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万里行----日本2017春05:京都掠影
“ 既是水满则覆的原理,也仿佛在展示着万事万物循环往复前进,而后一筒子水却永远不可能与前一筒子水相同的道理。”
1月31日。
昨天晚上,儿子把次日要去的地方,开列出来,跟我们做了交流,以达成共识。确定要去京都金阁寺、龙安寺、三十三间堂。
备选一个京都市立博物馆。
这些地方多是寺院。儿子知道我非常喜欢去寺院。同时,在京都,代表着传统文化和京都特色的,也大致都是以寺院为担当。
昨天去的清水寺,也是当地最著名的寺院之一。
一大早,我就早早起来了。每到一地,我喜欢早起,观赏当地日出时分,城市在朦胧中醒来的样子。这种感觉,总让人感到一天元气满满。
现在想起来有点遗憾,那时候其实也跑步,但是出门在外,反而没有到当地去刷GPS画圈的习惯。要是像后来那样都能留下轨迹来,那多好。
京都的城市,安静朴素,光从建筑来看,没有什么现在流行的争着贴“国际化大都市”标签的那份喧嚣,反而沉寂如同小县城。
从我们住宿的房间窗口看下去,简直就是邻家住宅的景观。
在雨后,画面更显得整洁,宁静。
01
—
金阁寺
金阁寺是在京都必须要去的地方,以寺中有一座金阁而闻名。
照例还是通过地铁前往。而从站牌可知,离昨天去过的清水寺,相距不远。
金阁寺的全称叫“金阁鹿苑寺”,是世界级遗产。在京都见到的寺院,普遍都规模比较小,而金阁寺是难得的大寺院,游客多,因此也比较热闹。
从图中的屋顶可以看出,这天是阴天,而且天空中还飘着小雪花,地面湿漉漉的。但是不影响大家前来观光的兴致。
游客不少,而且国语为主。后来与一些人交流,部分是台湾客人,大多当然是大陆客人。
虽然天气阴沉,景物的反差较小。但由于金阁寺本身金碧辉煌,所以还是比较好拍照的。
我几乎全程都在用这只35-135的变焦镜头拍摄。虽然比较笨重,但是因为对它的扎实成像和明快的风格比较喜欢,加上变焦镜头毕竟方便,所以,全程没有换过摄影包里背着的一只20毫米广角镜头。
由于游客比较多,大家几乎是一种排队缓慢行走、边走边看的节奏,有时候停下来拍摄,都要当心不要阻挡后面行人的通道。所以,在这里参观得比较快。
02
—
龙安寺之枯山水园
龙安寺则相对清静。在龙安寺,主要是以一座“枯山水园”著名。
据说,不少寺院有这类枯山水的景观。
所谓枯山水,就是一片被围起来的类似于沙盘的景物,没有水,上面有15块石头,组成一个景致。奇怪的是,据介绍,如果在边上围坐,不管怎么坐,都只能看到14块石头,而换个角度,则可以看到头一个角度看不到的那块,但又有原来能看见的其中一块看不见,总之是一次只能看到14块。据说,很多人到这里来围坐冥想,参禅悟道。我用了接片的手法,把这个景物拍了下来。
我上图拍摄的机位,是一排可以坐的檐下石阶,有些人在这里静坐参悟。
我们是游客,没有机会在这里静坐。所以,基本上在这里就是走马观花,连拍照都比较少,生怕如步枪子弹出膛那样的尖锐的子弹飞叫声,打扰了静修者们的境界。
龙安寺里值得一提的是一个豆腐坊。儿子做攻略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里的一个豆腐坊,这次慕名前往。
03
—
豆腐坊拾趣
豆腐坊是在寺院中的一个独立的院子里。
穿过苔藓遍地的院子。小道边不远处,有一个水满则倾的竹筒。细小的水流,慢慢注满竹筒,随即失去平衡,倾覆。等竹筒里的水放空,底部又因为重量而垂下,继续下一个接水的动作。
既是水满则覆的原理,也仿佛在展示着万事万物循环往复前进,而后一筒子水却永远不可能与前一筒子水相同的道理。
