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爱给了孩子勇气!——《一口袋的吻》导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457号父母的爱给了孩子勇气!——《一口袋的吻》导读阅读推广人 石头说明:1、这是一个对经典绘本深度解读的公众号,已累计发文在四百篇以上。2、查找是否有您想阅读的文章,可以从历史消息中输入您想要的书名搜索即可。3、如果您喜欢本公众号,先点击上边蓝色的“经典绘本导读”再点击“关注”。4、本导读的宗旨是为亲子阅读而努力、为父母深度掌握绘本精髓而奉献。一、内容简介上学第一天,迪比要学好多好多的东西。他能记住在哪里挂大衣吗?他能听见教师叫他的名字吗?迪比是个对上学不太有勇气的小男孩儿,他的妈妈帮助他的办法可真是有些特别:妈妈在他的大衣口袋存了一口袋吻。想妈妈的时候就拿一个吻出来,妈妈就象在身边一样。二、绘本信息书名:一口袋的吻文:[英] 安杰拉·迈克奥里斯特图:[英] 苏·海拉德译者:漆仰平适读年龄:2-6岁(仅供参考,并非绝对)选题策划:蒲公英童书馆出版社:贵州人民版出版日期:2007年9月三、绘本导读【封面】
解析:封面是金黄色的底色,四周围着一圈发黄的叶子和红色的果实,这应该是秋天的景色,也是小朋友们开学的时间,中央这只穿着蓝色大衣的小鼹鼠,带着欢乐的笑容,张开双臂,这是要扑向谁的拥抱呢?红色边框的眼镜更多是一种调色,否则头部过于暗淡。书名《一口袋的吻》,吻怎么成为一种有形的物质了呢!是谁又有一口袋的吻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吧!【附书名页】
解析:这是提取内页中小鼹鼠爸爸接儿子放学回家的瞬间场面,也是故事中唯一的一次爸爸出场的镜头,放到副扉页体现出爸爸和儿子的亲密关系,和爸爸也有着切实的行动,只不过这是唯一的一次,是一种特殊的暗示,爸爸在亲子教育中尴尬的位置。而小男孩往往对爸爸的出现也是情有独钟的。【扉页】
解析:扉页中有两只可爱的小鼹鼠,小主人公正在帮助小伙伴削铅笔,他的神情认真而专注,小伙伴也是目光灼灼地看着,看来他们是好朋友吧。这是故事中小鼹鼠结交的一个小女生,小鼹鼠克服了自己的不自信,又能给予他人帮助,这是一种转折和变化。故把这一环节放在了扉页,凸显一口袋吻的效果和力量。【第1画面】
原文:迪比上学啦!上学第一天,迪比就学会了和同学们排好队走进教室,学会了把大衣挂在衣钩上……当老师点名的时候,他要回答“到”。这一天,迪比和同学们一起堆沙堡、唱歌谣,还给妈妈画了一幅画!解析:小鼹鼠叫迪比,这是他上学第一天的场景,他们的学校叫做大森林小学,是在一棵巨大无比的树根中的学校。这让我想起《14只老鼠大搬家》中大树墩中的家。盘根错节的房子,一个温暖的家。迪比的学校也是如此,巨大的橡树根有力地深入地下,钢笔画的勾络与绿色水彩的结合,再现出大树的沧桑而茁壮。树根间的空隙还像是一个个小画框,让学校更加立体而生动。在巨大的空间中有三排彩色的教室及活动室,猫头鹰老师就站在门口,迎接第一天来上学的小同学们。他们中有兔子、老鼠、松鼠、鼹鼠等等。同学们也是排着队带好书包,依次进入教室里。左边室外应该是学校的活动区域,有可以让小动物攀爬的南瓜屋、有树干做成的长椅、有运送沙子的小推车。第一排绿色的房子左边像是更衣室,一只小兔子在里面挂衣服呢;右边的教室里是图画室和洗漱的地方。第二排红色房顶就是教室了,他们在做什么呢?大约是在讲故事吧。最后一排蓝色房顶的教室里,看到有一只小松鼠在打鼓,两只小老鼠在唱歌。这是一幅热热闹闹的学校生活图,虽然看似稍有些杂乱,但放大的局部图让读者感到很新鲜,和过瘾。开学的第一天,迪比同样感到很新鲜,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好奇,还做的很好。丝毫没有畏惧感和生疏感。这一天,迪比和同学们一起堆沙堡、唱歌谣,还给妈妈画了一幅画!很有成绩感啊!学校的背后是朦胧的绿色群山,蓝天白云挂在天空,多彩的树桩组成了学校的栅栏,门口挂着由一个大木片写就的校名,整个布局及合理又主次分明,大自然的气场油然而生。大树的一个枝丫长着几片树叶和一个微微变红的果子,提示大家这是一颗巨大的橡树。树下还散落着一个红色的和一个发黄的橡果,秋天丰收的季节就要来了。【第2画面】
