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副宰相冯京墓惊现阳新|鲜为人知

故乡读书会

  ◆  ◆

挖掘历史资源,服务文化建设

  ◆  ◆

鲜为人知

北宋副宰相冯京墓惊现阳新

探寻“三元公”冯京身世之谜

引子

在湖北省阳新县大王镇境内的某座小山上,有一座古代墓葬,墓主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连中三元”的北宋副宰相冯京。

冯京(1021—1094),字当世。北宋大臣。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己丑科状元,为宋朝最后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也是中国十七位连中三元的状元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个。

由于冯京的显赫声名,广西河池宜州、梧州藤县和湖北江夏、咸宁、大冶、鄂州等地都宣称是冯京的故乡或出生地,但从没有人说冯京是阳新人;也有多地宣称发现冯京墓葬,但是几乎没有人知道阳新阳新有冯京墓,在正史和阳新地方志中也找不到关于冯京墓的任何信息。

那么,冯京究竟是哪里人?阳新的冯京墓是真是假?有何来历?

这些问题十分复杂,涉及政治史、文化史、姓氏史、家族史及移民史等,一言难尽,说来话长。

冯京的从政事迹

冯京中状元后即开始仕宦生涯。第一个职务是“除将作监丞,通判荆南府”,也就是任荆南(今湖北江陵)知府的副手。任满回京,升为秘书省秘书郎,召试,迁太常丞,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

因岳父富弼当政,为避嫌疑,冯京以右正言龙图阁待制出知扬州,未久徙庐州,又改任江宁知府。以翰林侍读学士被召还京,纠察在京刑狱。迁翰林学士知制诰,权知开封府。

冯京到开封上任后,发现一大堆破事等着他:有作奸犯科的,有沉冤难雪的,有久讼不决的。他上任三把火,数日之内,快刀斩乱麻,明辨是非,当堂断案,以往哭闹不断、黑恶横行的府衙顿时平静下来,一时士民称快,奸滑屏迹,治声传于远近。

嘉祐八年(1063),宋仁宗赵祯驾崩,英宗赵曙即位,冯京受命安抚陕西。他修筑古渭寨,以扼西人之咽喉,通西羌之唃氏,并授以官职,将其从西夏那边争取过来,解除了边境之忧。以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出任太原知府。西夏人秉常以兵犯境,冯京沉着应对,并向朝廷进呈守边方略,为所采纳。由开封知府试任御史中丞,不久拜为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隔了不到两个月,又被任为参知政事,时在熙宁四年(1071),冯京时年刚好50岁。参知政事协助宰相处理政务,相当于副宰相,冯京自此正式进入国家的权力中枢。

当时神宗赵顼任王安石为相,王上任伊始,便极力推行新法。冯京反对躁急行事,屡次与其争辩,声闻殿外,不为少屈。安石恚恨,贬冯为亳州知州。神宗知道他受了冤屈,不久召回,任资政殿学士,知渭州。冯京对茂州夷人恩威并施,使之归诚,并上奏朝廷,请求不咎既往,发农具,给粮草,夷人感恩戴德,歃血盟誓,愿意世为汉藩。老幼视冯京为再生父母,朝廷召回之日,土人攀车遮道,洒泪挽留,不肯放他离去。时在十一月,为了表达感恩之意,竟如上元时节一样张灯结彩为其送行。

宋神宗像

冯京回京后,被任为明堂仪仗使,拜正议大夫、枢密使。他以老病力辞,除观文殿学士光禄大夫,知河阳,徙青州,改知成德军。哲宗赵煦即位,迁银青光禄大夫。元祐二年(1087),除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这时冯京已经是66岁的老人了,哲宗特地遣使赐诏慰勉说:朝廷以河流未复,流民为患,因此才让你到大名担当重任啊!

冯京在朝时,除了与宰相王安石争辩,还多次与皇帝争辩,虽然使得皇帝不高兴甚至难堪,也不肯退缩。有人劝他不可激怒圣上,要为自己留退路,他回答说:“事君尽其心而已,它莫敢知。”

冯京处理边疆关系颇有一套,因此常被派往边境或其他险恶之地任职,每到一处,总能因地制宜,临机独断,迅速排除隐患,平定祸乱。因此,他得到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皇帝的倚重,恩宠之隆,胜过许多朝廷重臣。正如北宋另一位状元出身的大臣彭汝砺所说:“公徒步起于江湖,数千里外挟策入京师,所试皆第一,名声走天下。天子以得人为庆,公亦自以天子为知己,屹然中立,不肯少自贬损,始终四世,白首一节。其自大名来朝班廷中,如麒麟凤凰至,贵近属目,贤俊宅心。”“以天子为知己”!古往今来,官员的自我期许,也莫过于此吧!

