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指归-梦呓之六
续上篇
第十四章、经络之气
这章,我们说说经络之气。
大家都知道,十二经脉的经气的循行,是首尾相连的,始于手太阴而终于足厥阴,形成一个大环。这便是所谓的“大周天”了。
其实,这只是道家修行中内气搬运功法中的一个分支,还有其他也叫“大周天”搬运的功法的,循行路线就不是这样的。应该说,《内经》所记载的这种十二经脉首尾相顾的循行,是“经络之气运行的一种方式”而已。在经络之中,气机的循行同时还有其他形式存在的。
举两个例子:
第一、大家都知道“手太阴肺经”的循行,它是手三阴经,是从胸走手的,从中府到少商穴。
但是,肺气从这条经络中所出的,正好和它循行的路线相反。为肺出少商,为井。澑鱼际,为荥。注太渊,为腧。行经渠,为经。入尺泽,为合。归手太阴。
这是两种完全相对循行的路线,一个从手臂往手指走,一个从手指往手臂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咱们还是先来看看第二个例子再说。
第二、“大周天”太复杂,咱们来说说“小周天”。道家门派很多,“小周天”的搬运方式也不尽相同,我们看一个比较常见的“连接任督二脉,破尾闾、过三关、搭上下鹊桥、下十二重楼”的“小周天”搬运方式。其经气的运行方式是:从“会阴”通过轻提谷道搭建的“下鹊桥”,沿督脉走“长强”“命门”“大椎”“百会”“龈交”,再通过舌顶上颚搭建的“上鹊桥”,连接任脉,从“承浆”下“十二重楼”,过“膻中”“神阙”“关元”下行至“会阴”,再与督脉连接。
在这个“小周天”的循行中,任脉的循行和任脉生理循行的路线是相反的。在生理上,任脉是从“会阴”“曲骨”“关元”“神阙”“膻中”向上循行到“承浆”。显然,任脉的生理经气是从下向上循行的。但是在修习小周天一定程度上,冲破“十二重楼”后,你能明显感到任脉的经气在向下循行。
真正通“小周天”的都知道,“十二重楼”是非常难炼开的,是“小周天”通任脉的一大关隘。同样,在通督脉的修炼中,“尾闾”“夹脊”“玉枕”三关也是非常难开的。哦,扯远了。
通过“小周天”功法中,通过人为改变“任脉经气”的循行方向,来完成“小周天”搭建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所谓“大周天”的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很可能也是人为改变了某些经络的循行方向的,这很大程度上背逆了这些经脉的生理循行方式。
结合上面两个例子,所以,个人认为,十二经脉的首尾连接,三阴三阳胸走手,手走头,头走足,足走腹的归纳过于人为雕琢,如果你要修行“大周天”,倒是不妨参考。若仅从生理研究,则建议应当着重诸经络的井、荥、输、经、合。即:
肺出少商,爲井。澑魚際,爲滎。注太淵,爲腧。行經渠,爲經。入尺澤,爲合。歸手太陰。
膻中中冲,爲井。澑勞宫,爲滎。注大陵,爲腧。過行間,爲原。行郄門,爲經。入曲澤,爲合。歸手厥陰。
心出少沖,爲井。澑神門,爲滎。注少府,爲腧。行通裏,爲經。入少澤,爲合。歸手少陰。
肓膋(三焦)關冲,爲井。澑液門,爲滎。注中渚,爲腧。過陽池,爲原。行支溝,爲經。入天井,爲合。歸手少陽。
大腸商陽,爲井。澑二間,爲滎。注三間,爲腧。過合谷,爲原。行陽谿,爲經。入曲池,爲合。歸手陽明。
小膓關沖,爲井。澑前谷,爲滎。注後谿,爲腧。過腕骨,爲原。行陽谷,爲經。入小海,爲合。歸手太陽。
肝出大敦,爲井。澑行間,爲滎。注太衝,為腧。行中封,爲經。入曲泉,爲合。歸足厥陰。
脾出隱白,爲井。澑大都,為滎。注太白,爲腧。行商丘,爲經。入陰陵,爲合。歸足太陰。
腎出湧泉,爲井。澑然谷,爲滎。注太谿,爲腧。行復畱,爲經。入陰谷,爲合。歸足少陰。
膽出竅陰,爲井。澑俠谿,爲滎。注臨泣,爲腧。過丘墟,爲原。行陽輔,爲經。入陽陵,爲合。歸足少陽。
胃出厲兑,爲井。澑内庭,爲滎。注陷谷,爲腧。過冲陽,爲原。行解谿,爲經。入三里,爲合。歸足陽明。
膀胱至陰,爲井。澑通谷,爲滎。注束骨,爲腧。過京骨,爲原。行崑崙,爲經。入委中,爲合。歸足太陽。
本篇,不是为了否定什么。
第十五章、论方
很多人都喜欢抄药方、求药方。大有“一方在手,天下我有”的架势。仿佛能搜刮到一些“好方”,立马就能成为医道高手。
首先,好方,之所以能成为“好方”,在组方中必然有其独到之处,也必然是在于它的疗效。
所谓的“好方”,必然出自一些高手。这些高手能自己组成这些“好方”,那么这些“好方”在他们自己眼中,也就无所谓什么“神奇”了。
你见过一个菜鸟中医会开出一个自己的“好方”吗?
