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李柘远:哈佛耶鲁双料学霸背后的故事
不敢说我的能力和运气有多出众,但我确实是靠规划一步步接近自己想要的生活
搜狐文化:采访之前我也对你进行了一下了解,感觉对于一个90后的男生来说,你的经历还是挺不一般的。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惯常的思维,能有这样一份漂亮履历的年轻人,必然也会有着非富即贵的家庭和成长背景,那你能不能先好好介绍一下自己呢?
李柘远:非富即贵完全不敢当,其实我的家庭挺普通的。我爸妈原来都是大学的老师,所以我在北方出生,一直到七八岁都生活在大学校园里。之后因为父母工作调动就搬到了南方生活,再后来高三毕业就去了美国读书,毕业后决定弥补因本科在国外读而留下的国内生活经历的空白,所以就来到了北京工作。
搜狐文化:你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放弃过很多机会吧?比如学生时代的保送、青年时期的高薪、甚至还有进入演艺圈,你说你放弃这些是想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那能不能说说你所追求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现在追求到了吗?
李柘远:我觉得目前还是在追求的过程中。其实这些步骤都是按我之前的计划一步步走过来的,因为我自己在大学毕业之后有一个“2+1三年工作规划”,就是先在一个高平台做两年能扎实打造基本功的工作,然后第三年再做一些可以冒险、好玩、新鲜的东西,做完这些之后我还想再读一个MBA,现在看来这一步步几乎都实现了。毕业后的前两年在高盛的薪水确实是比较高的,几十万的基本年薪加上几十万的奖金,确实让很多人羡慕,但这一行其实也是个围城,在里边的人想出去,在外边的人想进来。不过我特别感谢这段经历,因为学到了很多东西,基本功打得比较扎实,不管将来做什么工作,在高盛锻炼的分析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都让我更加成熟,让我能够去做不同种类的工作。但后来之所以放弃是因为我觉得年轻人不能把薪水当作是否从事一项事业的唯一判定标准,赚钱很重要,但我认为年轻时不该着急赚大钱,应该先把硬实力打造好。有了实力,不愁之后没有好的物质收入。也有人不理解,为什么你要放弃这么好的薪水去创业,况且现在创业世界里的竞争也很激烈,但我觉得这一年的创业并不一定会成为我的终身事业,我只是想做一个新的试水,在创业这个与投行截然不同的环境里去学到新的东西。至于演艺圈之前确实有机会,但我并不向往演艺圈的生活,我也觉得自己并不一定能在娱乐领域做出什么成绩。所以还是按照自己的规划,把书读好,一步步来。
搜狐文化:你刚才说自己2+1的工作计划是在本科毕业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吗?
李柘远:对,毕业时就想好了。2+1的三年工作完成后再重返校园读MBA.我一直还是希望自己能够系统地走完整个教育的过程,就是拿到本科和硕士的学位。加上读MBA的两年,可以说我正在完成本科毕业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年工作加上两年读硕士,然后二十七八岁的时候,正式开始一个自己的长期事业。
搜狐文化:在刚毕业的时候就能有这么清晰的规划还挺不容易的。
李柘远:我也惊奇自己确实按着这个规划走下来了,因为中间确实也有一些犹豫的时刻,比如我很享受现在的创业,团队也特别棒,他们有时会说你不用去读书了,就好好在这里面做也挺好的。但我觉得趁年轻多读点书并不存在特别大的机会成本,如果等到老了再想回到校园恐怕就没机会了。
搜狐文化:你从多大就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了?
李柘远:应该说从小就是这样。我其实特别羡慕那些能够顺着命运的召唤,走到这一步就是这一步的人。比如乔布斯年轻的时候敢于冒险,到印度去修行,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为了追逐梦想,从哈佛辍学,他们当时也许并不知道,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会缔造一个伟大的商业帝国。但他们以某种方式感知到了命运的召唤,然后就成功了。也许我没有他们那么好的直觉和运气,也没有这么强的冒险精神,所以我就只能靠规划和执行力、一步一步地去接近成功。从初高中开始,我就比较喜欢做计划,然后诸项去完成。我觉得这样反而会把生活变得很简单。
搜狐文化:那你会不会有强迫症,就是完不成会特别不舒服,然后整个人都不太好了?
