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见岛专稿|被妖魔化的抑郁症——到底是生理病还是人文病?出路何在?

图片来源:pixabay

文章作者:彭小华,旅美独立学人,关系-交流研究者;国际注册高级婚姻家庭指导 师、REBT咨询师;译者、写作者;乐见岛专栏作家。

本文共计5020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摘要:  生理医学的抑郁症治疗针对症状,而忽视导致症状的原因,抑郁症在表象上是医学问题,实质上是人文问题,因此,从根本上说,抑郁症不是生理病,而是人文病。人文病而采取生理医学治疗方式,辨症都错了,治疗当然没有效果。

 改变   却又畏惧行动的小飞

15岁的小飞是一所著名中学的初三学生,过去两年间,他多次有自杀念头和口头表达,还曾不止一次尝试自杀。像很多人一样,当初出现这种情况,父母送他去了精神卫生中心,一诊断,抑郁症的帽子妥妥地戴上了。住院治疗,出院后继续服用抗抑郁药,定期复诊、调药。

治疗没有效果,情况时好时坏。

因为抑郁症的原因,这两年小飞的学上得断断续续。今年暑期,他的情绪稳定些了,秋季开学后,回到了学校,还不到一个月,抑郁症又发作了。这次的症状比过去更加严重,抑郁加上冲动易怒,获得了“双向情感障碍”的诊断。再次住院治疗。治疗仍然没有效果,带药出院。

这次出院后,小飞没有回到原来的那所著名中学,来到一个民间小微创新教育机构学习,不料第一天上课,他就因为老师制止他上课玩手机,一怒之下拿着榔头满院子追着要打老师,把老师、同学吓得不轻,父母只好把他接回了家。

可以想见的,他更加绝望,更加抑郁。白天父母上班去了,他一个人在家无所事事,睡觉、吃东西、打游戏、看视频。他的交流对象几乎只有父母,每天就等他们下班回来后说说话。

他一边抱怨没事可干,对于想做的事,却又充满畏难情绪,不愿意付出努力;一边渴望改变,又坚决不肯尝试。

他似乎退回到了幼儿的状态。

 生理医学    治疗模式是抑郁症患者的恰当选择吗?

小飞得上抑郁症,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一是处理不好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一是学业压力,实际表现和理想落差很大。实际上,人际关系困难也加剧了他的学习困难。

抑郁症治疗和休学期间,他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没有提高,学业还受到进一步的拖累。

这次秋季复学后,他的情绪之所以迅速崩溃,原因在于,他和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更疏远了,感觉老师、同学都很冷漠,他在班上没有朋友,找不到归属感;由于缺课,病中又放松了学习,他发现上课经常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和同学之间的学习成绩差距也拉大了,自尊心、自信心遭到更深的挫败。

从小微学校回家后,他的自信心近乎完全崩溃,后悔、自责、愤怒,看不到希望和前途,无助,对人际关系又向往,又惧怕。

刚出院、吃着抗抑郁药也继续抑郁,暴躁的程度还在加剧。前些天复诊,医生又要求他入院治疗,父母准备遵从医嘱,小飞坚决拒绝了——这是他做出的一个理性选择。

迄今,小飞和父母都很清楚,住院治疗也好,服用抗抑郁药也好,生理医学模式的抑郁症治疗对他完全没有效果。小飞屡次想要停药,尽管小飞母亲自己有过六年抑郁症药物治疗失败的经历,后来还是坚决停止服药,凭着自己的毅力摆脱了抑郁症的困扰,但是,她并不敢让孩子停药。

明知一种治疗不解决问题,有明显的副作用,还会导致长期的依赖,却仍然继续采用——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就是很多抑郁症生理医学模式治疗接受者的真实状态,青少年抑郁患者似乎尤其如此。

为什么会这样呢?

半年前,我接触过一位15岁的少女抑郁症患者思思。她接受了与小飞类似的抑郁症治疗。她和父母同样明确治疗无效,抗抑郁药反令她意志低沉,身体倦怠、乏力,早晨要么起不了床,挣扎着起来以后,中午之前意识完全模糊,大脑没法进行清晰的思考,就是去了学校也提不起精神听课,抑郁程度没有改善,不时有轻生的念头和表述。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停止吃药?

医生说了不能停的。

作为感受和判断的主体,为什么不遵从自己的感受?为什么那么听医生的话呢?

去了医院就是病人,病人当然得听医生的话!不然去医院干什么?

有道理!

看来问题不是为什么要服用没有效果、有副作用、会形成依赖的抗抑郁药,而是需要问一问,抑郁症患者该不该去医院寻求治疗,或者说,生理医学治疗模式是不是抑郁症患者的恰当选择,同时,不可避免的另一个问题是,如果不去医院,抑郁症患者可以怎么办?

