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师出有名?还是欺世盗名?太极隐士宋书铭太极拳之谜
作者:李通国
宋书铭在清末民初一定是个有一技之长的知识分子,不然又如何被一心雄霸天下广泛搜罗人才的枭雄袁世凯所相中呢!但是宋书铭真是在民国武术界没有名气,似乎宋书铭本人也无意于在武术上出人头地,心甘情愿地在纷纷扬扬喧嚣的人间做一名隐士。如果不是被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副司长许禹生偶然机会发掘出来,识得真人面,恐怕他的一辈子都会淹没在茫茫人海中,不会在世间发出一丝惊人的声响。然而,千里马终究还是幸运地遇见了伯乐,他和他的太极功夫惊艳出场。而且还在大众的太极拳认知里抛出了一颗雷。
从他自述中的太极拳说起。
吴氏太极拳传人于志均,仿练三世七太极拳
1、自述:三世七太极拳
宋书铭自称是明代拳家宋远桥的后裔,藏有署名宋远桥所著《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手抄本。他练的太极拳术称作三世七。
三世七,是取“人有三世即天前、地后、人今三世,拳分七品即门外、入门、阶及、当堂、入室、开窍、神化七个层次之意。这样看来“三世七”是有深层的文化意味,也贴切地表达了它所追求的技艺的层次。
“三世七”名字深奥,其历史也更为悠久而漫长。
宋书铭的“三世七”太极拳祖师据说是唐代的许宣平,一个传说中的奇异人士。许宣平是古代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长期隐居于歙县南山(今歙县南乡覆船山)中,在“石门九不锁”的最后一道门后结庵辟谷修炼。许宣平形貌异常,身长七尺六寸,胡须长至膝盖,而头发披至足跟,看相貌有四十岁的样子。经常担柴入市贩卖,以换酒喝。每次喝完酒醉醺醺归来时,口中念念有词: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路人莫问归何处,穿行白云入翠微。一副逍遥自在的世外高人的形象!
他居住此地三十余年,或施人于危急,或者救人于疾苦,可是没有人能够找到他的居处。只是看到他修炼的道庵墙壁上题写的诗:“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静夜翫明月,闲朝戏碧泉。樵人歌垄上,谷鸟戏岩前。乐此不知老,都忘甲子年。”这首五律诗收录在《全唐诗》中。这样看,许宣平真有此人!是否功夫高手,正史中没有记载,不过其人的事迹在当时已广为人传颂。
许宣平所传的太极拳术“三世七”,也可能是因为有三十七个动作而得名。
许宣平的功夫曲曲折折历经十四代一路下来就传到了明代的宋远桥,就是宋书铭的先祖。
人们愿意相信,人间的创新创造通常都要由古怪之人来完成,无论性格或是行为。“三世七”后人是否籍此把这种拳术归结于一个世人内心认同的形象呢?
也许为了让人们真实地相信宋氏太极功乃千年名拳中的一个流派,宋远桥在《宋氏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有更为奇异事件的描述:
俞氏太极功,名曰先天拳,亦名长拳,得唐李道子所传。李道子系江南安庆人,至明时尝居武当山南岩宫,不食火食,第啖麦麸,故人称之曰麸子李,又称夫子李。见人不语他,惟曰大造化三字。然既云夫子李系唐时人,何以知明时之夫子李,即是唐代之夫子李,缘予游江南泾县,访俞家,方知俞家先天拳,亦如予之三十七式,太极之别名也。
俞家太极功,系唐时李道子所传,俞氏代代相承。每岁必拜李道子之庐,至宋时尚在也,越代不知李道子所在。
嗣后予偕俞莲舟游湖广襄阳均州武当山,见一道人蓬头垢面。
呼俞莲舟曰:“徒再孙焉往。”
俞莲舟怒曰:“汝系何人?无礼如此!我观汝一掌必死。”
道人曰:“徒再孙我看看你的手。”
莲舟极怒,进步连掤带捶。但未依身,莲舟击出寻丈外,平空落下,未跌伤筋骨。莲舟谓道人曰:“你总用过功夫,不然能敌我者鲜矣!”