由于长年奔走塞北江南,且公务劳顿,冯京积劳成疾。元祐五年,加检校司空衔,改彰德军节度使。哲宗担心他的健康状况,特地派人探视慰问。

次年,冯京年届七十,请求致仕。哲宗不许,并加任他职。冯京接连五次请辞,哲宗仍不舍。又过了一年,他再次申请致仕,终获恩准。元祐七年(1092)三月,以宣徽使太子少师致仕,进封太子太保。绍圣元年(1094)四月,冯京去世,享年七十有四。哲宗为之辍朝临奠,追赠司徒,谥文简。

冯京的众多佳话

有一件事非常神奇,至今无解。据宋江少虞《事实类苑》载,冯京年幼时,他的父亲冯式在他所读的后面写了一行字,“将仕郎守将作监丞通判荆南军府事借绯冯京”(宋王称《东都事略》所载冯式所书文字大致相同)。冯式死后十一年,冯京状元及第,所担任的第一个职务,与其父所书职务,竟然一字不差。这件事表明,冯式对自己的儿子非常了解,寄望甚深,而冯京也真的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冯京初任荆南府通判时,上司张旨欺其年青无历练,颇有些瞧不起。后来,司谏韩贽安抚荆湖,私下召见冯京,打听张旨是否有不法之事。冯京没说张旨一句坏话,全是赞颂之辞。张旨知道后十分惭愧,自恨不知人。

韩琦为相,朝臣纷纷登门拜望,而冯京数月未去,被韩视为傲慢。于是他便遵岳父富弼之命去见韩琦,说:“公为宰相,从官不妄造请,乃所以为公重,非傲也。”韩琦因此更加器重他。

1048年,冯京参加鄂州(治今武昌)乡试,主考官有眼无珠,看不中冯京的诗文,打算直接Pass掉,因同考官反对,便将冯京列为最后一名。南宫诚(一作成)时为鄂州通判,担任监试官,他调阅冯京的答卷后,大为赞赏,于是力排众议,将其置于首选。后来冯京果然不负所望,考取鄂州乡试第一名(后称解元)。

如果没有南宫诚的帮助,冯京不仅不能考取第一,而且连录取都不可能,更不用说连中三元了。对其知遇之恩,冯京始终不忘。皇祐元年(1049),冯京初到荆南,当时南宫诚调任潭州(今湖南长沙)通判,冯京特地作《谢鄂倅南宫诚》诗以示感激:

常思鹏海翮飞翻,曾得天风送羽翰。

恩比丘山何以戴,心同金石欲移难。

经年空叹音书绝,千里相思道义宽。

每向江陵访遗迹,人犹指点县题看。

南宫诚死后,冯京设法照顾他的后代,“以郊恩官其子”,即把朝廷给自己的恩荫让给南宫诚的儿子。

但是早年的冯京可不是这样,那时的他,是个顽皮后生,浪荡公子。

冯京曾客居咸宁,与一帮青年士子在潜山寺院读书,因看门狗常常骚扰他们,便设计将其引到松林中勒死烤肉吃了。空门净地,杀生嗜血,和尚们岂能容忍,便诣县告官。那县令见冯京相貌堂堂,知非凡俗,便命其作《偷狗赋》,冯京展纸作文,援笔立就。县令取来审阅,见其中有句云:“团饭引来,喜掉续貂之尾;索牵去,惊回顾兔之头。”不由得拍案称奇,不仅不治其罪,还大加勉励,摆宴为其压惊。冯京游学东南时,曾客居余杭,因事被当地官府拘禁,关押在破寺中。他无钱赎身,激愤难消,便于壁上题诗一首:

韩信栖迟项羽穷,手提长剑喝西风。

可怜四海苍生眼,不识男儿未济中!

一个姓范的小吏看见此诗,暗暗吃惊,便向县令提出放了冯京。县令以为范某收了贿赂为其说情,不肯答应。范说:“秀才虽贫,他日必将贵显。”并抄了冯京的诗呈给县令,县令见冯京仪表非凡,且胸有大志,前途未可限量。便成人之美,释放了他。

南宋宝祐元年(1253)状元姚勉的《雪坡集》有《赠王生》诗,诗后有注:“冯京曾醉题角妓股上一联云:'玉体贴怀香胜玉,酥胸到手滑于酥。’妓遂雕绣之。后京为状元,再过其家,题一绝云:'冰肌滑润带微红,戏写羲之旧笔踪。血色罗裙巧遮掩,不烦他日碧纱笼。’王生近为人市双宠,故末及之。”冯京年青时的这一桩风流韵事,展现了他的名士风度。只是因为他后来成了北宋名臣,正史为尊者讳,未予收录。

但正史却记载了与他的婚姻相关的一件事。《宋史》卷三百一十七《列传》第七十六载:“冯京……举进士,自乡举、礼部以至廷试,皆第一。时犹未娶,张尧佐方负宫掖势,欲妻以女。拥至其家,束之以金带,曰:'此上意也。’顷之,宫中持酒肴来,直出奁具目示之。京笑不视,力辞。”张尧佐的一个侄女是皇帝的妃子,他自然就是皇帝的伯父了,但此人品行卑劣,君子不齿。

宋代有“榜下择婿”的惯例,历考取进士就意味着做官入仕,故王公贵胄们常于进士名单公布之日,现场从考取士子中务色女婿。冯京会试得第一,为会元之后,便为张尧佐相中,待他高中头名状元,张尧佐更紧盯不放。一经放榜,趁冯京从崇政殿出来准备回寓所的机会,派家丁以高头大马裹挟、簇拥着冯京到张府,张贵妃遣太监送来酒食慰劳,张尧佐出示嫁妆,并打开其中一个箱子说:这是五百两黄金。

