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病例分享
主诉:剖腹术产后发现腹部包块2月余(女,34岁)
专科检查;下腹部正中手术切口,愈合好,右侧中下腹部局部隆起,12cm*8cm,质硬,不规则,尚有一定的活动度。
术前磁共振影像
术中探查情况
肿瘤位于腹膜后,内侧至腹主动脉右侧,右侧输尿管及生殖血管比邻,下方至腰大肌近右侧附件,外侧至右侧结肠旁沟,上方近胰腺十二指肠下方及肾门水平,前方外侧为右半结肠及末端回肠系膜,前方内侧为后腹膜。
采用内侧加外侧翻起回盲部系膜及内侧后腹膜,小心分离右侧输尿管,将肿瘤完整切除。
术后病理:
肉眼检查:
腹膜后肿瘤:结节状组织一块15×11.5×9CM,带部分包膜,表面凹凸不平,切面灰白色,局灶区灰黄色,实性,质韧,编织状。
镜下所见:
瘤体由梭形平滑肌细胞构成,瘤细胞呈束状交错排列,胞核两端圆钝似雪茄烟状,瘤细胞轻度异型,核分裂象可见,约1个/10HPF,部分区见粘液变性及凝固性坏死。
免疫组化示:瘤细胞 Vim(+)、SMA(+)、Des(+)、CD117(-)、Dog-1(-)、CD34(+)、S-100(-)、ER(-)、PR(-)、HMB45(-)、P53(-)、
Ki-67约15%(+)。
病理诊断:
(腹膜后)高分化平滑肌肉瘤。
总结
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是指原发于腹膜后平滑肌组织(包括血管平滑肌、胚胎残余组织、精索等间叶来源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文献报道位居腹膜后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PRLMS 多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种族差异不明显。
目前为止,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病因病机尚不清楚,可能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外伤、化学物质刺激、放射线照射、免疫缺陷等有关,然而临床绝大多数没有明显致病因素。由于腹膜后解剖的特殊性,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多呈隐匿性、浸润性生长,早期症状无特异性,患者多因发现腹部包块而就诊。
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对放化疗不敏感,目前手术治疗仍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大多数患者手术时已有肿瘤临近器官浸润,大多需联合其他脏器切除,手术风险高,术后容易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加之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恶性程度较高,患者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