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5年,史大成被考官拟定为第三名,也...
1655年,史大成被考官拟定为第三名,也就是探花。但当年顺治帝却突然决定抽查考卷,因此前三名的考卷被送到了皇上手中。顺治帝看过后,直接定史大成为状元,这是为什么?
事情还要从1640年说起,当时处于明朝末期,史大成参加考试,中了秀才。然而,因为当时清军已经入中原,国家风雨飘摇。
史大成觉得,把老母亲一人放在家中,并不合适,所以他选择留在母亲身边,同时靠教书维持生计。
直到顺治12年,天下大局已定,史大成才在父母的劝说下,再次参加考试。
但因为当时已经是清朝的天下,所以不论你明朝时考得多好,还是得从乡试考起。
史大成一路过关斩将,历经近一年的时间,终于从乡试、会试,走到了殿试。
改变命运的传奇时刻,也悄悄到来,开头那幕发生了。
顺治帝分别看完三份考卷后,对史大成的考卷拍案叫绝,他说道:“此人行文雅正,抒发端庄秀丽,字如其人,他必定是正人君子,就定他为状元吧!”
就这样,史大成直接从第三名变成第一名,可见字体工整、书写洁净好看,对于考试的重要性,这一点倒是一脉相承,古今相通。
高中状元后,史大成在翰林院编修撰写各种书籍文献,非常刻苦,且深得顺治帝欢心。
但是,当年清朝有律令规定,京官需要满6年才可以回家探亲,而这个律令是沿用明朝的律令。
当时,史大成的父亲重病,为了不让儿子丢官,只能送一幅自己的画像给史大成,并写道:“吾儿!为父的病恐怕难有起色了!不如你就这样看看父亲吧,然后你也寄一幅你的画像给我,在我人生最后的日子里,就如同见到了你。”
史大成见信,泪如雨下,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请求顺治帝:“臣父思子不见,思见子之仪容;呼子不来,频呼子之名字。臣若忍此,不可以为人子,亦何以为人臣!”
顺治帝看到史大成如此勇敢,而且甘愿顶着自己被罢官、甚至被定罪的风险,来请求自己,也大为感动,毕竟父慈子孝,天经地义。
于是,顺治帝修改了该条律令,变成京官任职满3年便可回家探亲。而当年,史大成恰好任期满3年,可见顺治帝仁心。
史大成也没有辜负顺治帝的厚爱,他在职期间,为官清廉,帮助国家选材举能,且兢兢业业,朝中“煌煌大典,多公手定”。
而早在史大成成为清朝浙江省第一个状元之前,浙江省民间便流传着状元“始于史,终于钟”的说法,巧合的是,浙江出的最后一个状元的确姓钟。
因此 ,史大成也被称为清朝史上最传奇的状元。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状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