冯京如果就范,便可一步登天成为皇亲国戚。然而他只是微微一笑,看都不看一眼就将箱子盖上,神态自若地告诉张家人:老母已为我订了亲,“吾头可截,婚终不可易”。说完便离开张府,为免纠缠,回家即向王氏下了婚书。这件事让京城的的士大夫们对他刮目相看。

关于冯京中状元,还有一个“错把冯京当马凉”的传说。

据说,那年与冯京一同参加殿试的考生中,有张尧佐的外甥石布桐。张尧佐在考前收买了监考和阅卷官员,要他们务必将石布桐取在第一名。为阻止连中解元和会元的冯京再次夺魁,张吩咐如果有姓冯的报名,不得列入殿试名单。冯京得讯,把“冯”字的两点移到“京”字旁,“冯京”便变成“马凉”了。殿试结果一公布,“马凉”高中第一名,成了状元,后来才知正是冯京。

当然,这个传说应该是好者者的杜撰。事实上,宋皇祐元年(1049)那次殿试,唱名第一的本是钱塘人沈遘。宋代科举制度中有一条规定,皇族和在职官员应试,均不得取为头名。而沈遘因有祖辈祖做官的余荫,被赏赐了一个“郊社斋郎”的小小头衔,因此只得退居第二名,成为榜眼。此事在《宋史》卷三三一沈遘传中有明确记载。

冯京的死也非同一般。宋孙升《孙公谈圃》载:“冯大参京,尝病伤寒已死,家人哭之。已而忽苏云:'适往五台山见昔为僧时室内之物皆在,有言我俗缘未尽,故遣归。’因作文记之,属其子他日勿载墓志。”古往今来,类似的记载屡见不鲜,不可一概斥为虚妄之辞。元祐九年(绍圣元年,1094)四月三日晨,冯京起床后去寺院拜佛,回家后没多久即“端坐而逝”。以此看来,冯京不仅是大才子,而且具备先知先觉的大智慧。

冯京文集已佚,所存诗文不多,散见于《鹤林玉露》《湘山野录》等文人笔记和《三万家谱录》《冯氏大成宗谱》等民间文献,策论表章主要有《论用材》《论士节》《答英宗问楚税撮要》等,诗词除脍炙人口的《题寺壁》《题钓台》等外,尚有若干警句流传于世,录五联如下:

1.琴弹夜月龙魂冷,剑击秋风鬼胆粗。

2.吟气老怀长剑古,醉胸横得太行宽。

3.尘埃掉臂离长陌,琴酒和云入旧山。

4.丰年足酒容身易,世路无谋着脚难。

5.吞炭难忘当日事,积薪深愧后来恩。

河南新密市冯京墓

冯京的籍贯之争

冯京长期担任朝廷高官,而且是科举史上极为罕见的“三元及第”之奇才,所以多个地方宣称是冯京的故乡,不同的典籍所载也各不相同,至今众说纷纭,各持己见。

一说是鄂州江夏人。《宋史·冯京传》载:“冯京,字当世,鄂州江夏人。”《宋史纪事》卷十八载:“京字当世,鄂州江夏人。”江夏为鄂州属县。《宋史》载:“北路(即北路安抚司),有府二:江陵、德安;州十:鄂、复、鼎、丰、峡、岳、归、辰、沅、靖。军二:荆门,汉阳。”“景定元年,改荆湖制置使……县七:江夏,崇阳,武昌,蒲圻,咸宁,通城,嘉鱼。监一:宝泉。”与冯京同时代的李焘、司马光、王辟之、王称等人也认为冯京为鄂州人。王称《东都事略》卷八十一载:“冯京,字当世,鄂州江夏人也。”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仁宗景佑元年(1034)载:“癸丑,赐进士冯京等一百七十四人及第、一百六十人出身、二百九人同出身于崇政殿。京,江夏人也。”

一说是鄂州咸宁人。《鹤林玉露》乙编卷四载:“冯京,字当世,鄂州咸宁人。其父商也,壮岁无子。”咸宁有不少与冯京有关的地名,如三元楼、读书台等。关于其父“壮岁无子”的记载,也见于宋罗大经的《鹤林玉露》。据说,冯式婚后多年,没有子嗣。他去京城办事,行前夫人朱氏授以白金数笏,作为买妾之资。冯式在京城买了一个小妾,问及身世,该女说是因为父亲“居官累逋欠”,父亲治下百姓拖欠税负钱粮,自己不得已而卖身赔付。冯式感其言,遣还其父,钱也不要了。因积有阴功,几个月后朱氏便怀上了冯京。但其实在冯京诞生这前,冯式已经有两个子女了。而据冯氏宗谱载,“壮岁无子”的冯商,是冯京的祖父。

一说是广西宜州人。《方舆胜览》称宜州为“冯三元毓秀之邦,人才不乏”。《宋史》载:“庆远府,本宜州龙水郡庆远军节度。旧军事州……县四:龙水、天河、忻城、思恩。”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庆远府”载:“秦属象郡,汉属交趾、日南二郡界,并同安南府,后没于蛮夷。唐招降所置,初曰粤州,后曰环州,改为龙水郡,复为粤州,改为宜州。”又载:“拜相山,又名天门山,二峰如笋……冯三元祖茔在其下。”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称冯京“祖茔在宜之龙江”。两书都称冯京祖坟在宜州。

