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教你学书法(1)——入门三问:临帖不像、没有幼功、不会选帖

蛋说无妨:启功(1912——2005),自称“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这样的人教你学书法,还不够你臭屁的?

以下是正文:

(一)常有人失望地问我:“我临帖为什么总临不像?”

我总这样回答他:“这就对了。不但现在像不了,再练一辈子也像不了。不像才是正常的;全像了,不但不可能,而且就不正常了,银行该不答应了(蛋:文章的前面还有一段论述,提到银行正是因为每个人笔迹不同,所以签字取钱才有效力)。你大可不必为临得不像而失去临帖的信心。”

这决不是安慰之语,更不是搪塞之语。试想,为什么自古以来书法流派那么多?字的不同写法那么多?同一个“天”字能写出那么多样?为什么一看便知这是这个书法家所写,那是那个书法家所写?为什么不会把某乙有意师法某甲的作品就误作为某甲的作品?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每个书法家手下都有自己独特的习惯和个性。

这些个性是永远不能划一的,正所谓“性相近,习相远”也,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如苏东坡的弟弟苏辙苏子由以及东坡的儿子,都有几件书法作品流传下来,我们看他们的作品,虽与东坡有若干相近之处,但总是有明显的不同。

又如米友仁不但是著名的书法家,而且是著名的鉴定家,宋高宗特意让他来鉴定秘阁所藏的法书,鉴定后都要在作品的后面留下正式的评语,足见其有极高的鉴赏能力,对书法流派烂熟于胸。但他写字也未完全继承其父米元章(米芾)的风格,明眼人一看便知米元章就是米元章,米友仁就是米友仁。

这正应了曹丕《典论·论文》中的那句话:“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因为每个人写文章的观点和构思都不一样,兄弟父子之间都很难完全传授。写字尤其如此。文章有时还可以偷偷地抄袭一番,但字却无法抄袭,因为抄也抄不像。既然高明的古人想“移”都移不了,我们就大可不必为临得不像而苦恼了。当然对老师责怪你临得不像,你也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启功临颜体字

蛋说无妨:不要过度解读这段话,还是我在前面“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中说的,是个取舍问题,如果你听到启老这么说,你临帖的时候就不用写的像,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别人说你不像,你反驳说启功都说了不用像!那样你永远不会有进步。

所以就是一本字帖摆在那里,哪些东西是你要学的,哪些东西是可以忽略的,你得学会判断,既不是完全不学,也不是必须每个字都写得一模一样,怎么取舍,是“智慧”问题,问道于己、问道于人、问道于书而已。

(二)有人常懊悔地对我说:“我写字没有幼功。”

这就涉及到如何对待教小孩子学习书法的问题了。有的人索性认为小孩子根本不

必临帖。说这种话的人都是自己已经临过帖了,他已经知道帖上的笔画是如何安排的了,所以他才觉得再没必要了。

但对小孩子却不然。比如你告诉他“人”字是一撇一捺,但他不看帖就可能写成同是一撤一捺组成的“八”字、“人”字、“又”字。所以必须让他看看字样,这就是临帖。临帖的目的并不是让他从此一辈子练那些永远模仿不像的前人的字形字体,也不是让他通过这种办法将来当书法家,而是让他熟悉字的基本结构、笔顺等。如写“三”要先写上面一横,再写中间一横,最后写下面一横;写“川”先写左面的一竖,再写中间的一竖,最后写右面的一竖。让他养成正确的习惯,写得顺手,写得容易。

这对刚刚接触汉字的小孩子是必要的。我小时常遇到因写字不对而遭到老师惩罚的时候,惩罚的办法就是每字罚写几十遍,其实老师的目的不在这几十遍,而是让你通过反复的练习去记住它应该怎样写。

于是又有些人认为习字必须从小时开始,进而认为必须天天苦练,打下“幼功”才行,这又是一种极端的认识。写字不同于练杂技和练武术,杂技与武术确实需要有“幼功”,因为有些动作只能从小练起,大了现学根本做不出来。但书法不是这么回事。

