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世相杂谈
◆ ◆ ◆
◆ ◆ ◆
听话
◆ ◆ ◆
世相杂谈
听话
文|王建福
我跟我家小孙子一起玩,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受到很多启发。比如,我总是要求他“听话”,从来没考虑有什么不对。然而有一天他忽然会问“为什么?”,于是我就明白必须跟他讲道理了。这道理讲着讲着,忽然自己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对待小孩,就是要他乖,要他“听话”。而对大人,则凡事都要求“讲道理”。其实这件事情我们完全是搞反了!正确的要求,该是小孩子要学会懂道理。成年人才要好好学习一下如何听话。
这是因为,大人说的话并非“朕即真理”。有理无理叫小孩子听话,是盲从。一味要求下去,不该听的话也要听,孩子就没有正确的是非观了,或者叫培养了奴性。更多情况下,孩子有了一点判断能力,有了一点主见了,还会对家长的权威产生怀疑,还会有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与家长很好沟通。所以小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懂道理。大人说得没有道理,可以不听。大人说得有道理,就应该听。懂了道理,做事才有方向,才有积极性。
大人则不同了。大人的学识、经历,经验、都决定了他应该有思想,能分析。换言之,他们是应该懂道理了。而会不会听话,才是大人应该学习的东西。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与各种人打交道,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进行对话交流的。对话人的身份、亲疏、性格、场合、技巧各不相同,说话的态度、方式、真假、深浅、趣味都会有很大差异。会不会听话,能不能准确把握和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还真是一门学问。
先打个简单的比方。你与夫人一起逛街,夫人看中了一件春装,颜色款式大小都好,仿佛就是专门为她而订制,只是价格不菲,相当你半个月工资。你说:“买了吧?”夫人吞吞吐吐地说:“算了吧,太贵了。”这时你要果真算了,那就叫做真不会听话!听话要善于分辨真话假话。夫人说“算了”带一个“吧”,那就分明是假话。说“太贵”,是心中还是有点舍不得。想买,才是她的真话。二话不说,赶紧的掏钱或刷卡,才是会听话的好老公。
听话分真假,还不算太难。从表面的话里听出里面的话来,才有点难度。所谓听话听声,锣鼓听音。京剧《沙家浜》里“智斗”一场,那就是话里有话、绵里有针的典范。刁德一说阿庆嫂救胡传魁,是“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其实就是说她是共产党。阿庆嫂却说我们开茶馆的“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救下胡司令那只是“江湖义气第一桩”!刁德一又说“新四军就在沙家浜,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话里的话是说你阿庆嫂与新四军是一伙儿的。阿庆嫂还是拿开茶馆说事儿:“摆起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两个人之间,话面是互相客气,话里是刀光剑影,真过瘾!听话、说话达到刁德一、阿庆嫂这种水平,就算顶级高手了。
当然,我们平日里说话不可能有这么多的“智斗”。更多的,还是如何正确领会对方的真实意图。特别是面对比较有文化,或职务比较高的人。他们说话一般都比较委婉,或者把不太好听的话说得比较好听,点到为止。你要是听不出弦外之音,有时候后果会比较严重。
我有一个年轻同事,办事很机灵,很能干,于是被委以重任,让他负责采购方面的工作。两年以后,在公司年会结束大家吃年饭时,某领导到他们部门来敬酒,拍着他的肩膀说:“你们部门与外面打交道,很辛苦,风险也很大啊!要学会保护自己呀。”其实这就已经在点他了。什么风险?弦外之音就是领导手中已经有料了呀!
可惜小伙子没有重视这个信号。又过了一年,公司审计部门找他谈话,很简单,告诉他两个选择:要么主动辞职;要么接受审计。小伙子当然立刻辞职了。事后某领导对我说,如果当时他听懂了打的招呼,立刻收手不再与乙方勾结牟利,也许就会是另一个结局。很可惜!
个人以为,人最难得同时又最需要的,是要学会听坏话,或者说是要学会听不同的意见。一般百姓学会听坏话,可以更客观地评价自己,补益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当领导的能不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关系到的就不仅仅是他个人,而是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国家了。
好话谁都爱听,坏话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听进去的。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听坏话是需要胸怀和气度的。当领导的人,身边拍马屁的人多,赞美之词多,时间一长,就只愿意听好话,不愿意听坏话;只愿意听身边人的话,不愿意听来自对立面的话。殊不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只听一面之词,很难客观地把握全局,很容易被人蒙蔽而成为昏君。
在这方面,唐太宗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唐太宗贵为天子,耳边的好话是够多了。可他身边有一个魏征,却是一个专门给他挑刺的人。读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用现在的眼光看,那完全是在给唐太宗上课,教育唐太宗在十个方面要自律。这个风险很大了。记得当年某元帅在某山上开会给某领袖提了一条意见,结果就埋下了给自己送命的祸根。
魏征给太宗提十条要求,那就简直要死无葬身之地了!可唐太宗还要表扬魏征,说他是一面可以让自己知得失的“明镜”。这说明唐太宗有胸怀有气度,是个当皇帝的料。当然太宗也有当皇上的脾气。有一次魏征在朝上当着众大臣的面批评他,弄得他很没有面子。当着众人的面,太宗忍住了怒火。
回到后宫后,他在皇后面前恨恨地说:“老子总有一天要杀掉这个乡巴佬!”皇后问清了事情的原委,当即更衣,很隆重地给太宗跪贺:“恭喜我大唐,贺喜我大唐!”把太宗弄得摸不清头脑。皇后解释说,有这样敢于直言的忠臣,是因为大唐有幸,有您这样一位圣明的君主啊!于是太宗转怒为喜,重赏了魏征。(顺便想到,如果当年某领袖身边有这样一位“皇后”,历史是否可能改写呢?)
这是对领导的要求。与此相对应,当下属的在执行领导指令的时候,还要注意要听他清醒时说的话,不能听他糊涂时说的话。有一位皇帝特别宠爱他的一个妃子。那时还时兴活人殉葬,皇帝就对妃子说,我太喜欢你了!我老,你年轻。我肯定死在你前面。我死了,你不能殉葬,你应该平平安安幸福地活一辈子。几年后皇帝生了重病,临终前对身边人说,我太喜欢这个妃子了,实在舍不得与她分开。我死了,她应该殉葬,永远跟我在一起。皇帝死后,大臣们就准备拿这个妃子去殉葬。新上任的皇帝说,荒唐!先皇对这个事情说过两番完全不同的话,你们是听他清醒时说的话?还是听他糊涂时说的话?
这个新皇帝无疑是个明白人。遗憾的是,直到现在,还有人分不清皇上说过的那么多话里,哪些是清醒话,哪些是糊涂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