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春风斗古城里的保定地名

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一部描写在保定发生的我党对敌地下斗争的长篇小说,是保定历史文化名片中闪光的一页,主人公杨晓冬及其战友们的足迹几乎遍及城内各条街道和城外一些农村。
城内部分街道、单位名称考
小说中给城内街道定名有三种情况:一是以当时的实际名称定名,如南门、西门、小南门等;二是对实际街名只改动一二个字,如白衣庵街(南白衣庵)、新西门(小西门)、万家楼(王家楼)等;三是作者自行定名,如唐林街、西下洼、小斜街等,对这一部分街道名称考证也不难,因为小说里都给出了方位,如唐林街,小说描述它距体育场很近,那就是唐家胡同,当时商铺很多,是一条繁华的街道;西下洼,杨晓冬住的地方,作者说在体育场南边城墙脚下,还有菜地,那就是原417大院西边至城墙根的一块洼地,以前是菜园,现在成为民居。作者对城内有关单位的定名也是一样:师范学校(杨晓冬学习的地方)、宴乐园(银环搅乱敌招待会的地方)、行宫(高自萍和银环谈话的地方)等用的是实际名称;新舞台(即大舞台,高自萍请杨晓冬看戏的地方)、女二中(女二师)等也只差一二个字;教会医院(杨晓冬藏身脱险的地方),小说描述在西门外,那就是福音医院,即现在的市第一医院。市立第三医院(银环的工作单位),作者说在唐林街尽头,那就是唐家胡同南头坐落在兴华路上的新民医院(现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的前身)。
城外部分村名考
对城外村名的确定,除五里铺(东五里铺)、八里庄(南八里庄)外,其余都为作者自定。有的没有村名,有的没给出距离,这比城内街道名称的考证要困难一些。但只要把握住故事的连续性和总体方位,符合书中的主要条件,这些也都好办。
杨晓冬带领起义部队进山路线考证
书中说,杨晓冬一行7人化装来到芦苇河炮楼,以团部下来查勤的名义进入炮楼,没用一枪一弹就将其端掉。之后,他们在炮楼前拦截日军押运车,打死日本鬼子,解救了梁队长及50多名监狱难友。这芦苇河炮楼在何方?书中说:“鬼子是把监狱里的人送到马驹桥(东马),这就是说它在城西偏北,这个方向的芦苇河就是一亩泉河。炮楼至城里的距离需要倒算一下,书中说昌腾镇距芦苇河炮楼只有8里路,距城里也只有15里路,那炮楼距城里就是7里了,应该在罗丝庄(距城里6里半)西南200多米河边处。杨晓冬、梁队长带领小队押着俘虏来到昌腾镇,把端掉炮楼、打死日本兵、截获汽车的事全部告诉了关敬陶,促使其起义,这昌腾镇就是距城14里的小车村。关敬陶和杨晓冬带领部队来到西马庄,又奔向苑家屯,书中说西马庄方向城西,距城十几里,考证认为是大车村,位于城西,距城14里。关于苑家屯,书中说在西马庄西南,距城十几里路,那就是距大车村西南二里的郎庄,距城里16里。杨晓冬和关敬陶摆脱敌人的追赶胜利到达桃花沟,在这里为起义部队召开欢迎大会。
据此可以确定,杨晓冬带领起义部队的进山路线是:芦苇河炮楼(罗丝庄西南河边处)——昌腾镇(小车村)——西马庄(大车村)——苑家屯(郎庄)——桃花沟(淋涧)。
军区机关驻地名称考证
杨晓冬向肖部长汇报工作后,军区首长便召见他和韩燕来。书中说他们从燕头寨(北神南)出发过了一条河,又经过两个村庄便到达军区驻地。经考证是唐县张合庄,距北神南8里,过唐河及葛公、峰山两个村便是。张合庄在抗日时期曾驻过军区机关,有的回忆文章和抗日资料把“唐县张合庄”写成“唐县张各庄”。经查阅唐县县志,唐县没有张各庄,只有张合庄,可能是读音之误。
作者:周志彬,原标题:《野火春风斗古城》 与保定地名考,来源保定晚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