鸭公山冯京墓

一说是广西藤县人。宋代镡津(今之藤县)是藤州下辖的一个县,“藤州,感义郡……开宝三年,废宁凤、感义、义昌三县。县二:镡津,岑溪”。最早出现这种说法的是南宋淳佑年间(1241—1252)。《藤县县志》载:“名宦:李万,淳佑间知藤州,尝访冯文简公断碑刻于石。邑绅:宋三元大司徒谥文简冯京。人物:冯京,字当世,镡津人。隽迈不群,乡试礼闱廷对皆第一。……按:京父壮游江湖,侍焉寓宜州,游学湖湘,作精舍于咸宁,又客江夏。”藤县县城有“冯京山”,据说冯京父亲冯式之墓就在其地,,冯氏后裔1947年在墓侧建三元亭。亭之匾额为时任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题,冯璜题写亭记。亭前两联,出自民国大人物李宗仁和白崇禧之手。李的对联是“梓乡亦有三元,世泽榕门同景仰;云树犹留抔土,家声华彩有光辉”;白的对联是:“云路扶摇,玉笋班行列第一;天衢声价,彤墀爵秩历朝三。”

一说冯京是宜人寓居镡津。乾隆《梧州府志》称:“按京本宜山人,因父尝居镡津,后人遂建文简公祠、三元书院于故居。”明代广西提学潘恩在《过冯当世祠诗记》的序文中说道:“宋三元冯当世先生产于宜之龙水,天门拜相山祖墓在焉。幼流寓入藤,有读书故址;后贯籍武昌发解……载《一统志》。好事者高其名行,转相传致,私以为邦。”明代嘉靖《广西通志》、清代雍正《广西通志》《宜山县志》中亦引用其说。

那么,冯京的真实籍贯是哪里,他究竟是在哪里出生的呢?

笔者依据正史和出土文物,对照多种冯氏传世宗谱和《灵泉志》等罕见文献,对冯姓来源和冯京的身世作了一番考索。

出土的冯京墓志

冯京的世系溯源

要弄清冯京的世系,须先回顾冯姓的由来。

冯姓之来源,众说纷纭,各持一端。冯京这一支的家谱,肇自秦汉,其中记载冯氏为伯益之后。伯益一作伯翳、柏益,相传为黄帝的六世孙。因助禹治水有功,受舜赐姓嬴。冯京的家谱记载,其远祖“舜公生于西秦,父死母醮,嬴氏育为己子,遂胄嬴姓以叨封爵”。冯京起初也认伯益为冯姓之祖,后来却否定此说。

英宗朝,冯京奉命“偕儒臣检校历代帝王苗裔及古功臣封敕年月姓氏表记”,通过调阅皇室藏谱,对冯氏世系进行了重新考证,“始识余先世非出自伯益,实出自周文王名臣毕公高之后也”。他确认冯氏非伯益之后,而是毕公高之后。

黄帝之十九世孙名高,为周文王昌第十五子,助兄武王伐商功著,封于毕,史称毕公高。其后以地为氏,姓毕。时姜尚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奭、毕公高为左右王师。

毕公高十五世孙毕万,晋献公十六年(前661),拜孝国右将军,随晋献公征伐,灭耿、霍、魏三个姬姓侯国,以功拜大夫,封于魏。其后以国为氏,姓魏,后又食采冯城,因以冯为姓。

伯益和毕高都曾食采于冯地,冯京考证:“昔周武王封毕公高之子毕万于魏,食采冯城,因以为氏,犹之嬴氏食采于冯阝,音同实异,名同实异也。”虽然伯益、毕公皆古之贤人,而且伯益的名声可能比毕公高要大一些,但“祖宗之源流不可不重其始,子孙之绍述不可不慎其终”,因此他断毕公为祖,以伯益为附,而载于从祀之列。北宋元祐元年(1086),冯京向族人公布了考证结果,自此成为定论。当然,他只是确定他的始祖是毕公高,别支冯姓可能另有其源。

以上冯氏远古世系,自然已经无从考证,但冯京所依据的资料无疑是最权威的。

鹤鸣畈冯京墓

以后的冯氏世系就比较连贯。毕万之十三世孙冯启的三世孙名叫冯驩,又名冯谖,就是孟尝君门下“弹铗而歌”的那个著名食客。其后人中有一个大树将军冯异,也是青史留名。还有一个名人叫冯宝(507—557)。知道他的人可能不多,但知道冼夫人的人就多了。没错,他就是冼夫人的丈夫。

冼夫人(512-602)是梁、陈、隋三朝时期岭南地区的百越女首领,冯宝死后,她平定岭南割据势力,率领民众归附隋朝,获封谯国夫人。她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历朝多次追封,尊其为“岭南圣母”。至今广东多地的冼夫人庙仍由冯氏子孙管理和供奉。就这样一代代传下去,传到冯智彧,他大约是冯启的第35世孙。

