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白蕉,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其萧散、飘逸一路的行草书,但最能代表白蕉书法高度的,当属其晚年的草书作品。一般认为,白蕉学书经历了由楷书到行书,再逐渐到行草、草书这样的过程,这个变化过程在白蕉的存世书作中是可以得到印证的。尽管白蕉早年的楷书作品我们极少见到,但从相关记载来看,白蕉曾在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铭》)两家下过极大工夫,并由此上溯锺繇、王羲之,由“平正”追“险绝”,从跌宕转疏淡。
开元九年(721),兴福寺僧人大雅集王羲之行书而成《兴福寺碑》。这件碑刻出土于明万历年间,由于出土时仅存下截三十余行、七百多字,故又称《兴福寺半截碑》。
在《兴福寺碑》刻成一千两百多年后,1941年的深秋,白蕉以《兴福寺半截碑》拓本为底本,通临了残存的这七百余字。和白蕉同时期的非临摹作品(如白蕉1940年所书写的《桃花源记》、1942年写给之风先生的行书扇面以及同时期一些画作上的题款等)相比较,这件临作向我们展示出稍稍不同的风格。实际上,在对“二王”的理解方面,白蕉创作于40年代的作品已经深得时人认可——但从这件临作来看,似乎白蕉对王羲之书风的传达尚缺乏潇洒、自在的一面,尤其不具备白蕉晚年作品中那种精熟动人的特质。在众多的集王作品中,单字最能反应王羲之书法风貌的莫过于怀仁所集《圣教序》。清代的蒋衡在《拙存堂题跋》中说《圣教序》可以“与《兰亭》并驱,为千古字学之祖”,《圣教序》的影响也可见一斑。所以,我们将两个拓本选字同白蕉临本放在一起来进行比较分析。与同样是集王羲之字的《圣教序》相比之下,《半截碑》中的字在笔画精准度上显得逊色。艺术作品苛求细节,高妙的艺术品更是处处充满细节的。对于临习的人来说,这些笔画形态的差别不啻霄壤。从白蕉的临本和《半截碑》选字的比较来看,白蕉并没有根据自己的书写经验、习惯对帖中的笔画形态进行过多改动。从结构上看,《半截碑》中的王字中轴线更加明晰,对称性被增强,字的结构更趋平稳,对于笔画分布、排叠的处理显得更加趋于匀称了。如图中的“常”字,其中轴线的位置更加明确了,因而缺少细微的错落摇曳;《半截碑》中“庭”字的结构显得匀称紧凑,而实际上《圣教序》中的“庭”字留白较为夸张,部件间的搭配、互动更为生动;《半截碑》中“遵”字的“辶”收笔处向右下压,这似乎更符合唐人的书写习惯。那些没有在《圣教》、《兰亭》中出现过的字,在《半截碑》中,其结构的处理更符合上述这些特点。可见《半截碑》在反映王羲之书风方面确实不如《圣教序》精确。但作为一个临习的底本,它却为白蕉提供了和《圣教序》不同风格的王字:从笔画上讲,它粗细匀称而略微松弛,入笔平缓、行笔舒缓;从结构上讲,它缺乏微妙的层次关系,也弱化了笔画间紧凑的呼应关系,但多了几分平和、端正;从章法上讲,《半截碑》弱化了字与字之间的轻重差异,并且极少选用类似《圣教序》里出现的偏于行草书、提按幅度过于夸张的字,但使得整体风格更加统一了。
白蕉临《兴福寺半截碑》局部