其次,好方,之所以有好的疗效,关键还在于用它的人。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
给你一支画笔,你能画出达芬奇的画吗?
给你一副笔墨,你能写出王羲之的字吗?
给你相同的炊具食材,你能做出一级大厨的口味来吗?
……
其实大家心中都清楚——不能。
为什么?
因为你没有在这些领域下过“苦功夫”,没有足够的造诣,你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驾驭“它”。
所以,没人会白痴地以为自己拿起徐悲鸿的笔,就能画出“徐悲鸿的马”。
这就是有“自知之明”。
可是,为什么?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人,都以为能找到一个“好方”自己就能治好“某病”呢?
你知道这个“好方”的用水要求吗?
你知道这个“好方”的用火要求吗?
你知道这个“好方”的先煎后下吗?
你知道这个“好方”的服药温凉吗?
你知道这个“好方”的服药间隔吗?
你知道这个“好方”的药后护理吗?
你知道这个“好方”的用药宜忌吗?
你知道这个“好方”的辨证使用吗?
……
啥都不知道?
那你还想它药效通神?
其实,个人以为,好方之所以是“好方”,关键在于使用它的人。
真正的高手才能“精准”的驾驭它,才能让它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在菜鸟手中,神剑也会变成废铁的。
真正的高手,不会满世界去抄“好方”的。
真正的高手,是出“好方”的。
夫“方”者,如“战阵”,是兵力配伍的一种组合和运用方式。
经典的“方”,便如经典的“战争”,是值得“模仿”“研究”的。而临摹这些战争,也是对兵力的操练和对指挥的驾驭的研究。
临方,
即如书画之“临帖”。
即如演兵之“临阵”。
是以,方者,仿也。仿其意可矣。
临症抄方,便如胶柱鼓琴,难应病势之变矣。那就只能祈祷——“病人啊,你照方生病吧。”
第十六章、医者如帅
医者如帅,药者如将,气者如兵,方者如阵。
临阵对敌,探马坼候,探查敌踪敌势反馈军情,便如四诊合参。
医者帅者,心中当需有所定见。审敌势,明虚实,知己知彼,运筹帷幄。攻如雷霆,守如厚土。
气者如兵,药者如将。
得气则生,失气则亡。
药,并无所能,借“气”而成其能。
药之与气,便如将之与兵。
将无兵,则不能成其威势。
兵无将,则势不能得其行。
方者如阵。
夫阵者,陈兵之势也;御兵之式也。
平日里排兵布阵,便是为组合用兵,以取其势最大者也。
临阵对敌,却又当兵无常式,便如水无常形。
无常式,非无“势”矣。
因时成式,随式成势;
圆转随心,因势成形。
是以,
战前不可无方。
战时不可守方。
因势利导,挥洒由心。
孙子曰:多算者胜。少算者不胜。而况不算者乎?
是以,临症用药,不可有丝毫忽略。当知细节决定成败。
其中还有“就势”、“造势”等等,自己多用些体悟就是了。
兵雄气悍,用药毕竟“伤人者多”而“肥人者寡”。故老子曰:夫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呵呵,抱歉,论述这个,感觉还是用文言过瘾。
估计,能看完本帖的人,不超过20个。
能看完不晕的,估计没有。
呵呵,梦话,梦话而已。
晕了,就忘了吧。如此最好。
欲阅览更多医道宗的文章,敬请访问百草居论坛www.baicao99.com,搜索作者——医道宗源。
欢迎对本公众号内文章作非商业用途转发,但不得删改后转发,若有发现,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文章版权归医道宗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