道人曰:“汝与俞清慧俞一诚相识否。”
莲舟悚然曰:“此皆予上祖之名也。”
急跪曰:“原来是我之祖师。”
李道子曰:“我在此数十寒,未曾开口,汝今遇我大造化哉,汝来吾再授汝些功夫。”
自此莲舟不但无敌,并得全体大用矣。
莲舟与余常与张松溪张翠山殷利亨莫谷声相往还。后余七人再往武当山拜李祖师未遇。于太和山玉虚宫见玉虚子张三丰。三丰张松溪、张翠山师也。三丰洪武初即在此山修练。余七人在山拜求请益者月余而归。松溪、翠山拳名十三式,亦太极功之别名也。【1】
这多么像是一幕穿越剧。
奇人李道子生活的历史从唐朝一直到明朝。作者宋远桥还生怕人们不相信,于是写到“然既云夫子李系唐时人,何以知明时之夫子李,即是唐代之夫子李,缘予游江南泾县,访俞家……”。看!是宋远桥访俞莲舟时的亲身经历,他与俞莲舟一起见识过李道子其人其功夫。他的笔下,宋远桥承学许宣平的太极功与俞莲舟传自李道子的太极功、张三丰传给张松溪、张翠山的十三式都是太极功别名。言外之意,宋氏太极功与其他流派太极拳是伯仲。绵延到宋书铭,宋书铭的太极功与当时风行京城的杨家太极拳应当齐名,不分高下。
宋书铭真有功夫在身,功夫能胜人一筹,他说什么的话,别人也愿意相信他,至少最初许禹生是相信了。
同样对宋氏太极功深信不疑的还有刘彩臣的弟子李先五及北京体育讲习所毕业的王新午。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李先五著《太极拳》照搬《太极功源流支派论》的说辞,收罗张松溪之后的南派传人叶近泉、周云山、孙继槎、吴昆山、单思楠、僧耳、僧尾等二十余人名字。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王新午出版《太极拳法禅宗》,自称抄得其师许禹生手中的《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只是文中详细描述了许禹生诸人与宋书铭的较技的过程。
今人太极拳研究者于志钧是吴式太极拳传人吴图南的弟子,在他的著作《中国传统武术史》中辟专门章节《三世七太极拳论》来写三世七太极拳的历史。
道士习武
2、谜团:推手功夫从何处来?
虽然宋远桥的《宋氏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有穿越剧的嫌疑,可是宋书铭的太极推手可是真实的。
1921年许禹生在《太极拳势图解》书中所写:“有宋书铭者,自云宋远桥后,久客项城幕,精易理,善太极拳术,颇有所发明,与余素善,日夕过从,获益非浅,本社教员纪子修、吴鉴泉、刘恩绶、刘彩臣、姜殿臣等,多授业焉”【2】。寥寥数笔,简要地记述了宋书铭擅长太极拳术,以及他和他的社员从学的事情,对于推手较技之事并未有详述。
及至王新午《太极拳阐宗》对体育研究社社员与宋书铭较技过程有了记载。纪德(1845—1922)字子修,“初从雄县李士俊学岳氏散手,继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刚柔相济,自成一家,能卧地以臂挡重车轮,燕京号之曰'铁臂纪’。吴鉴泉(1870—1942),幼从其父全佑学太极拳,拳架以柔化见长,如水赋形,推手则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创新独到,后成为吴式太极拳鼻祖。纪子修、吴鉴泉同拳界名不见经传,且年过古稀的宋书铭推手较技,“皆随其所指而跌,奔腾其腕下,莫能自持。其最妙者,宋氏一举手,辄顺其腕与肩,掷至后方寻丈以外”,于是仰慕叩首请为弟子。【3】此后,除纪子修拒绝宋书铭“不许传人”的戒律约束,独自退出外,许禹生、吴鉴泉、刘恩绶、刘彩臣、姜殿臣等俱师从宋书铭学练“三世七”。王新午的记述不知是来自他的校长许禹生的口述还是自己对较技场景的文学加工。
关于许禹生等人与宋书铭具体的交手过程,吴氏太极拳名家吴图南描写得更为详细。
