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架、整改、延播,《吐槽大会》又出事了
《吐槽大会》又出事了。
上一期体育专场,让中国男篮、中国男足“菜鸡互啄”,不知道刺激到谁的神经,一场惨烈的舆论风波爆发了。
早有传言称这期“体育专场”恐下架。
终于,周日没有等来节目,等来延播的通知。
官博没有言明原因,大家似乎心知肚明。
著名足球解说员黄健翔,转发了官博并评论:
“假如连吐槽中国足球都有风险有麻烦,我们还能指望他们敢吐槽比中国足球更加该吐槽的事情吗?”
其实,《吐槽大会》磕磕绊绊做了五季,不是第一次摊上事了。
>>>>下架整改后变“洗白大会”
2016年7月7日,《吐槽大会》第一季第一期上线。
主咖,邀请了当年表情包被网友玩坏的周杰。
周杰说,你们这是欧美玩剩下的。
的确是别人玩剩下的,人家玩了70年了。
节目很受欢迎,上线20个小时,播放量破千万。
然而三天后,突然下架。
原因应该是尺度问题,别忘了它当年号称“史上最污网综”。
有多污?
看完也就是觉得,这是我不付费能看的内容?
池子吐槽王琳:
王琳上过男人装杂志,身材特别好,特别性感,就是以她这个年纪,我要对着你的照片打✈️,都算乱伦。
王琳也不甘示弱,吐槽池子:
脱口秀届对池子的评价是这个孩子早晚会被人打死,我觉得池子他不会被别人打死,他会一边看着《男人装》,一边把自己给“打”死。
第一期节目全程高能,黄段子满天飞。
周杰说王琳发育早,以前我们叫她“王小波”,现在叫“王大锤”。
有个嘉宾叫张全蛋,池子拿名字开玩笑说:
我们中国人缺什么就叫什么,我五行缺水,我叫池子;
诶,你怎么叫张全蛋啊?
主持人王自健的插科打诨也很有料。
传言王自健被富婆包养,王琳问他,贵不贵啊,王自健说,该跪的时候会跪的。
除了周杰有时脸上挂不住,整期节目氛围很好,能看出嘉宾第一次参加吐槽节目的兴奋。
事后采访,王琳也说好开心啊,“所有人的语言都是那么风趣,笑得我哈哈哈”。
《吐槽大会》一开始想模仿美式脱口秀的荤素不忌,然而在中国还是水土不服。
在公开言“性”视为羞耻的地方,堂而皇之地开荤段子,基本在摩擦尺度的底线。
当中国尚属小众的脱口秀通过综艺走入大众视野,拿尺度博眼球的做法,也会遭受指责。
《吐槽大会》引进国内的第一步探索,以失败告终。
改版后的《吐槽大会》温和了,也不温不火了。
第五季开播易立竞三连问李诞:
你看过《吐槽大会》的豆瓣评分吗?
你知道《吐槽大会》越来越不好笑了吗?
你听过评论说《吐槽大会》已经变成“洗白大会”了吗?
