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假如你问起我那篇被抄袭的文章

孩子,假如你问起我那篇被抄袭的文章

作者:任老师

对于我这样一个生性木讷又疏于表现的人,竟因一篇文章而引爆网络,你们一定倍感意外,也一定会非常好奇那些背后的故事。

无论作为师长还是朋友,我都无法回避这个话题,毕竟这其中又夹杂着太多值得回答的问题,值得讲述的故事。你们一定会问到我,我也不能不回答。

为师者一生可能都碰不到这样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鲜活教例,今天赶上了,是你我的幸运。

本想着把这些话留在我们面对面的开学第一课上说,可面对互联网潮汐澎湃的涛声和令人作呕的泡沫,思来想去觉得,这堂课还是越早上越好。

故事要从什么地方讲起呢?从那只蝙蝠讲起吗,玩笑了。故事要从我看到无数的关于“停课不停学”的通知讲起,那些口号喊得那么响,愈响就愈让人思考:如果知识和本领是力量,良知与人格是方向,此刻,是否应该只让你们安心读书?

于是就有了那篇全网阅读500万+的文章。

一个普通人瞬间成为网红是无比令人惶恐的,当你在某刻被推上神坛,你必须明白:封神的力量与迷失的力量是无异的。那种力量会让人着魔,无论是你,还是神坛之下的观众。所以,愈到这种时刻,愈加需要清醒。

这篇文章也引来了很多声音,其中最多的是来自教育同仁们的无力感,而我却感受到了他们在无能为力之下的竭尽全力。无需标榜谁,也无需打压谁,每个人都是改变者。

蒙在教育之心上的土,是一锹一锹一代一代铲干净的,我们这些人都是伪教育的传宗接代的掘墓人。

而中国教育就是在这样的契机中逐渐改变的,我们有信心,大家也要有信心;你们有信心了,教育就开始改变了。

之后就是这篇文章因恶意举报而迎来了它的宿命,我总觉得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功成身退,告老还乡也无妨,所以未曾失落。

但其后发生的事情,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大量的公众号,头条作者转载了这篇文章,他们修改了文章,隐去了作者,添加了商机;我联系了之前我授权转载的公众号注明作者,有的至今没有回复我的消息;越来越多的转载文章在传播,而我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却因雷同无法再发送相关文字……

多日以后,静下了愤怒,淡去了忧伤,我反问自己:为什么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为什么抄袭伪作依然受到追捧,为什么那么多手机会为谣言充当媒介?

冷静地讲,有一个被我们忽视的道理,是需要被重新提到课堂上的:

当你读到信息的时候,你需要了解的不仅仅是信息的内容,还有信息的传播途径。我们总是关注说了什么,却忽略了同样重要的:谁说的;怎么来的?谣言不会止于口号,谣言只会止于智者,。智者的智慧在于不止辨析了谣言本身,还审视了谣言的传播渠道。

还有其中关于尊重创造、诚信做人、不唯利是图的道理,我就不多讲了,不是不重要,而是无需多言,那些本身就都是做人的本分。

而此刻,对于一个教育者来说,比个人忧伤的经历更忧伤的永远是教育的缺失和尴尬。

诗人韩作荣有一句诗:在眼泪无法抵达的地方,忧伤缠裹着忧伤。

再往后,就是这篇文章的很多篇幅被一篇名为“某校网课开课致辞”的文章洗稿,部分理性和爱国的言论被删去,大量煽动情绪的话语被加入,加之很多营销号的推波助澜,这篇文章一夜之间登上了微博热搜,其他平台文章的阅读量百万以上,数十万人转发。

深夜,很多关注者给我发来消息,看过之后我一直沉思到凌晨4点。

这条负荆前行的教育之路真的还有很长很长一段要走。

次日,我在公众号发表了个人声明,很多自称该校学子的人在后台批评我:心胸狭隘,取关你号;网络上充斥着杂音:抄袭者无罪,不过是无心之举;原创者想红,蹭微博的热度(其实我直到昨天才有微博)

洗地的洗地,缄默的缄默,吃瓜的吃瓜。

当然也有一些仗义执言的声音,豆瓣上出了调色板,多个关注此事的小组成立;不少大V参与转发;很多数年未联系的同学向我伸出援手。

正义的知更鸟重新飞在了谣言的上空。

夫子说:君子乐道人之善,恶称人之恶。

所以其中有些有碍观瞻的话我进行了修饰。夫子是个正直的人,我想把事实讲出来也是不违背他老人家教诲的。

我是个生性比较温和的人,“以直报怨”的处理方式自认还是比较妥当的,也正告那些依旧在攻击我的人切莫再“以怨报德”了。

假使那篇文章真是一名语文老师抄篡的,在此我也表示对他的同情和原谅,并对此事不再追究,希望不要影响到他的工作和生活。

对于这件事我也有一些观点想和大家一起探讨:

比如,网传的那篇文章,有观点,有反思,有态度,为什么不适合在课堂上出现?我想原因并非很多网友臆想的几种声音之说。

最大的问题在于这篇文章传递出的不是思想而是情绪。

思想是公众的情绪,情绪只是个人的思想。公允的价值,才不会误人子弟。教师价值观上的一点偏差将对稚嫩的学生造成不可逆的长久的伤害。

当然,有些没有情绪的道德文章,高谈大论也要警惕,没有温度,没有性情的言论,同样是一潭危险的死水。

还有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假如这次抄袭事件发生在我的身上,你们作为我的学生会怎么做?

