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一女清洁工临终前对丈夫吐露一个秘密:我曾是清朝皇妃

1953年9月17日,生活在北京辟才胡同的女清洁工,临终前对丈夫说:“其实我曾是清朝皇妃!”

这位自称是清朝皇妃的女清洁工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隐瞒自己的身世?这还得从一份旧时的官司说起。

1931年8月份,京津两地各类报纸上都刊登了一个女人要跟“皇帝”溥仪离婚的消息。女方诉状的内容是:“控告溥仪虐待文绣,使其不堪忍受。溥仪生理有病,同居九年,未得一幸。决意离婚,索要个人日常所用衣物和赡养费50万元。”

从这份诉讼的内容来看,至少说明两个问题:

一、溥仪经常虐待她

二、溥仪生理有病

虐待倒好理解,无非是溥仪采用冷暴力或拳脚对她施以肉体或心理上的惩戒。而“溥仪生理有病,同居九年,未得一幸”这又作何解?

原来,溥仪3岁登基,由于年龄太小,早年基本都是生父载沣总揽国事,而自己在尚未成年之时就已经被赶出了紫禁城。在这段放荡不羁的日子里,少年溥仪在宫女的引诱下过早涉及男女之事,加之不作丝毫节制,成年后的溥仪完全丧失了男性功能。

既然无法履行作为男人的义务,自然男女双方不可能有夫妻生活,这也就是女方为什么要控诉与他离婚的原因之一。

那么话说回来,这个敢于跟“皇帝”闹离婚的女子是谁?她就是额尔德特·文绣,溥仪的淑妃。

1909年12月20日,在北京一户贫穷的满洲家庭里,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她就是日后溥仪的淑妃-------额尔德特·文绣。

文绣的祖父名叫额尔德特·锡珍曾官至礼部尚书,家中有大片房产,日子倒过得非常阔绰。然而到文绣父亲端恭一脉,父亲端恭生性纨绔,败光了家产,再加上并没有正式工作。因此等到文绣出生时,额尔德特家族便已经是十足的破落户了。

尽管纹绣的家境败落,但母亲从没有放松对文绣的教育。文绣的母亲是蒋氏是汉人,生育有三个孩子,此时虽然家道败落,可蒋氏依然辛苦打工挣钱努力供养三个孩子上学。

文绣在校期间,表现非常抢眼,常常各科成绩名列前茅。1921年,“大清皇帝”溥仪开始选妃,文绣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

众所周知,1921年,伴随着武昌起义的一声枪响,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在众叛亲离中土崩瓦解。然而,和平退位的满清皇室与民国政府达成妥协,溥仪以退位为代价,换取民国政府的优抚。按照这个优抚协议,民国政府每年要给予皇室400万银圆的年金,同时,溥仪在紫禁城内仍旧享有皇帝的头衔。

那么按照这个规定,毫无疑问,溥仪是有选秀的权力的。

所谓“选秀”就是从各个满族家庭中择优给皇帝选取一批嫔妃。刚开始选妃只限定于满族的勋贵家庭平民是没有资格参与进来的。可后来伴随着清王朝没落,选秀的范围逐渐扩大,后来就连满族平民的女儿都有机会参与进来了。但此时选秀仍旧仅限于满族内部,汉族人家的子女是没有参加选秀机会的。

八旗选秀主要以德行和礼仪为上,至于相貌毋须作过多讲究,只要不雷翻众人即可。文绣长相平平,但却琴棋书画、文采斐然,在德行和礼仪上出类拔萃,因此她很快脱颖而出拔得头筹,成为了溥仪的嫔妃。

本来按照此次选秀的标准,文绣毫无悬念是要做溥仪的皇后的。但就在关键的时刻,宫里的几位皇太妃掀起文绣出身贫穷,怕他入宫辱没了皇家的脸面,便提出了反对意见。同时,她们又推举了家境富裕的荣源之女婉容为皇后,见皇太妃们坚持己见,溥仪只好婉容为皇后,文绣就成为了溥仪的淑妃。

刚开始文绣入宫与婉容相处融洽,但后来随着时间的迁移,后宫为争宠相互唇枪舌剑、钩心斗角。在这场后宫之争中,溥仪起初并没有选边站队,而是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两边都不得罪,宠爱实行雨露均沾。

不过实际上,溥仪更偏爱于婉容,原因是婉容从小受西式教育的熏陶,不仅开朗大方、精通英语,而且喜欢西餐,以及所有西方的洋玩意儿。在这一点方面,溥仪与婉容有着共同的话题,因此,俩人在相处的过程中,溥仪更多的宠爱无形之中就落在了婉容的身上。

文绣则恰恰与婉容相反。文绣是典型的东方女子形象,她从小饱读四书五经,恪守妇道礼节,因此知书达理、温文尔雅,满满都是蕙质兰心的优雅形象。

溥仪尽管崇尚西学,但对于这样的可人儿的妹子又岂会无半点怜香惜玉之情呢?因此,一开始溥仪与文绣的生活也算是琴瑟和鸣。文绣喜欢听戏,溥仪花大价钱给她买来留声机;文绣喜欢拾掇拾掇花草,溥仪也不惜耗费巨资给她买来最名贵的花草供她侍弄。从这一点能看出,起初,溥仪与文绣的夫妻关系是相当和睦且美好的。

可惜一山难容二虎,伴随着婉容皇后地位的稳固,以及婉容对溥仪感情的加深,在自私的感情世界里,婉容越来越容不下文绣了。为此,双方在各种不同的场合或明或暗掀起了各种钩心斗角的“宫心计”。