原文:“在学校过得开心吗?”放学的路上,爸爸问。“嗯!”迪比回答。第二天一早,妈妈拉开窗帘。“该起床去上学了。”“不嘛,”迪比说,“我昨天已经去过了。”“你还要去啊,”妈妈特别耐心地对迪比说,“你现在已经是个小学生了。”“不要,我不是小学生,我是家里的小乖。我要和你待在家里。”迪比一边说着,一边钻到被子底下。解析:迪比上学的第一天,很平淡地过去了,爸爸来接迪比回家,迪比坐在爸爸肩头,一只手摇晃着一株蒲公英,果实就像一个个小降落伞飞向四面八方。父子俩边玩边聊在幼儿园的一天,学校过得开心吗?迪比不愿意多说,只是回答了一个嗯,多少让我们感到意外。既没有描述学校的见闻,也没有表现出对上学的抗拒。像极了老成的内向孩子。他在学校生活的很好啊!给妈妈画的那幅画呢!可是直到第二天妈妈喊迪比上学,迪比开始不愿意了,他想要待在家里,和妈妈在一起。上学给迪比的印象是结束了,不需要再去了。要么那句非常简洁的'嗯’字,就暗含着太多的情绪在里边。孩子对于陌生的环境肯定都是很抵触的,而且他因为不熟悉而会产生恐惧。但迪比的第一天,中规中矩,和同学们一起堆沙包、唱歌谣,还给妈妈画了一幅画。很自然没有丝毫的畏惧生疏感的。只是没有小孩子的掩饰不住的兴奋,这里更多的是拘束感,忽然缺失了妈妈的温情而产生了不适感。但总之,没有一般孩子的哭闹、拒绝,在妈妈的坚持下,迪比还是和妈妈一起出发了。因此就有必要在孩子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之前,就给孩子讲述一下他可能会遇到的一些情况,要如何地解决,如果可以最好可以带着孩子适应一下新环境,因为有亲人的陪伴,她会比较的容易适应环境,也会更快的适应。看了这本书其实也是给我们做家长的提个醒,要了解孩子的这种不适应和恐惧,更要教孩子适应新环境的方法。【第3画面】
原文:不过迪比还是去上学了。妈妈和迪比走在上学的路上,他们穿过这片树林才能达到学校。“为什么不去上学呢?”妈妈问。“我已经忘了在哪里排队了,也不记得要把大衣挂在哪里。”迪比说,“等老师叫到我名字的时候,我可能会听不见。”“我会把你送到队列里啊。” 妈妈对迪比说。迪比低着头,难过起来:“我想一整天都和你待在一起。”“宝贝,不能那样做。”妈妈说。解析:迪比还是比较听话的,也说明妈妈日常的教育中,还是有章有法,要么就有一口袋的吻的教化呢!图画的色彩很温和,大自然的氛围特有有诱惑力,就像故事那么温馨一样,这也给亲子阅读增添了助力,让小读者徜徉在温馨的氛围中而接受。这是同学们去学校的路上,走在橡树林中。因为采用拟人的写法,就像是我们接送的环节,特别有说服感和认同感。在一块宽阔的空地上,干枯的落叶铺满地面,与绿色的草地交映生辉。而送孩子上学的路上,也很有仪式感。三三两两,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手拉手走在窸窸窣窣路上,松鼠则在树枝上追赶,有骑着脚踏车或独轮车前行的,两只小鸟一前一后在树林中飞行,显得特别的兴奋和高兴。而鼹鼠妈妈一只手拉着迪比,一只手拿着小书包的背影,是你我家的上学的影子吗?迪比空出的那只手,拿着一片发红的枫树叶子,扭头跟妈妈说着什么!原来迪比还是不想上学,从他们拉扯而平静的背影中可以看出跟其他孩子的不同。“为什么不去上学呢?”迪比说,“我已经忘了在哪里排队了,也不记得要把大衣挂在哪里。” “等老师叫到我名字的时候,我可能会听不见。”哦!这是迪比不想上学的原因,怕而畏惧已经萦绕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了。这一连串的问题,摆在了家长的面前。这几棵横竖交错的树干是巨大的橡树林的一角,而远方蓝色的隐约再现的细小树林也呈现在读者面前,伸进画面的一支树杈,长着已经发暗红的橡果,而下面的一簇簇的橡果已经红透,在树枝上摇曳展现。这本书的多个页面涉及的动物或个体比较多,看上去有点复杂,不过细节上看,每个小动物的表情和动作都不一样,大孩子可以仔细观察一下。【第4画面】
