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智库|宁波城市2049战略诉求是想象力、爆发力、感召力

GEI新经济瞭望

New Economy Outlook

关注

编者按:8月13号下午,作者在甬参加了人大《宁波2049城市发展战略》编制情况专题汇报会,做了题为《宁波城市2049战略诉求是想象力、爆发力、感召力》发言,以下是现场发言整理。

我分享的题目是《宁波城市2049战略诉求是想象力、爆发力、感召力》,主要包括三个观点:

一、着眼未来,走出立足当前,更有想象力地“看得见”

现在很多地方在做2049或者2035发展战略,往往有一个共同问题,也就是缺乏未来研究,比如很多支撑报告都是目前更紧迫的问题,而缺乏相应的未来研究。“2049”意味着未来三十年的尺度,改革开放第一个40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么未来三十年更是会有更大的变化。但只有想象空间大,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目前来看,我以为决定城市走向的有四个战略问题最值得关注。

一是新城市格局。目前的基本趋势是中心城市替代国家参与全球竞争,要有更大的发展格局;而中心城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城市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模式协同演进,这一点是王国平前辈提出来的,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以往宁波是一个城市发展模式滞后经济发展模式的城市,而这一点恰恰与杭州相反。所以尽管宁波稳扎稳打,经济体量居然还被长沙给超了。也所以,只有从规划源头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核心是处理好城市功能与产能功能、城市空间与产业空间、城市形态与产业结构、城市更新与产业更新等关系。

二是新经济地理。核心是站在人文地理、创业地理、创新地理上,重构创新版图、产业版图、人口版图以及金融版图,同时还要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新经济地理与以往的经济地理最大的不同,是过去在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强调比较优势;那么新的逻辑,则是人择优势条件下强调资源配置与无中生有。那么,我们在未来30年是否还要强调港口路径依赖,是否还需要产业的技术锁定?中国整体上2035年实现现代化,宁波最好是在改革开放50年、也就是2028年提前七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才行。如果按照这样的实践逻辑与发展要求,那么2049究竟应该怎么样?

三是新全球治理。现在我们最缺的是对全球化的外部判断。当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发展并存,最大的变化是全球经济中心、经济重心向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转移。那么在这种条件下,宁波到底怎么办?前段时间,我感觉中国的国内也存在“三个世界”,而不同的世界要承担不同的使命、完成不同的任务。当前GDP过万亿人民币的、人均GDP接近2万美元的是“第一世界”,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这些城市发展起来了。在下一步发展过程中,国家第一方阵的中心城市,一定是要承担外需不足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的问题,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与发展引擎。那么未来三十年,考虑到人民币与美元汇率,宁波只有GDP过1万亿美元,也就是当前上海的两倍,才能持续地成为中国的“第一世界”、大城市“第一方阵”。只有这些世界级城市的涌现,中国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那么,宁波的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动能到底需要什么呢?

四是新改革开放。宁波过去之所以发展好,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初期抓住了率先开放的机会以及市场化改革的红利,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局之中地位较高。后来之所以越来越尴尬,在于宁波后续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新兴探索不够,而别的地方异军突起。当然,宁波的开放更多的是外向, “双向的开放”这个提法是不太合适的,开放本身就是双向的。过去是通过开放倒逼改革,现在的开放就是改革。如果宁波能够实现新一轮的改革与新一轮的真正开放,宁波将会抢占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先机。

为什么要讲这四个“新”来论证我们要扩大想象力呢?我觉得我们30年的发展愿景、战略定位、功能定位,重在方向感、志向性、价值观,而不是过于技术操作与技术锁定。比如我们这里提出的“开放创新 幸福宜居的全球门户城市”,我觉得要注意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内涵上的,当然我最希望的是“国际化、移民型的创业之城”,具体的支撑观点就不赘述了,但很多人接受不了,但也可以提“开放创新、活力涌动的全球创业之城”。宁波古称“鄮”是“耳朵灵”、善于从事商业的意思,只有商业活跃才有活力、有前途,而只有“甬商”才遍布世界,创业是甬商的灵魂。一个是用词上的,什么是“全球门户城市”,如果是全球就意味着从整个星球的角度来看待,所以我觉得包括究竟是“创智”还是“智创”,很多词都是需要进一步斟酌的。

二、着眼发展,走出城市建设,更有爆发力地“摸得着”

实际上,目前很多城市发展规划本质上更像是城市建设规划,我认为建设规划和发展规划的差别还是很大的。但作为城市发展战略,可能需要从规划口的、以城市建设为主的色彩,向从宏观管理口、以城市全面发展的语境方面过度。目前来看,在战略实施上,“超级枢纽”说的是基建,“区域协同”说的是区域分工合作,“动能转换”说的是产业与创新,“魅力港城”说的是港口城市,“全域统筹”说的是内部协调。这五点是否能支撑宁波未来30年的发展?或者说,有些工作只要形成共识、财力充足、组织有力,是不是很多工作5年都能做完?