吴图南在《太极拳之研究》(1984年香港商务版)注解中记述:
宋书铭应大家的请求,表演了“三世七”太极拳,和现在的太极拳大同小异,没什么使人意外的。接着许禹生与宋书铭表演了推手。只见:一搭手,许就不自在,处处受制,歪歪扭扭,不能自持。大家看,宋推手的路子不同,一般人推手,都喜欢用两只手掌压住对方双臂,宋则不同,两手臂专在对方双掌之下,用手背和胳膊外侧与人接触。
这里已经涉及到更为具体的推手方法细节,可能是对王新午文章中一句的“其最妙者,宋氏一举手,辄顺其腕与肩”想象扩展。当然能写出这种推手较技技巧的吴图南自身必然是个行家里手。也可能是吴图南听到与宋书铭较技的参与者亲身所述,不可而知。吴图南自诩出生在1884年,按后人有力的证据,他更可能出生于1901年与王新午同年。无论是哪个年龄他都有可能见到亲历者。
他们表演完毕,其他人多有不服气的表现。因为,这一行人都是当时京师太极拳之翘首。然而,一搭手,不得了,竟然都和许禹生差不多,没有一个人是宋书铭的对手。其中最惨的要算纪子修了,纪早先是练岳家散手的,很硬梆,后来从凌山学太极拳,凌山是杨禄禅的徒弟,以刚发著称,所以,纪子修就刚上加硬。他看到其他人柔化对付不了宋,他一搭手就是硬的,双手掌死死压在宋的双臂之上。孰不知,这恰对了宋书铭的胃口,眼看纪要把宋压垮,纪猛一用力,打算把宋击翻在地,就听“嘭”地一声,纪就似断了线的风筝,倒飞出去,跌倒在地。【4】
吴图南分析其不同推手技巧的差别如数家珍,唯有推手好手才可以做到,吴图南也并非徒有虚名。如此看来,宋书铭的推手功夫出神入化了!
一番切磋之后,一帮人也纷纷向宋书铭请教,许禹生也感觉到宋书铭所练太极拳的蹊跷之处,许禹生真正相信,可能太极拳在几千年历史长河的发展中还有另外的出处。
如此高超的推手技巧绝非短时间训练出来,杨露禅习武有成用了十多年。用现代学习一万小时成专家的理论分析也是合理的。能够成为一个行业的高手,非得经过数十年的时间历练不可。
宋书铭的太极拳术和推手功夫是如何训练出来的?
武当山道士习武
3、质疑:杨家的衣钵吗?
许禹生把宋氏拳谱公诸于世,就不断有人提出质疑,疑问来自于此谱是谁人所创。宋谱通篇做叙事和拳理原道两个部分,其中叙事的文词风格比较统一,似乎出自一人之手,但是文词风格确实不似古人品味。拳理原道中“十三势名目并论说”“十三势行功心法”“十三势歌”“打手歌”等,无论文字内容及传抄的的错讹方式都与武禹襄抄赠杨露禅后与杨氏传人间的拳论相同。因此,徐哲东说“自倾以来,太极拳大行于南北,述其史者,颇多异说,尤其以原于张三峰之说为盛。复有谓出于六朝之韩拱月、李道子,及明之殷亨利者。出于韩许李殷之说,羌无故实,其为伪托,不待深辩”“夫向之穿凿附会,杜撰太极拳历史者,故不足以言考证”。【5】不但徐哲东说的拳论与杨家所传相似,就是流传下来的动作技术技术也颇为相似,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只不过,宋氏太极功训练的方法式单势教练,令学者一势练熟,再教授一势,没有固定的拳路,当个动作练成之后各个动作之间都能够互相连贯,相继不断,所以它又被称为长拳。
可是,又有人考证出,杨家最早的时候也是运用的这种训练方法。
研究太极拳颇有心得者二水居士认为,宋书铭的三世七,拳式名称与当时流行与京城的杨家太极拳名称大同小异,推手方法也相同,只是在拳式上注重单式练习。而稍稍了解杨氏太极拳传承史的人就知道,杨家对正式拜师的门徒授拳,一直是以拳式的单练为主,对大众授拳则是以套路为主。【6】杨家老谱之“八五十三势长拳解”中说“自己用功,一势一式,用成之后,合之为长拳。滔滔不绝,周而复始,所以名为长拳也。万不得有一定之架子,恐日久入于油滑也,又恐入于硬拳也,绝不可失其绵软”。老谱中清晰地解释了十三势与长拳的关系,如此看来,古人编创拳架套路,实属万不得已。事实上,杨家传承不甚广泛的枪术和刀术就没有固定的套路,今天人们见到的枪刀套路乃为后人所创编。