原文:当他们走到学校的时候,迪比站在校门口一动不动。“你要是不陪着我,我就不进去。”妈妈抱了抱迪比,忽然间,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她把双手捧起来,向里面吹了十几个吻,然后轻轻地把它们放进迪比的口袋里。“当你害怕的时候,就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吻,然后想象着妈妈就在你身边。”迪比紧紧地拽着妈妈。“哦,亲爱的……可别把它们压坏了!”妈妈说。解析:在学校的门口,其他同学都高兴地和爸爸妈妈打着离别的招呼,只有迪比粘着妈妈,出现“你要是不陪着我,我就不进去。”妈妈弯下身,抱着迪比,红色方格大衣寓意着满满的爱。孩子刚入学进入陌生的环境,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不适应和挫折,譬如:怕生人而不敢去上学,或者上学了也不敢和大家交流,遇到挫折要躲避是最正常的反应,故迪比在校门口不肯进去,如果你们是迪比的妈妈,会怎么做呢?迪比妈妈想出一个好主意,她往迪比的口袋里吹了十几个吻,并且对他说,害怕的时候,拿出一个吻,就像妈妈一直陪伴在你身边。妈妈摸着迪比的口袋,发散的白色光线特别显眼,迪比低垂的眼睛看向口袋。妈妈还叮嘱迪比说,可别压坏它们啊!行动非常传神而坚定,让迪比信以为真。看到这里,大家又是什么感觉呢?迪比的身前有三道红色的不规则的树干台阶,这是否暗示着迪比要走过这些障碍,才能适应学校的生活呢!迪比红色的书包和红色的眼镜与眼前的红色台阶同色,这都在暗示迪比要走过心理的障碍,才能像栅栏的木桩长大成材。妈妈背后蓝色的手提包是做什么用的呢!【第5画面】
原文:上课铃响了,所有的同学都排好队走进教室。迪比这时还穿着大衣呢。当老师点名的时候,迪比回答的又清晰又响亮。要选小伙伴做拍手游戏了,迪比害羞起来。迪比伸出一个手指头,悄悄放进口袋里,然后把手指拿出来,贴在脸上。他觉得好温暖,就像妈妈的吻。迪比笑了。“你能做我的伙伴吗?”一个叫奥特莉的小女孩儿问。“当然啦!”迪比回答。然后,两个小伙伴做起了游戏。解析:我们继续看迪比带着一口袋的吻,进入学校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也许是因为口袋里的吻,他没有把大衣挂在该挂的地方,双手拿着书包和提包急冲冲地走进教室。当回答老师点名时,迪比勇敢地站在老师跟前,声音清晰而洪亮答应着。迪比担心的老师点名听不见,在妈妈一口袋吻的助力下,就变得充满力量。第一个担心就这样没有变成现实的问题。胆小的迪比为什么这般胆小呢?这是小鼹鼠的本性吗?作者就是发挥了鼹鼠胆小的属性而引申开来的。迪比愣愣地看着同学们玩拍手游戏,有些害羞。周围三对同伴已经玩的火热,甚至比他更小的小老鼠都跳跃着无所畏惧。他想到了妈妈的一口袋吻,侧兜开口位置散露的白光让小迪比找到了救星。悄悄放进口袋里,然后把手指拿出来,贴在脸上。这三个过程一气呵成,他感觉到了温暖,妈妈的爱就在身边。迪比的一个独处放大的镜头,让他形象突兀起来,内心壮大起来。一个小女孩的出现,让迪比不在胆怯,这也是他结交的第一个朋友。这是一个什么小动物呢?【第6画面】
