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被狗日了
这是仙人JUMP的第349篇原创
1
前几天,我心情不好,看了《EVA剧场版:终》。
作为一个老二次元在看之前,我已经准备好了高呼爷青回。
但看完之后,爷脸都青了。
作为一代人的青春回忆,搞到最后,你来给我一个现实血刀,真嗣一觉睡醒,年龄超级加倍,明日香直接跟人跑路。
我理解这个世界在变,没有人会永远等你。
人是要被社会毒打,但那是社会的事,你对着一群跑过来回忆青春的人整一顿铁拳,全套上还缠着铁刺,这就离谱了。
难怪叫《终》,合着就是庵野秀明敲锣打鼓吹着唢呐来给我们的青春送终。
再回想联系到最近佐助被捅,九尾升天,亚古兽还跟太一说了再见。
我的青春都不是X了狗,根本就是被狗给X了。
不对,是被一整个动物园给X了。
童年经典搬上荧屏这种事从来不少,而且越来越常见。
不同地区都呈现出了自己不同的特点。
欧美依托好莱坞成熟的影视工业体系,喜欢改编真人电影。
《恐龙特急克塞号》、《阿拉丁神灯》、《花木兰》、《变形金刚》、《狮子王》、《龙珠》、《猫和老鼠》等真人电影一部接一部的上映。
无数的童年动画在此披上特效的外衣,操着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跃上大屏幕。
有的唤醒童年,有的埋葬童年。
小部分唤醒,大部分埋葬。
日本凭借动漫第一强国的地位,不断地将童年经典动漫拿出来翻拍、重置、出续作、出剧场版。
《龙珠超》、《博人传》、《EVA:终》、《圣斗士》、《网球王子》、《数码宝贝大冒险:》、《数码宝贝大冒险tri》、《数码宝贝大冒险:最后的进化·羁绊》
一次次续作和重置,做得好的是爷青回,做得不好的爷绿了。
先看太一没了亚古兽,后看鸣人没了九尾,再看真嗣没了明日香,我的童年死的并不安详。
而国内则热衷于搞童年IP。
《大圣归来》、《魔童降世》、《熊来了大电影》、《白蛇:缘起》、《哪吒重生》。
将我们童年耳熟能详的经典,那些最受人喜爱,那些在我们童年就动画化过,有了大量受众的形象再次电影化。
近几年的荧屏产品风评不错,但也出了很多堪称离谱的内容,比如某公司出的《混世四猴:神猴归来》,某香港明星染个黄毛,人中拿黑色签字笔涂两下,就说是齐天大圣,坑钱也不是这么个坑法。
童年经典在近几年被不断翻拍重置,但好像所有的这类内容,都集中在了80、90后这代人的童年上,以至于亚古兽在三个版本里被安排了三个完全不同的结局,我都怀疑数码宝贝也要像隔壁奥特曼那样开始搞平行宇宙了。
为什么会有大量的影视作品为一代人的童年和青春服务?
为什么我们的童年和青春总能被看见?然后被抓出来炒一遍。
因为照顾我们这一代人的需求,是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方式。
剩饭卖钱,法力无边。
陪伴在我们这代人童年的内容,大多诞生于80-00年代。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推动了内容行业的进步,诞生了许多经典影视作品。
但彼时,影视制作技术却不像现在这么发达。
于是,在特效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我们有能力将那些现在看起来没那么精致的内容以现在的技术进行重置,让经典复活。
以前剧本写毁天灭地,就是摄影师抱着镜头给你晃两下,而现在能够真的制作出毁天灭地的效果。
以前的哥斯拉,就是演员穿着皮套扒拉纸皮做的模型,现在的哥斯拉,真实到你都分不清它跟你家狗那个更真实。
以前的孙悟空靠演员粘毛来扮演,现在凭借特效、CG技术,让孙悟空真的有了猴子的外形,限制更少,效果更好。
从电影到动画,各种影视内容都能够以更清晰、细腻、震撼的的效果呈现出来。
我们能够看到骷髅岛靓仔跟哥斯拉真人对打,能够看到白娘子水漫金山,能够看到哪吒化身火莲,能够看到真实的狮子王在岩山上怒吼。
让一切基于文字和漫画的想象能够在荧幕前彻底的展开。
所以翻拍才会现实基础,如果翻拍的内容与原版无异,那么翻拍也毫无意义。
所以,要加戏。
其次,影视是一个产业,既然是产业,就必然需要讲究投入产出比,需要讲风险控制,需要讲投资回报率。
因此,资本会对内容有所选择,会更倾向于优质内容。
什么是优质内容?
