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外攘内治的儒将,鸦片战争期间曾五战五捷
姚莹,字石甫,安徽桐城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中进士,先后在福建、江苏任地方官。他办事干练,诛奸抑暴,无论贫富,秉公断狱,被誉称为“闽吏第一”。嘉庆二十四年(1819)春,调任台湾知县,政绩卓著,受到当地官员百姓的衷心爱戴,“所至士民好之”,特别是率领台湾军民浴血抗击英国侵略军,为保卫台湾捍卫民族尊严立下不朽功勋。他诗书满腹,熟知军事,是个名副其实的儒将,《冷庐杂识》评价他“负经济之学,尤长于论兵”。
妙手稳地方
1816年春,姚莹接任福建漳州平和县知县。这里自然条件极为恶劣,除了深沟险壑,就是湍急的溪川,几乎没有多少平坦之地,百姓各自依山而居,自然形成以家族为单位的小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又十分尖锐。
姚莹到任后,决定以信、廉、威、恩四字打开局面。要立信,必须先从清理积案入手,天还没亮,便开始升堂办公,夜深人静,仍在条分缕析,每案必公,必无异议方结。令上下刮目,百姓信服。他大力倡办文化和教育,移风易俗,鼓励生产,发展经济,风气明显改观,百姓从心里敬服这位清、正、廉、明的姚知县。
由于治绩突出,姚莹被调往漳州府的首县龙溪任知县。龙溪的治理难度更大。这里的百姓习于械斗,民风强悍,结社甚多,结怨甚深,战场随处可见,命案习以为常,官府人多则一哄而散,官府人少则群起而攻。
面对严峻形势,姚莹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首先,他亲自率领县衙捕快,深夜突入势力最大、影响最坏也最为险恶的大“社”,一举将首恶分子拿下,迅速审明其所犯的一桩桩重罪,于城门处向百姓公布其罪状,并押着他们到曾经做下坏事的各地教育群众,然后召开万人大会就地正法。境内恶迹斑斑的不法之徒,闻风丧胆,敛行匿迹,治安效果大为好转。其次,发布公告,对有悔过表现的从恶者给予自新机会,劝谕他们立即改邪归正,否则,胆敢继续顶风作案必将严惩不贷。
然后,他又亲自接见乡间富有威望和号召力的族长和乡绅,晓之以理,约之以法,劝他们约束子侄,使侵夺他人土地和产业的,各自归还;烧了别人房子的,负责给人修葺好,并适当赔偿;对负有命案者,官府不再抓捕,而是由其家长自己捆送到县衙,量刑时可视为自首适度从宽。
姚莹的胆识、魄力,使一团乱麻般的龙溪迅速稳定下来。漳州知府大为赏识,不时向他征求施政方面的意见,闽浙总督也是钦佩不已,高度评价他的政绩,推他为“闽吏第一”,凡有赴漳州任官者,都指示他们向姚莹学习:“究应如何为官施政,可去问龙溪姚令!”两年后朝廷决定调姚莹任台湾县知县,漳州士民纷纷上书要求留下姚知县,随后这个任命略作调整,姚莹在龙溪再呆几个月,转年春再赴台湾,因为那里更需要他这样的官员。
▲姚莹与《康輶纪行》
道光二十五年(1845),姚莹在西南各地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著《康輶纪行》一书,旨在“知彼虚实”“徐图制夷”,以“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他说:“莹为此书,盖惜前人之误,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抚驭之方耳。”该书尤其注重考察西藏地区情况,揭露英国侵藏野心,建议清政府加强沿海与边疆防务,以抵抗外国侵略。
浴血守台湾
姚莹的真才实学和真知灼见,让两江总督陶澍、江苏巡抚林则徐十分欣赏,皆认为“可大用”,尤以林则徐的举荐为恳切,他说姚莹“学问优长、遇事确有把握、皆能办理裕如、武进士民,至今畏而爱之。”由于重臣力荐,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被派往台湾担任知县兼海防同知,道光十七年(1837年),被提拔为台湾兵备道,加按察使衔,成为台湾最高行政官员。
姚莹一踏上台湾土地,即深入民间,详细考究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他所写的《东槎纪略》五卷,至今仍对研究台湾史地,特别是台湾少数民族生活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非常注重当地人民的文化教育,“立学校、敦士习”“拿出家藏书目,供在院肄业诸生学习”。他关心民众疾苦,视百姓如亲人,解职离台时,军民夹道跪拜20余里。
鸦片战争期间,姚莹率领台湾军民浴血奋战,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1840年7月,英国一艘双桅船入侵台湾鹿耳门外海面,被姚莹派兵击退;1841年7月,英军三艘三桅船再次侵犯,又被打得落荒而逃;1841年9月,英舰纽布达号驶入基隆港,重炮轰击二沙湾炮台及兵房,中国守军狠狠还击,英国兵舰受重创,于逃窜中触礁沉没;1841年10月,英军又一次卷土重来,并在炮火掩护下强行登陆基隆,在姚莹指挥反击下,全歼登陆英军;1842年3月,英舰阿安号载重兵疯狂攻击台湾大安港,来势汹汹,气焰嚣张,姚莹将英军舰引入“暗礁林立”的土地公港,使其“搁浅中流”,然后发动强大攻势,从而大破英军。这五次胜仗,共击毙英军130多名,俘虏200余名,还缴获大量武器弹药。
姚莹五战五捷,不失寸土的辉煌战绩,不仅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也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台湾人民反抗侵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信心和勇气,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御外侮的近代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