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行动,全民控盐!中国高血压患者每天吃盐9.2克!
钠和钾都是至关重要的营养素,然而,钠摄入过多和钾摄入不足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INTERSALT研究发现,24小时尿钠排泄增加与血压升高有关。钠、钾摄入均衡的饮食对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85 mmol/d,每日钾摄入量至少为90 mmol/d。《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100 mmol/d。2012年的研究表明,中国居民的平均钠摄入量为10.5 g/d,相当于180 mmol/d的尿钠排泄量。
尽管平衡钠钾模式对患者的血压管理很重要,但缺乏有关中国高血压患者盐摄入量的数据。鉴于盐摄入量在血压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及缺乏高血压患者的流行病学数据,研究人员对高血压患者的钠和钾摄入量进行了全国性调查。研究的目的是:(1)描述当前中国高血压患者尿电解质的流行病学,特别是按年龄、性别和地区等亚组。(2)分析尿电解质与血压的关系。
研究者对中国23个省份的130家医院950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图1)进行24小时尿钠和钾排泄量检测,作为评估钠盐和氯化钾摄入量的标准。该研究人群中,钠盐和氯化钾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9.2 g/d和2.9 g/d。钠/钾摄入比为4.14。患者基线特征如表1所示。
图1 高血压患者筛选流程
表1 基线特征
低(<100 mmol/d)、中(100~200 mmol/d)和高(≥200 mmol/d)尿钠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6.7%、47.9%和25.4%(图2)。
图2 低、中、高尿钠患者比例
<45岁、45~65岁和>65岁的高血压患者尿钠分别为169 mmol/d、161 mmol/d和140 mmol/d。随着年龄的增长,尿钠和尿钾逐渐下降(图3B)。从性别角度分析,研究发现,女性的尿钠、尿钾和钠/钾比率低于男性(图3C-D)。男性的高钠摄入量(>200 mmol/d)比例显著高于女性。
图3
从地域分布来分析,23个省市中有14个省市的患者的钠盐摄入>9.2 g/d。所有23个省市的钠盐摄入量均>6 g/d(图4A),而氯化钾摄入量通常不足(图4B)。西北地区患者的钠盐摄入量最高,达11.1 g/d(图4C)。此外,华南地区的钠/钾摄入比中位数为2.8,显著低于其他地区(图4D)。
图4
需要为高血压患者制定适当的限盐策略
研究表明,中国高血压患者钠摄入过多而钾摄入不足,从而导致钠/钾摄入比例过高。钠和钾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 9.2 g/d、2.9 g/d。钠/钾摄入比为4.14。WHO和2030年中国卫生行动计划设定了将钠摄入量减少到 < 5 g/d 的目标。但研究表明,73% 的高血压患者的钠摄入量> 6 g/d,而只有19%的高血压患者的钠摄入量< 5 g/d(数据未显示)。另一方面,只有2%的人达到了推荐的90 mmol/d以上的钾水平。
近10年来,中国开展了大量控盐、预防高血压的活动和项目,高血压指南中的生活方式干预也强调了这一点。健康教育使得高血压患者对限盐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促进了血压管理。令人鼓舞的是,中国人口的食盐消费量从10.5 克/天大幅减少到9.2 克/天。限盐工作取得的进展,是我国政府、协会和控盐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然而,在限钠和补钾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此外,研究还表明,在高血压患者中,45岁以下的患者钠摄入量比65岁以上的患者高17%。调整BMI后的结果相似(数据未显示),这表明盐的摄入量较高可能不仅仅是由于食物摄入量增加,而是钠含量较高。这值得进一步关注。
从区域分布来看,西北地区钠盐摄入量最高,并伴随升高的钠钾比;而华南地区氯化钠摄入量最低,尿钠钾比显著低于其他地区。这进一步体现了中国特殊的食盐格局:“北高南低”。
随着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人们的饮食模式和习惯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大多数年轻人不在家吃饭;大约60%的人每天至少外出就餐两餐。由于外卖和快餐的含盐量无法控制,年轻人很可能会吃钠含量较高的饮食。相反,老年人更可能保持传统的家庭饮食习惯。目前,市场上低氯化钠的供应、国家对食盐摄入量的普及教育、控制烹饪用盐量等已初见成效。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内部引入的盐分控制策略可以传播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1]Sun N, Jiang Y, Wang H, et al. Survey on sodium and potassium intak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China. 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21 Sep 25. Epub ahead of print.
[2]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心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等.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209-230.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0.03.001.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