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原创)竹林深处,潜藏着恋家的情怀,仅此而已

竹之物语

老家多竹。凡有人家处,必有竹子。

我的老家是一处百年老宅,潜藏在山腰的绿色中。那片竹林,则围绕在老宅的周围。远远望过去,那片竹林就像一大片绿色的云。一丛丛的竹子,构成了偌大的竹林。这些竹子,实际上就是普普通通的“慈竹”,直径约有一拳。粗的可做建材,诸如楼护、屋檩;细的可做用具,诸如钓竿、竹棍。竹林里很幽静,一般情况下,几乎没人会到竹林里来经过。记得小时候,我们还经常到竹林里来收集竹叶、笋壳,还有那些枯萎的竹节,用以烧火做饭,但是后来,已经连竹的丫枝都没人要了。竹叶散落在地上,铺成了厚厚的浅黄的一层。

儿时的我,特别喜欢到那片竹林里读书。放假的早晨,就坐在竹林里清凉的石头上,手里捧着我喜欢的书本,任阳光透过密密的竹梢洒在地上,全然自我陶醉。我甚至在竹林里找到了一处神奇的居所:那很多交错的断竹,居然在我的精心编排下,在离地一丈高处,形成了一个较为平坦的所在,可躺可坐,极为舒适。很多时间,我都沉迷于这个居所,而忘记了吃饭的时间。有时候看书,看得动情处,还会以竹当剑,武术起来,全然不管林里的鸟儿是何种感受,也不在意竹林前面的村道上偶尔有人经过。

除了读书以外,在竹林里就爱捉笋子虫。笋子虫像蝉一样,背上是浅黄色或者黄黑色的硬壳,嘴尖而长,嘴钻进竹笋里吮吸,经它们一折腾,那根笋子就死定了。去捉的时候,它们的脚往往还紧紧地钉在笋子上,捉到它们之后,首先就把它们的脚和与之相连的细长而带刺的部分腿折掉,然后用细的“刷把丝”插进它们的大腿,轻轻地一甩,它们就展开翅膀上面的硬壳,里面薄如蝉翼的翅膀就振动起来,翅膀扇动带来的一丝儿凉风,就是我们要享用的“果实”。玩累了,这种虫子居然可以食用。方法很简单,就是用火烧,十秒后就能闻到一阵香味。什么佐料都不用添加,一分钟左右即熟。去掉头部,单吃腹部。这简直就是上天赐给我们最佳的美味。

对那片竹林,最深的还有关于祖父的记忆。祖父那时身体还比较安好,他经常到竹林里,选择上好的竹子,砍下,裁切,然后编制各种各样的器具。背篓、箩筐等,均来自于这片竹林。

我记忆中的第一件玩具,就是祖父编制的“咕咕咕”,三个字读音不一,类似于“轱姑股”。这是民间的称谓,实际上就是布谷鸟。爷爷先裁切一段竹篾片,宽若一指,长若二尺,然后,竹篾片在爷爷手中随意缠绕,转瞬间一个鲜活的鸟形玩具就制作完成了,脑袋身子俱在,甚至还有眼睛嘴巴以及细腿。对于当年物资匮乏的我们而言,这无疑是最好的玩具。那时候我们读书,桌子是条桌,不同于现在的课桌,下面没有箱子和抽屉,只有两根横杆。要想放好书包以及文具,就必须借助一个搁板。而竹子,就是制作搁板最好的器材。祖父会先选择一根年老的竹子,皮面泛黄的更好,质地坚硬,做好后不易变形。将竹子裁切成篾块,宽不盈寸,长约过尺,篾块两端打孔,然后用棉绳穿引,连成一个整体。最后切边、打磨。完工后的竹搁板实际上就是一卷古代的卷轴,充满浓厚的书卷气息。我每天就把这个竹简带上,在桌子下面铺好放置文具书籍等,放学后又带回家。很多时候,我们就把这个竹简拿在手里展开,两边一抖,然后装模作样地朗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日不宜上学,着放假半天……”现在回想起来,这个竹简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乐趣。

竹林里,还散落着好几口苕窖,那是用于储藏红薯的所在。竹根密实,纵横交错。在竹林里设置苕窖最合适不过了。其中一口,出自于祖母的手笔。为了挖掘这口苕窖,年迈的祖母将一把锄头锯短,锄把仅约一尺,然后刻苦挖掘。苕窖的口子很小,刚好容一人直上直下,越到下部,逐渐扩宽,底部就有大约四五个平方。整个苕窖就宛如一个口紧肚大的袋子,深不足二米。祖母工作了十多天才完工,可以储存上千斤红薯。

那些曾经金贵的竹林,却因为农村的凋敝、人们的套利而逐渐荒芜,没有人去可以梳理,就肆意滋长,以至于淹没了曾经的路径。

竹林深处,潜藏着恋家的情怀,仅此而已。

(0)

相关推荐

  • 家旁的那片竹林

    在我老家房子的西侧,有一片竹林. 这竹林是我祖父种植的,距今大约50多年了. 其实关于老家的这块宅基地,还有一些轶事.每每听长辈们说起时,都无不流露出一种自豪或是佩服之情.因为什么呢?可能跟祖父有关. ...