回答第一个问题,牵涉到对抑郁症的认识。

 药不对症    是抑郁症无法根治的始因

抑郁症的认识和治疗,有生理医学和人文心理学两种模式。国内目前仍然以生理医学模式为主。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身体可能“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这些症状听起来够恐怖的,也的确吓着了很多人。

抑郁症在我们的社会被妖魔化了,一般人都谈虎色变,对抑郁症的恐惧可以说比对癌症有过之。癌症的治疗效果不断提高,有些癌症还有治愈的可能,而很多人接受了生理医学的抑郁症观念,即抑郁症只可控制,不可治疗,必须终身服药。

生理医学的抑郁症治疗针对症状,而忽视导致症状的原因。

很多抑郁症患者都很清楚,自己的抑郁情绪有明确的诱因,即便当事人说不清楚原因,也可以通过高水平的咨询师通过询问分析出来。

小飞明白自己的抑郁是人际关系障碍和学业压力所致,思思情绪崩溃的原因同样如此——不过她的人际关系困难主要是与专制、粗暴的父亲之间的冲突。

其它导致抑郁症的原因包括丧亲、疾病(如癌症或慢性疼痛)、孤独,社会排斥、离婚、金钱困难、事业障碍之类有压力的生活事件,以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人生目标与意义的缺失感等等。这些问题都不是以生理疾病为对象的生理医学的研究范围,而属于人文心理学的思考对象。

抑郁症在表面上是医学问题,实质上是人文问题,因此,从根本上说,抑郁症不是生理病,而是人文病。人文病而采取生理医学治疗方式,辨症都错了,治疗当然没有效果。

当然不是说抑郁症的药理治疗没有价值,只是,病理治疗针对的是抑郁的症状,也就是表象,而对导致抑郁症的根源无能为力。

生理医学处理抑郁症的方式,就好比一个人发烧了,去医院看病,医生直接就给了退烧药。像抗抑郁药一样,退烧药可能可以(也可能不可以)改善症状本身,如失眠、情绪的严重波动,但因为没有解决根源问题,如果继续求治,当然只能不断吃药对付症状,也大概率会贻误病情。

正如体温升高是由不同原因导致的一样,抑郁也是不同原因导致的。

不同的是,医生会查找发烧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处理,因此治疗经常行之有效,而生理医学对抑郁症的处理针对症状,而不针对致病的原因。

 生理医学   不能根治抑郁症的假设,或是帮凶

人是接受暗示的动物,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焦虑症之类的称谓暗示人文问题、情绪障碍是生理疾病,人们也习惯性地寻求医学、药物治疗。

为了避免采取错误治疗,抑郁症的去病理化非常重要——这也是国际上抑郁症治疗的一个趋势。

抑郁症是由各种人际关系、现实困难和精神困惑导致的,解决抑郁,需要直接针对具体的导因,对症下药。不妨有什么事说什么事,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例如,如果抑郁是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所致,那么,不要把自己看成抑郁症患者,试图通过服用抗抑郁药解决问题,而直接针对人际关系困难,学习沟通技巧,克服关系障碍。

导致抑郁的关系障碍解决了,抑郁自然就解除了;如果学习困难导致了抑郁,那就看什么原因导致了学习困难,采取针对性措施,或者优化学习策略,或者补习功课,或者转学,或者调低期望,等等。

生理医学模式不解决导致抑郁的根源,不能在实质上帮助患者,还可能带来负面的心理暗示和后果。

采信该模式的患者会接受抑郁症不能治愈、必须长期服药的假设,这本身就是一种悲观的解释方式,容易让患者接受抑郁的状态、自视为病人,结果更不利于他们采取心理自救。

家人和周围人因此把他们视为病人,对待抑郁症病人,很多人缺乏对生理疾病病人对那种不带道德判断的同情,多少对他们另眼相看,同他们相处容易有紧张感,而抑郁症患者本来就敏感、自卑、多疑,这样的态度容易被他们内化,进而降低他们的自尊感,同样不利于他们摆脱抑郁,甚至加剧悲观、抑郁心理。

 野蛮生长  良莠不齐的中国抑郁症人文—心理治疗行业

抑郁症的人文-心理认识治疗在西方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经过了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了数百种治疗方法,学科、行业已经非常发达、成熟。

我国的抑郁症人文-心理治疗行业处于野蛮生长,良莠不齐的阶段,有资格证的咨询师数量不少,提供心理治疗的机构也很多,但是,能干的咨询师并不多,患者并没有很多可靠的选择,很多患者不知道如何选择咨询师,花了时间和金钱而没有得到治疗的情况很多。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已经成为首选。像美国一样,即便生理医学模式的抑郁症治疗也常规要求心理咨询。住院期间,医院在提供药物治疗的同时,也给小飞提供了心理咨询服务,父母还通过其他途径为小飞介绍过几位咨询师。

开始的时候,小飞积极配合心理咨询,但很快就觉得这些咨询师都没有帮到他,认为他们不过是说了一堆陈词滥调、心灵鸡汤,而且,更糟糕的是,他觉得“那些人根本就不关心我,只是挨时间,到时间就收钱”。

最近一次住院,他拒绝了院方提供的心理咨询,现在父母一提起心理咨询,他就烦躁。

抑郁症患者不断增多,生理医学无能为力,人文-心理治疗力不胜任,怎么办?

