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靠“能力”的时候,那么,能力是怎么提高的呢?

能力,又俗称“本事”。所谓靠天、靠地、靠父母,最终能靠的只有自己,也即决定你一生以及陪伴你终生的,是你自己的能力。
那么,一个人的能力,是如何提高,更或者快速提高的呢?
有人说靠实践,这不完全对,因为一线基层的人,每天都在接待客户、创作文案,但大批量的人最后悲伤的改行。
有人说靠阅历,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自然提高。那么,今天领导社会或者行业的,是一帮白胡子老爷爷才对。显然不是。
虽然,在行业悲观、失业潮的时候,再来谈“能力”,为时已晚;但不到这个悲观的时期,你们也对“能力”这个话题,不太有兴趣,不是吗?
“学/思/用”,是提高能力的不二法门
没有一个大神,生下来就是大神。但确实走着走着,许多人掉队了,但是有些人成为了大神。比如董明珠,最开始是从一线销售出发,想必格力当年招聘了很多一线销售,但只有董大姐一路过关斩将,成为掌门人。两者的路径有什么区别呢,是天赋、机遇,或是命中注定?
不是建筑学院毕业了就是设计大神,不是营销系毕业了就是营销大神,也不是MBA毕业了就是合格的经营者。社会分工之复杂,导致了同一个岗位在不同公司有不同定义,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岗位要求有不同领悟和定义。这就导致了,每个人都是:
驾校除名,自学成才!
自学成才并非贬义,它的同义词可能叫“探索出自己的路线”。也即,能力是在工作过程中,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提高的。那么,是如何提高能力的呢?这套方法,并不神奇,我将其归纳为三个字:
学+思+用
学,即大量的素材输入:
学这个字的意义太复杂,又是名词又是动词,各种场景下对“学”的定义不一样。我将其定义为:信息的收集和录入大脑的过程。所谓学,就是增加各种见识,专业者的学,就是增加专业见识。
学习平面设计,需要学1000张稿子;学建筑者,必须见几百份图纸;学销售的,必须见过上百组各类客户的成交过程;学音乐的,必然要听几百首歌曲。
思而不学则殆,证明了“学”,就是增加素材的过程。
思,即规律的寻找:
如果说“学”是增加素材和见识的过程,那么要说今天的人,不爱“学”,你肯定是不同意的:
哪个策划,硬盘里没有几百份方案;哪个建筑师,没有DOWN过几千份图纸;哪个平面设计师,没有在花瓣网采集几千张素材?谁又没在网易云里,珍藏几十份歌单?
为什么,他们都没有成为大神呢?
学了,但没有思!
学,不仅是收集素材,硬盘里存了1T的资料,我不认为你牛;但是这1T的素材,你分出了“类别”,并且每个资料都较为准确的在类别里,那你已经有点小牛;如果每个“类别”的差异和规律,都能说出来,其实你已经学有所成了。
就是这么简单:寻找素材—分类—找到类别规律。就已经代表你思考过了,拿张纸让你写出对事情的看法,你不会交白卷了。
很简单么,不简单?让我来出几道题,你来回答一下:
1)你楼盘上访客户分两类,一类是成交的,一类是不成交的。请说出两类客户的共性和规律,要说规律,不能说现象,且不能说出三种来!
2)同样都是3房,请问120㎡的3房,和180㎡、260㎡的三房,都有哪些不同。
3)平面设计中,国潮和朋克风,有什么共性。
4)抖音上的10W点击,和路网上的10W路过人群,有什么差别?
5)都是3房,23层的120㎡3房,比11层的120㎡3房,少几个房间?哈哈,这个问题好奇怪。
以上,都不需要你学了各种专业才知道,就网络上下载的图纸,如果你都分类了,并且认真对比过差异和不同,就能找到规律。
所以,不要没事就显摆自己有1T的资料,关键是,经过分类和对比并且找到规律的消化,有多少?
用,即规律的实践
学了,思了,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规律。但是,就凭这个还拿不到过20万的年薪,还得多运用。
运用之后,你会发现,原来对规律的理解,不完全是那么回事。
这不是别人的素材有问题,而是限于最开始你的理解能力,总结出的规律不全面。没关系,不是谁都能成为大神的,多运用,然后才能立体透彻的掌握规律。
比如:
创作是找到“话题”,话题是让人对“平凡”的楼盘产生兴趣,但是,得出的话题,是你本人感兴趣的,还是顾客感兴趣的呢?你不是顾客,很可能代替顾客思考。
一个缺钱的销售,和一个不缺钱的销售,对楼盘的优缺点看法是不一样的。而一个缺钱有选择和一个缺钱没选择的销售,对楼盘的看法更不同。
用考核奖惩的方式,真假严格的结果不一样;用给销售讲楼盘的戏,把逻辑讲通把楼盘讲通的管理方法,得到的销售人员又严格考核奖惩得出的队伍不一样。
所以,你看,一个人不管做什么职务:学/思/用,将会陪伴他一生。
过了很多生日,但“能力”并没有提高的原因
一个人要提高能力,离不开三个多:
多学习,多思考,多运用。
即便有这3个多,还是要加上时间前提,即多少年。对这个规律一知半解,就会导致错误的认知:我干了10年销售,应该是老兵了吧。
谁知道人力会这么看:这个人已经做了10年销售了,可以淘汰了。
想想,很多人本来是可以成为“大神”的,但是因为犯了以下错误,仅仅变成了大叔。
学而不思:
加入了20个微信群,关注了10个知识星球,听了上百堂公开课。但就是不动脑,只是模仿别人的动作,一生都在表象的路上迈力前行。
