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多省 | 深沉的父爱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我常常想,我们爱父亲,应该同父亲爱我们是一样的,深沉似海又不善言表。每个父亲节、父亲的生日,感恩的话想了又想,腹稿打了无数遍,面对父亲时却又张不开口,或是不好意思,又或是生怕说话的一瞬间,先把自己感动的一塌糊涂,泪流满面。其实,回家听父亲唠着家常,说着故事,不需要什么刻意的华而不实的煽情,一言一句,欢声笑语,家常便饭都是最动人的感情。
小时候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积极生活、乐观开朗的人,是我们姐弟四个生活里的快乐源泉。从小生活在农村,虽不富裕却也衣食无忧。童年时期印象最深的事就是赶集。母亲是一个勤俭持家的家庭主妇,带着四个年龄差不多大小的孩子,生活的重担让她永远在计划着怎么攒更多的钱,谋划我们的未来,即便是带我们去赶集,也很少让我们乱买东西,自己更是能省一点是一点,甚是严格。大多时间,我们都不敢提过分的要求,要是谁跟着母亲去市场,基本上就是当了“劳动力”,提菜、拿东西、推车一样不能少,因此都不太愿意跟着她去赶集。而父亲就完全不一样了,外号“小队长”,跟着父亲去赶集的时候,我们姐弟四人在后面排成一排,一脸的兴奋与期待,乡亲们都看热闹,觉得有意思,笑着喊他队长。到了桥梁上(当地农贸市场中心地带),先不管来时母亲安排好的采买,每个人都抢着吃自己想吃的各种小吃:油糕、粽子、凉粉、面皮、水煎包,就连平时少有的粘满白砂糖的饼干、一毛钱十几个的芝麻糖、一件漂亮的衣服都能得到满足。在那个物质匮乏乏的年代,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期盼和乐趣。至今回家,总要有事没事去集市上逛逛街,吃个嘴(当地方言:吃小吃,吃零食的意思),仿佛一口下去便透过炊烟和鼎沸的人声回到了那个跟在父亲身后走街串巷,轻松快活的日子里,也只有那个时候,没有冗繁的工作,没有都市的压抑,只有此起彼伏的吆喝,乡亲邻里的问候,携卷着肆意的生活的气息。
慢慢长大,我也越来越觉得父亲是一个多么睿智民主的人,而我也想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初二的一天,大舅和姨父来家里做客,他们在房间里聊天,路过窗口,我听见父亲说:“我这几个孩子中,就大姑娘学习还行,看将来能不能成材,这娃就是我们的希望。”那一刻成了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节点,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在父母亲心目中是何等的重要,第一次发现自己原来也是一个优秀的孩子,承载着父母热切的期望。从那时起,我立志要让父亲的期望变成现实,同年,天赐良机,国家开始限制复习生参加初中专的考试,应届生都是一个起跑线,初三那年,我如愿以偿考上初中专,第一次成就了父母亲的骄傲,除了我自己,连父亲都不曾知道,他的一句“希望”,成了我倍加努力的最大动力。在报志愿时,父母想让我上财经类院校,觉得进了国营企业当个会计最好不过。而我却想是当个老师,教书育人,培养新的人才,没有想象中的反对,他们充分尊重我的意愿,最终填报凤翔师范学校。兴许是命中注定,师范毕业后的我,却一天老师都没当过,反而进了银行,兜兜转转,还是走回了父母的期望上。
父亲是个慈祥而和蔼的人,满眼只有自己疼爱的儿女。上凤师后第一次回家,半路上遇到表妹,于是一起到我们家玩。父亲进门时,表妹坐在门口的炕沿上,叫了好几声“姑父”,父亲既没看见也没听见。而我坐在窑洞最里头的一个小凳子上,一抬头就看见一进门的父亲,正对上那满眼的笑意,在母亲的提示下才应了表妹一声,惹得来串门的邻居直笑,说:“她爸眼里看不见别人,只有女儿”。
生活中的父亲不像母亲那样严肃和一本正经,给四个年龄相差不大的小孩,按照缺点一个不落的起外号,生怕大家不记得便亲自带头叫。父亲叫了没事,我们顶多闹一闹,要是我们兄弟姐妹互相叫一下,那一定是一翻鸡飞狗跳的大场面,颇有不一决胜负不罢休的架势。现在回想起来,姐弟几个从小都不会骂人,不说脏话,相互叫外号就是唯一的语言攻击,也算是一种特别的发泄了吧。
而今,父亲已到古稀之年,不再是当年挺拔、阳光的小伙子,似乎也没有了我们期盼的生活状态。他开始天天吃降压药,关注自己的健康状态。吃饭前总说要少盐少油,做饭时却依旧是油多盐重。对几个孙子各自爱吃的总想牢记于心,又显得力不从心。女儿两岁时爱吃的方便面和凤爪买到了20岁,年年买、次次买。背着儿子儿媳偷偷给小孙女买着各种过去买不到,现在我们认为的垃圾食品,为了记住不忘,被吃过的外包装不扔,要藏在自以为安全的地方,以备下次照着再买。拖地的时候,拖把总是拧不干水,挨了母亲不少训,却依然我行我素。对于母亲的抱怨无可奈何,却一直选择默默容忍。一直觉得父亲这些年变得很固执,直到有一次从广东回来,弟媳给每个孩子都送了一条精美的项链,父亲含含糊糊说他也买了礼物,一打开手提袋,竟是一袋子的项链首饰,简单的包装,落后的审美,一堆的地摊货,让我们苦笑不得。我看着那些算不上好看的饰品,忽然心里明白了什么,父亲其实知道自己不明白什么是时髦的,所以笨拙的模仿,知道大家都忙,所以顽固又坚强。想要多看一眼远在外地的孙女,所以每天都要打一次视频,岁月好像把他变成了电视里的老人,虽然好多他都不会,偏要固执的用自己所能做到的方式去爱我们。
我时常心生愧疚,这么多年来,永远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总是忽略家庭,忽略父母。早些年,偶尔还记得给父母买些衣服礼品表示孝心,现在也越来越少了。能把繁杂工作安排的有条不紊,却总是忘记打个电话问候父母一下是否安好。在父母跟前,索取永远多于付出。好在弟弟、弟妹、妹妹都是孝敬父母之人,儿孙且常伴膝边,倒也不少天伦之乐。
父亲节之际,随笔一篇,感恩父母之情,感怀人生旧事。也从内心深深祝愿父母亲身体康健、喜乐永伴身边。
孔多省,笔名:渭水沙,男,73年生人,现供职于某金融机构,爱好文学书画。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