄章句上诗解4利民所利居仁礼义 题文诗: 孟子有曰:桀纣所以,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道:但得其民, 斯得天下.得民有道:得其民心,斯得民矣. 得心有 ...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赏析 这是孟子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一句话. 在讲这句话之前,孟子 ...

  • 《孟子》导读(六)——梁惠王章句上(8)

    一.梁惠王章句上 8.不为者与不能者 [原文] 王(yuè)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cǔn)忖(duó)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 ...

  • 《孟子》卷7离娄章句上诗解6仁富观眸礼者权宜

    <孟子>卷7离娄章句上诗解6仁富观眸礼者权宜 题文诗: 孟子有曰:冉求也为,季氏家宰,无能改于, 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乃曰:求非我徒, 小子鸣鼓,而可攻之.由此观之,君主不行, 仁政而 ...

  • 《孟子》导读(四)——梁惠王章句上(4-6)

    一.梁惠王章句上 4.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tǐng)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 ...

  • 《大学》导读(四)

    [原文] 第十一章 治国平天下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 ...

  • 中庸研读第17讲:第30-31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7讲:第30-31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30-31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孔子的圣德及敦化作用.理解圣人的五种美德:聪明睿智.宽裕温柔.发强刚毅.齐庄中正.文理密察 ...

  • 论语研读(第17讲:解读“季氏篇第十六”)

    论语研读(第十七讲) 教学内容:解读"季氏篇第十六", 本篇共14章,864字. 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字.词.句进行注释:对章节进行语译:引导学员进行学习.研究.原文解读把握义理.情 ...

  • 《孟子》研读第16讲:离娄(上)解读1

    <孟子>研读第16讲:离娄(上)解读1 教学内容:离娄(上)解读第1-8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理解实施仁政要"法先王"和"选贤 ...

  • 《孟子》研读第18讲:离娄(上)解读3

    <孟子>研读第18讲:离娄(上)解读3 教学内容:离娄(上)解读17-28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理解"经"与"权"的 ...

  • 《孟子》研读第2讲:梁惠王(上)解读1

    <孟子>研读第2讲:梁惠王(上)解读1 教学内容:梁惠王(上)解读1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孟子阐述的仁义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义利之辩强调的是不能唯利是图:认识孟子阐述的与民同乐的思想和民 ...

  • 《孟子》研读第3讲:梁惠王(上)解读2

    <孟子>研读第3讲:梁惠王(上)解读2 教学内容:梁惠王(上)解读第五至七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孟子"仁者无敌"的理想和依靠仁政统一天下的主张.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治 ...

  • 《孟子》研读第8讲:公孙丑(上)解读1

    <孟子>研读第8讲:公孙丑(上)解读1 教学内容:公孙丑(上)解读1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认识和理解"行仁政而王"的理想及"乘势 ...

  • 《孟子》研读第9讲:公孙丑(上)解读2

    <孟子>研读第9讲:公孙丑(上)解读2 教学内容:公孙丑(上)第五至九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认识和理解 "以德治国"的观点:&qu ...

  • 《孟子》研读第12讲:滕文公(上)解读1

    <孟子>研读第12讲:滕文公(上)解读1 教学内容:滕文公(上)解读第一至三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认识和理解孟子与膝文公之间的谈话及事迹:学习圣贤,秉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