李柘远:对,我工作的时候每天都会列一个to-do list,每完成一项就会用绿色把它划掉。如果五项里有一项是白的,就会觉得特别不舒服,一定要想办法把任务完成。
初到美国遭遇文化冲击,但成长就是痛并快乐着
搜狐文化:你刚才说自己是在国内接受的基础教育,然后本科去到美国,你觉得中美教育有什么差异?对你有哪些影响或者改变?
李柘远:我觉得国内的教育非常扎实,学习生活完全被做题、背书、考试所填满,所以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特别扎实的那种。但是美国的大学教育我觉得也非常好。它是一种博雅通识教育,不会在一开始就给你灌输很多职业技能、或者说特别专业的东西。美国大学的大一大二阶段基本是不分专业的,要学文学、数理、科学、艺术等各种学科课程,先把你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和技巧打造好,到了大三大四才学习更多专业课。
在美国读书的第二个特点是非常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上课的时候你可以随时去挑战教授,和教授展开一场辩论,所以这种批判性思维鼓励我们一边听一边思考,甚至还要去反驳。我觉得这对一个人的思辨能力有非常有效的提高。
最后就是,美国大学教育其实也十分重视打造学生扎实的基本功。你往往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真正钻进去研究了某个话题才能开始写论文。我记得自己在美国最“惨”的一次是读了十多本书,才写出一篇十页左右的论文。当然我没在国内写过大学论文,但我听到国内的一些同学写论文的时候也就是找找资料拼一拼,只要老师答辩通过就可以了。
所以我觉得在美国读书是痛并快乐着的,当你写完一篇论文以后特别有成就感,而且入职以后你会发现对自己的工作确实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高盛你需要写公司金融的分析报告,不只是做数理的分析,还要对公司的基本面和这个行业未来前景进行分析,是需要有一定的思考在里面的,这种技能在大学的时候就培养得比较扎实,所以一工作也不会觉得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图为李柘远在耶鲁大学斯特灵纪念图书馆前
搜狐文化:但是刚到那边的时候应该也不太适应吧?
李柘远:刚开始有点不适应,肯定会有文化冲击。比如在国内咱们准备托福之类的语言考试,学习的都是很正规的英语,而在留学考试里即使拿到很高的分数,到美国以后也还是会有听不懂的日常用语,尤其美国同学也挺自我的——当然他们那种自我也是出于对你的尊重——表现在他们不会因为你是外国人就对你说简单的英语,或者放慢速度、解释来解释去,他们就是公平对待,把你融入到自己的圈子里。但这也造成了一些障碍,比如几个美国同学在一起聊得很high,在那里哈哈大笑,我都不知道他们的笑点在哪儿,一开始就挺尴尬的。然后其他方面其实还好,我觉得我适应得还是挺快的。不过确实有人不适应,我有一些其他国家的同学在耶鲁读了一段时间甚至都退学了,因为压力确实比较大。
搜狐文化:你刚才也说到语言问题,我觉得如果不能特别好地掌握一门语言,可能很难融入到以它为交流工具的社会,所以很多人都说语言程度和融入社会的程度是成正比的,你怎么看这个观点?
李柘远:我觉得一定是这样的,因为语言不只是一种工具,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思维、价值观。我在大学期间学了四年日语,到大四用日文读日本小说的时候,就能够感觉到日语文学的这种美和汉语、英语都是不一样的,它有一种暧昧的、简洁的美,但把它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往往会显得有些苍白而缺乏文采,很难感受到那种意境美,这也间接反映了日本人处事的那种“含蓄”的风格,其实有点我们古汉语的感觉,但又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在里面。而说到英语,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又很不一样,他们的发音都是不一样的,英国人发音比较厚实、靠后,美国人比较圆润、靠前,美国人用词是有时比英国人更通俗
、直白一些。就因为发音和用词的不同,我就碰到过英国人瞧不上美语、美国人嫌英国人得瑟和矫情的情况。总之,语言确实和一个国家的文化息息相关,所以我觉得留学生尽量把语言掌握好是很重要的,这种掌握不只是学会一些高难度的单词和说法,更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故事。
搜狐文化:但有的人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语音或者性格问题不敢说英语。
李柘远:我觉得没事。比如我在耶鲁有些印度、巴基斯坦的同学,包括日本同学,他们的口音可比咱们重多了,一开口你就听得出来他是哪儿来的。但我觉得语言说得好不一定是语音好,而是你说的内容要好,你不需要刻意地去模仿美式英语或者英式英语,印度人口音这么重,跟美国人交流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他们写的也很好。说到咱们中国同学,有些人可能会有中国式英语,其实一点问题都没有,就像咱们中国人说普通话也会有四川口音、东北口音、广东口音,但大家平常交流不会因为这个就歧视你,最多就是开开无伤大雅的玩笑。
所以你说话的时候可能感觉难为情、不好意思开口,但别人其实并没有那么在意。哪怕说错了或者说出很奇葩的口语也没关系,最多就是一笑而过,关键是你自己能够提高说英语的能力。所以初到国外,我觉得必须要逼自己开口去说,一旦你因为听不懂而养成和中国人在一起扎堆的习惯,就会越来越爱呆在自己的那个小舒适区里不出来,而这样也就失去了留学的意义。
“一百天十本书”活动的传播,说明许多中国人浮躁过后,还是发现了读书的重要性
搜狐文化:我们说说你发起的“一百天十本书”的活动吧,我看引起的反响还挺大的,很多高校都在转载,现在这个活动进行的怎么样了?