尬笑大会、表彰大会、宣传大会、广告大会、洗白大会。
观众对《吐槽大会》的不满加剧。
记得第一季第一期王自健说:
其实我们的节目,不是一个来骂人的节目,我们想传递的观点就是,有勇气接受吐槽,要更加有勇气去接受自嘲,在经过了自嘲和吐槽之后,我们让大家看到一个更加全新,更加自信的我们。
然而节目在一团和气中,渐渐丢失了“冒犯”的勇气。
于是我们看到了“破釜沉舟”的第五季。
>>>>“洗白大会”变“吐槽大赛”
《吐槽大会5》改变很大。
团战、自曝槽点、补刀环节、1V1V1、吐槽对决等,比赛没完没了,battle至死不休。
王建国在台上吐槽李诞,“也不写段子了,天天蹲家里研究赛制,这家伙给你能的,你咋不举办奥运会呢。”
竞赛性确实增强了可看性、娱乐性,但有些竞技,真只剩下娱乐了。
呼兰和杨蒙恩battle那场。
两人先拿对方的专业、学校开涮,之后像是骂急眼了,互相不把对方当“人”看。
呼兰先说杨蒙恩像他小时候放的羊(杨蒙恩内蒙古人)。
杨蒙恩大概有点生气,说“呼兰离像人最近的一次是像西游记里的'龟丞相’”。
呼兰觉得对方骂他乌龟过分了,回敬杨蒙恩天天跟杨笠一起玩,是“男人的叛徒”。
“杨笠说啥他都捧臭脚,杨笠说你看我旺夫吗,他说'旺’”(同狗叫“汪”)。
几个回合下来大意是说:
“你是羊”“你是乌龟”“你是叛徒,你是狗”。
说白了,两人的battle像,小学生吵架的含蓄版。
这一段看的时候确实笑了,勉强地笑,笑后觉得空落落的。
不能否定“竞赛式battle”对一个综艺节目的作用,但吐槽与辩论、选秀、说唱中的battle毕竟不同。
辩论,攻击的是对方的立场;选秀,展示的是才艺比拼。
吐槽,攻击的却是人,“度”把握不好,容易让人觉得充满挖苦和偏见。
这一季第一期里。
黄奕说秦昊找伊能静,是“上对花轿嫁对娘”,每次情人节都送伊能静“很多康乃馨”。
伊能静是秦昊的童年女神,比秦昊大10岁。
事后,伊能静发文吐槽为什么女人比男人大是个梗,都什么年代了,我不接受这个梗。
把“偏见”写进稿子,并不好笑,当观众觉得不好笑的时候,便是适可而止的时候。
“脱口秀”“吐槽大会”从国外引入国内,从小众走向大众,在探索边界的路上依然没有终结。
但蕉姐依然想支持“冒犯”的态度,笑对“吐槽”的勇气。
这一季虽有难掩的瑕疵,在“敢说”“敢吐“这一点站起来了。
尤其圈层碰撞出佳作佳章。
蛋壳,易立竞、许知远、范志毅跨界选手太惊喜了。
易立竞,犀利发文式吐槽,不留情面地揭露“真相”,跟她的冷面相得益彰。
许知远,有文化的吐槽,用戏谑又充满知识趣味的方式吐槽,句句扎心,句句机锋。
特别是“体育专场”,整体上可以封本季最佳了。
范志毅,训话式吐槽,倒也符合他足球教练的身份。
他似乎天生有喜剧细胞,全程像喝了假酒一样横冲直撞,莽撞又有分寸,造成出其不意的爆笑。
美版《吐槽大会》原本的意图便是集体宣泄。
平时生活中要政治正确,要保持良好的礼貌和教养,但人的内心有阴暗面,有被压抑需要发泄的情绪。
于是找一个晚上聚集在一起,用幽默的方式开重口玩笑,可以政治不正确,可以毫无顾忌恶作剧。
把美式“吐槽大会”原样照搬进国内肯定不合适。
但无论怎样本土化,都脱离不了最核心的意旨——满足宣泄的目的。
把虚情假意撕破,把一团和气揉乱,把平时端着的架子放下。
节目做到敢说、敢表达、敢自嘲并接受吐槽,已经赢了一半了。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上期“体育专场”播出后,得到不少观众的喜欢。
观众喜欢的理由很简单:好笑、解压。
这一季确实做到了。
节目不完美,有些段子不够高级,竞赛有时显得吃相难看。
但这都不是该停播或下架的理由。
范志毅吐槽男篮的段子火出圈了,却惹了麻烦,引发业内外不少批评。
前男篮队员王仕鹏称,“什么时候足球运动员能评价我们篮球好坏了?”
针对争议,各路官媒纷纷下场。
央视网评:
这就是一个搞笑节目,它的主要目的是让观众笑出来,不必动辄上纲上线。
行业内部更该听懂这种声音背后的诉求,而不是苛责舆论环境不宽容,更不应该“捂被子”。
《吐槽大会》办了五季,其间下架、整改、延播,可谓命途多舛。
开办以来一直面临嘉宾难请,尺度难把握的窘境。
尽管它并未达到十分优秀的标准,却在探索脱口秀本土化的路上努力着、开拓着、创造着,我们应该给予新生事物生长的空间。
何况它所代表的吐槽与自嘲的精神,对在焦虑与压力生活中的人们,起到脱敏与释压的作用。
如果批评都不被允许,那么赞美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