导致这样的循环的诀窍,在于固定竹筒,能令它上下滚翻的那个位置,在竹筒中部略微靠下,这样空的时候,尾端因为有封闭的竹节而显得略重,因此尾端垂下,空口朝上,以便接水。当水逐渐接满时,支撑点以上部分的重量逐渐增加,到上半部重量大于下半部时,竹筒就翻倒,把水倾覆。
而上半部“略长”的部分,使得竹筒在放空落下时,正好碰到下面的一块石板。敲击石板时清脆的、有节律的“箜箜”声,使整个庭院显得更加的幽静。
去的时候只有一位女士在独坐独享豆腐宴。京都的豆腐远近闻名,可能跟水有关系,当然还有手艺。
我们没有打算在这个地方吃饱,因为还惦记着京都的小吃。所以三个人要了两人份,不要米饭,只品尝豆腐——后来觉得有点失误,应该尝尝它这里的米饭,反正一小碗也不是什么负担。
盘腿坐下,中间架上热气腾腾的豆腐锅,隔着玻璃落地窗观赏外面的庭院。
冬天里,只有苔藓是绿色的,显得寂静,水满水倾的竹筒导致的有节律的“箜箜”敲击声,增加了庭院的幽深。落地玻璃窗可以打开,人穿上羽绒服,走出去,坐在一尘不染的红地毯上,可以直接感受正午时的阳光,一扫早上还飘着雪花的寒冷。
庭院一角,有一个小小的鱼池,里面的红黑鲤鱼大概有30公分长,悠然地游动——竟然在池边,塑了一只彩色的猫头鹰,似乎在默默地盯着鱼群,仿佛要伺机下手似的。
边上那位独坐女士,忽然打起电话来。从飘入耳中的内容来看,可能是留学生,正在跟电话那头的同伴说自己今天上午的行程,又夸赞豆腐餐是如何的美味。
一时间,我忽然感觉到了过年的味道,身心顿时放松下来,随之都有点懒得进入下一程了。
尽管吃的只是一道豆腐。
我的道行浅,不知道是这个店家的氛围,还是这个食物的味道,让我突然有了这样的慵懒感。
这张图,后来在我写运动和饮食相关的话题时,多次被我引用。
04
—
三十三间堂
从龙安寺出来,本来也是我的一个重点之一:幕府。结果不巧,没有开门,只能在外面留个影。
本来想明天去三十三间堂,但看时间来得及,于是进入下一程。
三十三间堂是被一位朋友推荐的。这是总共三十三根柱子撑起的一个大殿,里面供奉(或者叫陈列)着各色各样的观音像,因为不能拍照,所以,本处照片欠奉。场面十分震撼。
进入到这里,学佛的人会不由自主默默念佛、念法、念僧。不学佛的人,想必也会摄受心性,肃穆前行。
不能在室内拍摄。而35毫米的焦距,将将能够拍下整个外景。但也是满满当当的构图了,基本上交代不了其他的外景元素。
综合起来,可能24-105或者24-135之类的变焦镜头大概用起来更从容一些。难怪后来主流厂家们做的变焦镜头,大致都是这样的规格。
在去三十三间堂的途中,遇到一群放学的孩子,一路在玩。
在我们小的时候,一段短短的1000米路程,往往要走上大半个小时,就是因为路上随时都在变着花样地玩。
连日本的孩子都这样。敢情哪个国家的孩子在玩的天性上,都一样。
05
—
京都市立博物馆
三十三间堂马路对面是京都市立博物馆。与中国大部分博物馆都是免费的这种做法不同,日本的博物馆基本都是收费的,价格大约都在500日元左右,相当于30元人民币。
不过每当遇到有博物馆的地方,我总要进去,看博物馆是一个了解当地历史传承和当代风貌的最简单的途径。儿子小的时候,课外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参观各种博物馆,几乎把《博物馆通票》上面所列的北京博物馆都跑遍了,连在远郊的周口店北京猿人博物馆都去了好几趟。
所以,逛博物馆,说起来,也是有点——“习惯了”。
从富士山下的箱根汤本车站贴了一张图后,后来几天随机都会贴几张图,引起大家的欢喜,去过日本的亲友们则给我建议,补充旅程,上述的三十三间堂就是这样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