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安排工作,员工积极性不高,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资治通鉴》第13卷 汉纪五

汉文帝前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

【原文1】(可跳过看解析)

上感谊言,春,正月,丁亥,诏开藉田,上亲耕以率天下之民。

【译文1】(可跳过看解析)

文帝被贾谊的话所打动,春季,正月,丁亥(十五日),下诏举行“藉田”仪式,皇帝亲自耕作,为天下臣民做出表率。

 【原文2】(可跳过看解析)

上复从其言,诏曰:“道民之路,在于务本。朕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加辟,岁一不登,民有饥色;是从事焉尚寡而吏未加务。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且吾农民甚苦而吏莫之省,将何以劝焉!其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

 【译文2】(可跳过看解析)

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下诏说:“引导百姓的正确道路,在于让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朕亲自率领天下人务农耕种,至今已有十年了,但荒地的开垦没有增加,一年收成不好,百姓就有饥饿之色;这是从事农耕的人还不多,而官吏没有切实发展农业。朕屡次颁下诏书,每年都鼓励百姓种植,至今未见成效,这就证明官吏没有认真地执行诏令去勉励百姓。况且朕的农民生活很苦而官吏并不去照顾他们,又怎么能勉励他们从事农业呢!今年把原定征收的土地税的的一半赐给农民。”

【解析】

历朝历代统治者对农业极其重视,一方面是古代财税大头来源土地,二是工业革命之前,土地是主要生产资料。

为了体现对农业的重视,统治者都会举行各种仪式,比如皇帝带头下田、皇后带头搞纺织。

虽然皇帝不会真的去种田,但是却体现了皇帝对农事重视的态度。

汉文帝听贾谊的话,亲自耕种表示对农业的重视。

但是从效果来看,并不是很好。

朕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加辟,岁一不登,民有饥色;

责任在谁?看汉文帝这话:

是从事焉尚寡而吏未加务。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

吏未加务、吏奉吾诏不勤

汉文帝的意思“我都说了好几次,但是官吏不听话,并没有真心按照我的意思来办。”

汉文帝烦恼的这个问题,其实也是现在职场中很多领导面临的问题。

事情安排了很多次,想法提了很多,可是为什么就是没人动,效果也不好。这是为什么?

今天就结合上面的材料,尝试分析这个问题。

1.风气问题

汉朝初年政策以休养生息为主,这有个别名叫黄老之治。

这个政策,有个很大的特点,即对民间尽量少干预,让百姓自己去发展,有点完全的市场经济的味道。

现在,汉文帝突然表态说要重视农业,这就像有点像,市场经济突然向计划经济加宏观调控转变。

改变向来不是容易的事,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更是如此。

尤其是上下这么多人还是原来那套制度的践行者,想要改旗易帜、改弦更张难度更是不小。

于是乎,官员心思可以猜测,原来干的不是好好的嘛,干嘛要变?

2.利益问题

对于农业的重视,汉文帝通过下诏令、自己种地来展示。

他也希望各地官员在他的诏令下也开始劝农、鼓励各地农业生产。

但是这里要多问一句,官员们听你汉文帝能有啥好处?

或者说,你汉文帝额外安排这些事情,这些官员能得到什么?

恐怕一个子都没有!

所以可以猜测,官员们对汉文帝的这些诏命,当然也会去做。

每到春耕官员们就派人出去走走看看,然后对老农们说,好好干,加油。

这叫重视?这叫敷衍了事,反正你汉文帝看不到。

3.前景问题

如果说一件事,开始做和做好是完全两个不同维度。

听汉文帝的安排重视农业,和真把农业搞好也是两码事。

对于前者,有什么好处,官员不知道。

同样对于后者,真把农业搞上去了,有什么好处还是不知道。

既然,做没好处、做好了还是没好处,而且原来的办法行之有效。

那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维持现状就是最好的选择。

4.方式问题

上面三个点更多是分析官吏为什么对汉文帝的诏书无动于衷。

汉文帝的做法其实也有问题。

上感谊言,春,正月,丁亥,诏开藉田,上亲耕以率天下之民。

朕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

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

汉文帝十年间,除了亲自下地耕种,数次颁布诏书之外,其他事貌似也没做。

初心是好的,却没有成为制度和惯例,缺乏推动手段。

更多是让下面的人自由发挥。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既然如此,就给官员说明干好了有好处、干不好考核罢官不就行了。

你还别说,恐怕问题还真不是这么简单。

从利益的角度,的确是鼓励农事和官吏的利益不相关。

从人事的角度,选用了一大批推选黄老之治的官员也是其中问题。

从权力的角度,缺乏表态站位与思想统一,更是没能让官吏们自发去做关键中的关键。

对于利益不用多解释。

对于人事,毛主席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放在做事中,既然方向选定了,选谁干不说是决定因素,也是关键因素。

对于权力的角度,领导、上级、老板安排一个事情,或者某个表态,下级应当立即达成共识,向其看齐。比如表态支持、比如立即开展工作。而不是非要等领导、上级、老板说、下文件安排。

这就好像前段时间,某位大领导说勤俭节约,没过几天就有妇联说妇女在家中要发挥勤俭节约的作用。

然后各地立马响应跟进,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你非要等大领导发文件,你才干起来,你这个官就已经不称职了!得换!

【启发】

所以,回到之前提出的那个问题。

为什么领导、老板事情安排了很多次,想法提了很多,可是为什么就是没人动,效果也不好?

最浅显的就是利益,把钱给到位了,基本上事情也到位了。

但是咱们看《资治通鉴》不能看到这么浅显的解决方案。

如果真搞成凡是干点事就要给钱,以后要是没钱,是不是事情就不干了?

所以,还是要从这两点来入手。

1.人的选择

组织内的人员要精炼、去芜存菁,能力固然是其一,更关键是干事的态度和意愿。

尤其是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愿意干事,更要留在组织中。

你要是留在组织都是混日子的、干事意愿不强烈的,就算是个人才那又有什么用?

2.风气建设

所谓风气比较虚,说一个自己观察到的感触。

我工作过的几个公司,但凡是老板提拔的、青睐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即,领导、老板安排的事,或者随口一句话,他们都必定记在心上,然后真的去干。

绝对不会等老板、领导安排说那个谁谁去把那个事情干了。

他们都是提前把事情干了,甚至老板领导一个表态、一个眼神就把事情已经做到位。

这叫眼里有活、心里有领导,真把领导当回事。

后来我也用了这个方法在几个领导身上,效果说实话,真的好,几个领导对我都非常器重。

而说到风气的构建,其实要和第一点人的选择相联系起来。

对于那些能够第一时间响应领导的人,要提拔、要重用、要倾斜。

以其作为组织内部的标杆,说千金市马骨也可以。

绝大多数人都是聪明人,看到别人升职加薪了,如果他自己想要,必定会去分析这个人做了什么,甚至有样学样。

同时,根据第一点,对人进行选择,把那些不动作的、说了还不听的,一个个去掉。

让组织内部留下的都是那种会第一时间响应的,这样风气就形成了。

当然,利益是确保这种风气能够持续的基础。

不过凡事要两面看,当形成这种常态,领导自身把力气用在什么地方就至关重要。

一旦领导走歪路、不干正事,这种组织崩溃的也会非常迅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