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学中,病因是指破坏人体阴阳相对平衡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包括六淫疠气、七情过极、劳逸失度、饮食失节、外伤、痰饮、瘀血等,又称致病因素,习称“病原”,古作“病源”。换言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致病效应而发生疾病的因素,方能称之为病因。病因学说是研究病因分类和各种病的性质、致病途径、致病特点以及探求病因方法的理论。“病因是指引起某一疾病发生的特定因素,引起疾病的必不可少的、决定性的、特异性的因素。”诸如生物、营养、理化、社会心理、遗传、免疫等因素。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的原因已从单一的生物性发展到多因素性。根据概率论的因果观,原因不是决定性的,结果也不是必然的,流行病的病因定义实为概率定义。其一,是能使人群中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被认为是病因。其二,为防治效应的病因定义:防治实验的处理措施使特定效应发生的概率升高,该处理就特定效应的原因,且归因的防治措施发生于特定效应之前,该效应的条件概率大于其非条件概率,即防治措施与该效应相关。掌握流行病学的病因含义,对于从事中医病因学创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机构性(如外伤)、物理性(如温度、光线、电流射线、气压等)化学性(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和生物性,又称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立克次体、寄生虫等)。如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心理因素、生活和劳动条件等。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医学将人体与自然环境,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的功能联系起来,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来探讨致病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中的作用。中医学在天人相应统一整体观的指导下,用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辩证地探讨了气候变化、饮食劳倦和精神活动等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中医病因学的理论基础。如肝属木,在四时应春,六气为风,在五味为酸,在志为怒,在体合筋,开窍于目,与胆相表里。故气候异常变化的“风”,情志过激的“怒”,饮食失调的“酸”等均可成为引起肝脏发病的原因,肝一旦发病,就会导致肝脏功能系统之胆、筋、目等产生病理改变。对疾病的发生而言,病因虽是必要条件,但是,人体的正气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无论外感六淫,还是内伤七情、饮食劳逸,在机体正气旺盛、生理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不会导致人体发病,只有在人体功能不能适应这些因素的变化时,它们才会成为致病因素,使人发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因果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在某一病理阶段中是病理的结果,而在另一阶段中则可能成为致病的原因。例如,痰饮和瘀血,是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但这种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又可作为新的病因,导致其他病理变化,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这种病因和病变的因果关系,是通过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的。辨证求因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综合,推求疾病的病因、病机,为治疗提供依据,由辨证求因而审因论治,构成了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一切疾病的发生,都是某种致病因素影响和作用于机体的结果,由于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不同,以及机体对致病因素的反应各异,所以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也不尽相同。根据疾病反映出来的临床表现,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来推求病因,就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从人体的反应状态和生活条件变化及治疗手段等因果关系,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从症状和体征来推求病因。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之为“辨证求因”“审症求因”。这是中医特有的认识病因的方法,即从证入手,由果导由。就症状而言,如周身游走性疼痛或瘙痒,因风性善行,风胜则动,故确认其病因为“风”邪,把这一临床表现和产生这一表现的一切因素,都概括为“风”邪,这就是辨证求因。临床上,不管实际致病因素多么复杂,只要人体出现了“风”这种反应状态,就可以用“风邪”来概括之。治疗时只要用相应的“祛风”药物,就可使临床症状消失,当然也同时消除了病因及其病理反应。只有采用辨证求因的方法认识病因,把病因的研究与对症状、体征的辨析联系起来,才能对临床治疗起指导作用。外感病是源于自然界,通过肌表、口鼻侵入人体而发病的致病因素,包括六淫、疠气等。由外感病因而引起的一类疾病称之为外感疾病,外感疾病的发病与季节有关,起病较急,病初多见寒热、咽痛、骨节酸楚等,病邪从表传里,多具有季节性、传变性,若兼夹疠气疫毒等,则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在中医学文献中,“外感”这一术语有多种含义应注意加以区别。