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读曾国藩

冯唐曾坦言从高中时候就开始读曾国藩,一直读到现在,“我读曾国藩的书最多、最勤、最有收获”。本文分享了他读曾国藩的心得,分析曾国藩如何成事的。这篇文章3300字,预计9分钟读完,相信你会有启发。

读书是少有的让我开心的事

提到读书,这件事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我,其实也是分阶段。

早年,一个人要不然行万里路,要不然就读万卷书,要不然交万种有意思的人。如此,你才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你自己是什么样子的。

到后来正式上学,如果你不好好读书,拿不到好成绩,父母不开心,还不能毕业。

再到现在,我觉得读书有两个特别大的作用。一个是我们变成一个更平衡的人,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

还有我觉得年岁大了之后,慢慢会体会到花无千日红,人无百日好,会发现能让你开心的事越来越少。

读书,还是很少的几件能让我马上开心的事。

成功不可以复制

但成事可以修行

在我的人设里面,可能大家知道最多的就是我写一些情色小说,写一些人性小说,但几乎没人知道,其实我只是业余写作,只是写的不业余而已。

长时间以来,我每周都是做80-100小时的管理(咨询)工作。

当时我最开始写作,其实也是为了不疯而已,因为日常的管理工作太重,太琐屑,不能说无聊,而是说太容易让人进去。

我觉得与其一直沉浸在一个东西里面完全不能拔出来,那还不如偶尔跳脱一下,然后看看这个世界。

我有一个发现:成功不可以复制,但是成事可以修行。

成功受到的影响因素特别多,比如哪怕我现在比马云还马云,如果现在再做一个淘宝,很有可能我做不成。也就是说马云的成功是不可以复制的。

佛法讲,“诸行无常”,就是你一个人只能控制你一个人能控制的。

哪怕你再有能力,很多事是你控制不了的,比如天气、国运、大势。而这些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成功。

机场上的那些成功学我从来不碰,虽然有些人说他的成功可以复制,但是我觉得那都是骗人的。

这些书讲的都是他个人的经历,但这个能不能复制要画一个很大的问号,个人心里都明白。

管自己是管理一切的起点

成事是什么概念?

简简单单说,把一些对人有益,对世界有益的小事、大事、不大不小的事做成的一个心法、一个能力,这些我认为是有些套路,有方法的。

曾国藩,代表了在东方这个国家里前赴后继的一些仁人志士、成事的人对于怎么做事总结的一些心法。

其实人一生都在修炼如何管理自己,如何管理事,如何管理团队。

成事得完成4件事,分别是知己,认识自己;知人,认识别人;知世,了解世界;和知智慧。

管自己是管理一切的起点,很有可能还是终点。

我是个大夫。进手术室之前,护士问病人的最后一个问题常常是:

有什么自己的东西还没摘掉?手表、耳环、衣服,什么也不要带进去。进棺材其实也差不多,搁到里边也不是你自己。

曾国藩对下属只有2个要求

曾国藩是一个实在的CEO,他对下属只有两个要求:

第一是不睡懒觉,第二是不撒谎。

这两点我还是可以做到,我原来没事老说真话,现在我能做到不说谎话,真话不全说。

这可能因为年龄大了,也是被砸出各种包,稍稍老实了一点。但是看上去容易,其实是非常难的。

不撒谎这个事看上去简单,但你越琢磨周围的人,越琢磨他们说的话,会发现人有各种借口不说真话。

我是一定这么要求(说真话)的。

我也不睡懒觉。我就想如果12点之前起不来床,吃完早饭,再抽根烟,再周围晃悠晃悠,再撒点起床气,出去见人的时候应该就是两点到三点了,路上再堵车……这一天就过去了。

我也见过一些CEO是晚上10点以后才开会,但最后这些人可能都不太拼过早起的人,不能让大家都跟你这个作息走,这不现实。

做人的2个禁忌

我想曾国藩,包括麦肯锡的教导,在不同的时候可能都不一样,允许有一些变化,但人一定有两个禁忌。

一个公司把自己最核心的东西掌握在别人手上,这是第一个禁忌,最后结果都会很惨。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终级领导力是什么?说我兵强马壮,我有好多替手,我手下很能干,我的团队很快能干等等吗?

