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行书书法必须要经过这三种路径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又是草书的慢写。行书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所使用的频率很高,但就书法来说,行书也是自有它的规律可言的。在历史上,人们普遍认为,王羲之是行书书法的创造者,因为他的行书代表着这个书体最具有审美感的,是被人们普遍认可的,因此,学习行书书法,应当立足于王羲之的行书来学习。
大图模式张旭光作为当代著名的书法家,前些年多次在电视节目上对广大书法爱好者进行行书书法的讲座,也出版了《行书技法》书籍及光盘教学视频,有较大的发行量。张旭光认为,学习行书,必须要经过三种路径,围绕王羲之的行书书法来学习,效果会很明显。这三种学习路径分别是:
大图模式入门从《圣教序》开始刚学习行书书法时,都有一个入门的过程,选择一本合适的字帖,对于行书的学习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路径。他认为,入门学习,应当从《圣教序》开始,因为《圣教序》虽然不是王羲之亲自所写,但大多数字也是王羲之平日所写的一个集字,是符合王羲之书法风格的。而《圣教序》当中,有的字是楷书,有的则是草书,可以说,《圣教序》是行书书法中的一个典型代表。虽然它们有楷有行也有草,但整体风格是一致的。在学习《圣教序》书法时,要本着原原本本地临摹为主,不能以大概、差不多为目标,有的人喜欢临帖,认为临摹得还是挺像样的,这是不行的。我们临摹古人作品,就是为了学习其笔法、字法和章法,如果用差不多的、大概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是无法学到其精华的。要做到精准临摹,只有把各种动作做到位了,才能体会到古人作品当中的笔法、字法,对学习是十分有利的。
大图模式进阶时转入到王羲之的行书手札王羲之行书书法当中也有很多手札,这些手札大都是由唐人临摹的,因为王羲之本人的亲书由于时间久远,加之保存不力,而唐人离他的时间很近,因此,有很多人都对其真迹进行过临摹,这个临摹水平还是很高的,也是值得学习的。为什么要学习王羲之的行草书手札?这个问题要对比《圣教序》来说,对于一件集字作品而言,它虽然选取了王羲之的行书来集字,但它又有一个明显缺点和不足,那就是书写上的气息感。有些碑版的作品也是一样的,虽然是历史上某个名家所书,但只要经过碑刻以后,这个作品就少了一份书写感,缺了一个气息感。而手札正好能解决这个方面的不足。
大图模式但张旭光认为,学习王羲之手札书法时,要注意必须要在入门时打下坚实的字法和笔法基础,如果这些基础不牢固,此时上手对手札书法的学习,则是十分不利的事情。王羲之的行草书手札大约有十余种,包括唐人的摹本,它们主要有:《得示帖》、《丧乱帖》、《二谢帖》、《姨母帖》、《孔侍中帖》、《忧悬帖》、《频有哀祸帖》、《何如奉橘帖》、《平安帖》、《快雪时晴帖》、《初月帖》等等。
大图模式过渡到草书《十七帖》《十七帖》是王羲之的一件草书作品,有人认为它也是章草作品。但不管怎么说,《十七帖》是王羲之行草书书法的一件代表作品,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就是从《十七帖》来的。为什么要学习《十七帖》?这是因为我们在学习行书书法以后,那时人们对书法的认知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陶醉于书法的书写境界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要向更高一个层次迈进,比如书法中的书写感、草书中的情感等综合因素,会决定要向行书进入到草书的学习之中,只有写草书,才能促进书法人的书写情景。
大图模式学习《十七帖》的好处是,可以更好地理解行书是如何过渡到草书的,草书是行书的快写,学习草书对行书也是很有好处的。另外,还可以通过《十七帖》的学习,可以记住汉字书写的草法,草书并不是胡乱地缠绕,它是有规律可循的,《十七帖》是草书当中的一本草法“字典”,是每个人学习草书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