原文:课间休息的时候,迪比坐在长椅上。同学们都在那边兴高采烈地玩着,没有人过来邀请迪比。迪比又从口袋里取出了一个吻。他想象着妈妈就在身边,顿时勇敢了许多。迪比站起来,走向前。就在这时,从操场那边飞来一个球,刚好落在迪比的手里!“扔过来!”同学们冲迪比大喊,“快来一起玩儿!”解析:在游乐场,同学们都忘情地疯玩起来,一个鼹鼠爬进了大南瓜中,南瓜中已经露出一个小老鼠的脑袋了,松鼠让脚下的树叶滑了一个趔趄,一个鼹鼠姑娘平静地捡拾着多彩的树叶,而另两个同学则把红透的橡果当球来踢。这种热闹的场景下,迪比却傻傻地坐在长凳上,成为看客。椅子侧面树干的纹络也代表着迪比复杂的胆怯的内心,他还没有融进同学们的氛围中,还是有更多的生疏感。这时他又想到了妈妈就在身边,顿时勇敢了许多,勇敢的站起来,他要投入到期望的欢乐中去。而机会总是给勇敢的人,一个红橡果飞了过来,迪比勇敢地腾空一跃迎了过去。在他孤单的时候,迪比再次拿出了妈妈的吻,就勇敢的融入到同学的活动中。这个大大的跳跃是心灵的释放,是勇敢者的无畏,是接受新生活的开始。【第7画面】
原文:上课了。老师给同学们读了一个故事,然后让大家一起讨论,迪比很勇敢,举手回答了一个问题。到了吃午饭的时候,迪比又遇到麻烦了。“大家都把饭盒放在那张桌子上,来这里排好队,然后去小推车那里领饮料。等所有的同学都做好,我们才可以开饭。”老师说。解析:课堂上,迪比勇敢的回答了问题,还站的很靠前,在这些环节逐步地在调整着心态。这个画面很丰富,蜘蛛多只手拿着扫帚,以扫每一个角落。两条虚实结合的拉线上,都是常见小动物的拟人化造型,丰富了孩子们的注意力。猫头鹰老师凸显其知识和保护者的身份,台下的同学们姿态各异,神情盎然,但小松鼠却是例外。可是午餐时,他又有些害怕了,躲在门后,迟迟没有进入餐厅。吃饭的同学们多了,迪比又怯懦了,不敢在人多的地方露面。【第8画面】
原文:一滴菜汁溅到了迪比的眼睛里,迪比又害怕了。如果妈妈在身边就好了,她会告诉迪比该怎么做。迪比再次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吻,轻轻地放在脸上,然后擦掉了菜汁。“迪比,过来坐到我旁边。”老师教迪比应该怎样做。解析:一滴菜汁溅到了迪比的眼睛里,迪比又害怕了。显然迪比在家受到了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接受外界的能力弱一点。尽管妈妈给了迪比一口袋的吻值得赞赏,但在生活的细节上迪比独立的能力很不够,这也是一个启迪点。迪比最终拿到食物开始吃饭时,也是小心翼翼,老师及时地关注到迪比,也给了他很大的帮助。我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画,看看迪比的同学都有哪些小动物,他们的餐盒和食物是一样的吗?小兔的食物是蔬菜,灰鼠奥特莉正在吃着一条鱼,白鼠吃着水果,而鼹鼠迪比的面前是一盒蚯蚓,松鼠吃着橡果,小老鼠啃着苹果,另一个小老鼠吃着谷物,倒挂的蝙蝠喝着饮料。这是他们自带的食物,不同的品种有着各自的习惯。家长可以简单向孩子科普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区别。【第9画面】
原文:吃过午餐,到了游戏时间。在暖洋洋的太阳下,同学们都没穿大衣,迪比也热得把大衣脱掉了。有个男生把球传给迪比。迪比玩儿得好开心。下午,老师让同学们轮流站在教室前面,给大家讲一讲自己家里的故事。迪比害怕站在同学们的前面,他偷偷溜出教室,去拿大衣。解析:吃过午餐后,是游戏时间,迪比脱下大衣放在一边的长椅上,故事从这里也开始发生转折。没有了妈妈贴身的爱护,反而迪比玩的很开心,迪比就沉浸在游戏带来的喜悦中。在铺满橡树叶松软的环境里,和小老鼠激烈地踢着球,把橡果和树叶一起踢向空中,完全忘掉了胆小、羞怯的内在特质,改变着迪比的行为。下午老师让同学轮流站在教室前面讲述自己家里的故事,迪比害怕站在同学们的前面,他偷偷溜出教室,去拿大衣。像极了我们的幼儿园,墙上、门上、空中都贴满了小贴画,教室空中竟悬挂着一串大南瓜的笑脸。这营造出的温馨的氛围,有助于稳定他们的情绪。猫头鹰老师仰头看到了迪比的行为,而其他同学们都很安静而积极踊跃。【第10画面】