顾留馨在《太极拳研究》中也提到“宋谱”,书中写道“考宋书铭所练太极拳,实以杨式为基础,改成三十七个单练的式,任意错综连贯,确为'颇有所发明’,托名传自唐许宣平,传之宋远桥,以自神其术。所传抄拳谱,绝不类唐人文辞,开合鼓荡,乃武禹襄、李亦畲拳论中语,疑为宋书铭自著,托始于唐人。宋书铭不知陈式太极拳另有长拳一百八势一路,故以自造之单式连贯练法为长拳。至于拉扯唐人为远祖,亦为无聊。所谓精易理的幕客,好弄玄虚,初非偶然。刘彩臣先生学生李先五著有《太极拳》,可参考宋书铭的拳姿。”【7】顾氏对“宋(书铭)式太极拳”、“宋谱”是完全地否定与批判。
从上面的分析看来,顾留馨断言宋氏太极功“实以杨氏为基础”,似乎不无道理。
难道宋书铭真是欺世盗名?
不过,这些所有的论调都是源于一种从技术角度理论意义上的逻辑推断。
尚若从宋书铭真实的生活空间上去搜索证据呢?
大约出生于1840年宋书铭,与杨班侯和杨健侯是同代人,小杨健侯一岁,小杨侯三岁。
杨家在永年府,宋家在保定府,相距颇有点距离,即使今日高速公路也将近三百公路,大清时节更是路途遥遥。杨露禅1840年代已经在京城打拼,杨班侯、杨健侯及至少年时期(杨健侯更早)已经随父亲到京城生活,细算起来杨家与宋氏在直隶(河北)大约不会有多少交集。宋书铭1907年随同袁世凯赴京的时候已经六十七岁,这时候杨家在京城精英四十余年早已名声在外,杨家也此时只有杨健侯父子居住京城。同为直隶(河北)人,同样精通太极拳技的宋书铭,想必知道早已扬名京城的杨氏父子,多多少少也会了解一点杨家的功夫。
可是没有任何资料表明宋书铭曾经学习过杨家功夫。
宋书铭自1905年追随袁世凯,此时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就算他有心学习,一个六十七的老人在太极拳推手中有可能有多大的建树呢?!如果人们相信太极拳推手需要技巧更需要体力的话,到北京时宋书铭才学拳而成好手又不太现实。
一直居于保定的宋书铭如果不是沿着自家师承学习太极拳,那他又能是谁人的徒弟呢?若是师承自家的太极拳,那与杨家如此高度相似的太极拳,是否另有出处而非杨露禅改编自陈家拳术?
这一点正是让后人费解的地方。
若真是他的太极拳来自杨家,那应该在直隶的时间就已经练习到炉火纯青了,他在那里渡过了自己大半辈子,也是习武最有可能有所成就的年龄。
……
宋书铭一生最为显赫的身份和地位就是追随袁世凯的十多年里获得的,作为传统知识分子,他自有一个文人的风骨。他感激袁世凯的知遇之恩,即便袁世凯死后也没有凭自己的绝技另谋高就,而是回到老家隐居,不知所终。
一代隐士宋书铭,到北京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
他的太极拳的真实来历便成了永久之谜,留给世人争论不休的话题。
注释
[1]宋书铭著,二水居士校注.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6。标点符号为作者所添加。
[2]许禹生著,唐才良校注.太极拳势图解[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6
[3]王新午.太极拳阐宗[M].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06
[4]吴图南.太极拳之研究[M].香港:香港商务出版社1984
[5]徐哲东.太极拳考信录[M].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06
[6]宋书铭著,二水居士校注.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6
[7]顾留馨.太极拳研究.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