如果说以上冯氏远祖世系还有不确定性(如有人认为冯宝是五胡时期北燕苗裔) ,冯氏近世世系就很清楚了。冯智彧的长子冯兴,被冯氏尊为一世祖。冯兴字子裔,讳大喜,号兴善,生于唐武德元年(618),于唐初从广东高州长坡冯家村(旧名良德)徙居广西庆远府(原宜州)宜山县冯德乡(又名龙水),自此落籍。冯兴的四世孙名叫冯宝堂,唐德宗年间进士及第,任职于秘书省,生子二,一名三畏,一名三元。

到这一代,这支冯氏便分开了。冯三畏官盐铁转运使,迁居今江夏,死后就葬在江夏东三十里一个叫做冷水铺的地方。冯三元生于天宝元年(742),仍居广西。冯氏宗谱载,冯三元官至兵部尚书,致仕回宜,寿八十一而终,葬宜州天河县北离城三十余里;三元堂谱则载其葬去城四五里拜相山又名天门山下。

名气大,争(籍贯)的人也就多了。而冯京籍贯的争议之源,可追溯到冯三畏、冯三元兄弟分居两地这一变化,而且,还与“冯三元”这个姓名有关。

冯京是冯三畏的后裔,还是冯三元的后裔?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冯京的籍贯。笔者考查发现,两种可能性都存在。

新修冯氏大成宗谱

冯京的身世之疑

一种可能,冯京是冯三元的后裔。出土的冯京墓志和冯氏大成宗谱支持这一说法。

冯京墓志撰述人为“左朝散郎充宝文阁待制新差知江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彭城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护军赐紫金鱼袋彭汝砺”,彭汝砺祖籍江西,是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官至权吏部尚书,死后葬在阳新县下彭源(另文考述)。书写墓志的是“左朝请郎权尚书户部侍郎上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王古”,篆盖的则是“左朝奉大夫试给事中护军永安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乔执中”。墓志的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因而可视为冯京身世的权威记述。

冯氏旧谱

彭汝砺首先引用编修蔡骃所作冯京行状的内容:“公讳京,字当世。曾祖碧,著作佐郎。祖考禹谟崇公,殿中丞。考式蜀公,左侍禁。皆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冯氏旧家河朔,五代之乱,避地走宜藤间。宋兴,天下定,崇公出献诗百篇,太祖伟而官之,亦不克试。……崇公死,蜀公寓鄂州,遂为江夏人。”墓志称冯氏自冯京父亲始迁江夏,冯京可能出生于广西,也可能出生于江夏。据此,冯京发解虽在江夏,但籍贯可以说是宜州,也可以说是江夏。墓志与家谱的记载有所出入,也与《灵泉志》中冯京父亲冯式寄同乡书的说法不尽一致。

冯兴的九世孙名叫冯道,这可是一个了不得的历史名人。冯道(882-954)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晋高祖、后周太祖等十个皇帝,始终担任三公、三师之位。后周显德元年(954)四月病逝,追封瀛王,谥号文懿。他亲亲爱民、举贤任能,在当时声誉卓著,口碑甚佳。而后世史家宥于忠君之论,对其评价极低,骂他“不知廉耻”,为“奸臣之尤”。在中国历史上,冯道的声名远超冯异、冯京等人,但冯氏后人多不愿意让人知道这个祖先,原因正在于此。

据冯氏宗谱,冯三元的五世孙、冯天保的曾孙、冯道的第五子冯唐,于后晋开运二年(945)授鄂州江夏县令,遂由河北瀛州景城县迁居江夏。冯唐的弟弟冯虞也跟随他迁居江夏。后避乱迁徙到宜州(今广西宜州)、藤州(今广西藤县)之间。垂老之年,二人又一起回到江夏,与他们的同辈族人、冯三畏的五世孙冯亨阳会面联宗,死后葬于江夏灵泉山。

道光年间冯京墓图及图说

这与前面墓志说自冯式起从广西迁到江夏的说法不同,但与《灵泉志》所载北宋人张昇作于皇祐三年(1051)的《冯文简宗谱总序》的说法相同。冯氏宗谱中载冯式《宝善堂记》也说:“自唐、虞二公修祠于鄂城,而栖隐于夹山,传百余年,世称望族……宅前有湖,筑堤蓄鱼,因名其地为冯家澥。”冯京是冯虞的四世孙,他的曾祖(冯虞之子)名叫冯碧,祖父名叫冯禹谟,父亲名叫冯式。据此,冯京自其四世祖已落籍江夏,则其籍贯是江夏,出生地也是江夏。

冯京墨迹

一种可能,冯京是冯三畏的后裔。《灵泉志》中的部分文献和冯氏保安支宗谱等资料支持这一说法。

与冯氏宗谱对比,《灵泉志》关于冯氏的记载,不仅世系存在出入,而且冯京以上几代祖先的姓名亦有出入。

据《冯司徒式公庙碑》和《冯式寄同乡书》,冯三畏落籍江夏,掘地建屋,获金十万,以此发家。生子宏英,称硕彦士;英生天命,官尚书监。生子世塘,官秘书省。据冯式《宝善堂记》,冯世塘修祠于鄂城,栖隐于夹山,传三百余年,世称望族,至宋太宗朝,生其祖父冯观。则冯氏世居灵泉(夹山),未尝他徙。