总之,作为城市发展战略,我认为至少有六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得到关注和解决:是城市空间格局。重点解决空间结构、空间布局、城市形态、城乡统筹、区域统筹以及都市圈建设等问题。第二个是经济建设发展。也就是产业与创新的问题,回答构建什么样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何走向创新驱动发展之路。第三个是开放合作的问题。作为国际港口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如何在国家、国际上独树一帜,包括区域的、跨区域的、跨境的。第四个是都市生活问题。把人民福祉、都市生活、文化建设等等都包进来,回答如何更加和美宜居、现代新潮。第五个是生态环境的问题。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回答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更加注重绿色、低碳、环保等问题,实现环境生态再造、共建绿色低碳新家园。第六个是深化改革的问题。当然我觉得,作为三十年的规划,在战略实施层面上不需要太刻意讲究非常明确、非常操作,重在方向、取向与路径、路数,太具体的可能很容易就完成了。

总而言之,从注重城市建设到注重城市发展,就是从高速度到高质量、从外延式到内涵式、从重形态到重功能、从重环境到营生态。核心是从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大的平台建设、大的产业发展、大的项目落地的发展逻辑,到新城市空间、新产业体系、新发展动能、新开放格局、新和美家园、新生态环境、新治理结构的高质量发展路数,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探索新模式新机制新形式,践行和丰富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内涵。

三、着眼创新,走出路径依赖,更有感召力地“抓得住”

前段时间,见到著名甬商朱敏先生,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宁波帮这么厉害,改革开放40年了,却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项目库落在宁波”。我还特意问了他觉得可能的原因,使我感叹和反思很多。所以,我觉得宁波需要在这2049战略之中与之外,做更全面深入的反思。这个报告有一个判断,好像是“传统的资源配置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我觉得有这种判断很好,但我更觉得是“传统的组织动员方式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往往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时代变了,但宁波没变”,我们还处于制造业全球化的思维,继续港口路径依赖,没有全面拥抱创新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二是一定程度上存在“旧办法做新事”,也就是说有些事产业界走在前边,政府也看到了方向,但用的是原来的办法来推动。

我觉得走出路径依赖,还是要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探索和丰富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之路。最近我做了一个“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简明指数”,按每条理念选了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总共十个指标。分别是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税收占GDP比重、房地产投资占社会投资比重、文化消费占比、万元GDP能耗指标、PM2.5平均浓度、进出口贸易额占GDP比重、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占比、公共服务投资占财政支出比重、人均GDP。宁波在这十大指标各有优劣,应成为2049的重要方向。

比如,人口结构是宁波当前发展面临最大的问题。宁波并不缺人才,但问题在于土著精英都流失了、甚至做得非常高端的宁波产业都用不上,留进来的多以产业工人为主,而留下来的还都被宁波的传统给同化掉了。毫无疑问,只有成为让更多人来淘金的移民城市才有活力,才有开放、包容、融合的问题,才能创造新的文化与文明。也毫无疑问,宁波需要强化高等院校蓄水池的作用,分布式、高成本引进很多院所分支机构,不如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搞几所高水平大学。也毫无疑问,要把科教投入作为更深层次的民生投入予以更加重视。

那么,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测度目标以及解决发展矛盾来看,我认为宁波最需要的是从服务型政府到创新型服务政府。也就是说,不能光提供高水平、精益化公共服务就行了,还要借助和集成第三方力量,带着全社会一起开放式协同创新才行。而在引导和促进全社会一起创新的过程中,尤其是要强化三个方面的资源配置能力——也就是企业的市场化资源配置能力、产业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以及市区两级跨部门资源配置能力。

最后,我想说宁波在有战略焦虑的同时,还需要有必要的战略自信。为什么“浙江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因为无论是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个四十年的发展经验还是第二个四十年的发展方向,其背后的文化渊源是浙东学派的思想,其背后的文化逻辑是心学。刚才未曾想到这么多人都提到文化强市的内容,我觉得宁波要深度挖掘心学的现代意义及全球价值,而这又完全不必局限在“亚太”。现在研究心学及浙东学派的,往往都是从故纸堆里研究、都是一些学究式的、或者学院派的,我想只有把心学及浙东学派放在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个四十年的发展实践、发展经验与第二个四十年的发展方向、发展实践的宽宏视野与生动局面之中,宁波才能找到真正的文化自信,更加自如地迎接新一轮改革开放、拥抱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进而带来新一轮发展震撼!

END

本文版权归长城战略咨询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GEI新经济瞭望

New Economy Outlook

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