李柘远:挺好的,我刚看今天又到了微博热门榜的第一名了。然后上周五微博读书和新浪教育的官微也加入到这个活动的组织中了。我觉得自己的力量毕竟有限,而他们是百万级粉丝的大平台,能够呼吁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所以从上周五到现在,又多了许多参与者,我的目标是希望能有十万人一起“100天读完10本书”。
搜狐文化:那你当时为什么想要做这样一个活动呢?
李柘远:一开始我其实并没有太深入的规划,只是想在微博上发起一个小范围的读书活动,没想到发出来之后反应很好,越来越多的人转发,逐渐就形成了“病毒式”的传播。我觉得既然能够有那么多人喜欢这个活动,就说明中国人确实有读书的需求。比如我自己发起这个活动的原因之一也是平常工作太忙,各种事情导致我看书的频率比以前低了。特别怀念小时候去书店或者图书馆的日子,可以坐在那里静静地看书。所以既然有这个诉求那就把它做得更广泛一些,让更多人参加进来。如果有10万人参加,那就能读百万本书,我觉得中国人确实需要读更多书,咱们每年的人均阅读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搜狐文化:但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大家似乎都习惯了微博或者朋友圈那种快餐式的的阅读,有时也会抱怨自己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去看一本书。你平时又创业,前段时间应该还在忙着申请学校的事,那你是挤出什么时间阅读的呢?
李柘远:我觉得碎片时间和固定的阅读时间都有,比如出差在机场等飞机的时候,有时延误好几个小时,基本就能把一本书读个大半了。然后我基本每天睡前还会读一点书,否则就睡不着。至于朋友圈里的文章有时看起来确实比较过瘾,不用动脑子就能刷完一篇文章。但看完以后,你会发现自己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而且那些文章很多时候都有语病或者错别字,久而久之会影响一个人的文学鉴赏力和写作能力。我平时看朋友圈的话,基本就是看一些新闻,至于那些鸡汤式的,或者有着“必点”、“必读”、“深度好文”那种非常唬人的标题的我就不看了。
搜狐文化:但现在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好像“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又卷土重来了。如果功利一点的看,好像在工作和生活中一个人所读过的书也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甚至有时还会被它绑架,别人可能会说你读了这么多书怎么连一些小事都没做好,这时候就会有一种“知识的无力感”,不知道你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
李柘远:我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有些人,可能确实不需要在学校的环境里面读很多年书,而是通过自己的天赋、直觉和在社会上的摸爬滚打,做出一番事业。但“读书”不只是指在学校读书拿学历,而是指“开卷”、阅读好书。有些著名的成功人士,他们可能没有光鲜的学历,但他们有每天读书的习惯。我觉得拿学历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但是通过阅读来充电非常重要,确实书中自有黄金屋,能够让人提高阅历、变得更加智慧。
搜狐文化:也就是说其实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但是读书会潜濡默化地影响一个人。
李柘远:一定会,你读完一本书不可能像整容一样,两个小时之后就能让你变得更帅或者更美。但当你读了十本、一百本以后,量变会产生质变,进而厚积薄发。所以读书一定不是无用的,但盲目追求学历的“读书”一定是不对的。至于有些人觉得有高学历就更应该成功的观点,我觉得不必管别人怎么说,生活是你自己的,你不需要活在别人的眼光和评论里。哪怕你功成名就以后回去开咖啡馆、去喂猪也没有关系,只要你活出了自己的价值、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人生,你就是成功的。
搜狐文化:但那也是功成名以后有资格这样说了。
李柘远:对,但问题是很多人成功以后就退不下来了,还会继续往上走,他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人生,所以我觉得规划还是挺重要的,哪怕是像马云这样成功的人,他打造了阿里帝国,但他也曾表露过对创业的后悔,因为他现在已经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人生了,这种生活我觉得并不是每个人都想追求的。当然他肯定会继续做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但我觉得主宰自己的生活还是更重要一些。
搜狐文化:你说要在年底为所有成功完成读书任务的人举办一个#100天10本书#的交流活动,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活动?现在有什么想法吗?