让我来告诉你们答案,你们很爱我,但爱我不是袒护我的理由。如果有“没有理由,不分是非的爱”。那么这样的“爱”和“恨”又有什么区别?夫子说:仁者爱人。爱人的人才是仁者,仁者才会无敌。

当滚滚而起的烟尘未曾散去,身在其中的人总认为自己是“大圣”,或总认为别人是“妖魔”。这个时候不是“一声喝断长坂坡”的时候,也不是”林教头忍辱草料场”的时候,真相可能就在咫尺之间,也或许天涯之隔。别轻信“满纸荒唐言”,也别轻洒“一把辛酸泪”。

还有一句想送给大家的话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为你无意中的小恶临到别人头上时,可能是大恶。一粒伤害的土或许会变成一座杀戮的山;而你无意中的小善,也可能使寒夜中的某个人不至于在风雪中冻毙。

这句话也送给那个耐心接我投诉电话的今日头条的小姐姐;也送给北京市消费者协会那个傲慢的工作人员。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对于一个普通的作者,一个一线班主任,很多事情是我未曾经历的,也是使我大开眼界的,我曾几度在深夜无助的思索,望着窗外的皓月泪流满面。但想到最难以面对的还是是讲台下的你们,不知如何说起,不知如何去说,不知说些什么,好在现在一切有了答案。

这篇文章我删改了数稿,最初的带有情绪的文字只保留了一小段,毕竟你们是我教育生命的一部分。这一小段真实的情绪外露,也是这件事情的部分真实面貌。

此刻,屋外即将洒下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愿这雪能将卑鄙者的心智净化,雪化后春风十里,天朗气清。

感谢这些由文字带来的故事,还有那些故事传递出来的理想和价值。

我的故事讲完了,愿它能影响你的故事。

(根据个人真实经历写成)

理想  情怀  温度

一个教育者的心路点滴

(0)

相关推荐

  • 微信为什么会封号,在微信上千万别做这五件事

    异常登录 很多安卓手机都有微信双开的功能,但是苹果手机一直没有.而很多微商又需要微信双开的功能,所以回去下载微信分身,其实在微信官方眼里,这就是使用第三方应用,也会进行封号的. 传播谣言 很多小伙伴虽 ...

  • 夏季吃冷饮最伤脾阳,尤其是孩子!养胃健脾看这一篇就够了!

      古代有"春夏养阳"的养生理论,加之孩子本身"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所以在夏季"大儿童"更应该顾护小朋友的脾胃.   夏季如何养护脾胃 1 ...

  • 退休老教师:替孩子存下吧!很难找得到的资料,孩子早晚会问你

    相信许多家长也应该明白,随着教育的改革,语文的分值也越来越重,同样也新增加了许多关于文学常识.经典名著以及诗歌的考察,这主要是对孩子的一个课外阅读的检测,所以,如果孩子平时在课下的时候不多多积累的话, ...

  • 职校班主任工作101问之集体建设篇

    职校班主任工作101问 之 集体建设篇 1 集体建设 问:如何合理制订并执行班级公约? 答: (1) 做好引导工作,明确班级公约对班级和每个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2) 让全体学生参与班级公约的制订过程 ...

  • 『本草纲目1000问』第三篇《本草纲目》之草部

    山草类 李时珍认为人参有何功用? 人参生在上党山谷及辽东.二.四.八月上旬采根,竹刀刮暴干,不要使之见到风,根像人形者最好.以百济.高丽.新罗(也就足今天的朝鲜)所产人参为最好. 人参容 翳被虫蛀.要 ...

  • 『本草纲目1000问』第四篇《本草纲目》之菜部

    荤辛类 李时珍认为韭有何功用? 李时珍说:韭丛生而根丰硕,叶长而青翠.可以分根栽种,可以子种.叶高三寸便剪,但不宜于中午剪,一年不能超过五次,留种的只能剪一次.,八月开花成丛,收取腌藏供食用,谓长生韭 ...

  • 『本草纲目1000问』第五篇 《本草纲目》之木部

    第五篇 <本草纲目>之木部 香木类 李时珍认为柏有何功用? 李时珍说:<史记>里把柏称为百木之长,树高而且直,皮很薄,质地很细腻,开细琐的花:它的果实是圆形的,到秋霜后自然裂开 ...

  • 『本草纲目1000问』第六篇《本草纲目》之果部

    五果类 李时珍认为李有何功用? 李的种类很多.京口有麦李,在麦子吐穗开花时成熟,果实小但果肉多,味甜,果核不入药.姑熟有南居李,果核像杏子,入药较好.李有绿李.黄李.紫李.中李.水李,均味道甜美好吃, ...

  • 『本草纲目1000问』第七篇《本草纲目》之谷部

    麻麦稻类 李时珍认为胡麻有何功用? 李时珍认为:胡麻就是脂麻,有迟.早两种,黑.白.赤三种颜色,茎都是方形.秋天开白花,亦有略带紫色的.节节结角,有一寸长,角有四棱.六棱的,子房小而子少,亦有七棱.八 ...

  • 『本草纲目1000问』第八篇《本草纲目》之禽部

    第八篇 <本草纲目>之禽部 水禽类 李时珍认为鹤有何功用? 鹤身长三尺,高也有三尺多,喙长约有四寸,头顶颊部及眼睛是红色,脚部色青,颈部修长,膝粗指细,躯干部羽毛白色,而翅膀和尾部有羽毛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