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物为镜,探索旧日针法之精妙(其一)
往昔针黹巧天工,今以微毫窥末技。——为题目而瞎诌一句。
泽桑雍楠
(朋友波士顿铁托说想让我写点什么发他公众号上,我觉得我没什么好写的啊~~他就说那几个找针法的就不错。于是我就修改扩充了一下,题目想了半天……但愿不要太酸
)
旧时,无论朝代更迭时候重新制定的衣冠制度或者往昔的百姓生活,总是离不开女红技艺,因此兴盛不衰。但或许因为是闺阁之技,或许是杂役匠人而为,刺绣和手工编织总是不受历来文人的重视,几千年来虽然不断有震撼人心的文物或出土或流传于世,但是专为织绣做记录写书的却几乎没有(除了清代后来有二三本著录之外),刺绣技艺更是被称为“女红末技”。如今中国刺绣技法的衰退也是有目共睹,平绣技法的拉长针装饰化必不消说,其余各类针法也是多半被遗忘丢弃在了历史的尘埃中,少有绣娘愿意去尝试。因此,欣赏往昔织绣物件之时,寻找不同针法,琢磨丝理安排成了我的乐趣所在,也和大家分享一二,不足之处,请大家多海涵。
清代中期的三方刺绣补,大都会博物馆藏。1、2为豹补,3为孔雀补。
黑缎地彩绣豹补,清代中期,尺寸:32.38 x 31.75cm
(插图001)
黑缎地彩绣盘金豹补,清代中期,尺寸:27.31 x 28.57cm
(插图002)
黑缎地彩绣盘金孔雀补,清代中期,尺寸:31.75 x 31.75cm
(插图003)
三方补子虽然细节各有不同,但是却拥有同样的布局特点。
布局特点在于整个背景,下方都是海水江崖(且为平水)并杂以各色杂宝纹饰;中部海水烘托的江崖(或称湖石、痩石)上,衬托住补子主体禽兽;左右两边分别安排以寿桃和月季,寿桃寓意长寿,月季因四季常开寓意长春,故为“万寿长春”,陪衬的灵芝、水仙、竹子也寓意为“灵仙祝寿”。补子上部以红色圆日为主体,流云或疏朗或密布,有红色蝙蝠飞翔其间,寓意“洪福齐天”。
此类补子常用针法以套针为主,另有齐针、滚针、接针、扎针、打籽绣、缉线绣、缉珠绣等。
图1的豹补,图略小,不够清晰,因此仅作表述。它的边栏是个看点,比起后两方的盘金拐子纹、回纹来说,以彩色丝线绣制的落花流水纹似乎意境上更优雅一些。流水纹样采用渐变的蓝色、使用了接针。落花用了各色清新的颜色,花瓣和花蕊之间又往往以对比色搭配,真是清新又悦目。紧靠边栏,内部一圈主要是云纹,以二晕色为主,深浅之间用了抢针,内部则用套针填满,虽然晕色层次少,但因为整体颜色较淡且用色饱和度高,于是给人的感觉就是相当的清亮欢畅。补子下部的海水纹样,波浪以五晕色的蓝色或者草绿色搭配,采用了接针进行刺绣;浪花和江崖则用了套针。补子两侧的花果瑞草则主要采用平绣里的齐针、抢针、套针刺绣。
(插图004、005、006)
第二方豹补要清晰很多了。空中的红日中心处乃是用了滚针(图004),但是到了外部,滚针运针逐渐散开,形成了旋针,所谓针法名称不过是一个死名,在实际运用中,变化则是随心所欲的,但亦是心到手艺自然到的。豹子身上以短、粗的丝绒以套针绣制(图005),表现了皮毛的质感,又另用黑色线施针于其上,表现出了豹纹以及边缘的白色绒毛。口鼻的胡须虽然是钉线,但刺绣过程应当以一根针线完成,先长刺一针,再回头逐断钉扎,保证丝线不因拉线过长而抛浮。下部波浪依旧使用的是接针,四晕色;浪花、江崖以及云纹则采用了套针,浪花为二晕色,江崖和云纹为三晕色。左右花果瑞草,主要采用齐针、套针和抢针。整个补子用色比之前一方豹补要略显深沉,且细节要简化很多。(图006)
(插图007、008、009)
这三者中以孔雀补的针法最为细腻多样(图003、007、008、009),尤其在孔雀身上使用了诸多针法,如齐针、打籽针、缉线绣、缉珠绣、套针、扎针等。可惜缉珠绣的部分被拆掉(其背部尚能看到珍珠米珠拆卸后留下的痕迹(图008))。此外,孔雀的翎毛上用了孔雀羽捻金线(将孔雀羽线缠绕于圆金线上),表现了孔雀羽毛特殊的光泽质感。在孔雀的颈部,以蓝色深浅二色丝线各批细股,合二为一穿一针中,进行合色的刺绣,这是一种在颜色表现上略有不可控的一种技法,但是饶有特色。孔雀的双爪则以扎针刺出其爪纹。下部的波浪绣工以不厌其烦的精神用了6至7晕色的蓝、绿色来表现海水丰富细腻的层次,针法使用套针,针脚上隐藏更好,观感更加细腻。浪花和江崖用三晕色以套针来绣制。左右花果瑞草,主要采用齐针、套针、抢针、打籽针。空中红日主要用了滚针。云纹使用二晕色以套针来绣制,中心出点以白色。补子整体是很细腻的,可惜背景里满地的云纹显得繁复乱眼,若能适当简化,衬托对比好前景,则应当是一方极美的清代补子。
在海水的处理上,1、2和3各有不同(细节比较看图006和009),1、2为接针,3为套针,接针质感强、针脚明晰,而套针则细腻,皆是清代常见用以表现海水的针法,以四至五色乃至于七晕色退晕技法表现海水丰富的色阶。应当是绣制时候最为费力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