李柘远:我希望能够邀请到几个著名的作家,这几天我也一直在观察大家爱读哪些书,哪些作者是比较受欢迎的,我争取能够邀请到他们,和一些完成读书任务的参与者面对面或者远程连线进行交流。
搜狐文化:那通过你的观察你觉得大家现在比较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
李柘远:刚才做了一个粗略的分析,大家还是爱看文学类的小说。这段时间最多人读的书应该是《追风筝的人》。它其实在21世纪初就出版了,但现在很多人还都在读。这本书也是我自己的十本书之一,但我只读过英文版,还没读过中文版。我认为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伟大的故事,将一个民族和它受苦难的人民的真相——很多是悲剧——赤裸裸揭露给这个世界看。这本书的译者李继宏先生是中国最出色的翻译家之一,所以我也很希望能读一读他的文字。
搜狐文化:你平时比较喜欢什么类型的书?
李柘远:我对书没有忌口。各种类型来者不拒。比如说,我挺喜欢看自传的,最近打算看雪莉·桑德伯格,Facebook首席运营官的自传,她是一个很伟大的女性领袖,去年又经历了丧夫,我觉得看这些人的自传,通过阅读这些人的“来时路”汲取很多经验,可以避免一些他们走过的弯路。除此之外我还爱看比较经典的文学,比如《百年孤独》或者是《灿烂千阳》这样能够打动人心的书。现在也有一些青年偶像作家写的鸡汤文特别畅销,但我不是很爱看。我觉得要是写鸡汤文,就要写一些最干货的东西,不要有太多无病呻吟的小情绪,可能你读的时候会擦半天泪,但读完以后就会发现其实什么都没学到。
搜狐文化:他们可能也是考虑到市场和销量的问题。
李柘远:这种书在中国销得特别好,当然我觉得当今的青年作家还是有一些很棒的作品的,但有些所谓的“睡前暖心小故事”什么的,就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了。
社会舆论的热点在不知不觉中把90后塑造成了“自恋”的一代人
搜狐文化:作为一个90后,你认为自己这一代人身上有什么特点或者问题吗?
李柘远:你觉得我们有什么问题吗?
搜狐文化:也可能是我个人接触到的人比较有限,我总觉得和七八十年代或者上一辈人相比,那代人的生活和时代会联系的更紧密一些,而90后更自由,更强调要张扬自我,但这种张扬究竟是好还是坏,可能现在也不能给出一个定论。
李柘远:同意。我觉得如果要追求自我、要“自恋”的话,首先我们得有料、有水平、有实力,但事实上90后很多人都还没有做好自己,还在啃老,甚至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却整天觉得我是最好、最美的,所有人都要挺我、爱我,所有人都应该为我付出,这不能说是我们这代人的通病,但我确实在很多90后身上看到了这个问题。其实归根到底还是书读得太少,没有智慧和积淀,就容易飘,容易被小鲜肉、网红或者直播平台这种社会舆论引导,人也变得特别浮躁。一些网红的视频我也看过几次,虽然不能说得那么绝对,但我觉得他们在里面所呈现的东西,有时候就是特别自恋的感觉,容易让90后、00后不知不觉就成为了这样的人。
搜狐文化:这种自恋会不会也有自嘲的成分在里面?其实我有时候也挺自恋的,但这种自恋算是一种自我打趣,我明知道自己不是这个样子,但偏喜欢这么说,这种反差感觉挺好玩儿的。
李柘远:这样可以,但有些人是真正的自恋。还有的人会比较急功近利,觉得自己能够瞬间成为一个人物,但其实没有捷径,都是一步一步努力出来的。另外就是责任感缺失,我遇到过一些95后的实习生小朋友,他们就经常说这个工作做不好无所谓,大不了被炒鱿鱼,反正我还能再找下一份工作,实在不行还有我父母罩着我,似乎永远有一个解药能去帮他们。其实不是这样的,也许不知不觉有一天就老了,那时就发现该有的能力和阅历都还没有,到时恐慌也无济于事了。