什么时候开始拿起笔练字都可以,不会因为你没有“幼功”,到大了手腕僵得连笔都拿不起来。不但不需“幼功”,我认为小孩子没有必要花过多的时间去临帖、练字。因为一来如前所云,帖是一辈子也临不像的,在这上面花死工夫,非要求像是没必要的。二来书法既然是艺术,就要对它的艺术美有所体悟才行,而这种体悟是需要随着年龄的增加、见识的增长来培养的。

小孩子连字还认不全,基本结构还弄不太清,他是很难体会诸如风格特点这些更深层次的内涵的。如果再赶上教小孩子“幼功”的是一位庸师那就更麻烦了,那还不如没有“幼功”。

启功先生的画作

蛋说无妨:前面我也讲过这个问题,小孩子要不要学书法?应该怎么学?参考一下这篇:小孩子家家的,学什么书法!

我写字的时候,时常有同事或者朋友在我身边说,“我小时候也学过书法”,后来没学了,所以写一团糟。很奇怪的是他们在说的时候似乎还带着一点淡淡的傲娇,似乎这很光彩,我就想,如果你现在的字一团糟,你说你以前学过,是想说明什么呢?

说明你浪费了时间浪费了金钱有过一次失败的经历而已。

(三)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应该用什么帖。

这里面又有很多误解需要辨明澄清。有人说临帖必须先临谁,后临谁,比如先临

柳公权,再临颜真卿,对这种说法我实在不敢苟同。

因为所谓“帖”,不过就是写得准确好看的字样子而已。只要它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即可,不在于笔画的姿势、特点。尤其是对小孩子更是如此,只要求其大致准确即可。相反,如果非执着学某一家,倒反而容易学偏。

有人学柳公权,非要在笔画的拐弯处带出一个疙瘩,学颜真卿非要在捺脚处带出虚尖。出不来这样的效果怎么办?就只好在拐弯处使劲地暾、使劲地揉,写出来好像是“拐棒儿骨”;在捺脚处后添上虚尖,好像是“三尾蛐蛐”。

殊不知柳公权、颜真卿这样的效果是和他们当时用的笔有关系,后人不知,强求其似,岂不可笑。

还有人认为要按照字体产生的次序练字,先学篆书,篆书学好后再学隶书,隶书学好后再学楷书(实际应叫真书,所谓“楷”本指工整,后来习惯用来代指真书),楷书学好了再学行书,行书学好了再学草书。

这更是谬说。照这样说,古人在文字产生以前靠结绳记事,难道我们在练字之前先要练好结绳才行吗?再说什么叫学好了?标准是什么?这和一年级上完了再上二年级是两码事。

以篆书为例,它又分大篆、小篆、古篆等,有人写一辈子篆书,如清代的邓石如,更何况有些人写一辈子也未见能写好一种字体。照这样推算,什么时候才能写上隶书和楷书?

其实,在隶书之后,唐代的颜、柳那类楷书之前,已经有了草书。汉代与隶书并行的就有草书(章草),后来在真书、行书的基础上才有了今草。古人并没有这样教条,可现在有些人却如此教条,岂不愚蠢?总而言之,字体的发展次序与我们练字的次序没有必然的联系。

还有人更绝对地认为临帖只能临某一派,并说某派是创新,某派是保守,只能学这一派不能学那一派,学那一派就会把手学坏了。难道不学那一派就能把手学好了吗?这样只能增加无谓的门户观。

须知,临帖只是一种入门的途径,无须为它成为某派的信徒。你的风格喜好接近哪一派,你就可以临摹学习那一派,如此而已,岂有他哉?千万不要受这些所谓“理论”的摆布。

启功先生临柳体字

蛋说无妨:对于选帖的问题,一直存在许多争论,你要去问人,会听到各种各样不同的答案,不仅仅是字体的选择,几遍选好了哪种字体,还有风格流派的选择。

还有许多学习书法当中遇到的其他问题,以前咱们都探讨过,这次推送启功先生的文章,只是一部分,还有更多内容,出自《大师私淑坊:启功讲授书法》,此文前面还有一段关于书法的特点和特殊功能方面的论述,也可以参考此书,限于篇幅,没有跟大家分享,有意购买此书,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在微店当中购买:

此外,“大师私淑坊”一套共五本,还包括沈尹默、林散之、沙孟海、白蕉等几位当代顶级大师的相关内容,以后我会在公众号和大家逐一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