我第一次接受到“客户研究”,大概是2001年,当时的单位花巨资,请著名的调查机构做了一份客户调研报告,我也参与其中。按照年龄、收入、职业、居住地,对新老高低用户做了规律性分析。这是我第一次深度接触调研。
后来为楼盘做客户研究,大约是2005年,我得到了大概500份到访客户样本,去寻找地缘、家庭周期、工作类别、学历,和购买/不购买,买大户型OR小户型的规律。从白天到黑夜,从晚上到凌晨,各种模型建立得脑袋都快炸了。
后来,我发现,客户买或不买,买大或是买小,和外部指标没有一毛钱关系。但是,我发现了“角色”和“道具”之间的关系。
感谢那次开发商的折磨,感谢我自己也没想通过建立图标去交差,那次凌晨3点的思考,让我顿悟。
到现在,我可不会去做“价格和销量”之间的关系:
除非你的价格,一次性调到“敏感线”;那么,多少降价带来的成交量,并不是说服了顾客,而是说服了你的销售:她们认为,这次真便宜了。从而暴发出价格自信心,让顾客也觉得是便宜了。
说服顾客的价格策略,成交是一波接一波,但说服销售的价格,通常只有一波。
思而不学:
这种错误,通常发生在地产业有一定职务的人身上。
职务在身,每天事情比较多,深入一线读取画面的时空频率降低。坐在办公室,他们会去思考规律:
通常,用什么手段,可以一招制敌。
比如,看了别人家的样板间,认为样板区可以提高销售量;看别人提高销量,是和渠道合作;或者是看到大家都搞活动,于是自己也搞活动。
良好的展示,渠道增量,以及活动人气,都是可以提高成交的手段。But,未必适合你的楼盘,至于为什么不适合,请掌握一线的信息量,再来谈。比如:
1)上访客户,对你楼盘最大的抗性是什么?不要找症状;
2)客户对楼盘的兴趣点,或者关注点是什么。
3)一个典型客户,从进门到上访,停留时长是多久,并且在哪些点位停留比较多。
如果这些画面输入量很大,就能有效帮助思考。
“老师”的价值
如前所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每个牛逼的人,都应该是“自学成才”。
没有人能代替你,扩大画面的输入量,我帮你收集了素材,也只会在我的脑袋里,最多也copy到了你的电脑里;也没有人能代替你的思考,不经过思考这一步,规律就不会进入你的大脑;更没人能替代你本人的运用,老师做题再多,学生不做题也白搭。
所以,限定了“自学成才”的前提,老师才有正确的价值:
第一,在你“学”的过程中,好老师会矫正你收集的范本。
学,就是“信息”的收集和归类。每个人最开始,都是按照自己当时的认知水平,去找范本学习。这里最可怕的是:
找的范本,不够典型,乃至是错的。
学古典音乐,得学莫扎特,学素描,得学达芬奇;学书法,得从篆隶入手。这是已经很成熟的学科,所以范本都比较成熟。但是地产营销,是个年轻的行业,网络的案例虽然很多,但并无成熟范本。
好的老师,给到你正确的范本,很多大神谈到当年的领路人,都心怀感激,一生不敢忘。不外乎是,老师当时给到了好的范本和规律提点。
别不把范本当回事,一个人的爱情观,是初恋情人书写的;一个人的家庭观,是原生父母书写的。即便是互联网传播好的爱情和家庭样本数量非常多,但很多人还是改不过来,影响一生。
第二,在你“思”的过程中,好老师会矫正你总结的规律
当你在学习成功楼盘时,有可能会认为,成功来自于“调性”高端;也可能认为是售楼部高级;还可能是总价合理。但是,好的老师可能会指出来一个更深刻的问题:是周边长达10年没有供应。
盲人摸象嘛,但凡你还不了解的领域,你都是盲人。摸到什么,就会认为成功来自什么,一旦错误的规律得到,很难改哦。
台湾的广告,导致了一批创作人,成为“文青”;戛纳广告节,导致了一批创作人,成为了执行和创意无边界的“飞机稿”人。当今天我给他们讲家庭、分工,关系的冲突,选择的痛苦时,他们都不像有10年以上功力的资深者。
一如,在售楼部总结一个成交客户的特征时,很多销售认为,这组顾客买单是因为两点:一是他有钱,二是对楼盘一开始就很喜欢。
当他们脑袋对此根深蒂固时,再也无法修正了。
第三,在你“用”的过程中,好的老师会指导分寸拿捏
比如,我们强调,好的平面稿要有“话题”,话题往往来自生活;所以做促销稿的时候,很多策划还是在找话题,你得打断他:这个时候,价格就是话题。
为什么价格是话题呢?他懵了一脸的逼;下一次再出现价格时,他将价格当作话题,这个时候又得打断他,房源是话题。是不是更懵逼了?
话题嘛,别人关注的才是话题;但什么是别人关注的,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一直强调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画面,画面就是场景,场景在关系中。应该说,一切商品的定价机制,都是场景化的,如果顾客感受不到场景以及价格,他无法判断这个商品是否适合他们,以及该不该按照定价付钱。
后面,我看到大家的各种对”场景“的运用,心说完蛋了:因为他们拼命的描述”功能场景“,比如有个阳台,可以喝茶看月亮,可以打高尔夫。而我说的”场景“,是指基于家庭关系的”运用场景“。
功能场景,从功能描述就行了;运用场景,要基于顾客家庭关系,对使用的画面进行描述。这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玩意。
比如,在描述酱香时,是酒的香味一种,来自赤水河畔,必须经过多少种工艺,这就是功能场景;而喝酱香的人告诉我:无论喝多少,第二天起床没那么难受,这就是运用场景。
 把“学/思/用“结合起来讲,能力提高并不难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