为扳倒淑妃文绣,婉容在溥仪面前使尽一切讨好之能事,并用尽各种手段诋毁文绣,在婉容大煽枕头风之下,溥仪很快对文绣渐渐疏远。而伴随着文绣被打入“冷宫”,原本对竭心尽力伺候文绣的宦官、侍女们开始见风使舵,对文绣开始大加挖苦。

可尽管如此淑妃文绣对溥仪依旧痴心不改,希望“皇上”有朝一日能幡然悔悟,自己重获宠信,但很快这一美好的幻想就被现实无情击打得粉碎。

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不仅软禁了总统曹锟,而且还趁机将溥仪从紫禁城里赶了出来。在得知“皇上”溥仪要被冯玉祥赶出宫的那刻,文绣决心以死殉情,唤醒溥仪的注意,当她用剪刀刺向自己的腹部时,幸亏身边的太监及时阻拦,方才让文绣捡回了一条命。事后溥仪得知了文绣的做法满满不屑地说:

在知晓了“皇上”溥仪的态度后,从此淑妃文绣彻底心灰意冷了起来,她明白,自己在溥仪的心中毫无分量,就连死一个女人的活都不顾,溥仪的绝情可想而知。弄懂了溥仪对自己真实的态度后,文绣决心不再留恋皇家生活,打算脱离溥仪的“小朝廷”另谋生路。

文绣有此想法除了感情上备受摧残,还有溥仪尽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以至于她开始对溥仪无比失望。原来,溥仪被驱离紫禁城后,为了恢复满清的江山、皇帝的尊严,他四处游走,到处攀附,屡屡与狼子野心的日本人暗通款曲,希望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恢复满清的江山。

对于溥仪认贼作父,罔顾民族大义的做法,文绣几经劝导不要跟日本人走得太近,以免将来惹火烧身。可此时早已被满脑子复辟占据了理智的溥仪,哪里听得进去文绣的意见呢?他不仅听不见去文绣的意见,反而对她大家呵斥,责令其不得“干政”。

文绣知道,溥仪做汉奸是迟早的事情,于是在苦劝无果、反累己身的情况下,她开始酝酿出逃的计划。

但要从溥仪的眼皮子底下掏出来谈何容易。文绣此时尽管被打入了“冷宫”,没有什么人搭理她,可他身边时时刻刻都有太监和宫女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只要她稍有任何风吹草动,她的任何消息第一时间就会传到溥仪的耳朵中。因此,对于出逃的计划文绣也是伤透了脑筋。

正当文绣无计可施之际,文绣的妹妹文珊恰巧前来访,见到文珊的到来,文绣心生一计,打算借着陪妹妹文珊出去散心的空档,趁机脱身离开溥仪。

1931年,在妹妹文珊的陪伴下,文绣以出去游玩散心的由头很快逃离了溥仪居住的静园。当溥仪得知文绣逃跑后立马派人追赶,但此时的文绣早就藏匿了起来,任凭溥仪大海捞针也无法寻回。

气急败坏的溥仪大怒道:

淑妃擅离行园,显违祖制,撤去原封位号,废为庶人,钦此!

而就在溥仪仗着“皇帝”的头衔把文绣废为庶人之际,文绣也开始通过法律途径在律师的帮助下向法院提起要与溥仪离婚的诉讼。

一时间,“皇贵妃”休掉“皇帝”的喜感新闻充斥于各大报纸,溥仪气得脸色铁青但却无可奈何。

文绣千方百计离开溥仪后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他先是在北京的一所私立小学谋到了一份教师的工作,后来又在报社做起了文字校对工作。由于他知书达理、书法漂亮,文化素养过人,很快他的工作得到了上级和同僚的肯定。

她也就在这个时候认识了一个名叫刘振东的国军军官。刘振东是河南人,性格木讷老实,为人体贴本分。厌倦了战场厮杀的生活后,刘振东从国民党队伍里便退离了出来。此后,在报社工作的刘振东遇到了文绣,二人相见很快坠入爱河结为夫妻。

解放后,由于刘振东曾有过国民党军官的历史记录,刚开始被关押了起来,后来经过审查,我军认为此人主观恶性小,社会危害也不大,于是便将其释放。此后在国家的关心下,刘振东与文绣都被安排到了西城区清洁队做清洁工。

历经了无数人生磨难的文绣此时终于彻底安定了下来,本来打算日后好好渡过这段来之不易的平静生活时,不承想,此时年仅44岁的文绣被查出患上了心肌梗塞,不久便撒手人寰离开了这个世界。

而在文绣临终前,她对丈夫吐露了一个秘密:“我之前曾是大清的皇妃,我叫额尔德特·文绣”,刘振东听完说:“我早就应该猜到你不是寻常女子,你的举手投足之间,完全不像是一名普通妇女,原来竟是皇妃殿下!”

在丈夫刘振东眼含热泪的恸哭之下,文绣慢慢合上了双眼。这位曾经的清朝皇妃,享受过人世间的奢华,经历过人世间的磨难,又惨遭婚姻的不幸打击,但她并没有被困难打趴下。回顾自己的一生,她为了寻求自由,寻找真爱,周折了大半生的时间,兜兜转转之后,终于在生命燃尽之前遇到了真爱。这对于文绣来说,未尝不是一种幸运。

就犹如《国际歌》所唱的那样,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所谓的救世主,要挽救自己的一生,最终只能靠自己,也许这是对文绣一生最好诠释。

(0)

相关推荐