 拔乱反正   找到适合自己的咨询师

除了去病理化,对抑郁症的祛魅也非常重要。

如前所述,抑郁症的症状真实存在,患者真地可能感到走投无路,痛不欲生,每年因抑郁症而自杀的人数不断上升,患者感觉彷佛被关在一个封闭、没有门窗的黑屋子里,或者如同一叶小舟在月黑风高之夜飘荡在波涛汹涌的海上,或者愤怒的火焰在心中燃烧,怎么也无法排解,还常常觉得自己的痛苦没人理解,无处诉说,不能不说够严重、够绝望。

但这些感受都是心理真实,并非客观真实,回归到抑郁症诱因的人文性,直接针对诱因,抑郁症的处理并不困难,往往就是转念之间的事,“一念地狱,一念天堂”,甚至也并不一定必须依靠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当然,如果能找到优秀的咨询师、治疗师,问题可以得到更快更圆满的解决。

抑郁症和导致抑郁症的各种因素,存在的历史与人类本身的历史一样悠久,抗抑郁药也好,心理咨询也好,不过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在此之前,人类一直在处理这些问题。

有些人可以依靠自己的毅力和方法改善心境,克服抑郁。小飞的妈妈就是例证。这样的人所在多有。很多人嘲笑心灵鸡汤,其实很多所谓鸡汤中包含着朴素而深邃的道理,认真实施,未必不能帮助自己。

有见识的长者、善于倾听的亲戚朋友,都可以发挥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如果说抑郁症被妖魔化了,那么,心理咨询被神秘化了。人们以为只有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人才能做心理咨询,又把心理学视为神秘、高深的学问。

心理治疗大师卡尔·罗杰斯指出,一个人只要善于倾听、能够做到无条件接纳,就可以实现心理咨询的效果,美国著名基督教心理咨询师马克R.麦克明指出,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对咨询效果的贡献占到一半以上,心理咨询方法反而是次要到,咨询师自身的阅历、修为、学识、心理能量,比咨询方法重要得多。

换句话说,不管是谁、有没有心理学背景,只要有一颗同情的心,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就可以为抑郁症及其它情绪障碍患者提供帮助,如果还阅历丰富、见多识广、足智多谋,那帮助就更大了。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可以为情绪抑郁、焦虑的亲朋充当咨询师;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身边发现这样的人。

当然,这不是否认专业咨询师存在的价值。

人文心理咨询有不同的流派。几乎所有的治疗方法都有效果,但是,不同取向的治疗方法见效有快慢、强弱之分,心理咨询是根据时间收费的,耗时长,意味着花费高。

国内占主流地位的心理分析是一种见效比较慢的心理治疗方法,也有很多咨询师采用卡尔·罗杰斯的“无条件接纳”理论,虽然,很多人不一定掌握了积极倾听的精髓,光听而不给予指导,实施起来也比较容易。

在美国,心理分析方式已经式微,主流的心理疗法是不同形式的认知疗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阿尔伯特·埃利斯发明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

这种疗法以斯多葛派哲学和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其基本假设是,导致情绪障碍的不是具体事情,而是当事人对事情的非理性解读、反应,另外,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是选择的主体,鼓励人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而情绪,是思维方式导致的。解决情绪障碍,始于思维方式的改变。

像小飞一样,国内很多对心理治疗失望的人有一个共同的抱怨:咨询师要么就是听,要么就是给一些心灵鸡汤。

对于很多无法解决情绪障碍、以致于需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人,倾听、鼓励、鸡汤可能在刚开始的时候带给他们轻松的感觉,但是,他们需要的是具体的指导,希望尽快解决现实问题,这就不能靠倾听、接纳、分析过去来实现。

而需要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这类更积极、进取的方式,在无条件接纳、同情倾听理解的前提下,分析情绪障碍背后的非理性情绪和有害的思维方式,及至同来访者讨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迅速、有效地帮助当事人。

正如好的老师要靠碰,好的咨询师更是如此。多打听、多接触非常重要,不要一下子就定下咨询师,而要了解清楚咨询师的流派、治疗思路、所需时间、治疗目标,在考察咨询师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常识和理性,不要光看名气。

好的咨询师情绪积极、饱满,态度积极、热忱,富有同情心,乐意帮忙,认为问题可以解决,他们把来访者视为平等、相互尊重的合作伙伴,而不是接受分析甚至臧否的对象。

找有过积极治疗经验的朋友推荐是找到好咨询师的捷径。即便开始了咨询,一旦感觉不好,果断停止合作,但是,不要放弃,继续查访,直到找到匹配自身个性和需要的咨询师。

(0)

相关推荐

  • 正视抑郁症,这才是当前我们最需要的!