搜狐文化:很多人在毕业的时候都会很恐慌、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李柘远:其实真正恐慌的不是你还没有想到自己将来想要什么,而是你自己压根都不着急,意识不到我该去花心思想一想自己想要什么了。很多人到了三十岁仍然不知道自己这辈子想要的东西追求到了没有。其实我现在也是一边进行规划,一边也不完全封死尝试新鲜事物的大门,就像乔布斯说的那样“Stay hungry,stay foolish”,保有一定不确定感的同时,规划自己能做到的。因为我们这么年轻,试错的成本还比较低,只要不做那些三观不正的东西就行。
搜狐文化:还有一个问题,可能不仅仅局限在这一代人身上,就是很多人都会有拖延症或者易放弃的习惯。总有人在嚷嚷着要早睡早起,要健身减肥,但往往一个星期就放弃了,这种情况你有吗?
李柘远:肯定有,但有一个东西叫两周法则,就是做一件事情只要坚持两周就会形成一种习惯。我自己也试过,养成这个习惯后就会有一种强迫症的反应,当你之后不做这件事时,会提醒自己我今天还没有做这个,我必须要完成。健身、跑步或者早睡觉这种事情,一周时间太短了,肯定养成不了习惯,你必须逼自己一步一步去完成。
搜狐文化:你平时会运动吗?
李柘远:每周三四次。其实只要有时间每天都会跑步,去年跑了900公里。如果因为生病或工作太繁忙等原因导致没法运动,我就会感觉很难受。运动时肯定会出汗、会劳累,但是运动之后洗个澡,就会特别神清气爽,那种感觉,是很棒的。
健身中的李柘远
旅行是另一种方式的阅读,用眼睛和耳朵重新感知一座城市
搜狐文化:你有什么兴趣吗?
李柘远:我喜欢跑步、旅行、读书,还喜欢研究土著民的文化,比如日本的阿伊努人或者台湾的原住民我都觉得特别有意思。
搜狐文化:那旅行的过程中有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吗?
李柘远:大学时我是耶鲁旅行协会的主席,这个协会算是美国一个最大的学生旅行社团。我们每年都会在春假和暑假的时候,组织耶鲁师生到世界各地的发展中国家做公益旅行。我大一那年去了印度;第二年带队来了中国,去福建西部的山区支教;大三成为主席以后又牵头组织了十来个旅行,去了佛得角、厄瓜多尔、卢旺达、斯里兰卡之类的地方,做了很多公益项目。
有些人会去斯里兰卡的小象孤儿院喂小象,有些人去尼加瓜拉帮助穷人盖房子,有些人去巴西热带雨林做保育工作,还有些人去卢旺达慰问卢旺达惨案后的孤儿,我觉得这种旅行很有意义。印象最深的是我大一去印度孟买的时候,那是一个贫富差距特别大的城市,一边是全世界最富的人,而一街之隔就是全世界最穷的贫民窟。我们在拍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部电影的贫民窟呆了几天,当地妇女被强奸、遭受性暴力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我们当时跟当地社区合作组织了workshop,教她们如何防身。除了给这些妇女讲性知识,我们还跟当地的小孩在一起玩儿,教他们打篮球,但那里其实没有篮球场,更没有篮圈。所以教他们投篮的时候,就由我和另外一个个子比较高的男生,用手围成一个篮圈让他们投,后来被砸得鼻青脸肿的,但能够让别人快乐的感觉也让我自己觉得很幸福。还有一件印象比较深的事,我记得贫民窟的厕所都是在泥泞的土上挖一个坑,你要想去卫生间就只能在那儿蹲着或者站着,这个公厕旁边就是树,树上经常会有几只野猴子饶有兴趣地看着你如厕,现在想想还挺有意思的。
图为李柘远驾车至云南彝族高原牧场实地考察公司项目
在高盛的两年经历了一个“很陡的学习曲线”,至今仍觉得十分珍贵
搜狐文化:那说说你之前的工作经历吧,当时是怎样一种机缘进去的?