原文:迪比在操场上找到了自己的大衣。可他穿上大衣的时候,发现口袋破了个洞!他伸出手指穿过那个小洞。口袋好凉,而且是空的。“妈妈的吻都掉出去了!”迪比难过极了,吸溜起鼻子。就在这时,他听见有人在呜呜地哭——是奥特莉。“你为什么哭啊?”迪比擦干自己的眼泪,问奥特莉。“我找不到饮水器了,”奥特莉说,“又不敢去问别人。”“我知道饮水器在哪里,”迪比说,“吃午饭的时候,我看见过。”解析:迪比想从口袋找到妈妈的吻,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大衣的口袋竟然裂开了,“妈妈的吻都掉了!” 这时的迪比是那么的伤心和难过。就在迪比开始吸溜鼻子的时候,他听到有人在哭,是和他曾经玩过的同学奥特莉在抹眼泪,原来是因为她找不到饮水器,又不敢主动询问,所以才在一边哭。这无形中给了迪比一个主动大胆帮助他人的机会,在一个女生面前,迪比显得不再怯懦而变得有主见,是机会锻炼了迪比,同时也把自己的怯懦忘得一干二净了,成长就在一瞬间。巨大的橡树下,凸显两个胆怯孤单的孩子,一个哭泣一个吸溜起鼻子,都是同病相怜。在没有其他人帮助的情况下,机会锻炼了孩子。我想这个故事应该给孩子的父母一个启示,唯有放手才是成长。【第11画面】
原文:迪比带着奥特莉找到了饮水器。然后,两个人一起走回了教室。“迪比,我能坐在你旁边吗?” 奥特莉小声问。“可以呀!”迪比一边说着,一边在身旁放了把椅子。接下来的时间里,奥特莉坐在迪比旁边。迪比一直照顾她。他还帮奥特莉削铅笔,给她找来一个围裙,为她讲解她不懂的东西。解析:这时迪比忘记了流泪,他帮助奥特莉去找饮水器,帮她削铅笔,找围裙,最后一幅图大家看懂了吗?还帮奥特莉找到丢失的发箍。小姑娘奥特莉的头上一直都戴着一个花朵发箍,在他们寻找饮水器时,被水流冲掉了,在失物招领处,花朵发箍失而复得,正好挂在那里。迪比在帮助奥特莉的过程中,他也渐渐地收获了一份友谊自己也变得更加的勇敢。这个穿粉色上衣的新朋友奥特莉,还出现在扉页里。可见迪比正是通过帮助奥特莉成长了自己。迪比整整一个下午迪比都在照顾同学,他完全忘记了妈妈吻的事情。作者通过五个不同情境下的瞬间,让他们一起找饮水器、帮助削铅笔、找围裙、失而复得的发箍,让他们结下了友谊,让小男孩迪比学会了担当和成长。也无形中给父母上了一堂成长课,放手才是最好的一条路。【第12画面】
原文:一直到放学,迪比都忘记了那一口袋吻。妈妈在校门口接上了迪比,她抱了抱迪比。“我明天还能来吗?”迪比说,“我交了一个新朋友。”“你用上那一口袋的吻了吗?”妈妈问。迪比给妈妈看了看自己的口袋,皱着眉头说:“它们都掉出去了。”解析:放学后妈妈来接迪比,他迫不及待地对妈妈说,今天认识了新朋友,还希望明天再来,迪比不怕上学了……巨大的变化让妈妈对自己的妙招产生了兴趣,“你用上那一口袋的吻了吗?”可迪比已经忘记了丢掉的一口袋的吻。妈妈的一口袋的吻让迪比克服了一系列的困难,但在关键时刻又把这一口袋的吻忘在了脑后,但朋友的力量让迪比最终找到了解决胆小的良方。学校门口更多的父母来接自己的孩子,而小松鼠却独自跑开了。有妈妈全身代劳的母爱,也有双手插兜的父亲。【第13画面】
原文:这时,奥特莉过来了,她穿着一件和迪比一模一样的大衣!“你穿的是我的!”奥特莉咯咯笑着说,“在上学的路上,我的口袋被自行车钩了一个小洞。”迪比和奥特莉都换上了自己的衣服。“明天见。”两个好朋友互相道了别。解析:为什么迪比的口袋会破掉呢?原来奥特莉穿了一件和迪比一模一样的大衣,他们俩不小心穿错了,有洞的大衣是奥特莉的。明天见,两个好朋友互相道别。他们都张开手臂迎接着对方走进自己的生活,他们都在朋友的帮助下,彼此成长了。正像妈妈的一口袋吻一样,从内心克服了对生疏环境的不安全感。迪比在学校里不开心时,就把手伸进口袋再拿出来贴在脸上,感觉很温暖,也变得勇敢了。于是小熊就得到了妈妈的鼓励,慢慢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这本书是讲述关于迪比上学时遇到的事情,从他头一天的担心啊,到第二天的不适应,再到交朋友适应学校的生活的描述,非常的适合给要上幼儿园或者要上小学的孩子来讲述,带给孩子们勇气和力量。这个故事将引导孩子们明白:学校依然有爱,妈妈的爱、伙伴的爱,还有老师的爱。希望这个故事帮助孩子们度过开学初的适应期,【第14画面】
