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别人知道你在说什么?

我们经常会需要向别人解释某个复杂或陌生的概念,但对方却未必有这个概念所需要的知识背景,这就会形成一种鸡同鸭讲的局面,好像双方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对话。

这个问题看似很难解决,因为谁也不能凡事都从猴变成人开始说,即使你愿意说,人家也未必有耐心听。不过也有人找到了一个疑似的捷径,基模。

基模是心理学名词,意思是基本模式,大致是指我们的基本认知结构。比如,怎么给没吃过碧根果的人介绍这种干果呢?如果你说它是树上结的,长5厘米,宽2厘米,外面有硬壳,里面有果仁,吃起来很香。你说的够详细,可对方却难以由此建立任何直观的印象,因为想象也需要以现实为依据。如果你这样说,碧根果就是小一号的核桃,但它的形状比核桃更细长,两头有尖,它的皮比核桃更薄,用手就可以剥开,果仁比核桃更脆,有淡淡的奶香。这回对方就会对碧根果有一个更具体的认识了,核桃在这里就是我们说的基模。

所以,对于一个完全不具备背景知识的人,无论你描述的怎么详细,对方也会是一头雾水,但利用他已有的基模,在此之上添砖加瓦,对方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

那为什么我们的大脑需要基模的帮助才能更好地理解新概念呢?这是因为相对于复杂的现实世界,我们的认知资源极其有限。有人通过计算得出结论,苍老师一部动作片的数据量,就能占满我们大脑的所有储存空间,所以我们必须靠简化节能的方式才能更全面的了解世界。

前几年有个美国人在肯德基被开水烫伤了,他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肯德基做出赔偿。那么要多少钱合适呢?他跟法官这么说:“我要求肯德基拿出当天销售额的千分之一作为赔偿,这样会对他们起到一个警示作用。”对于这个说法,你不大会觉得有什么不妥。但如果你知道这个具体数字是500万美元,大概就会觉得这哥们够狠了吧。这是反着用的典型,也就是故意避开具体数字这个基模,借以影响他人的判断。

这就是基模的力量,只要运用得好,无论正用还是反用,都能让你获益匪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