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考三分报”高考志愿填报记牢这些原则
来源:光明日报
志愿填报,要记牢这些原则
【高考路上·解疑释惑】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高考结束,报志愿成了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理想与现实、兴趣与就业,谁前谁后,孰轻孰重?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新增8个省份实施新高考,全部采用“3+1+2”模式,在志愿设置和录取规则上出现较大调整,志愿填报变得颇为复杂。为此,本报连续推出《高考路上·解疑释惑》栏目,邀请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为考生及家长出谋划策、化解难题,提供最具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
关键词:新高考 新高考录取的“一二三四”
湖南考生家长:作为今年刚刚加入新高考的省份,我们应该怎样填报志愿?总原则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
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中心主任胡向东教授:随着知分填志愿和平行志愿的普遍执行,各省在志愿填报之前都会公布考生成绩分布情况,考生和家长对自身考分在全省的位次大都了然于胸。目前需要做的是注意录取政策规定的学习,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确自己成绩所处位置,加强对学校和专业情况的了解。应该说,新高考的志愿填报因可填报院校专业组数量大增(一般都在45个),“掉档”的可能性较以前降低,志愿填报更为容易一些。大家之所以觉得心里没谱,是觉得过去分文理科只有两条分数线,分析自己成绩与学校分数要求的匹配度更容易;而今年改成了“院校专业组”作为招生单位,如一校若设9个专业组,则会有9条线,自己不太容易找到对应位置。其实这些问题,仍可通过填报前做好扎实的“功课”来解决。下面有几点供参考:
一个注意:关注我国高考录取各省差异。我国当前高考录取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建立在分卷考试基础上的分省录取:高考试卷有若干种,招生计划分拨到省,各省确定录取批次与规则等,这样一来,各省志愿分布和录取结果会因省情不同而不同。
二项准备:一是对本省域的招生计划、录取政策与规则、录取时间安排、征集志愿的时间等做充分了解,不打无准备之战;二是对考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充分了解,思考未来发展道路。
三个重点:一是学业规划与路径选择,不妨从上大学起规划学业,是读完本科就业、还是读硕士博士?二是院校与专业选择,大致列出自己喜爱的学校、城市、专业,注意自己的选考科目要与这些学校、专业的要求相匹配。三是分数排位的分析与使用,根据本地公布的选考组合成绩排序,明确自己的成绩位置,与中意的学校和专业做大致匹配。
综合考虑四项原则进行选择:
第一是地域优先。如果学生在职业和学业发展、学校选择方面还没有建立非常清楚的目标,那么可以优先考虑地域。不同的地域,不仅文化底蕴各异,还代表着不同的学校教学资源、经济实力和就业机会。
第二是职业优先。这一原则适合于职业选择已经“有谱”、分数较高有选择余地的考生。比如喜欢教师这一职业,那么第一就要选择填报师范类专业。
第三是专业优先。这一原则最适合专业特长明显的考生,当然也适合分数相对较低的考生。对前者,考生可以列出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学校,结合分数在可能达到的区间内选择。对分数较低的考生,学校选择性不多,专业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建议选择技能性较强的专业。
第四是学校优先。三种考生较为适合这一原则。一是考生还没有明确的职业选择,各门成绩又比较均衡,就比较适合优先选择学校。二是踩线的考生,考虑到“掉档”可能性较大,首先选择学校以保证就读学校的层次。三是准备将来出国深造的考生,选择在国外认可度较高的国内名校,有利于出国申请成功。
必须说明的是,上述四个原则及其排序没有一定之规,一定要结合考生自身的情况、高校招生具体政策、招生计划数等因素综合参考使用。
关键词:平行志愿 规避风险要注意三点
上海考生家长:目前,我们采用的都是平行志愿。对此,我们在填报志愿时,需要规避哪些风险?