其实终级领导力还是CEO,这个领导者或者创始人本人。

能不能在最危急的时候自己定得住、有方向、不慌,能笃定带着团队往前走,这个事别人替代不了你。

第二个禁忌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其实跟第一个看似有重复,但不完全一样。也就是说如果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给别人帮忙,而不是添麻烦,你会发现有很多人愿意帮你,跟你一起做事,你成事的几率就要大很多。

最后能成事,真不见得是你情商和智商有多高,你长得有多美,长得有多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道”到底是什么?其实有一部分,就是让人喜欢你,不给别人添麻烦。

比如说在高铁车箱里,有些人要大声打电话,大声听音频。请你到两节车箱中间去,我不想听你好几十亿的生意,我也不懂。但是不好意思,你打扰到我了。

曾国藩的2个局限

我一直在考虑曾国藩的局限。

有一个事实,他61岁死的。以他当时的身份,他可以拿到当时最好的药,甚至他可以决定不做很多事情。

而且他有这么多的养心方法论,也经历过那么多失败和痛苦,但他还是61岁挂了。

当然可以说有其他生理疾患,大家生老病死是天定的。

在《曾国藩嘉言录》里,他说过几处,说白了好胜心太强,有些东西太难放下。他用了两个词,一个是“妒忌”,一个是“贪婪”。

他到老年的时候也说我克服不了,看周围人跟我年岁差不多和比我老的,也没几个人真正克服得了。他说了一句大实话。

其实非常坦诚地说,我是一个非常好强的人,做不到第一我是很难受的。但是我至少深深地意识到这个事,妒忌和贪婪这个事是要好好管理的。

我觉得曾国藩是陷在成事里陷得有点深,就是他太爱成就了。稍稍退半步可能生命平衡一点。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过去20年,我爸爸是在2016年10月13号走的,现在也快5年了。

我青春时最后悔的事,是谈恋爱谈少了。但壮中年我最大的遗憾,就是陪我爸爸的时间太少了,太想成就了,太想修炼了。

我一边看《资治通鉴》,一边看曾国藩,我一边练麦肯锡一边做大企业,后来我爸没了。

要稍稍平衡一点。

为什么我选择读曾国藩?

为什么挑曾国藩而没挑孔子,作为讲我管理心法的一个基础呢?

其实我跟曾国藩几乎在好多问题上,他怎么想,我几乎是怎么想的。

可能都是从一个读书人的角度去做事,虽然大家性格不太一样。

他可能不那么热爱妇女,我可能比他更热爱妇女,但是我觉得大家做事的诚意是一样的。

在梁启超这本书《曾文正公嘉言钞》里没选一句热爱妇女的事,但其他的书中是有的。

曾国藩写过一副对联叫“大抵浮生若梦,姑且此处销魂”。

就是你干这么大事,用白话说,以宇宙为尺度,我们都是尘埃,我在你这里还能失魂落魄,能够享受彼此。这好像是冯唐附体,但这真是理学大师曾国藩说的。

曾国藩也是人,管理者也是人,成事者也是人,还是要像人一样。这就是做人。

曾国藩和西方管理学的相通之处

我把曾国藩的想法总结了一个成事的公式:

成事=诚×(勤+慎)

麦肯锡有一个信任公式:

信任=可靠性*资质能力*亲近程度/自我取向

如果人都很信任你,你会很快进入良性循环。人家信任你能把这事做成,你做成了别人更信你,更给你资源,你就可以做更大的事,说白了就是一轮轮的融资。

这有3个要点:你专业度好不好?可靠度好不好?你是不是能够跟我很亲近,就是愿意不愿意跟你一起玩,愿不愿意跟你一起干事。

虽然你可能既能干,又可靠,但是我实在很烦你,不信任你。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我喜欢他,他能干又可靠,但是他总想着自己,把自己的利益搁在所有人利益之前,而且永远是这样。我就也没法信他。

其实这个几乎可以在曾国藩那里找到类似的原文。

所以我觉得古今中外文理交叉,实际上给我们一个相对好的底层观念,在这个世界把这些东西吃透,就可以做成事情。

写在最后

时间是一个人唯一真正拥有的财富。

道理就在那儿,你为什么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呢?要把道理再重复,再加深,真正信而且用到你的实际生活中去。

常见道理是最重要的,就像一个好医生并不天天让你吃一个不老药、美丽丸,而是80%的时间在跟你强调“多喝水,睡眠比减肥重要”等等。

未来,我还会继续业余写作,将来我可能会就着《资治通鉴》讲成事学。

管理是一生的日常,成事是一生的修行。感谢各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