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论吃茶与修心

  一、吃茶与平常心

  已故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1989年9月9日为《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题诗曰:

  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这一首五言诗形象而生动地概括了中国佛教“茶禅一味”的真谛。

  “七碗”的典故出自唐代诗人卢同《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其诗云: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卢同此诗是中国茶文化的代表作,其中所描述吃茶的境界在第七碗,七碗不吃也是吃,至此境界早就飘飘若仙,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赵朴老说“七碗爱至味”是此典故的活用,这种“至味”已经进入佛教参禅的境界,若是吃到一壶,那就可以大彻大悟,故说“一壶得真趣”。当然,我们这里要消除一种误解,这吃茶的多少并非就一定体现在一次就要吃七碗,甚至一壶,此处而是用“吃茶”象征生活的积累,也就是说参禅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参当下那颗心,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终有一天灵光一现,然后豁然开朗。

  “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是前面两句的总结,告诉我们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若能在日常生活中把握和主宰自己这颗心,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分别,不攀缘,那么胜过念诵千百首佛偈。因此,在这里“吃茶去”实际就是指修平常心。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如果口里念经,心生三毒(贪嗔痴),如此天天诵经念佛,又有什么作用呢?于是,我们就应当明白“茶禅一味”的宗旨就是继承西天拈花示众的传统,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成佛不从外得,而从自心得,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吃茶去”是赵朴老全诗的主旨,其典故出自中国禅宗赵州和尚的说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吃茶”与修“平常心”的辩证关系。故事如下:

  河北赵州有一禅寺,寺中一高僧名从谂禅师人称“赵州”,问新到僧:“曾到此间乎?”答:“曾到。”赵州说:“吃茶去!”又问一僧,答:“不曾到。”赵州又说“吃茶去!”后院主问:“为何到也‘吃茶去’,不曾到也‘吃茶去’?”赵州又说:“吃茶去。”

  赵州对三个不同者均以“吃茶去”作答,正是反映茶道与禅心的默契,其意在消除学人的妄想,即所谓“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不论来或没来过,或者相不相识,只要真心真意地以平常心在一起“吃茶”,就可进入“茶禅一味”的境界。正所谓:“唯是平常心,方能得清静心境;唯是清净心境,方可自悟禅机”。

  生活的中禅定,实际就是随时保持一颗不受外界干扰的清净心,为了保持这颗清净心,古代的禅师提出了平常心是道,也就是说生活中的禅定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平常心是什么样的心呢?

  江西大寂道一禅师示众云:“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

  这里说明平常心,就是没有攀缘造作分别的心,也就是要恢复众生本有的天真佛性,像赤子之心一样没有受到外界的污染。平常心立于中道,不走两边,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

  与禅宗“吃茶去”相似,赵州公案还有“洗钵去”:

  有参学禅法的僧人不远千里,来到河北赵州观音院。早饭后,他来到赵州禅师身前,向他请教:“禅师,我刚刚开始寺院生活,请您指导我什么是禅?”

  赵州问:“你吃粥了吗?”

  僧人答:“吃粥了。”

  赵州说:“那就洗钵去吧!”

  在赵州禅师话语之中,这位僧人有所省悟。

  赵州的“洗钵去”,指示参禅者要用心体会禅法的奥妙处,必须不离日常生活。这些日常的喝茶吃饭,与禅宗的精神没有丝毫的背离。

  在生活中修平常心,于境界不动心,看破,放下,随缘,乃能自在,这就是生活中修心的真谛。

  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诗云:“赵州法语吃茶去,三字千金百世夸。”

  二、吃茶与清净心

  把吃茶与修心联系起来,其目的是实现茶禅一味,在生活中品味当下这颗心是否清净,这应当是茶禅一味的正确解读。

  然而,在一些重要词典和工具书上并没有对“茶禅一味”做出正确的解释,没有明白茶禅一味的真谛。

  《中国茶学辞典》“茶禅”云:“佛教提倡饮茶坐禅,过午不食,称为‘茶禅’。”《中国茶文化辞典》云:“僧徒修持须坐禅,长久盘足静坐极易疲劳困倦,须饮茶清心提禅。”这种解释仅仅把吃茶作为坐禅的一种手段,而此坐禅并非“茶禅一味”的“禅”。真正的“禅”不在打坐。南岳怀让禅师有一弟子名叫马祖,他在般若寺时整天盘腿静坐冥思,怀让禅师便问弟子:“你这样盘腿而坐是为了什么?”马祖答道:“我想成佛。”怀让禅师听完后,就拿了一块砖在马祖旁边用力地在地上磨。马祖问:“老师,你磨砖做什么?”怀让禅师答道:“我想把砖磨成镜呀。”马祖又问:“砖怎么能磨成镜呢?”怀让就说:“砖既不能磨成镜,那么你盘腿静坐又岂能成佛?”马祖问道:“要怎样才能成佛呢?”怀让答道:“就像牛拉车子,如果车子不动,你是打车还是打牛呢?”

