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语文』十四: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 诗画美文

那年,我随王崧舟先生赴北京做课,当时他上《长相思》,我上《木笛》,课上好后,台下的老师问及王崧舟,你和肖绍国是什么关系?当时王先生的回答我到现在还一个字儿都没有忘记,王先生说:

“肖绍国老师与我的关系比较复杂、微妙,似师徒,非师徒。白石老人告诫他的弟子:似我者死,学我者生。肖绍国是似我,还是学我,我觉得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他本人。他要似我,那是他的权利,他要学我,那是他的智慧。在权利和智慧之间,我希望他选择智慧。”

这句话深深地扎进我的心里,事实上,我的《木笛》在布局谋篇、起承转合、审美张力、语言风格等上跟王崧舟的风格何其相似,把《木笛》和《二泉映月》比较,一位叫张建平的网友在网上发了这样一篇文章:

起承转合  课之四重

《二泉映月》和《木笛》都是围绕一首曲子,以曲子为体,衍化为文。《二泉映月》是一首悲曲,《木笛》是江苏作家赵恺的作品,至于曲子为何,肖绍国老师上的时候选用的是《江河水》。我们姑且把木笛所演绎的曲子当成是《江河水》,那么会发现师徒二人,王崧舟老师与肖绍国老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中国现代最著名的两大悲曲相关的课文作为诗意课堂的文本。诗意,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某一方面来说与音乐有着较多的关联。由此来观他们所倡导的诗意的课堂,里面也有着较多的类似的地方。

王:把你能够发现,能够找到的描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的词语都找出来,行吗?

肖:那么,课文中是用怎样的语句来描写朱丹吹奏的那一曲木笛声的呢?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找一找。

交流的方式,都采用了词语出示:

王:茫茫月夜 如银月光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 流水淙淙 蜿蜒而来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肖:悲凉凄切 脉管滴血 翩然回旋 如泣如诉

然后通过词语,读出画面:

图片/来自网络

王:什么叫如诗如画?这就是。咱们能不能把这种如诗如画的感觉连在一起读一遍?

肖:请看大屏幕,听老师读这4个词语,你仿佛听到了怎样的木笛声?

词语后面的背景呈现:

王:“在那个八月十五,中秋之夜,阿炳再一次来到了二泉池畔。孩子们,读课文,把目光聚集到阿炳在二泉池畔的那一个特写镜头上”。然后紧紧抓住:坎坷,体象坎坷。

肖:“让我们一齐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走近朱丹,走进朱丹的内心世界。”通过那段历史的再现,让这原本离学生比较遥远的历史,通过老师的精心准备,全心浸入。

课到了这时候,学生的情绪已经被充分调动,已经走入了文本,曲子,作为课的灵魂,在这个时候出来了,让学生在进入文字后进入音乐。

王:这样坎坷的经历,怎能不让他深沉的叹息?怎能不让他伤心的哭泣?怎能不让他激愤的倾诉?怎能不让他倔强的呐喊?就这样,《二泉映月》诞生了…… (播放《二泉映月》音乐,全体静听。)

肖:是啊,朱丹伫立雪中,从绒套中小心地取出心爱的木笛,抖落了上面的雪花,吹奏起来——(音乐响起:《江河水》笛子版,乐声如泣如诉。)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时候,有了音乐的渲染,又进一步地走入了描写音乐的文字:

王:“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肖:“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火焰温暖着这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孩子们在静静地倾听,他们似乎听懂了这如泣如诉的笛声。”

图片/来自网络

读文字,读出文字背后的声音,读音乐,读出音乐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在这个环节,文情相融,互为辉映。

王:回到词语,以诗作结:一段人生尽坎坷,一片情怀付月光

肖:回到考试,以诗作线:不能遗忘 / 中华民族的一段血泪史 / 每一朵烛光 / 代表一个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

我们习惯于把这在提升,或是升华,有意思的是,两人都选用了诗作结,亦或是诗之凝炼,诗意相吻合,诗比之一般文字,更能让情弥久……

当然,这位朋友是以欣赏的眼光来看我的《木笛》的,不难看出,《木笛》对于《二泉映月》的模仿,在某种程度上几乎僵硬、生板。怎么办?唯一的出路就是开发新课,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尝试改变自己的“课路”,摆脱“似我”的窘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