南开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金柏江:平行志愿中的“平行”,其实是指考生填报志愿时,志愿表中所填各高校、高校中所填各专业之间是平行关系。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即先从最高分考生开始,依次检索和投档。当轮到检索某一考生时,遵循该考生所填报的志愿顺序检索,符合投档条件且院校有计划余额时即被投档。因此,平行志愿规则下,不同学校之间虽然为平行关系,但在投档过程中,实质上又是“不平行”的,需要按照考生分数由高到低,依照其填报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志愿高校进行录取。
平行志愿下,考生先选择学校。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建议所填报的高校要适当拉开分数梯度。即根据自己在本省同科类所处位次,参考目标高校往年投档分数线等信息,合理分配填报学校的梯度。无论是在高考改革省份还是传统高考省份,平行志愿大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策略依然可以使用,只不过需要根据各省允许填报的志愿数合理分配,一般各三分之一左右较为合适。当然,也可根据个人意愿和风险承受度,适当调整“冲、稳、保”志愿数。
选择完学校,再进行专业选择。填报时,同样需要在综合考虑考生个人兴趣及未来发展前景的前提下,参照高校往年分省分专业录取分数、位次等信息,将自己感兴趣、不抵触的专业按照往年录取分数,先大致由高到低排列,做到心中有数。当然,兴趣才是学习的原动力,如果考生本人对某一类或某几个专业有非常明确的志趣,那么都应该将其放在更靠前的志愿位置。
平行志愿虽然较顺序志愿风险小很多,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如有不慎,仍有被退档或高分滑档的风险,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务必关注不同专业(类)中关于体检的要求,尽量避开学校可以不予录取、有关专业可以不予录取或不宜就读的专业,降低退档风险。
第二,在传统高考省份及以“院校+专业组”模式报考的高考改革省份,填报志愿时建议一定要服从调剂。如因个人原因,所填报院校或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未拉开分数梯度,投档时,院校无法安排专业,该生又不服从调剂,则有退档风险。平行志愿投档原则为一轮投档,一旦退档,则会退出该批次的录取,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个批次的录取,而征集志愿基本上没有什么好选择。
第三,如果根据分数,虽然大概率可以进入某学校,但很可能会进入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志愿中,考生需要提前咨询好该校招生办或招生组,问清楚入校后或者学习一段时间后,是否有相对人性化的转专业机会、其他双修或者辅修机会,避免因对专业的不适应或不接受,造成难以克服的学习障碍,影响本应充满希望的大学生活。
关键词:专业选择 明确“想干什么”与“能干什么”
山东考生:一直以来,我对自己都缺乏明确规划,也还没有想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想干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该如何着眼自己的专业选择?专业选择包含哪些关键因素?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严从根:首先,明确“想干什么”与“能干什么”。一般而言,志愿填报要坚持兴趣优先。但当自己不清楚“想干什么”时,则要明确“能干什么”。定位自身“能干什么”,可参照如下方法:一是以特长为依据。特长不等于兴趣,但特长往往是自身兴趣所在。考生可结合自身特长或者高中阶段擅长的科目填报相应专业。二是明确职业能力倾向。若未发现自身特长,考生可借助职业倾向测评量表,了解自身的职业能力倾向。有专家将职业兴趣分为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等六种类型。考生可参照测评结果填报与职业兴趣类型相对应的专业。
同时,要辩证看待专业“热”与“冷”的关系。“热门”专业被认为是具有巨大就业潜力和发展潜力的专业,“冷门”专业则被认为是不具有巨大就业潜力和发展潜力的专业。当前的热门专业并不意味着以后仍是热门专业,当前的冷门专业并不意味着以后仍是冷门专业。何况,选择热门专业的考生多,竞争激烈,脱颖而出的概率小,甚至有可能出现“毕业即失业”的人才过剩现象;选择冷门专业的考生少,出类拔萃的概率大。因此,志愿填报要以自身“能干”的专业为前提,兼顾就业前景,不可盲目跟风。
此外,要正确处理“地域”“院校”与“专业”的关系。选择专业往往意味着选择未来的职业。如有明确的职业目标,考生可根据自己的考分情况,选择相应院校和专业。如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考生可把“地域”和“院校”作为志愿填报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想拥有更好的第一学历,在考分有限的情况下,可选择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但排名较高的中西部地区院校。如想拥有更好的现代化视野和就业前景,可忽视学校排名,优先选择发达地区的大城市院校。众所周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不仅拥有更多机会,还有更利于考生开阔视野,展现个性。
总之,除上述因素外,身体条件、学业成绩、人格特质,父母态度和价值观、社会对专业的看法,专业师资力量、专业招生数等都是填报志愿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对于专业选择,考生和家长要深入了解,权衡利弊,谨慎填报,但也无须焦虑。志愿填报会影响人的发展,但不会决定人的发展。发展优劣最终取决于自己的筹划和素养增进。我们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未来的学习生活,要充分意识到任何一所高校,任何一个专业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在致力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本报记者 晋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