  牵牛要牵住牛鼻子,抓住了自己的心,才能找到真正的修行方法。天天打坐冥思苦想,并非能够成佛。只要贴近生活,饥来吃饭睡来眠,过普通人的生活,在普通的生活中去观察那一颗活泼的心是善还是恶,才最终有开悟的一天。这种方法的下手之处,最初在得到一片纯善的境界。从前,有个修行人,为了检查自己的意念是善还是恶,就准备两堆石头,一堆是白石子,一堆是黑石子。用此来记载自己每天善恶的念头。凡是产生一善念,就捡起一颗白石子放在一边;凡是产生一恶念,就捡起一颗黑石子放在另一边。开始时,每天的黑石比较多,后来,白石渐渐多起来,到最后就全是白石子了。可见要到达纯善的境界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很长时间的艰巨努力。但是,到达了纯善的境界还不是最高境界,只有到了不思善,不思恶才是发现本来面目,才能达到最高境界。

  因此,总结一下“茶禅一味”的真谛就是在生活中修清净心。

  茶与禅的缘合,并非吃茶本身与禅有相通之处,而且通过吃茶这一生活中最平常的事情去观察自己心中当下的一念是善还是恶,这种方法叫做“观心法门”,是禅宗“参禅”常用的方法,其下手之处就是要像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管住了自己的心就能培养我们的意志力,意志力就是定力,有了定力,对于人生一切大小事务自然就应付自如。管不住自己的心,像和尚一样天天打坐,也还是不能开悟。

  当下一念,是最重要的,像曾子一样,反省当下的一念是善还是恶,不久就能进入圣流。正如佛教偈语所说:“阿那耶识甚微细,一切种子如瀑流。”阿那耶识就是深层次的意识(潜意识),是很不容易观察出来的。只要每天不断的反省自己,才能主宰自己的心,只有主宰了自己的心,才算真正主宰了自己的命运。

  三、吃茶与分别心

  明白了吃茶与修清净心的关系,我们还要明白吃茶与修分别心的关系。进入“茶禅一味”境界的吃茶,不是我们平常生活中的品茗。我们现在那么多茶馆,很多茶客都是被茶的清香提神而吸引,如此吃茶不仅与“茶禅一味”的境界无关,相反与“茶禅一味”背道而驰。

  《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五色声香味触法。”《心经》指示了我们一条修行的道路:没有“眼耳鼻舌身意”,也没有与此相对的“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消除了一切相对的分别心,自性清净心就回来了,永恒的涅槃也就实现了。

  知道了《心经》“无色声香味触法”的真谛就知道了“茶禅一味”绝对不是品味茶的味道和清香。满足眼耳鼻舌身的色声香味触法,是使人堕落的前因。老子所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五色使人眼瞎,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使人丧失口感,纵情围猎使人心发狂,稀罕的宝物使人行为变坏。因此得道的圣人只要饱腹就行了,不为耳目享受,所以要抛弃后者选取前者。)

  在生活中,于境界不动心,不起爱憎的分别心,也就是保持了一颗平常心。弘一大师就是如此。

  1925年初秋,弘一法师囚战事而滞留宁波七塔寺。

  一天,他的老友夏丐尊来拜访。他看到弘一法师吃饭时,只有一道咸菜。

  夏丐尊不忍地问:“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

  “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师回答道。

  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

  夏丐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平淡的开水?”

  弘一大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弘一大师吃咸菜,味不同,禅味却没有两样,这就是“茶禅一味”的五分别心的境界。

  不要让世间色声香味触法引诱自己,不要让花花世界带走了自己的真心。“无眼耳鼻舌身意,五色声香味触法”,不守六根,何能清净!正如《金刚经》说: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无所住”有其深刻的意义。

  慧能得到五祖的衣钵后,惠顺追抢,但听慧能一席话后便大彻大悟,慧能说:“如果你是为求法而来,就请首先摒除一切外缘,断绝一切思念。不思善,也不思恶,你再看看你自己是什么?这就是你的本来面目,这本来面目在你出生以前就有了;如果你能反求诸己而认识你的本来面目,佛法的秘密就在你自己的心中。”不思善,不思恶,正是《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也就是除掉了一切分别心进入了如来智慧之海中。

  什么叫“不思善”呢?佛教的宗旨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怎么说“不思善”呢?所谓“不思善”就是不要执著为自己的未来去做好事,而是要以“无我”的分别心去做好事。如果做好事是为了求得未来福报,是为了未来大富大贵,那不是究竟法。因为后世大富大贵了,又怎能保证此身不再在轮回中受苦?前世大做善事,后世大富大贵,可一旦富贵却又为富不仁,作威作福,坏事干尽,好事全无,堕落地狱,曾经的努力又有什么用呢?佛法把这种现象叫做“三世怨”。

  什么叫做“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享福的时候有权有势,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无恶不作,等福享尽了,第三世便堕落。

  因此,无论是行善,还是持戒,都不要执著是自己的功德,而应当把这一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成就无上菩提。这就是无分别心的境界,有了这种境界,所谓行善和持戒也不存在了。

  《五灯会元》载:儒生陆希声曾拜见仰山慧寂禅师,问和尚是否还持戒、坐禅,仰山慧寂禅师说了一句偈:“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镢头边”,慧寂禅师回答既不持戒,也不坐禅,只是每天喝三两晚浓茶,每天拿起锄头去干活,这就是禅师那种无分别心的禅修生活,我们如果做到了,每天还有什么烦恼呢?

