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英:民国时期主流书风的代表人物

清末民国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战祸频,民众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然而,这并没有中断书法的发展,因为书法不同于音乐、戏剧、绘画等艺术,不具有任何政治倾向这时期的书法在许多方面自然延续了中国古代书法史,同时具有其开创性,成为古代书法史向现当代书法史转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该时期书法逐渐摆脱了馆阁体的束缚,出现了丰富多样的书法风格,表现为以碑为主、以帖为主、碑帖融合这三类别。由于沈曾植、曾熙、于右任、郑孝胥等诸多书法家对书法艺术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提倡碑、帖并取,南、北兼收,从而使碑帖交融成为了清末民国时期的主流书风。

张伯英正是清末民国这一时期碑帖融合书风的代表书家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碑帖融合这一书风的发展。张伯英集诗人、书法家、收藏家、方志学家、碑帖学家、书画文物鉴赏家于一身,其中成就最大的当属其书法和碑帖研究。在书法方面,张伯英以颜真卿为基石,而后转习北碑,同时博取王機之、苏东坡、米带等名家之帖,熔碑帖于一炉,自成一体,尤以楷书、行书著称。张伯英书法享有时誉,与赵声伯并称南北二家,又与傅增湘、华士奎、郑孝胥并称书法四大家。

当时以书名自负的秦幼衡见张伯英书法甚为惊诧日:“都中无是手也。”启功先生在《铜山张勺圃先生遗曼书后》一文中写道:“启功十岁以前,即闻先祖称勺圆先生大名,稍长在小学中又从同班学长白志铭兄得闻勺園先生书法之妙,盖白兄之導人与勺翁为挚友也。功年途二十,习画、习书,与先师贾民先生斋中见勺翁所书联,点画沉着,使转雄强,楹联大字,如在便笺之上,殊不见有意用力处。

张伯英不仅是一位享有时誉的书法家、风格清逸的诗人、涉猎广泛的收藏家、功绩卓著的方志学家,更是一位学识渊博的碑帖学家。张伯英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以书法、碑帖鉴藏为时人所重。在书法方面,张伯英碑帖并取,南北兼收,取众家之长而自成一体,道劲浑厚,古朴自然,既具传统功力又富有创新精神,以行书、楷书最为著名。在碑帖鉴赏方面,张伯英眼光独到,方法多样,评鉴精当,为收藏家所叹服。张伯英著作甚丰,涉及地方志、诗歌、书学研究等诸多领域,而书学著作数量最多,成就也最大,多次被学者引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