李柘远:我大三暑假在高盛的投资银行部实习,因为实习表现不错,我获得了毕业后回到高盛全职工作的邀请,所以大四一年我就特别放松,因为没有求职的压力了。当时其实是有三个办公地点可以选择,一个是高盛纽约总部,一个是北京,最后一个是香港,我当时主要纠结在北京和纽约。纽约总部毕竟是高盛最强的办公室,项目最多、团队最大,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大学四年已经在国外读了,感觉自己和国内有了挺大的脱节,还是挺遗憾的,而且这几年中国金融市场也经历了很多改革,机会非常多;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也是一个我们相对的优势,我可能在美国过得很开心,但那毕竟不是我的国家,所以我当时就选择了去大中华总部——北京。
搜狐文化:那在这边工作感觉怎么样?
李柘远:我觉得特别好,很开心。在高盛中国总部做的都是一些中国大企业在香港和美国上市的项目,所以也经常要出差到香港和美国。这两年也是参加了蛮多的IPO,就是首次股票发行的项目,收获很多。
华尔街(图片源自网络)
搜狐文化:那压力大吗?
李柘远:压力挺大的。投行有种说法就是女的当男的使,男的当牲口使,还有一种说法是嫁给投行男好,因为赚得多死得早,都是在自黑啦。但是这对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其实挺好的,稍微吃点身体上的皮肉之苦,但是每天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英语有一句话叫做riding a very steep learning curve,中文意思是“爬升一个很陡的学习曲线”,确实也能带给你日新月异的感觉。比如刚入职的时候,你可能还什么都不会,但一个月以后你就能熟练搭建很多公司金融估值的模型。
另外你作为一个20出头的人,也有很多跟客户公司的高层领导交流和公事的机会,比如高盛是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上市项目的主承销商之一,我在这个项目上的同事就有机会和马云、蔡崇信的团队一起工作,我觉得这种机会对年轻人来讲是很难得的,不仅是积累人脉,更重要的是你能够通过接触这些成功人士感受到他们是如何做事的、他们为什么成功。我在高盛这两年一共做了六个IPO项目,也结识了很多出色的企业家,这也是我特别感谢这个平台的地方之一。
搜狐文化:那你当时有没有觉得很难处理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平衡?很多人工作一忙就觉得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了,你会这样吗?
李柘远:对,我刚入职的时候也是工作就是生活,基本会把全部的时间都扑在工作上,感觉压力挺大的,睡觉也特别少,一天五个小时就醒了,还长了满脸青春痘,我一开始确实也很郁闷。不过因为能学到东西,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觉得值。到了第二年很多事情做起来就得心应手了,我的老板也逐渐开始让我自己独当一面,甚至有时候执行董事和高级经理做的工作也会给我去尝试和完成,所以成长得特别快。
剩余蛋糕越来越小,市场对创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搜狐文化:那既然干得这么好后来为什么又选择离开了?就因为自己之前的规划吗?
李柘远:一方面是刚才提到的2+1规划,另一方面我觉得这毕竟是一个金融服务行业,我们永远是乙方,是服务提供方。曾子墨在《墨迹》里面说,她当年离开摩根士丹利,也是因为不想永远通过自己的努力点亮照在别人头上的光环,我觉得很多投行人对这种想法都有共鸣。虽然我们是一个高大上的投行,客户也很尊重我们,但我觉得这不是一件我要长期去做的事情。我的很多上司都是很出色的投行家,他们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十几二十年,可能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做最精致的高端金融服务提供方,我很佩服他们,因为他们在投行这个平台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可能我的理想并不在于一辈子做高级服务中介,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出来,哪怕出来以后的薪水比在高盛时低了。
搜狐文化:你现在的这个创业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把自己的兴趣当成了事业。
李柘远:对,我觉得是把兴趣和工作结合在一起了。
搜狐文化:那你觉得创业需要一个时机吗?是需要积累一定的资本和人脉再进行创业,还是说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只要有一个比较不错的想法他其实就可以去闯一闯?