  总之,“茶禅一味”源于悠长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其真谛不是品茶,而是悟道,或者可叫做茶道。正如已故佛教大德吴立民先生所说:“茶道则是在心灵上用功,通过茶的物质性功能去作空性观,体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及其外境对象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因缘和合,是虚幻不实,没有独立自主性的实体可得,没有永恒不变的实物存在,一切享受都只是自我意识的执着和陶醉,根本不认识自己的心识和外境都是污染了的。茶道就是要你通过茶的实际生活,在心路的历程中,净治明相,观察自心现量,清除你自己心灵所受的污染,善自心现,远离尘垢,消除烦恼,还你自心本来清净的现实而已。那时,同样饮茶,同样‘色香味’,搞茶艺的会跟着自己感觉走,而修茶道的,则跟着自己清净的心灵走。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那才能真正得到茶饮的法乐和法益哩。”

(0)

相关推荐

  • 茶事典故|禅林法语吃茶去

    "吃茶去"一词,既是中国人以茶待客,用茶联谊的惯用语,又是佛教界的禅林法语. 古人认为茶能去杂生精,清心陶情,具有"三德":即坐禅时可以提神,通夜不眠:满腹时, ...

  • 神关策进 · 不杂用心

    赵州谂禅师示众 汝但究理坐看三二十年.若不会,截取老僧头去.  ○老僧四十年不杂用心,除二时粥饭,是杂用心处.  究理坐看 究,究竟之意. 理,就是心之意,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坐看,就是静观之意 ...

  • 禅门茶公案

    " 何谓"禅"?禅是梵文"禅那"的略称,意译为静虑和思维修,是印度各种教派普遍采用的一种修习方式.据佛典<俱舍论>和<瑜伽师地论&g ...

  • 茶人的路途

    第一次在东篱见到张露晨展示茶艺,便觉得这女娃与众不同. 流程的熟练与手法的纤巧.细腻倒是其次,她对茶叶的梳理.规整,对水温的把控,茶汤的浓淡适宜,那份用心可谓极致. 与焚香.抚琴等传统文化样式在一起, ...

  • 空持千百偈,不如喝茶去

    第371篇原创文章 烟儿深居,品茶之旅 与其人看人 · 不如喝茶去 似水若烟 ┃ 过属于你的慢生活 图文 似水若烟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今年从除夕开始到初五天气都特别暖和.阳光明媚,真正的春暖花开. 今 ...

  • 【暗香如沁】写尽人间千百句,却无一字解君心

    平靜的喜悅 巫娜 - 天禪 正月初三,被称为"猪日".在汉东方朔的<岁占>中,表述:一日为鸡,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 爱 ...

  • 唐代的茶文化: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口味比现在还重

    引言 有诗云:"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茶文化可以说是有着千年的历史,吃茶这项文化渗透到了在古代上到士大夫,下到平民的日常文化中. 在唐代,又有着独特的饮茶文化,深深的打上了专属于 ...

  • 世事总无常,吾人须识趣。空持烦与恼,不如吃茶去。

    世事总无常,吾人须识趣. 空持烦与恼,不如吃茶去.     出处:当代诗人周啸天所作的<将进茶> <将进茶> 余素不善饮,席间或以太白相诮,退而作<将进茶>. 世事 ...

  • 建立大辽的契丹人去哪里了?千百年后的DNA图谱,或许能揭开答案

    在中国古代历史当中出现过很多的强大的少数民族,他们不仅能够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国家,甚至还能入主中原成为中原霸主.但很多曾经辉煌.强大的少数民族如今已然不复存在. 中国现有的五十六个民族中根本没有他们 ...

  • 《青春不留白》:戳折虐我千百遍,也要热血去创业

    当<致青春><中国合伙人>掀起新青春怀旧热潮后,第五代名导演尹大为再以"青春创业传奇"为筹码推出的<青春不留白>,则把梦想.友谊.爱情巧妙地融合 ...

  • [黄石文坛]持兮的小说《移民去诗空》

    移民去诗空  人类将美好的东西常说成一个词语"诗情画意",诗排在第一位,画才排第二位,当然,有文化的人知道诗情与画意是并列第一.可是,在天空之上,有一个空间叫作诗空,却没有空间叫作 ...

  • 滴滴亏百亿,美团亏千亿,钱都去哪儿了?

    同为互联网垄断巨头的滴滴和美团,都出了不能令人满意的年报.滴滴2018年巨亏109亿.美团点评披露上市首年的业绩公告:2018年,美团点评交易总额5156亿元,用户数量突破4亿,活跃商家总数580万: ...

  • 锻炼方式千百种,唯独选太极——见过最实在的分析

    很多人会说通过跑步.游泳之类的锻炼也能强健身体,那为什么你会认为太极拳是相对更好的锻炼方式呢? 1.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所处的环境也越来越恶劣,雾霾.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无所不在.因此,就锻炼地点的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