原文:晚上,迪比把书包挂在床尾。“我明天不用穿大衣了。”他打着哈欠说道。“哦,好吧。”妈妈说着,又帮迪比盖好了被子,“不过,我希望我家的小学生还没长大到要拒绝妈妈的晚安吻。”解析:晚上,迪比躺在小床上,书包挂在床边,打着哈欠说,“我明天不用穿大衣了。”大衣代表着妈妈的吻,妈妈随时出现在身边,但迪比已经不需要了,他已经克服了刚刚上学的不适应感,在新环境里找到了友谊和勇气。这其中妈妈的爱和友谊的力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妈妈还是轻轻地给了迪比一个晚安吻,一个欣赏的吻。【第15画面】
原文:“我当然要妈妈的吻啦!”迪比开心地说,“永远都要!”解析:妈妈的爱是一生的良药,当然永远都要了。这个故事时,针对不同年龄有不同的切入点,3岁左右的小读者,重点在于帮助孩子缓解入园焦虑,引导孩子像迪比一样,在幼儿园交好朋友,以此来淡化孩子对于幼儿园的害怕,唤起他们对于同伴和社交的期待。4岁左右的小读者,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怎样交朋友,交朋友需要积极主动的互相帮助,主动分享就能收获快乐。而对于5岁以上的小读者,我们关注的重点是鼓励孩子勇敢自信,就像迪比一样,主动的迈出第一步。【封&底】
解析:上学第一天,迪比很新鲜,但处处谨慎。第二天,迪比学会了交友和勇气。他能记住在哪里挂大衣吗?他能听见教师叫他的名字吗?迪比是个对上学不太有勇气的小男孩儿,他的妈妈帮助他的办法可真是有些特别:妈妈在他的大衣口袋存了一口袋吻。想妈妈的时候就拿一个吻出来,妈妈就象在身边一样。新学期,新学校,新老师,新环境,孩子自然会有很多不适应,而作为父母,要学学故事里的迪比妈妈,在面对孩子不肯上学时多些耐心,在孩子说出自己的担心害怕后,想方设法帮助孩子,而不是打骂!我想很多家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却发现孩子在很久的时间内都会伤心难过,没有安全感,不敢和同伴交流,或者实在进入学校时又哭又闹,乱发脾气,这些行为在儿童心理学上被称为分离焦虑。孩子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亲近的人去上学,会产生分离焦虑,其次,孩子面对陌生的环境,对未知的担忧,也会产生不安的情绪。如何帮助孩子缓解内心的焦虑,这本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迪比的妈妈更值得我们大人去学习,去反思!给孩子贴身的爱护,但不能溺爱,放手给孩子自己去成长比爱更重要,况且放手也是爱。鼓励孩子在学校建立友谊,当孩子在新环境中获得友情和关怀之后,很快就可以融入校园生活。四、作者信息安杰拉·迈克奥里斯特住在汉普郡,她为孩子们创作了许多童书,很多作品都获过大奖,比如,《那不是怪物》获得“红房子儿童图书奖”,《我的妈妈有射线》获得“斯托克波特图书奖” 和“朴茨茅斯图书奖”,《冬天的孩子》获得“汉普郡图画书奖”,《莱昂的魔法世界》已经被改编成舞台剧,并进入凯特·格林纳威奖短名单。虽然小熊在学校也遇到了麻烦,但是有妈妈的爱和朋友们的帮助都顺利度过了。我觉得这本书简直就是幼儿入园的一本必备书,家长们也可以像熊妈妈那样,给孩子鼓励,并帮助孩子度过这样一段特殊时期。果果刚入园时也是害怕,我送进去就不让我走,怎么办呢?除了看一些这种绘本外,每天晚上都会给她讲我爱她,幼儿园的好处等等的。说明:本文属原创,未经作者同意,不可转载和移作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