传到冯三畏的六世孙冯其龙,居灵泉西庄上堡,家致巨富。其子冯观善卜筮,好风水,复营宅于南庄下堡,依山而樵,伴水而渔。又买下唐江夏王李道宗裔孙(后改姓王)住地紫萼园,即后之冯家澥。至冯商,因人丁式微,迁居长岭之南,生子冯式。冯观、冯商父子善卜筮,乐山水,广购田产,以贻子孙。到冯式时经营有方,家财更巨。冯式之子冯京出生于冯家澥。

又据《杜公(宗晦)遗子书》之注,冯氏在灵泉山有三处宅基地,后冯氏迁走,地为他姓所得。冯京子孙,后居沙河泾,又徙大冶金牛,分居关山等地。今大冶保安古属江夏,境内磨山村有下泾湾。2016年,笔者和黄石文化史专家组一同前往考察,发现该地过去就叫冯京湾(有墓碑文字为证),据说正是冯京出生和生活过的地方。

如果此说属实,则冯京是土生土长的江夏人,如依当今的区划,则是大冶保安人。

新立墓碑

综上所述,若冯京是冯三元的后裔且生于广西,只是后来在鄂州入籍应考,那么认他为广西人便属当然。若他是冯三畏的后裔,认他为广西籍则没有道理。之所以有此分歧,原因可能是:广西冯三元后裔以宗人冯京为荣,为其建祠以自高门第;或者广西冯氏所建三元(公)祠,是为了纪念其先祖冯三元,而非连中三元的冯京,但后来变为一并纪念三元公冯京(谁不想跟状元亲近呢),冯京的名声高于乃祖冯三元,当地历代又陆续添建与冯京有关的亭台楼阁。这样以讹传讹,冯京便成了广西生、广西长的名人了。

阳新冯京墓

冯京的咸宁岁月

那么,为什么有人说冯京是咸宁人呢?

原咸宁市咸安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顾明德先生编著了一本名为《北宋副宰相冯京》的书,是“咸宁市历史名人丛书”之一。他说冯京是咸宁人,并且明确地说,冯京祖父和父亲由广西北游,路过咸宁,相中永丰驿,于是迁居咸宁,冯京出生于咸宁县城南门外冯家垅(注:今属咸宁市咸安区永安街道),又说冯氏故宅在今咸宁华容山下区公共汽车运输公司停车场东侧山窝。自然,该书中也记载了许多与冯京有关的传闻逸事,其中一些似乎坐实冯京就是咸宁人。

北游路过,相中其地,因而迁居,这个理由太过牵强。事实上是冯商早已相中并买下其地,冯式自江夏迁往咸宁,寄居于永丰驿。

冯家是何时何因由江夏迁徙到咸宁永丰的呢?

冯式寄同乡书中说,冯氏住江夏(灵泉)夹山里,土名冯家澥,后营宅于南庄下堡,再由他的父亲冯商卜居长岭之南,构室中堡。“生男冯京,适应其占。不幸遭家多难,徙于永丰。先人坟墓,尚在故乡……”《杜公遗子书》载:“观生商,商生式,式生京,三世巨富,多更事变,去之永丰驿。”这与冯式寄同乡书可相互印证。那么,冯家遭遇了什么灾难或变故呢?

《龙泉志》在小范围内流布传抄,被人奉为珍秘,后世有心人为其作注,其中《冯式寄同乡书》下有注,说冯观、冯商父子“田买七邑,富甲乡邻”,这“七邑”就包括江夏沼山、通山金溪、咸宁永丰、大冶铜隄、横山等地。其时,辽国和西夏先后侵宋,官库空虚,上官向冯家借钱办饷,冯式不与,以违抗圣旨论处,家产被籍没。一夕之间,冯家由巨室沦为贫民,不得已迁居咸宁永丰驿。冯京《永丰驿读书台记》自述身世说:“余年十五,与先人去江夏而寓永丰,非择而取之也。”“非择而取”四字,隐讳地表明其家迁居咸宁是被逼而非自愿,也与《灵泉志》所载相吻合。

冯京随冯式寓居咸宁之时,已有15岁。他曾到咸宁城南二十里之潜山寺里的经馆读书,其后便有了前述“打狗作赋”的故事。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称冯京有《潜山集》,已佚,但《宋史·冯京传》没有关于他的著作的记载,今人所编《全宋文》卷一三六二收录他的文章仅11篇,“不是例行公事之作,便是不疼不痒之文”。

《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四收录了《潜山集》三卷,但作者是比冯京稍晚的北宋大臣朱翌;南宋和尚文垧亦有同名诗集。因此,可能是后之好事者或当地冯京后裔杜撰其文集名以资佐证。至于咸宁有拜相山、天马山、三元桥之类,或是后之文人雅士附会而建,历时既久,真伪莫辨。拜相山、天马山与广西地名一致,很有可能是直接从该地“移植”而来。

冯京在咸宁读书时间并不长。前述《杜公遗子书》又载:冯氏迁居永丰驿后,“得唐相牛僧孺故址而居之,后又徙于金溪乡。”该文下有注,称金溪乡在通山县,遗迹尚存。而金溪之地,是冯家富足之时,冯京之祖父冯商买下的。

