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名家之三十】心画相印漆艺中

  去周庄造访磨漆画家李小康的那天,天上的月亮很圆,才想起原来是月全食,而在月全食下的同里人家和画家对话,更有一点关于月印画圆的意韵。

   

  和小康相识至少有了二十年的时间,难以想象这位执着而充满了个性的画家,用他的坚守和对艺术的钟爱,为自己的艺术人生写下了如此灿烂的一笔。

           

  五十年代出生的李小康,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的美术系,最早的创作方向是国画,一次极其偶然的机会,让他投身于磨漆画的创作之中,并且在这少有人知道的小画种中,创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走出了一片极其灿烂辉煌的天地。

   

  磨漆画,是一种极为独特的画种,最初的起源和中国古老悠久的漆器文化相关,其旖旎浪漫的传世之作,至今仍是中华文明迷人的一幅篇章。

而磨漆画就是在此引伸、发展、延续出来,并且从传统的装饰艺术中独立出来,形成一个崭新的画种。

  由传统漆器到现代漆画,其漫长几千年的历史,几乎和中华文明的时间跨度等长。由于国内从事此行的从业者甚少,且需要国画、漆艺等多个层面来认识和面对,对于从事此项艺术创作的人来说,是一条非常艰难曲折的艺术探寻之路,而从中如果想在继承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特性,那更是难上加难。

   

  好在小康有着极其厚实的传统国画基础,并经过南师大、中央美院等学院的洗礼和培养,使他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和兼容了现代美学、西方美术的特长,为他的漆画艺术事业,奠定了很好的基石。

  

  但小康也是艰苦的,比起传统的绘画来说,磨漆艺术,不仅仅是费时费力,常常是几个月才能完成一件作品,而在创作过程中若有闪失的话,其整个创作就意味着失败,意味着只能从头再来。

           

  因此无论从作品的数量还是市场的商业化程度,都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也正因为如此,国内的磨漆画创作队伍,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却依然是个小众群体,并且创作者还在不断流失。

没有了商业性、市场性的漆画艺术,有着极强艺术性的画种,是需要人来做传承这项工作的,而李小康就在这样的状态上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守望在悠久灿烂的漆艺面前。

   

  守望,并不代表一味的固执,对于任何艺术来说,继承只能是一种重复,惟有创新,才能传承,才能让美好的艺术,能够绵延并且产生新的审美情趣,让人重视和正视艺术的存在。

          

  而存在,或许就是艺术的生命,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然而,创作也好,创新也罢,所有的面对,意味着付出,意味着寻求,意味能够冷静地面对艺术世界的浮躁。于是心静的小康来到了同里,在古镇水乡僻静的山水庭园中,建立起自己心灵的美丽天堂,让激情和思考沉醉在自己构筑的艺术空间,而远离市俗的干扰。

 

  真的非常佩服他对于艺术的那份守真和信仰,也许信仰能够成就信念,也就在他坚守磨漆画阵地这些年中,他的作品二度获得全国美展的铜奖,两件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这对于磨漆画这样一个成名太久,历史悠长却又是名不见经传的小画种来说,实在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

           

  为此,他也获得了太多的艺术成就感,作为中国美协的会员,市职大艺术设计系的副教授,其从事艺术的秉性和张力,足以让圈里圈外的人,为他喝彩,为他鼓掌。

   

  艺术上纯真、生活中质朴的小康,对于艺术道路三十多年虔诚永恒的追求。让我想起,任何精神动力的来源,往往在于其内心的强大执着、平静的艺术心态,只有珍爱生活,珍爱艺术的人,才能用人生所有美好的时光,去打磨那不多的几十件作品。

 

          

  显然,精神的崇高和艺术的唯美,能够让人摆脱生活的繁杂,也许,也就在这样的时候,人性和艺术的光辉,能够同时显现在画面上,艺术人生的张力也就由此产生,让人为之侧目。

  我静静坐在他的代表作“清风明月”面前,看窗外的明月的光泽,淡然地斜照画面上,此时的心境,从冷、灰、明色调的渐变过程中,由枯枝、寒雀、清冷、无月的画面构成,连接到静谧的窗外月色,那散淡、自然、清宁的感觉,一下就弥散开来,并且在由画到人,因人而入画的联想和感悟中,寻找着艺术天籁的和悦和享受。

    

