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王文玉

​王文玉,男,67岁,中专学历,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河南南阳人。现居济南,早年从事教师工作。喜爱秦汉隶书,几十年持之一恒,研练不辍,作品多次在《书法报》刊登,多次在地方书展展出并获奖。

王文玉老师书法以“二王”为核心,汲取历代各家之长,形成自己的真、草、隶、篆的独特风格,其笔路、结构、体形、章法、气势都体现了以古人法书的精华,养之、蓄之;结合王老师的雄厚内功而饰之、变之。在传承书法艺术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文玉先生的草书,尤其是行草堪称出类拔萃的精华,集张芝、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等古代名家之特点,创出自己风格的。

​​草书,是我国艺术中具有实用和观赏双重意义的一种字体。古人称草书为“槀书”。它是东汉章帝(刘煜)建初年间,齐相杜度自秦篆、汉隶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字体。

草书“以点书不参行楷,转折收缩不背篆隶为正”的原则,书写给皇帝的奏章,由于美观、便捷、实用得到皇帝的赞许。《书断》称“杜善草,建成于帝,上贵其迹,诏使草书上事”。一时间,草书流风,势不可遏。由于章帝御点,所以人称章草。张芝继承和发展完善了章草,极大的影响了东晋王氏父子。右将军王羲之在练书时,注意加强字的势态,克服章草那样擎窠脱埑的整齐划一,而创造了笔画极连的《初月帖》《十七帖》等烜赫古今的今草。其子王献之的书法,几与其父乱真,更发展成上下相连,一气呵成的一笔书,如《中秋帖》,全篇字迹缠连贯通,笔势奔放。后经唐朝张旭、怀素,发展成狂草。

​​王文玉老师的草书,虽达不到历史上被称为“书圣”“草圣”的炉火纯青,但已是“柔如金铁流,劲若蛟龙动”。静如春蝉秋蛇,势若鸢翥虎跃的境界,尚能使书界的博雅贤达欣赏创作者笔势珠圆玉润之美,体恤兰蕙芳韵。

书法的发展须扎根传统,深入碑帖,以此为常法,以自我个性进行取舍,以求变法出新。从书法审美发展角度进一步深挖中华传统书法之宝藏。

主编刘——奉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