    很多时间,由于很多的原因我们常常会感觉自己不开心,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有天我们发现了我们突然不开心的时间很长,莫名就会很悲伤,甚至拒绝与他人交流. 这并不是我们自身心态不够好,也不是我们内心不 ...

  • 抑郁症正成为人类第二大杀手!想要摆脱,教你3个方法

    抑郁症发病通常都是在无形之中的,情绪低落.焦虑.失眠.自我否定.负罪感,这些负能量的字眼,在抑郁症患者身上都常常出现,抑郁症甚至会让患者有轻生的念头.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他们往往会讳疾忌医,认为抑郁 ...

  • 抑郁症不可怕,学会几招就搞定

    为什么要活着 长春小伙儿"向阳"患上了抑郁症 刚患上抑郁症的时候,刚满23岁,后来,经过两年多年的坚持治疗,他不但战胜了可怕的抑郁,居然还写了一本感悟--<为什么要活着> ...

  • 这种更隐蔽的抑郁症,可能就在你身边。

    发布时间:2020-11-03  前几天下班,打了一辆出租车,刚一落座,带着浓重口音的大叔就感叹现在的年轻人真不容易. 或许是跑了一天车太无聊了,大叔主动跟我聊起了天.说着说着,说到了自己的儿子. & ...

  • 男星吸毒复出无望被迫患上抑郁症,戒毒心理康复可别再被忽视了!

    没错,这位直言"遭遇不公"的劣迹艺人便是<那些年>的男主演柯震东,想当年,柯震东因参演<那些年>火遍大江南北,颜值.流量.演技都受到了大众的肯定,当时很多人 ...

  • 乐见其成

    乐见其成,是做人应有的心态和格局.通俗地讲,就是要见得了别人的好,任何时候都应该给对方更多地祝福.不用人比人气死人,别人有别人的付出,有别人的本事,也有别人的机遇.看待他人,尤其是晚辈,内心依然要充满 ...

  • 乐见其成 顺其自然

    乐见其成 顺其自然 安徽商报 10-21 08:03 大 吴奇隆昨日现身武汉,出席天梭新品发布会并接受记者采访.对于小虎队重聚消息他并未否认,不过他也表示,自己目前仍在等待进一步的消息,对于这件事只能 ...

  • 秦始皇陵的发掘:秦始皇被妖魔化了几千年,原来我们都错怪了他

    引 胡适说过一句话叫:"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2200多年前,有一位帝王,他横扫六合,并吞八荒,一统华夏,建立不世功勋,推行的一系列制度对华夏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他被后世 ...

  • 别把《喝火令》妖魔化

    2018-06-15 01:24    对于<喝火令>这个词牌,<钦定词谱>是这么写的: 喝火令,双调六十五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七句四平韵.此词无他首可校.后段句法,若准前 ...

  • 乐见这一次人性逻辑战胜了流量逻辑

    流量逻辑似乎无坚不摧的语境下,乐见这一次疯狂的流量受到了人性逻辑的狙击,忍无可忍的善良民众,保护了一个96岁的老奶奶免受流量的消费和捕猎. 不知道触动了现代人的哪根神经,这位在风风雨雨中摆摊30年的老 ...

  • 人工甜味剂被妖魔化,高剂量糖精会导致糖尿病吗?

    导语:正常食用国家批准的人工甜味剂,是没有危害的. pixabay 今天是大年初四,每逢佳节胖三斤,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又在担忧体重问题.对于爱吃甜食又不想长胖的人来说,选择使用无卡路里人工合成甜味 ...

  • 多丽丝·莱辛:不去妖魔化他者,和男人对话

    多丽丝·莱辛于2007年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多丽丝·莱辛的作品广泛涉及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种族隔离等社会和政治热点问题,因此也饱受争议. 人民文学出版社日前推出两本多丽丝·莱辛的小说集,其中,< ...

  • AMNUA复调专题 | 拍摄日志:被妖魔化的“艺术家”

    今天已经是8月3号,广州的拍摄已经接近尾声,导演和场记不断发来采访素材,内容之多已然应接不暇. 去深圳的时候,在旧天堂书店买到一张喜欢了很多年的CD,大乔小乔的合集--<合影>.早上拆开来 ...

  • 乐见民企成外贸“主拉动力”地位不断巩固

    乐见民企成外贸"主拉动力"地位不断巩固 海关总署13日发布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外贸进出口实现"开门红".据海关统计,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