  所有的美好,凝结在一幅画,一个人的身上,那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在当今的社会,有些人或许就是为艺术而存在的,而艺术只能让相知的人而醉美。李小康和漆画,也许就达到了如此完美相融的态势,能够让人坐在那儿想,那样静静地面对,无论是人还是画。

    

  这是很少能够让人做到的艺术享受,显然,李小康做到了这一点。

 

(0)

相关推荐

  • 【漆画】磨漆画的艺术作品1

    来源:陈耀剪纸的博客

  • 艺术百科-绘画论坛之“磨漆画”

    磨漆画 将漆树分泌出来的液汁,制作天然大漆 漆画是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除漆之外,还有金.银.铅.锡以及蛋壳.贝壳.石片.木片等材料.入漆颜料除银朱之外,还有石黄.钛白.钛青蓝.钛青绿等.漆画的 ...

  • 漆画家冯才志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艺术品的喜爱.把玩和珍藏与日俱增.在美术作品中,因为历史悠久,有的也因创作条件相对简便,容易看到,人们对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甚至钢笔画等相对比较了解. ...

  • 实力派画家崔强花鸟画作品欣赏!

    崔强:河北行唐人,1974年生.1995年毕业于河北工艺美术学校,199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画院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 ...

  • 【漆画】磨漆画的艺术作品2

           来源:陈耀剪纸的博客

  • 【东吴名家之三十九】杨文涛:做最好的自己

    和杨文涛熟悉的过程,也是我认识他艺术之路的过程. 好几年前,陪解放军总政治部的一位领导参观苏州市美术馆,考虑专业的要求,我点名要求请杨馆长出来作陪. 在陪同领导参观讲解的过程中,少将出于对苏州文化的喜 ...

  • 【东吴名家之三十八】此季清风正开合

    关于苏州扇子,历来就有很多的赞美,它成为苏州手艺能够传世的艺术传奇.古往今来,无论是丹青高手,还是梨园名伶,众多文人雅士都与一把小小的苏扇,结下了不解的美丽情缘. 一把苏扇,传递着苏州手工艺术的辉煌, ...

  • 【东吴名家之三十六】范有大同  善求小生

    我一直觉得,一个艺术家是需要良知的,无论艺术还是生活,用玉雕艺术家范同生的话来说:就是要用心灵来雕刻艺术. 和范同生认识和交谈,是从他参与姑苏区的慈善拍卖活动开始的,而不是他让人特别关注的艺术人生. ...

  • 【东吴名家之三十五】品味心香

    认识王国安是在八十年代的初期,那时的他,已经在苏州的书法圈中小有名气,因为在一次全国性的书法比赛中获得大奖,所以,他又有着"新科状元"的雅称. 其后的三十多年里,对于他的消息,我是 ...

  • 【东吴名家之三十四】雕镂在历史和美好之间

    确切地说,我是在认识陈健其人之后,才真正领会他的玉雕艺术,而这样的相识过程,足以让我对美玉的思维,发生出太多的变化. 陈健,中国玉雕大师,苏州玉石文化行业学会的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委员会副会长 ...

  • 【东吴名家之三十二】花鸟知我心

    也许我们生活的城市过于的世故,以致当我走进那个喧闹的农贸市场,推开朱欣生的家门时,我简直怀疑这个闹中取静的临河小屋,是在怎样一种都市的噪杂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人感叹的美丽画面,流动着画家对生命和美好 ...

  • 【东吴名家之四十二】在修行中书写

    陈伟华说:他是信佛的. 这让我想起一个问题:在修行中的写书法,应该是怎样一种状态. 时间就是一把杀猪刀.认识伟华好多年前,却一直不知道他的书法状态,直到这半年来,他让我关注起书法的精神状态. 先是读他 ...

  • 【东吴名家之三十七】落花无言书有品 人淡如菊字为格

    相识书法家陈益民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了,当年看他书法作品时,不敢太捧场却也是非常喜欢,喜欢他那种在宣纸上所能表现出来的淡淡人文气. 这些年,也在看他写的书法作品,但这次认真品读他近年来创作的作品,觉得多 ...

  • 【东吴名家之三十一】是星星总会闪光

    如果在路上碰到张士东,仅看外表,是很难和他在书法上的成就联系在一起的. 初识张士东,看他那谦厚的神情,总会想起别人对他书法艺术取得成绩的赞誉,心中会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 正如行家的评价一样,在如今的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