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张娜:让写作从云端走向课堂
让写作从云端走向课堂
中山市实验中学/张娜
前不久,郭哥在朋友圈分享喜悦“从2020年6月18日至2021年6月11日,写作组共发表随笔、论文100篇!”他在分享之前先在理事会群里询问了大家意见是否妥当,后来陈姗姗老师说“郭哥说要发这个时我最先想到的就是你”,因为100篇内没有1篇是我贡献的,此时距离我上一次论文发表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了。昨天收到了《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关于3月论文《重视模型等效转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用稿通知,喜不自胜,此前的压力总算稍微缓解了些许。将喜悦告知郭哥后,郭哥的平常心也让我思考了许多。
1.真正从课堂汲取素材
2020年9至12月,依照写作任务,我尝试《基于“UbD”模式的单元教学设计——以新人教版“抛体运动”为例》等文章,自己不满意所以根本都没有投稿,且属于拍脑袋想出来的故而有强烈的脱离感,无法将教学和论文结合起来,年初计划“将在写作组完内容的侧重点拉向学科”后,我开始关注课堂中惊喜点、不足点、困惑点,并及时进行记录,这个过程确实让自己踏实了许多,虽然看着小伙伴们一篇篇的发表论文自己毫无动静,但是也知道自己是在积蓄力量的途中,所以没有太大的心理波动。
《重视模型等效转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一文是三段式的,三个论点后各附一道习题佐证,这篇是我参照陈珊珊老师的文章做的第一次尝试的,此前的文章从未出现过对习题的分析,本学科的杂志中也甚少采用此种类型的文章,写的时候也不知道可以投什么杂志,但是对其中选用的三个习题非常有信心!第一道习题是2021届26班刘人全提出的,第二道习题是2021届20班银铁生提出的,第三道习题是20班雷志强提出疑问后,我用了大半节课的时间纸笔推导出来的,结果发现有意外的惊喜——此前让学生画图定性分析的结论原来可以定量推导出来,三个题目的巧妙解法恰好对应了三类模型的转换方法。由于习题的解法已然熟记于心,且已进行了纸质版或电子版的记录,所以文章完成的非常顺畅,也是第一次体会到如何用随笔辅助论文写作以减轻论文压力。
2.真正从课堂问题出发
大家都知道深挖一口井的益处,但是挖哪一口却是让人迷茫的。我自己关注过的热点研究包括“学生自主创新实验”“项目式学习”“大概念教学”“单元教学设计”,可逐渐发现它们于我而言是在云端,我把握不了故而也无法真正用于实践,这是脱离感的主要来源。
我对于“物理模型”的关注是从2021年1月底开始的,通过阅读发现现有文章基本都是直接指向教学的,结合对乔际平先生主编的《中学物理习题教学研究》(1993年出版)一书的阅读,进一步明确了“解答物理问题的两个重要信息变换环节:识别现象和运用规律”,而识别现象的过程就是将环境问题模型化为物理问题的过程,而许多学生之所以无法顺利解决问题的原因正是在于无法识别现象,无法顺利将问题模型化;另外,书中提到模型化、等效变换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被作为常用的物理学方法,这也让我知道了原来模型建构并非新鲜事物,而是长久以来大家在习题教学中都关注的问题。通过对现有文献的仔细梳理,现有的研究大多围绕如何进行建模教学,以及如何进行建模能力水平进阶教学,经过再三思索,结合对课堂教学需求和可操作性的思考,我最终决定围绕物理模型建构进行深挖。除了3月份的《重视模型等效转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5月份写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建构能力的策略研究——以过程模型为例》,6月份写了《基于科学思维水平层次,培养学生建模能力——以“竖直面内圆周运动模型(无支撑)”为例》,即对前面两个研究方向逐一进行了尝试,然而发现似乎并没有想象的操作,这又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我,使得自己又开始思考这口井是否挖对了?真的能出水吗?《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的录用通知就像一剂强心针,肯定了选点的正确性,方向没问题,只是能不能走出谜雾还有看时间的投入。
3.真正实现“合力”课堂
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了,崔允漷在《有效教学》中谈到“自我反思、同伴互导和专家引领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基本路径。”学校写作组集中了一批物理教师,旨在希望写作提升自己专业水平,借助郭哥曾经给我们介绍过的“形成合力”的思想,我也想在物理模型建构方面实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并由此推动物理学科组的团队建设,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于是,我专门调课跟随郭哥的课题组学习如何进行课题组团队管理、如何进行聚焦式评课,在确定聚焦物理模型建构之后迅速拟定了团队计划,发起团队成员招募。至于后续怎么样跟随教学进行研究推进、怎样落实团队管理、怎样使得成员有切实的成长、怎样保障教学质量有实际的提升,都是需要进一步细化的,我打算在学期末再次召开大家开会具体商定暑假的工作,集思广益,致力于真正实现“合力”课堂。
在筹备写作班时,郭哥说“成功了是一件大好事,失败了也没什么遗憾”,在写作班的大团体下同时关注学科内的聚焦和学科团队建设,也是同样性质的事情。喜悦分享时郭哥的平常心回应,让我意识到目前的状态只是“做一个笨拙的长期主义者”所面临的一瞬,无论是否能及时得到期望的反馈,自己的坚持成长都要继续,而通过推动自己进一步推动其他人的共同成长、实现“合力”课堂,更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后记
昨天收到《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的收稿通知时,简直有种想哭的冲动,这一年的写作经历太煎熬了,收稿过程也煎熬,我是3月19日投稿的,4月19日发邮件去询问进度,没有任何回复,直到6月18日才收到用稿通知,整整3个月的时间!期间由于迫切想要发表我便在4月28日转投了《中学物理》,5月31日收到了拒稿通知,一度灰心丧气便搁置了。没想到,《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给了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