是经过市场验证过的内容,是已经有一大批粉丝、受众的内容。
而能够成为童年回忆,成为一代人青春,实际上就是一种经历过市场验证的结果,就是营收的保证。
同样拍一部电影,一个说,我这内容有了各项流行要素,故事流畅度极佳,设定一流,画面顶级,一定会有很多人喜欢;
另一个说,这个作品在20年前就成为了一代人的青春,现在已经有着数以亿计的宅男在等着它的重置上映。
你是资本,你投谁?
同样是一个讲魔幻神话的故事,一个叫《姜指甲》,一个叫《姜子牙》。
你是观众,你看谁?
内容打磨得再好,也不如自带用户的内容。
与其在新内容上投入,把钱投给那些经过验证的内容无疑是一种更为保险的方式。
这就和为什么有段时间大家拍电影都爱找流量一样,因为自带干粮。
资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厌恶风险是天性。
这时候问题来了,拍就拍吧,为什么都围绕着我们这代人来打呢?
很简单,因为我们有钱,还愿意给钱。
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那代人的童年回忆,但很少有人会愿意拍一个完全面向中老年市场的内容题材,因为用户不给钱。
我父母那一辈人是几乎完全不去电影院的,为内容付费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他们的认知中,电视剧电影就应该是便宜的,让他们花钱去开个视频会员,比直接从他们兜里抢钱还难受。
而在90年代、00年代成长起来的这代人,现在普遍已经二、三十岁,是社会工作中的主力人群,有工作就有收入,也就有钱。
同时,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这代人,付费意识更强,相比于动不动几百上千的游戏氪金,去电影院买票去视频网站开会员为好内容,为自己的青春回忆买单,对他们来说就是这一种正常消费。
有钱,且愿意花钱,让这批人成为了影视产业的优质受众。
这才是我们这代人被视作目标,被不断的用童年回忆进行收割的的原因。
而且这种收割不是一次两次会一直持续下去,影视资本会盯着这一批人,不断地用我们熟悉的IP,用我们怀念的内容,制作出源源不断的所谓“新内容”来尽可能的换取更多的票房和充值入账。
我们还会不断的看到亚古兽,看到九尾,看到孙悟空,看到童年中那些可爱熟悉的形象,一次次的被不同发行方制作成略有不同的形象,出现在屏幕上,招手让我们过去回忆青春,顺手在掏点票子。
你以为的青春再临,不过是荷包又空。
保险,不意味着没有风险。
很多的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他们死的够早。
很多得回忆之所以是回忆,是因为他们留在了过去。
造就回忆的因素有很多,特殊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群需求,发行的渠道影响。
一次次的重置,一次次的翻拍,却忽略了时代的背景和用户的需求,很多时候带来的是对回忆的侮辱和对经典的亵渎。
鸣人已经苦够了,你还让他失去了九尾;
亚古兽都善终了,你还挖出来重复鞭尸;
真嗣就等一个结局,你直接把他绿了。
爷青回的意义,是给青春一个交代,而不是给过去的自己一顿痛打。
我们的青春一次次完结,完到最后,发现没有人在意我们的青春,他们在意的只是我们的钱。
我们的回忆,只剩下利益。
哎,救救大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