  • 【寻根寻亲】云南省昭通市文氏寻找四川简州阳县高坎子石危杆大竹林的亲人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恳亲问祖,分享最新资讯.传播文氏文 ...

  • 故乡的楠竹

    故乡是鄂东南的一个县城,这个县城的地理位置不错,北边有浩瀚雄浑的长江经边境而过,南部有崇山峻岭绵延百里,一条从山里奔涌而出的陆水河由南往北,穿过县城依依流逝,最后汇入长江,在莼川大地上画出了一道清澈美 ...

  • 游客私挖10根竹笋村民索赔10万?最终协商赔偿1500元

    蒲江县成佳镇政府官方微博发布调查结果,双方共同认定竹笋损失在1000斤以上,最终协商赔偿1500元 ↑村民张某展示,被挖的楠竹竹笋有的约有1米多高. ↑被挖的竹笋. 清明假期,一则关于"游客 ...

  • 那些年,被吃掉的春天——竹笋

    前几天,看到有园艺工人在清理我们出版社门口小公园死了的楠竹. 去年的一场极寒,北京市很多楠竹都被冻死了.春天来了,但是它们永远被定格在了冬天,枯枝败叶,春风吹拂,竹叶呜咽. 我一直在等着天气更暖和一点 ...

  • 平台作者:张金辉[散文]栽竹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栽竹 文//张金辉 我家原没有竹林,一根竹子也没有.听父亲说爷爷分 ...

  • 【琴泉·散文】王蓉芳《父亲》

    [作者简介]王蓉芳,网名竹影清梦.清梦.卧云眠月,四川省江油市人,曾在公开刊物发表几十篇文章,参加各类征文大赛多次获奖.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夜里,突然梦见了父亲.佝偻的身姿, ...

  • 扯笋子

    这几天在市场上看到有人卖笋子.一根根细细长长的竹笋,剥开之后嫩白如玉,鲜美欲滴.想到每年这个时候,故乡也有竹笋扯了. 今天上午打电话给母亲,问她在家里忙什么.母亲说她正在山上扯笋子,在竹鸡港那边的山上 ...

  • (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时蔬——吃嫩包谷

    吃嫩包谷 好不容易等到包谷焉须,夏天就这样悄悄地到来. 于是,就悄悄地拨开玉米外面绿色的外壳,非常小心地,就只是剥开一条缝隙.一层一层的,终于见到了里面的包谷粒,用指甲一钉,破壳后,就会流出浆水.如果 ...

  • (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西充——化凤金晖

    化凤金晖 穿过喧嚣城市中心,却有一山高峙,一百八十三级石阶顶端,便是安汉楼.这座仿古门楼前额,赫然镌刻着中国书协沈鹏主席题写的"化凤山森林公园"五个镏金大字. 上次到此,已经是多年 ...

  • (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手艺——稻草蒲鞋

    即将消失的民间技艺 稻草蒲鞋 这一双蒲草鞋终于摆在了面前,我仔细端详,这简直就是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啊!细细密密的蒲草鞋底经纬纵横,鞋底里还可以感觉到有铁丝骨架,周遭是用竹丝做的鞋帮,钉上几条牛皮带子 ...

  • (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感动——人之将老

    记录那些曾经的感动 人之将老 人之将老 因为一些老家朋友的琐事,得以抽时间回到老家乡镇.却得知一个不好的消息,我一位老师的父亲出车祸了! 由于平时与老师疏于联络,我知道这个消息足足晚了一个月.怀着万分 ...

  • (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佛理——心之所安

    心之所安 我一直畏惧粤语电影,难以想象当年如果这种方外之音没有那一票之差而成为官方语言,会是怎样的一个世界.与之相比,我更愿意观看英语电影,至少还有点熟悉语感.但是,中午趁着酒性观看的这部电影--&l ...

  • (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古镇——龙门古镇

    龙门古镇 重回古镇 如果说,我的梦里一直有一个温柔.至真至纯的呼唤,那就是龙门的梦萦. 在龙门老街,抛下俗世,卸下防备,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自己.历史的沉淀,千年的遗留,是一段忆不完的史诗.也许正是因为 ...

  • (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童趣——夏夜蝉声

    夏夜蝉声 若非梨香弥漫的园子里飘出了蝉的声音,我几乎已经忘记了夏天还有这样灵致的生物. 记忆中,于是浮现出了儿时在树林里捕蝉的场景,当然也有那一声声美妙而又吵杂的蝉声.或许夏天跟蝉是必然的联系,或许是 ...

  • (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手艺——剃头摊子

    去日朝露 偶然走进一处偏僻的小巷,这俨然就是城中的村落,没有了高楼的林立,低矮的小瓦房相依而立,却显得比较干净. 于是就见到了一处街头露天的剃头摊子,史迹般地出现在眼前.没有雨篷,没有装饰,一张木椅. ...

  • (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古物——字库古塔

    化字成蝶 从嘉陵区晏家乡沿乡道土路至西充车龙方向前行约2公里,在西溪河上游支流旁,峰回路转中,眼前豁然开朗,此地平阔,风景绝佳. 这里潜藏着一座南充西路地区唯一的字库塔,县志以及旅游资料上并无记载.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