李柘远:我觉得肯定是需要时机,倒不是说把能不能够拿到钱作为参不参加创业的标准,如果你想做的东西没有市场,或者你的商业模式本身出现了问题,那哪怕现在有上千万的投资也没有用,除非你尽快转型,否则很可能最终会失败。如果你觉得自己做的事情真的有很大的机遇,在咨询过一些行家和前辈后,确实觉得这个商业idea是很好的话,哪怕暂时没有拿到融资,或者没有最给力的合作伙伴,只要你有热情和机会也可以去试一把。
还是以马云为例子,他刚起步的时候也曾被硅谷很多投资人拒绝了,最后还是孙正义的一笔投资成就了马云和他的阿里帝国。因为马云的商业构思与模式好,哪怕一开始融资时碰壁,也无法阻挡阿里之后的成功。但现在的创业前景似乎没有前两年火了,一方面是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确实也是很多的idea都已经被人挖掘出来了,给创业者留下的剩余蛋糕越来越小。这也对创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这种能力首先体现在强大的个人创业能力,其中之一就是自控自律,因为你做自己的老板的时候,也必须逼自己去完成一件事情。第二是创业者的创新能力,第三是你跟团队的合作能力,如果你是单干型的人,只要和别人合作就出事,那肯定做不大。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有点相信时势造英雄,比如说滴滴的出现,确实是抓住了共享经济这个机遇,再加上中国存在的打车难、运输服务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它确实是抓住了痛点。所以我觉得抓住痛点,是创业者必须仔细考虑的事情。
搜狐文化:那你在创业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李柘远:肯定还是有一些困难,我们目前做的是基于共享经济模式的互联网旅行公司,它是一个平台,上面有几百个当地人伴游的旅行项目,比如在大理,我们的项目有一个白族大妈带你到村子里走一走,学做白族的饭;然后到西双版纳肯定不会去传统的野象谷,而是带你到傣族寨子里学习一门乐器,学唱一首山歌,或者带你去挖野蜂蜜,就是这种特别原汁原味的体验式旅行。
我们希望通过当地人伴游的这种地道的旅行,把中国最纯正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让更多人知道,让更多人体味“原味生活”。但旅行项目的供方很多是当地的村民,他们对共享经济一开始是没有概念的,我们当初看项目的时候就遇到过一些村民,他们会说我每天放牛挤奶割草这件事,怎么可能会是一种好玩的体验呢?他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观念,所以还需要我们进行引导。然后客户方面,目前还是以年轻人为主,老一辈可能还是更习惯比较传统的跟团游,但我相信“到当地人生活里去走一走”这种风格的深度旅行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因为从滴滴到Airbnb,还有一些P2P的金融借贷平台都是基于共享经济,这个模式确实正在进入和影响到越来越多人的生活。
搜狐文化:现在公司运行得怎么样?
李柘远:2015年12月底试运行以来一直在不断变好,项目的数量与日俱增,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之后我们可能也逐渐会把项目拓展到国外去,我到美国虽然是去读书,但也会part-time在团队里做美国一些旅游资源的对接。
搜狐文化:你刚刚也说自己是一个喜欢提前规划的人,那你MBA毕业之后有什么打算吗?
李柘远:首先我希望继续能参与目前的创业项目,虽然可能不会是全职管理公司的日常运营,但也一定会用某种方式把公司做得更好。另外我希望能进入投资领域,做一个投资人。其实在高盛的两年是打造金融和财务方面的基本功,然后过去一年的创业帮我了解到创业的全过程,包括商业模式的制定和公司融资等方方面面。而投资人往往既需要具备金融知识,又最好有过创业经历。所以我把这两种经历结合在一起,也有助于今后很自然地转到投资方面。但我不想做只考虑财务盈利的投资,我想涉足的是一种叫做impact investing的投资,中文翻译为“影响力投资”,在国内还是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影响力投资基金投的项目首先确实是要有财务盈利,但同时也很看重被投项目能够产生的social impact——是否对社会带来某些积极影响?比方说,我看过一个做手工刺绣的公司,它是由一个西部山村的村民、尤其是妇女创办的。这个公司就是影响力投资基金可能会投的项目,因为不但是手工刺绣产品的销售带来收入和利润,而且这个公司还帮助保护和振兴了刺绣这项传统技艺,让当地贫困民众一同创业和获益。而哈佛在影响力投资方面有很多资源和研究,既然中国在这个领域刚刚起步,经验不足,那我就要先去一个经验比较丰富的地方系统学习一下相关知识,积累一些人脉,这也是我想去哈佛读书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