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清明上坟一大忌,焚香烧纸有时辰”,是什么意思?
清明是祭拜的好日子,每年清明人们都会提前两三天去祖坟上先修葺一下周围的环境,然后就开始准备祭拜需要用的供品、纸钱和其它东西,清明节当天一般都是上午去进行祭拜,因为老人们常说,上午的阳气足可以抵御墓地的寒气,而下午阴气转强,很容易招惹一些不好的东西,所以清明祭拜一定要是六阳足的时候。而今天笔者要带大家了解的是关于祭拜时间的一个禁忌,俗话讲“清明上坟一大忌,焚香烧纸有时辰”,大家知道祭拜在什么时间内最好么?
祭拜是晚辈为了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和孝心而设立的一个习俗,这个习俗从周朝就已经开始了,在延续的2500年时间里,祭拜习俗也是不停地在变化,就像今天咱们要讲的祭拜时间而言来说,古时候的人们认为,上坟祭拜在墓地停留的时间没有过多讲究,因为那时候的人们对孝道比较崇尚,所以每当清明或者其它祭祀日的时候,都会花上几个小时去祭拜,但随着后人的不断改进和结合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现在祭拜的时间也是大大缩减了,那么现在祭拜的时间是多少呢?
关于这个问题,各个地方的计量方法都不一样,有的人说是一炷香的时间,还有的说是两盏茶的功夫,还有人说是一顿饭的时间,当然这些都是比喻。一般上坟祭拜,人们会经过打扫、摆供品、烧纸、跪拜磕头,有些孝顺的人还会在墓碑前和老人聊一聊心里话,按照正常的时间算下来,一般是在30分钟-45分钟之间,也就是咱们常说的一炷香的时间。
其实这个上坟时间自古以来就没有是固定的,但老一辈人为了让后人遵守孝道,所以才设立这个俗语来警示后人,要把上坟时间待够,毕竟祭拜的是自己的先人,如果匆匆离开就是对先人的不尊重,对于先人来说,一年相见的机会只有清明节、中元节、 寒衣节和春节这些重要的日子相见,就算是逝者也是有灵魂的,他们也会想晚辈,所以为了了却大家的思念之情,一定要在墓地待够一炷香或者两盏茶的时间。
现在上坟除了要考虑人文关怀外,防火问题也是重中之重,每到清明,虽然春意盎然,但在一些风干物燥的地区,还是有一定的隐患的,所以在清明上坟的时候一定要在纸钱化成灰之后在离开,这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所以不管习俗的时间怎么规定,一定要在纸钱化成灰没有危险的时候在离开。
再过9天就是清明节了,了解了这个习俗,相信大家对上坟的时间已经有了一定的概念,所以在坟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习俗,不要过早的离开,也不要留下隐患,安全祭拜才是对先人最大的尊重,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