白蕉认为,“从来书法学习,开始求'无我’,末了求'有我’”,具体到临帖,开始则务必追求精准。“学一家一帖,规矩方圆,开始亦步亦趋,要求惟妙惟肖,求合求同,不宜有一点自己的主张,好像是蚯蚓,吃的是泥土,吐出来的还是泥土”(白蕉《书法学习讲话》)。这个阶段是一个“无我”的过程,必须一丝不苟、扎扎实实。据说白蕉早年临欧、虞可以达到临本和范本对着阳光几乎重合,可见,白蕉是这样提倡的,也是这样践行的。但这种准确并不仅仅是针对字形而言的。白蕉有一个比方,他说:“临帖很类乎一个演员,光是扮相像是不够的。一定要进入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然后能够演活角色,成为好戏。”白蕉更强调临帖时要深刻地反映出原帖的精神风貌与神理韵味。这就要求在读帖的时候既要关注其点画形态、结构特征、通篇章法排布,又要从整体风貌上对原帖有较深刻的认识:“看是要得到其神气,临可以兼得间架与神气”(白蕉《书法十讲》)。
在具体操作时,他要求临帖要有三到:心到、眼到、手到,心、眼、手三方面要紧密结合,且“心到”为首要(见白蕉《怎样临帖》)。心到是学书者和范本进行深入沟通的前提,是感受作品内在意蕴和神理的基础,缺乏这一步,眼到、手到便难以实现。正如白蕉所言,“艺是静中事,不静无艺”(白蕉《书法十讲》),要实现“心到”,则必须能入静,“一方面不求速成、不近功,一方面不欲人道好、不近名”,不单单是没有杂事、杂念干扰,更是“名心既淡,火气全无”,才能入静,渐臻“心到”。
他还强调书法练习要有三定:定师、定时、定数,必须持之以恒,即便天分再好,也仍需下苦功夫。白蕉一生临池不间,这点在他的友人、亲人那里是可以得到印证的。从选字比较中,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白蕉先生临帖严谨的一面。他忠实于原作笔形、字形,并老老实实地反映着原帖的精神气质,没有刻意去发挥、表现,整个手卷写得非常虚和简远、澄澈明净。
白蕉临《兴福寺半截碑》局部
甚至其中一些明显出自《兰亭序》中的字,他也亦步亦趋地按照《半截碑》的风格临写,并没有根据自己对这些字的了解而进行调整、还原。这和何雪聪女士记忆中的白蕉作风是极为吻合的。从这一点上讲,白蕉用自己的书法实践践行了他的艺术主张。同时,我们也很难想象,被人们看做“海上十大狂人”的白蕉在面对古人范本的时候察而能精,在临摹古人范本的时候拟而得似,心态这般平和,丝毫没有下笔唐突,落墨轻率。由于白蕉曾在欧、虞两家均下过较大的功夫,20世纪40年代,白蕉平时的作品中往往流露出结字修长处似欧、用笔从容处若虞的特点。这件临作的落款大致也属于这路风格,同时它也是通篇唯一明显展露白蕉自我风貌的地方。当然,白蕉先生在临《半截碑》时忠实于原帖风格、笔笔不苟,我想一方面出于其学书主张,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半截碑》的艺术风格是他所认同的、甚至是喜欢的,尽管这个拓本和《圣教序》之间有较大的差距。
在这件临作的后面有一段邓宝剑先生的跋文,在这段跋文中他对沈尹默、白蕉二位先贤进行了一个比较,他说:近世沈尹默、白蕉二先生不随世沉浮,以晋唐诸贤为法,终成一代宗匠。纵观书史,最得晋人洒落精微之趣者,非赵子昂与董香光莫属。而沈、白二先生,又堪为一时赵、董也。何以言之?沈氏精严典雅近于赵,白氏清通萧散近于董。沈氏格度可入庙堂,白氏书风多有逸气。逸气本于天然,然非有积学之功则不能极其至。此卷临作,为白蕉壮岁手笔,点画笔笔不苟,与原碑形神绝肖,而虚和之趣又跃然纸上。笔笔是羲之,亦笔笔是白蕉。临帖之极境,或如庄周之梦蝶,不知谁复为谁乎?
邓宝剑题跋 部分
笔者非常赞同邓宝剑先生这段评述,尤其是对这件临本的评价,“点画笔笔不苟,与原碑形神绝肖,而虚和之趣又跃然纸上。笔笔是羲之,亦笔笔是白蕉”,可以称为“临帖之极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