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廿咏》书法创作阶段
《敦煌廿咏》书法创作阶段
时间:2019年5月11日-14日
地点:甘肃科技馆
作者:曹恩东老师
出席:《敦煌廿咏》创作团队
第一天创作
1.审查
《敦煌廿咏》出自莫高窟藏经洞之二十首五言律诗,无名款。为敦煌地方诗作之一组,吟咏山川形胜之壮美,臧否历史人物之功过,忧国忧民,歌食歌事,有“敦煌史诗”之称。
2.试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检查工具材料与“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调适环境,使其二者在创作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根据小稿进行创作,书写三张后,发现样稿界格多屏书写方式不适合鸿篇巨制(72x260cmx20)的大字创作,显得拘谨、刻板,缺乏良好的笔墨效果。重新调整章法布局,以行草章法纵有行横无列的布局进行创作,连续书写三张后,悬挂起来一看效果,整幅在互相穿插、避让中协调、统一,大家一致认为改用这种章法进行二十条屏的创作。
3.正写
“书为心画”,写字就是写心、写情、写意。无情无义不是写字,更不要说书法创作。故,在书法创作中,我使用不要以楷养楷,而要以它体补楷,“伯英不真,而点画狼藉;元常不草,而使转纵横。”探索书体间的“打通”意识,尝试楷、行互参,楷、隶裁制,字体相糅的做法,使其笔下的楷书再不能是先辈们的“正襟危坐,如对至尊。”像科举时代要求的那样去表现“乌、方、光”,而是要顾盼多姿,逸趣横生,有味、有体。味者,动也。动即活,是线条之运动。体乃行、草、篆、隶之备有,即楷中有行之动、草之简、隶之古、篆之力。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4.自查
书写过后仔细检查、调整,达到字字完美。把握整体字幅基准上,对完成的每张作品风格与其他各屏的之间是否衔接紧密。章法是否统一,如有出入,重新改正。使其成为一副好作品。
5. 完善
把写好的作品先放置在宽敞的大厅看,悬挂起来重新再看,一同探讨找出作品的不足,进行调整完善。
6. 休闲
在高度紧张的创作之后,大家利用吃盒饭午休间隙,玩玩手机、拍拍照,给自己留下难以忘怀瞬间。
7. 继续
一个小时的休息之后,调整状态继续“战斗”。
8. 结束
高强度书写直到晚上7点才结束收场。
第二天创作
1. 寻找灵感
不断地寻找前一天的创作手感,以接继昨天的创作作品风格的统一。
2. 正式创作
书写尽兴之时,发现漏字,憾!憾!憾!重新书写第九张,写完后发现第九张和第十张风格基调不统一,又重新书写第十张。
3. 展示成果
将调整完善后的作品,让同学们悬挂起了,再一次大家检查是否漏字?是否风格同调?
4.补贴条幅
在作品上方补贴“国家艺术基金《敦煌廿咏》书法创作现场”条幅,同学们各就其位,齐心协作,贴好条幅,以示本次创作主题。
5.重新创作
短暂调整休息后,重新开始创作。
6.午休“用膳”
大家在科技馆宽敞窗户边,一字排开,如同士兵集饭,甚是壮观、感人。
7. 继续创作
饭后创作过程之中大家进一步明确分工、齐心协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书写接近尾声。
7. 悬挂作品
部分成员一边悬挂创作作品,一边欣赏“艺术的果实”。
9.落款收工
根据二十屏屏整体章法,再三斟酌落款位置,确定书写内容与形式后,发现落款的本张作品与前面各幅作品基调不一致,重新书写,与之对照,完成浩大的工程创作。
特别说明:第三天和第四天重新创作另一幅《敦煌廿咏》(二十屏),见视频,让大家一起感动吧!
图片来源:
岳锋、《敦煌廿咏》创作团队成员
编辑:
田丰生、鲜光鹏、李双岑、郭嘉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