在冯家寄居咸宁与移居通山之间,冯京曾与一帮学友一起转移到沼山读书。同治《大冶县志·山川志·茔墓》载:“宋冯文简公祖墓在沼山。”沼山,当时在江夏境内,今为鄂州与黄石大冶的界山,一部分属大冶保安镇,一部分属鄂州市梁子湖区沼山镇。据冯京《沼山记》和冯元铨《沼山赋》载,冯京的高祖冯虞就曾在沼山买地建宅,后“沦隐草莽”,昔之台阁,已成荒乡。

其后,冯京族弟冯瑞的祖父冯潮再买地于沼山白云畈(《冯金溪商与铜溪潮书》),冯瑞与灵泉李、杜诸子肄业于山中,冯京也从潜山转到沼山,从张昺、张昇二先生就学。“白水盟心,自甘箪瓢以矢志;青云系足,惟见烟霞以留人。”这是冯京文中之语,可见他对沼山的景致十分喜爱,其所作《沼山记》和《沼山八景记》存于《冯氏大成宗谱》中。

冯京青少年时期,随家多次迁徙,在不同的地方读书问学,与才士高人亲近交游,这使得他眼界开阔,学养宏富,见多识广,连中三元,洵非偶然。

冯瑞是冯京的族弟,生于大冶保安,与冯京同榜中探花。前三名中冯家兄弟占了两个,这实在是旷世难遇的奇迹。后来冯瑞于北宋熙宁五年(1072)在保安湖临街处水口兴建三元阁,储封中宪大夫张昺作《铜隄三元阁记》,作为兄弟高中、尤其是族兄冯京连中三元之永久纪念。

那么,冯京的坟墓怎么会出现在阳新呢?

河南冯京墓

冯京的坟墓之迁

冯氏宗谱载,冯京之墓,原在江夏灵泉山。然而,一个偶然的发现否定了这一说法。

1979年4月,河南省密县曲梁公社(今郑州新密市曲梁乡)五虎庙村在平整田地时,发现了一座仅次于皇陵等级的宋代墓葬,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与密县文化馆一起对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并于1987年发表了考古报告。

发掘结果表明,该墓早年被盗,随葬品大部失窃,但留下的瓷器、陶器、石器和钱币也还不少,最重要的是,墓葬的主人竟是大名鼎鼎的冯京,四个墓室所葬分别是冯京和他的原配夫人王氏、续妻富氏姐妹二人。冯京及三位夫人的墓志均保存完好。这表明,冯京墓没有迁移过。

但冯京墓的确曾经迁到了江夏灵泉。具体时间不可考,合理推测当是在北宋末年或南宋初年。靖康二年(1127),北宋被金国灭亡,长江以北沦于异族,赵构在河南商丘即帝位,史称南宋。后迁都杭州,放弃淮河以北地区。大约在此前后(据宗谱载是宋徽宗即位后),因冯京墓葬所在地为敌国所有,其后裔便在定居地江夏灵泉山重新建墓,以方便族人省墓祭拜。

然而到了明代,冯京墓被迫移出灵泉山,再次南迁。

灵泉山,今名龙泉山。同治《江夏县志》载:“在县东六十里,有泉,旱祷辄应,因名。东名笔架峰、龙帐峰,南出为宝盖峰、玉屏峰,又为天马峰……,灵泉寺踞其麓。”灵泉山位于武汉市东郊12公里处梁子湖畔,由两条东西向的山脉组成,自西向东绵延九公里,两山之间,溪港广布,地肥林密,是一处山环水绕、生态优良的地方。

灵泉山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名叫江夏山,唐初称夹山,宋以后变名为龙泉山。自西汉起,一些文臣武将、诗人隐士相继迁入灵泉山,至元末,有樊、李、杜、张、沈、曾、董、邹八大家族生息于此,并陆续修建有亭台楼阁,形成繁华集市,俨然世外桃源。有心人编撰了《灵泉志》,对当地的山水名胜、风土人情、族姓来源及名公巨卿作了较为细致的记录,成为兼具地方志与家族史特色的稀见文献。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帝国,洪武三年(1370),封第六子朱桢为楚王。据《朱氏宗谱》载,楚王府在武昌省城内大朝街,朱桢常到忠孝门外六十里灵泉山游玩。其地四面皆山,乃虎踞龙蟠之地,所居乃八大官宦之家。

楚王请堪舆家傅某谋地,看中灵泉,欲占为坟山。先提出以山外地拨换山内陆,八大姓不从,王室便通过强买和暴力打砸等手段“清场”,为此,当地世家大族与楚王室之间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官司和斗争,其间数次发生震动朝野的重大事件。楚府与八大姓的争讼的有关公私文告,在《灵泉志》有较全面的收录。

地头蛇再狠,终难压皇亲贵胄,楚藩软硬兼施,陆续赶走灵泉山中的八大姓和山外的48户,将灵泉山变为王室寝山,相继修建了九座王寝及王妃墓。冯氏后人重修的冯京之墓,也被迫迁出灵泉山。

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攻陷武昌,将灵泉山内历代楚藩王的墓葬及宫室放火焚毁,俘虏末代楚王朱华奎,用竹篓沉入长江淹死,楚府族人被诛杀殆尽。说者谓天道循环,报应不爽。

那么,冯京的墓葬从灵泉迁往何处呢?

