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翻译日|极简中国翻译史

明天是国际翻译日。自1953年国际译联成立以来,每年都要在早期西方《圣经》翻译学家——圣杰罗姆生日(9月30日)前后举办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1991年开始,国际译联将每年的9月30日定为“国际翻译日”。

老行业

翻译是世界一项古老的职业。自人类社会语言产生以来,翻译就已出现。它又伴随着各大文明的兴起、发展、繁荣而几经荣辱兴衰。

中国翻译行业源远流长。据相关史料记载,早在先秦时期语言中已有了外来语,说明当时已出现翻译活动。我国的翻译业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西域名僧安世高在洛阳翻译了我国古代第一部译著《安般守图经》。纵观古代翻译史,古代中国的翻译业主要经历两大高潮时期,即汉唐时期的佛经翻译与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汉传佛教翻译家-鸠摩罗什铜像

清:从文化自恋走向文化自省

步入近代,随着国门被叩开,中国不得不开始面对早已不同的外部世界。西学东渐的历史大潮是晚清文化变异的外在动力。晚清东西方不断发生对话。面对新的世界政治文化格局,中国的统治阶层和知识分子采取不同策略应对西学冲击,翻译从最初难入正道到最终被公认为启蒙救亡第一要务,折射出晚清社会各个阶层文化心态的历史嬗变。

徐光启

(1562年-1633年)

中国明代农艺师、天文学家、数学家

纵观晚清七十年,依据翻译主体、主题与历史动机,晚清翻译史表现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为禁烟守疆开始主动译介有关西方地理、历史,政治、国情的书报,从而知夷、款夷并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的高层官吏发起洋务运动,建立翻译场馆大量译介西方军事、科学书籍以富国强兵;甲午战后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维新改良派大量译介西方政治、经济书籍以变法维新,戊戌政变之后这些维新派和周氏兄弟、包天笑等新型知识分子翻译了大量文学作品,以开智新民。

●马忠建的名著《马氏文通》-甲午战争前后的翻译

在这三个阶段的更替和演进过程中,中国思想界逐步从文化自恋走向文化自省,不仅解构了夷夏大防的意识,而且全面挑战了重道轻艺、重农轻商等传统价值观。

“五四”新文化:繁荣与转变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第四次西书中译浪潮的兴起。这一时期作品中有轰动一时的《互助论》,也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等,与此同时还掀起了翻译西洋文学名著的热潮,如《浮士德》《忏悔录》等。

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克鲁泡特金

(1842年12月9日-1921年2月8日)

《互助论》作者

随着文学革命尤其是白话文推广,这一时期白话译诗开始出现。新一代翻译实践者自觉将翻译外国文学同改造中国文学乃至同新文化运动的宗旨联系起来。诚如胡适所言:“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入手,使国中人士有所取法,有所观摩。”这一阶段中国文学翻译和中国社会都进入一个新时代。

“五四”也开创了我国翻译事业新的历史阶段,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开始被翻译并广泛传播。东西方各国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是俄国和苏联的作品开始由瞿秋白鲁迅等人介绍进来。

中国:继续充实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翻译事业不断发展,取得巨大成绩,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日益充实完善。

许渊冲、林语堂、傅雷、钱钟书等一代翻译家将中国现代的翻译推向了一个新的层面。如许渊冲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成一派的翻译理论“优化论”

●翻译家许渊冲

在“优化论”体系中,“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是译诗的本体论,三美之中,最重意美;“三化论”(深化、等化、浅化)是译诗的方法论;“三之论”(知之、好之、乐之)是译诗的目的论。这一系列翻译理论思想体系的成型为当代中西方文化作品的“百花齐放”奠定了基础。

中国翻译源远流长。步入近代,西学与中学的撞击与融合推动了翻译行业的不断发展。翻译书籍是中国人了解西方文明、汲取西学最直接、最主要的途径。在此背景下,翻译也逐渐成为有识之士探讨民族自强救亡图存的工具。

与此同时,翻译理论思想体系的构建与成型,也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构建与转型开创了全新的方法内容和思想境界。大量翻译作品的传播为社会大众尤其是知识分子拓宽了了解世界的渠道,同时也推动了社会整体风气的变化。

毫无疑问,在二十一世纪,就像古代和近代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样,对塑造历史,促进文明,翻译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案:李佳滨 | 编辑:金婷婷

原创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

螺老师 18969909657(同微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