在发病学中,外感是指六淫疫疠等病自外侵袭人体发病的方式和途径。其一,是指风、寒、暑(热)、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六气的变化称之为六化。这种正常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于人体是无害的。由于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从而使人体的生理活动与六气的变化相适应。其二,在运气学说中称之为六元,是配主气六步的六气,即初、二、三、四、五、六(终)等六者。一节为十五日,六气即六个节气,共九十日,计三个月为一季,所谓六气谓之时(季),一年四季共二十四个节气。在病因学中,六气是指风、寒、暑(热)、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正常的四时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当温而反寒,秋季当凉而反热),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暴寒暴热),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淫”。淫,浸淫之意,泛指反常,因此也可以说六淫是反常的六气。
就气候变化而言六气属于正常变化。六淫属于异常变化,六气和六淫能否成为病因,取决于人体正气的盛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当人体正气旺盛,身体健壮,抗病力强,能适应这种异常的气候变化而不发病时,这种异常的气候变化虽然称之为六淫,但对于没有发病的机体来说,就是六气。
反之,当人体正气不足,身体虚弱,适应能力低下时,不仅不能适应六淫的变化而发病,纵然是六气也不能适应而发病,在这种状况下,六气对于能使之发病的机体来说便称之为六淫了。
因此,六气或六淫具有病因学意义与否,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
就气候变化言,有正常与异常之分,而正常气候或异常气候,能使机体发病时称之为六淫,否则便称之为六气了。
外感六淫属外感病的致病因素,称之为外邪,而内生五邪则是指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产生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热(火)等五种病理变化属病机范畴。内生五邪的临床表现虽与风、寒、湿、燥火等六淫致病特点及其病理反应相似,但为区别于六淫之外风、外寒、外湿、外燥、外火(热),故冠以“内”字,称为“内生五邪”。内生五邪的临床表现一般都没有表证,多表现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外感六淫作用于机体后,引起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病理变化,其临床表现,多有表证,而且多属实证。外感六淫与内生五邪,一为致病因素,一为病理结果,虽有区别,又关系密切。六淫之邪多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而发病,例如风湿伤于皮腠,温邪自口鼻而入,故六淫致病又称为外感病。六淫致病的初起阶段,每以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为主要临床特征,称为表证。即便是六淫之邪直中入里,虽然没有表证,但病由外入,同样称为外感病。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气候变化是非常复杂的,因而夏季也可有寒病,冬季也可有热病。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工作的区域和环境密切相关,如西北高原地区多寒病、燥病;东南沿海地区多湿病。久居潮湿环境多湿病,高温环境作业者多易患火热燥病。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发病,又可两种以上相兼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热感冒、风寒湿痹、寒湿困脾等,不难发现六淫之邪多以依附于风或同类相合的方式相兼而致人发病的。
本六淫致病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证候的病理性质可发生转化。
例如感受风寒之邪一般可表现为风寒表证,但也有的表现为风热表证,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也可以从初起的风寒表证转变为里热证。
这些寒证和热证的产生、变化与机体的体质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阴虚阳盛体质,易于化热、化燥;阳虚阴盛体质易于化寒、化湿。
六淫侵入机体过久以及治疗不当,均会引起六淫致病的病理性质发生变化。
必须明确,这里所讲的转化并不是说六淫中的一种邪气变成了另一种邪气,而是指六淫之邪所致证候的病理性质发生转化。
六淫致病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除气候因素外,还包括生物(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映。
疠气,又称疫气,是各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病邪的统称,见于《温疫论·原病》,在中医文献上疠气有多种称谓,如戾气异气、杂气、疫气等。根据中医学名词术语标准化的原则,疠气是各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病邪的类概念,疠气又称疫气,建议不用戾气、异气、杂气之名。疠气的发现是中医病因学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在世界医学史上,吴又可于1642年首次宣告疠气是一类致病物质,是“形可求,无象可见,况无声无息,何能得睹得闻。”(《瘟疫论》)肉眼难以观察到的病原体。这种认识比西方医学早200多年(欧洲医学第一次提出这样认识的是英国科学家李斯特(Lister)在1867年提出的),这是中医学对世界医学的伟大贡献。应用中医疫病理论抢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果,充分体现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