冯京的曾祖冯碧,五代末随父避走宜藤间,仕南汉任著作郎,宋得天下,授登仕郎。后定居江夏,其长子即冯观,次子迁居兴国军妙果里,衍为大族。冯京有五个儿子,三个女儿,其中第四子早夭。冯京长子冯谌和次子冯䜣的后裔散布鄂东南阳新、大冶等地。其中,冯谌的后裔繁衍为荆源支、栗树支和敬收支,冯䜣的后裔繁衍为立树支和保安支。冯谌的七世孙冯载阳(小六公)定居于兴国军小雅山下荆源泉口庄(今属阳新县富池镇),为荆源支始祖。

由于兴国军有近亲族分布,冯京后人便将其墓葬迁到了兴国军妙果里冯氏族人所有的山地。妙果里在明代称永章里,就是今阳新县大王镇一带。具体迁葬之地,就在今大王镇上街村段家井庄南鹤鸣畈陈姓自然湾后鸭公山北坡。该山周边,分布着上冯、下冯、兴隆庄、盛隆庄等冯姓村落。

据笔者调查,鸭公山下路口那个村子,明末清初蕲水县(今浠水县)方姓迁来落业,故名方家垅,后方姓败落,地归段姓,故名段家井。段姓又败落,地归王姓。今仍名段家井,属上街村。

今年五月,笔者请大王镇文化站站长陈松柏引路赴段家井考察,陈说段家井村口有一古墓葬,墓碑仍存。我近前细辨,发现碑文竟出自王凤池之手。墓主为王全柏之聘妻程儒人,因矢志守节,寿至九十,事迹载于州志,其孙王曾请王凤池撰与碑文,于光绪二十年(1894)仲春立碑。王凤池是清代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署江西南康知府,是有名的才子和彩瓷画家,告老还乡后参与了《兴国州志》的编撰。想不到在此发现他的遗文,实为意外之收获。

鸭公山的冯京墓葬一直受到冯氏族人的保护,年年祭扫。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阳新冯氏借重修宗谱之机,将冯京夫妇墓绘图入谱,并由冯仙洲作文记之。冯仙洲又名冯仙舟,一名冯瀚,是兴国州黄颡口沙港冯人,晚清秀才,著有《云溪诗草》。墓图文字称:“吾祖京公谥文简,先年原赐葬灵溪,后迁葬兴国北乡永章里大王店地名鸭公山,二妣与公同圹……人丁繁衍,庄居星散,今值续修家乘,特绘山图,以志不忘云耳。”

时移世变,天灾人祸,导致山河变色,百姓流离,冯京墓无人看管,渐渐倾圯。清光绪十四年(1888),冯京后裔与其坟墓所在地的王姓订立契约,略云:“立卖坟禁契人王上兴公裔下正书、全烟、希天……等,缘宋三元冯姓京公葬身姓屋侧,土名鸭公山段家井,屡因兵燹,惟有土园,碑石无存。身念世谊,合户商议,情愿将京公所葬之地,由前至后劈中连茔在内,以六丈八尺五寸长,由左至右连茔在内,劈中四丈四尺宽,四围俱以窖石为界,情愿凭中出卖于京公裔孙永玉全才圣明……廷玉暨各支人等,保冢为业,当日面议,价九九大钱五十五串文整,入手收讫。”

卖地契约明确,“其禁自卖之后,听从冯姓择日竖碑,高三尺,宽三尺五寸,前后左右,冯姓不得而砌。其禁内听冯在后蓄禁祭扫坟台,永远禁内冯姓无许添葬。凡有内外亲疏人等不得拦阻,并不得闭塞道口,骑压来龙。坟前路途改至界外。此系合户情愿,永无异说,恐口无凭,立此卖坟禁契为据。坟前界外,京公尚有土围,王姓毋许浸没,又据。”后署凭人王深山等五人姓名,契约由王相城书写。

由于兵燹和世变,冯京墓无人守护,年久失修,在近世再次坍塌,湮没于荒草之间,只剩残碑(当是光绪年间所立)。2011年2月,冯氏族人集议重修其墓,并与段家井王氏签订陵园建造协议。黄石人大常委会前副主任冯炳廷和大王镇中学教师冯进第等主持和参与了墓园重修。新墓建自2011年动工,至2013年完成主体部分建设,从大王镇上街村兴隆庄河金省道口修筑沙石公路至段家井庄。除墓冢外,还设有拜台和左右墓亭,墓亭外侧碑墙有冯京简介和陵园建设事略等。

2016年,冯京墓被列为阳新县文物保护单位。

电子版(有删节)

(原载东楚晚报2018年11月3日第8-9版)

鲜为人知:

北宋名相与黄石的一段因缘 | 黄石往事

——独家揭秘——

独特的恩祖文化|黄石往事

“怪才”石文斗的传奇人生

雷时中与颜山道|诗话黄石13

昔之才子,今也循吏:大冶县令詹应甲

或以如下方式联系作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